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留白(读书群)里聊的是怎么读书和选书,

这次的主题则是如何做笔记。


我的笔记分为两大类:文字类和视频类。


首先,并不是每本书都值得做成笔记去归整它,因为这是很花费时间的事情。有时候做笔记的时间甚至会大于阅读时间。所以要选择百里挑一的好书,选择经过时间考验的大家之作。


木心说:世界上的书可分两大类,一类宜深读,一类宜浅读。宜浅读的书如果深读,那就已给它陷住了,控制了。尼采的书宜深读,你浅读,骄傲,自大狂,深读,读出一个自己来。罗兰的书宜浅读,你若深读,即迷失在伟大的空想中。


我们做笔记的书就是适合深读的书。







做笔记的目的和作用除了可以提供写作素材以外还有什么呢?


镂心



增强记忆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


没有尾巴的鱼



检验知识结构、锻炼你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文 字 类




我把文字类的笔记分为短篇和长篇两部分。


最简单的笔记方法就是划线、摘抄,然后到把它们汇总一起进行提炼吸收。基本的不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技巧和方式。



短篇 - 拆文章


简单的说就是对文章进行一个解剖,用更加细微的方式去观察它。


01


这个方法对文章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以百分制来算的话,文章分数要达到85分以上。低分数的文章不建议用这个方法。


02


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拆。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频率,不需要刻意地去寻找它的意义。放空脑袋、闭着眼睛去享受整个节奏,静下心慢慢地去接近它。感受它频率的同时积极调整自己的频率,这样才有可能和作者一起达到一个最高境界的共鸣。


比方说,很多人觉得意识流没有意思,读不进去。因为它没有一个完整、明显的故事框架,也没有一个高深的课题等着你去发掘、研究。但其实大部分的无趣起源于我们自身。换句话说,你的知识储备量太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太差、敏感度和调节频率的能力又太低。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读书的功利心太强。


你有一个很深的执念,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但这个执念又是一个比较无能的执念,它引发了你的焦虑,使你根本静不下心来去感受作者的频率。奥登曾说:焦虑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身体和意识。它让前者发展出强制力,从而集中于一些特定的动作而排出其他的。它让后者屈服于白日梦,无法集中任何特定的想法。


良好的品味更多的取决与鉴别力,而非盲目的排斥。愚蠢和偏执可以毁掉一个人,不要害怕暂时的无趣,不要急功近利,更无需附和他人、向往谈资。抵制它们的方法是:沉默、缓慢、独处。


03



拆文章一共分为三步


1)提取文章


电子书最简单,直接复制到笔记软件上。

纸质书可以结合有拍照识别功能的软件一起使用。用手机拍照后,自动提取出文字,最后和电子书一样进行导出。



2)拆分重组


首先,这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一定要耐下性子。


每篇文章里都含有作者自身的思维框架、对事物的观察方法以及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通过解剖可以让我们看清整篇文章的顶梁柱在哪里,它的骨骼、肌肉又是如何分布的。


即使我们是在很认真地阅读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跳字、走神的情况。因为这些干扰因素的大量存在,最终会导致粗读。但粗读只能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建立在之前细读的这个根基上。细读相当于盖房子,没有根基粗读相当于暴力拆迁。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最终我们只会得到一个逻辑混乱的断壁残垣。


3)回顾定稿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保证第一次阅读人的无障碍删完以后只有自己可以看的懂的文章是失败品。


在保证文章的流畅程度之上,还要尽量维持住它的质量。不能一经你手,原本90分的文章变成了50分甚至20分。删减量可以定在40%左右,具体由文章质量和自身的水平和需求决定。


拆文章的同时,它还会回赠给我们一个小惊喜。


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拒绝了之前阅读过程中想当然式的麻木与漠视,它会逼着我们去审视自己的局限。运用这种方法阅读,宏观、微观都能兼顾。不仅可以提升知识的建构能力,还可以提升行文的合理性,避免故作风雅、无病呻吟的文风。


以上的内容是我做笔记的第一个方法 — 拆文章。







你是怎么开始想要拆文章的?


镂心



我最早的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存了很多精彩的文章,重新看的却很少。


第一,碎片时间。

比方说我现在只有5分钟的空闲时间,那就肯定看不了字数太多的文章。每次想温习的时候,一看到篇篇几万字,头都会变大,瞬间感觉好累。


第二:提升纯度。

我喜欢看一些国外的文学评论。部分文章在阅读到前半部分的时候,作者的理论就已经可以基本理解了。但他后面附带的一些引用,却出现了翻译问题。这种类似画蛇添足的行为,会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理解到的东西到底理解了没有,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只能为糟糕的翻译买单,四处打转摸不到头脑。


第三:宏观把控。

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很少会退一步、甚至退十步地去重新观看。大部分的感慨是这句话不错,划线;那句话也不错,划线;整篇文章也不错,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这么永远的过去了。拆文章可以让你站在它的远方,超越主观、“常识”的局限,从新的角度观察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长篇 - 小册子


长篇要比短篇复杂一些,我的方法是定制一本只属于自己的小册子。它需要建立在上一步“拆文章”的基础上,因为都存在着一个删减的步骤。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一本10万字的书,在整理完成之后加起来还有9万字。尽管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比方说很多经典,原书10万字,最后整理出来的笔记却有20万字,这很正常。


