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唐边塞诗派及其繁荣原因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的创作尽管源远流长,但是其繁荣却在唐代。据统计,现存唐以前诗歌中涉及边塞内容的诗歌约180首左右,而《全唐诗》中边塞题材的诗歌多达2000多首。唐代的边塞诗中,又以盛唐为最。

初唐时期边患不断,故多边塞诗作。以太宗贞观君臣和四杰、陈子昂等人都创作了不少反映边塞战争的诗作,在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初唐边塞诗多用乐府旧题,既没有以边塞诗名世的作家,也没有形成鲜明的风格和流派。到了盛唐,不仅作品质量高,而且形成了一个创作人数较多的群体,即盛唐边塞诗派。这一派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包括王之涣、王昌龄、崔颢、李颀等诗人。他们大多有较长的入幕从军的边疆生活经历,喜欢采用七言歌行和绝句的体裁,反映边疆战争及其军中生活,表达盛唐时代特有的进取精神和社会心理,将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与哀怨秾丽的齐梁韵调熔铸于诗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是由于唐王朝国力的强盛,解除了少数民族对边疆的威胁,使得唐代诗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大为增强,边塞不再让人感到荒凉可怕。同时,唐王朝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得立功边塞,成为一般文士追求的目标。祖咏《望蓟门》云:“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高适《塞下曲》曰:“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岑参《银山碛西馆》曰:“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送李副使碛西官军》又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二是与唐代文人的入边塞幕府的风气有关。唐代文人在科举及第后,由于不能立即出仕任官,为解决生计,只好转入军幕以求升迁。而文人入幕自然就为他们创作边塞诗提供了条件,因而,边塞诗也就成为当时诗歌创作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题材。

二、王昌龄及其诗歌创作(一)

王昌龄(690?—7?)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曾任秘书郎。开元二十三年登博学鸿词科,迁汜水尉。因事谪岭南,后改任江宁丞,故后世称?°王江宁?±。他生活放荡,?°不护细行?±,因贬龙标尉,又称?°王龙标?±。安史乱起,避乱江淮,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当时享有盛名,殷璠《河岳英录集》中选其诗数为全集之冠,当时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他的诗歌今存一百七十七首,其中七绝七十五首,五绝十四首,占一半之多,其中七绝最为著名,与李白并称,俱为神品。

就题材内容分,大致有三类:

一,写边塞。王昌龄的边塞诗,多采用乐府古题和易于入乐的七绝,着力揭示征戍者的内心世界,不同于一般边塞诗歌仅仅停留在边地景色的刻划和战事的描写。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从军行》和《出塞》两组七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其一)

前诗从战争的频繁、艰苦和漫长,反衬戍边健儿坚于金石的报国壮志;后诗则对秦汉以来边塞战争持续不断、无数兵士不得生还的历史进行深沉的思考,表达士兵们的共同愿望:希望边将得人、边防巩固,使他们能够获得和平的生活。黄生评此诗云:“中晚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气味胜故。”(《唐诗摘抄》 )再如《从军行》其一、其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抒写了战士久戍不归难免要产生的离恨乡愁。

诚如施补华所云,王昌龄的这些边塞诗都写得:“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岘佣说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妇女生活的诗篇,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成就。如《采莲曲》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人受到南朝民歌的启示,为清水芙蓉一样充满生命力的健康美好形象所吸引,采用白描手法,为江南女子的劳动写下了动情诗篇,全无雕饰,清新自然。再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极细致、传神地刻划出了闺中少妇难以言传的微妙思情。?°忽?±、?°悔?±二字,尤妙。再如《长信秋词》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三、李颀及其诗歌创作

李颀(690??a751?),字号不详。赵郡人,寄居颍阳(今河南许昌),开元二十三年进士,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迁,遂辞官归隐。《唐才子传》云其:?°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服饵丹砂,期轻举之道,结好尘喧之外,一时名辈,莫不重之。?±

今存诗一百二十四首,体裁上多古诗,?°杂歌咸善?±(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七古尤有独到之处。如《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砂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据现有资料,李颀并无边塞经历,此当为拟古抒怀之作。诗人借古题古诗抒写自己对古往今来边陲战和的看法,不仅着眼于征人之苦痛和牺牲,而且悬想征战不休给少数民族普通百姓所带来的痛楚。全诗笔墨酣畅,诗句衔接紧密,基调苍凉悲壮,气韵沉郁回转。

