我们的教育中,对体育有太多的误解。
谈起体育运动,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搞体育有什么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运动只是为了身体健康,其他没什么用”
“孩子比的是成绩,运动对学习没有用”
“孩子又不想成为运动员,做那么多运动没用”
“孩子功课太多,有时间还是要休息会儿”
在我们的教育中,跟“成绩”、“功课”,甚至跟“休息”相比,运动都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不仅父母不重视(父母自己也不运动),在学校里,体育课常常被“语数外”等主课所占用,课间的户外活动常常因为所谓安全问题被限制。
诸如此类的想法,都大大低估了运动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体育运动究竟可以放在多重要的位置?
国际上很多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控制全球经济的华尔街每年举办铁人十项全能赛,世界一流名校普遍青睐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体育的本质是人格的教育
那么运动场上,究竟磨炼孩子的哪些品质,保证他们未来的成功?
运动塑造孩子性格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有个小孩,长得特别柔弱,一直受着欺负,走路永远都是低着头。
他想学习跳踢踏舞,但父亲却送给他一套柔道服。
刚开始时,孩子太瘦弱,常常被对手打倒。
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变得强壮起来,柔道练得越来越好。
终于,孩子不再单薄,不再自卑,也不再总是低头急行,开始敢于直视他人的目光,昂首挺胸。
这时,父亲送给了他一个礼物——一套红色的鲜艳的踢踏舞服装。
男孩终于明白:
学习柔道,是父亲在帮助他强健体魄,
增强自信,从而更好地追梦……
体育心理学表明,不同的体育项目,
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
对于那些缺少心理适应调节和适应能力的,
或者表现出明显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的孩子,
可以选些针对性的运动,
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
比如,容易紧张的孩子,
可以参加球类比赛等竞赛激烈的运动,
锻炼沉着冷静能力;冲动急躁的孩子,
可以选择下象棋、打太极等静态、单独的运动,
有助于神经调节……
运动成就持之有恒
小说家村上春树,写完《寻羊冒险记》之后,
决心当一名职业小说家。
从早到晚伏案写作的生活,使其体力逐渐下降,
体重不断增加。思量很久后,他决定每天长跑。
刚开始,他只是做到坚持每天跑,尽量不间断,
跑二三十分钟,逐步坚持,然后是十公里,
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
慢慢地,呼吸节奏变得稳定,脉搏安定下来,
身体也随之变得强壮。
当跑步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时,
他在跑步中找到了职业小说家的节奏:
写长篇小说,就像跑马拉松,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得以完成整部著作。
在运动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
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就是是否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持之以恒地专注于内部,专心于自己的目标,
不被外在的评论打扰。
孩子运动要注意几个问题
抓住孩子身体敏感期
在陪孩子进行运动锻炼时,
抓住孩子运动的“敏感期”
往往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5至12岁是孩子柔韧素质发展敏感期,
骨骼弹性好,可塑性大,关节伸展幅度大,
可进行武术、体操和技巧练习;
6-13岁为灵敏素质发展敏感期,
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各种高难度动作,
如快速躲闪,球类等,
充分发展和提高身体灵敏度。
8-13岁为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
是提高短跑成绩的黄金时期,
可进行30~50米短跑,快速跳绳等运动;
▲我们再来看看一项名为“运动规划”的全球性调研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530万人因运动不足而过早死亡;每年,为了治疗因运动不足引发的疾病,中国政府要支付1000亿元以上的巨额医疗经费。
禁止运动危害孩子安全
禁止孩子剧烈运动,这样的过度保护,除了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消灭孩子的学习动力,真的能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安全么?
特老师的妈妈是一位中学老师,作为班主任,她处理过许多学生突发事件。
一边处理,我妈就一边发现了一个很闹心的情况——现在的孩子,太容易受伤了。跑个步,脚扭了;碰一下,肩膀脱臼了;摔一跤,小腿骨折了……
我妈就去问体育老师怎么回事。我妈说:“想当年我们小时候,动不动上树抓鸟下河摸鱼的,也没见过谁那么容易就受伤了啊!”
(体育大学运动人体专业毕业的)体育老师就回答说:
现在的孩子,从小缺乏锻炼,也就失去了学习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根本不知道自己运动的安全界限在哪里,也不知道运动的时候采用那些姿势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体育老师还说:
我已经尽力把安全动作和注意事项讲给孩子们听了,可以我就算说10次,也比不上他们自己实践1次啊。问题是,家长会允许自己的孩子从小实践吗?
孩子的骨密度正在降低
事实上,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容易受伤,除了不懂运动技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骨骼密度也已经比不上从前的孩子了。
美国威尔康奈尔医院的一位骨科教授透露:
在过去的10年中,儿童骨科专家注意到了这样一种情况——越来越多健康孩子的骨密度正在降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孩子们越来越不活跃,运动更少,营养缺乏,特别是城里的孩子,缺乏室外活动,他们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也越来越短,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而维生素D,正是帮助钙质吸收的重要物质。
而骨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告诉我们:适度的剧烈运动和负重运动,充分的室外活动,对提高孩子的骨密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整天在外面疯跑,把运动当作生命的美国孩子们,如今也面临骨密度降低的风险,那我们成天呆在室内,总被限制活动的中国孩子,骨骼当然会更加脆弱。
▲近日,奥美健康公司发布《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值的现象十分严重,除女生6岁组的数据外,其他分组异常情况占比均超过了28%。而男生和女生骨龄异常率(发育提前和发育滞后)各年龄段都比较高,均超过了30%。
缺乏运动引发抑郁和焦虑
我们大人现在回忆美好的童年,忆起最多的,难道不就是课间和课后,在操场上奔跑,跳皮筋、打弹子,和伙伴们拥抱打闹的情形么?
成天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鸡……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难道真的只配回忆这些鬼东西吗?这样的童年,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怪不得有些学校都开始在走廊上装铁丝网了——害怕小朋友想不开往楼下跳啊。
我们都知道,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心理疏导和药物,就是运动。多少抑郁症患者,都是依靠增加运动,从病痛里走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经常运动的孩子,抑郁和焦虑的概率会大大减少。
一句话,孩子动够了,高兴了,才能健康成长,好好地学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爱运动、体育好的孩子,更能成大器!发布于2023-11-21 17: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