但大部分的书,在10万字的基础上留存下来1万就可以了。需要的时候、闲暇的时候,随时拿出来读上一读。有新的问题、新的感悟时也方便随时补充。


我们可以一本书定制一个册子,也可以根据全集系列定制,还可以按照专题定制,看个人的需求进行变通。


小册子里主要有四点内容:

思维导图、书中重点、个人理解以及资料补充。


01


导图对我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理清思绪和增强记忆力。


基本的就不说了。根据我的经验,制作导图最忌讳的地方莫过于直接使用原文以及内容过于详细。


这是我三年前做的一个导图:



这个导图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过于详细。对着它,我不用思考就能顺着句子念下来。但如果我们做导图的过程和之前的复制粘贴、划线一样,那它就同样不利于你的记忆。


我们永远不可能一字不差的记住所有内容。


复习时,让关键词带动你的大脑、调动回忆、激发创造,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另一种看似勤奋地对着原句摘抄复习则是相对静态的。


所以导图的内容一定不能长,更不提倡直接复制书中的原话。


在对文章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收获到高度概括的能力。


学会拣选、思考重点、停止抄写,这才是最重要的。


导图软件推荐:XMind思维导图、幕布。


02


书中重点这一块看自身的需求。


唯一要说的一点还是字数不可以太多。我们对整本书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控。清楚自己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要掌握的重点又是什么。


这一步需要建立在“拆文章”的基础上,只是这次不用定那么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03


个人理解需要我们多思考、勤思考。在读书之前以及在读后思考之前,少接触一些别人的讲解或其他观点的灌输。


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很多人不喜欢看书或没有时间看书,他们通过直接听书来获取能量。但我不喜欢这种方法,因为它是一个逆着思考的过程,是一个看似主动实则被动的过程。


正确的推理方法应该是从已知推向未知。


也就是说你要建立在一个已知的基础上去读这本书。我们应该从阅读中发现已知,思考未知。而不是像直接听书一样,脑海中先有了他人的观点,然后反过来在书中寻找论据。


以赛亚伯林曾说:只有愚昧和懒惰促使人们选择简单的经验法则与一知半解的“常识”——常常用来掩盖偏见与无聊——从而放弃系统的知识。


捷径永远不会产生顿悟,更不会形成体系。


直接听取他人讲解会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满足感,但长期下来,并不利于独立思考。


04


资料补充和书中重点一样,内容无需太过详细。


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系统和流畅性,分清轻重,不要被过多的注释所分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窍门:上述四点内容,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去区分(如下图)。需要注意的是,区分的种类尽量不要太多,以防分不清。






视 频 类




视频类的笔记可以分为文字版和图像版两部分。


可覆盖内容:一切你觉得有用的视频。



文字版 - 提取关键词

举两个例子 :


一席  /  演讲


梁文道  /  一千零一夜


我们可以看到,视频类的文字版和文字类笔记最大的区别是多了时长和评分。


你还可以在笔记上备注出该视频的网页链接,以方便今后的查看。


文字方面只需简单的记录视频节点,这里同样是在培养一个高度概括的能力 - 寻找关键词。


不要小看了这些步骤,在未来它们会根据你重刷时自身的状态提供出最为精准的定位和选择。




图像版 - 截图与片段


01


视频截图,拼图保存。不占空间的同时一目了然。



拼图软件推荐:Tailor、Picsew.


02


无法用文字凝练时,保存视频片段。


2012  /  悲惨世界


03


上传云端时做好分类的文件夹保存即可。


04


选择工具的注意事项:


希望大家不要被工具束缚住,不要对“到底用什么软件”有过多的执着。它只是浮在最表层的一种表现形式,所有的方法论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最好的工具永远只有我们的大脑。








奥登曾说:诚实的自画像极为罕见,因为一个人获得自身意识的前提是他有要描绘自画像的欲望,而这时,他又几乎总是已经发展出了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描绘着正在描绘他自己的自己,并加入人为的增亮部分及戏剧性的阴影。


我们可以为自己添加滤镜以及各种美化,但却永远也美化不了自己真实的知识水平。能做到的只有正视并反思。


知识的建构过程也是由点、线、面、体所组成。最开始的知识是一个个分散的点,散落在各处,等待着我们去寻找。


当吸收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可以独立思考的能力,点就变成了线 (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酿酒,发酵的关键在于知识的质量、数量以及时间。)


大量线的积累形成了面,它相当于你在专业领域里的成就。


接下来由三维变四维,关键在于拥有面的数量以及粘合剂。就像我们在做手工,需要把多个面拼装成立方体,每面的形状和重量相当于知识积累的数量和深度。


因为万物是相通的,所以当我们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必然会产生联系。而这种联系,就相当于粘合剂。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未知的局限内。比方说宇宙,我们不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所有的虚无和未知都可以向上向下两个方向来进行扩展。那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身所处的位置呢?


这里就需要和他人进行撞击并产生反弹,以此来确认自己。认清自己后,修饰其形状,增加其敏感度。调整完自身之后,再去寻找别的立方体进行撞击,并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这就是我认为的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这里强调一下敏感度,对我来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不管是在读书还是在生活中,层次越高的人,敏感度越强,与细微处见真章。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够拥有可以在望远镜和显微镜之中自由切换的力量。








注:本文由镂心讲述、笔录,保留了口语化的特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不止是记录发布于2024-05-05 20:5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