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人体水液代谢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不少人把排尿当做反映身体情况的晴雨表。
那么在生活中,尿液出现哪些情况,就警示我们身体出了状况,要引起重视呢?
尿黄 正常的尿色,像没起泡沫的啤酒。喝水多的时候,尿液也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
如果颜色偏深,呈现深黄色,则可能与饮水过少、出汗过多有关,这属于生理性的尿黄,不用过于担心。
不过,及时补水后依旧出现尿液发黄,就是病理性尿黄,需要引起重视。 尤其是当尿液长期发黄、发棕,就像浓茶一样,并且还伴有动不动就累、脸色发黄、上腹不适等症状,则可能与肝胆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此外,痢特灵、中药大黄、B族维生素、多维合剂等药物也会导致尿液变黄,但停药即愈。
这种尿黄是“上火”
中医认为,长期的小便发黄还可能是心火下移至小肠所致,除了尿黄外,还多伴有舌尖溃疡、尿黄、口干、尿灼热、心烦、失眠等症状。
对此,我们可取淡竹叶3g、莲子心3粒、芦根3克泡水饮用,一般饮用一周就能见效。
尿骚味重 一般来说,正常色、新鲜尿液的气味是一股淡淡的稍稍刺鼻的氨味,并不会出现严重尿骚。
反而是久置的尿液由于细菌繁殖、尿素分解,才会出现较重的异味。
苹果甜味:当心是糖尿病酮症;
有腐臭味:当心是泌尿系统细菌感染;
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人每天大概可形成1~2升尿,相当于2~4瓶矿泉水,这么多的尿,当然不是一两次能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