李颀精通音乐,所以不仅在边塞诗中多写胡乐之美,还专门创作了《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等几首表现音乐感受的作品。如《听董大弹胡笳省兼寄语弄房给事》这样描绘唐代著名音乐家董庭兰弹琴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既用各种事物的声息——秋叶声、林中的风声、瓦上的雨声、飞泉洒落声、野鹿鸣叫声、失群雏雁的夜鸣、离母胡儿的啼哭——来形容琴声,又用听觉引起的视觉联想——百鸟散而还合、浮云阴而复晴——来刻画乐声,还用人事——汉乌孙公主之思故乡,唐和蕃公主的怨沙尘——来烘托琴声给人的感觉。不仅写出了音乐的变化,而且写出了音乐的情味和感人的力量,殷称赞此诗“足可欷,震荡心神”(《河岳英灵集》卷上),确非过誉。

四、高适及其诗歌创作

(一)高适生平和性格

高适(702?a?a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父高崇文,官终韶州长史。他幼年侍父做官,曾至岭南,父死北归。后曾客居梁、宋,生活贫困,但他却耻预常科,落拓不羁。《旧唐书?¤高适传》:?°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居梁、宋,以求丐取给。?±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本欲直取卿相,却失望而归。

开元二十年,曾到过蓟北,写了一些反映戍卒生活的边塞诗,如《塞上》、《塞下》、《蓟门五首》等作品。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相会于梁、宋,赋诗流连,传为诗坛佳话。天宝八载,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但只得到封丘尉这样的卑职。县尉“主盗贼案,察奸宄”,高适不堪其职,不久即辞去(《封丘作》:“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天宝十二载,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掌书记,十四载还朝,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之乱”爆发,又佐哥舒翰守潼关,哥舒翰兵败失守,高适见玄宗于行在,详陈潼关失守的内幕,为玄宗所欣赏,擢谏议大夫。后又做过淮南节度使,彭、蜀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因称“高常侍”。

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旧唐书·高适传》)。他读书不限儒家经籍,对史书及诸子百家尤广泛涉猎;诗人生活困顿,长期浪游,了解人民疾苦和时政得失,有改善人民境遇的政治抱负;又关心戎事,涉足塞垣,胸怀安定边疆的壮志和谋略。所以,他的思想和举动,皆非一般饱读经书的儒士可比。《旧唐书》本传云:“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有《高常侍集》十卷,孙钦善先生有《高适集校注》,刘开扬先生有《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二)高适诗歌创作成就

高适是盛唐著名诗人,《旧唐书?¤高适传》说:?°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虽然这段话说高适五十岁始留意作诗不确,但其诗在当时流传很快、影响很大,则是事实。

高适诗今存二百四十余首,就内容看,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反映其早期落拓、怀才不遇的诗。如《宋中十首》其一: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借西汉梁孝王延揽人才的史迹,寄托知音难觅的悲哀,情调和陈子昂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相仿佛。再如《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数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世人向我同众人,唯君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宣泄了他长期不遇的怨愤,反映了权豪忌才、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但是诗人屡遭挫折之后,并没有一蹶不振,悲观失望,而是对自己的前途一直充满信心。再如《酬鸿胪裴主簿雨后雎阳北楼见赠之作》:

不叹携手稀,恒思着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又如《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诗亦云: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曷来刈葵藿。

所以,他的许多自伤怀抱的作品,情调并不低沉,而是有一种慷慨悲壮之美。
   
 二是反映民生疾苦之作。这类作品与诗人早年贫困失志、长期浪游,较多接触到社会下层、对人民生活的亲身体验有关。有的写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东平路中遇大水》、《苦雨寄房四昆季》等,有的写对人民的同情,如《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这种想法在盛唐诗人中是很难能可贵的,因而每为后人所称道。

这些作品有的反映征人思妇的感情,如《塞上听吹笛》:

雪静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下曲》:

荡子从军事征戍,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与王昌龄的边塞诗题旨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写边塞生活风貌,如《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表现北方边地少数民族少年豪侠尚武的精神,真切动人。有的谴责边将穷兵黩武,表达人民的和平愿望,如《蓟门行五首》其五: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当然,最能反映高适议论风生、气骨凛然的作品,还是《燕歌行》。他在不长的篇幅中,包含着极其深广复杂的内容,而且全诗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写景,处处流露出作者发自肺腑的强烈爱憎之情。

(三)高适边塞诗歌艺术特色

高适的边塞诗很有自己的个性,他不是以描绘边塞激烈的战斗与边塞的自然风光见长,也不是以戍卒的口吻直接抒情。他的特色在于深刻地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以政论的笔调表示自己对战争的意见,同时流露自己对士兵的同情。他反映边塞问题,往往带有政治家的眼光,看问题深刻而富有理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燕歌行》。体裁上大部分是古诗,最为擅长的是七言歌行体。

殷璠《河岳英灵集》曰:?°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所谓多胸臆语,概括地说就是其诗多直抒胸中所感所思。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其诗是真情流露,意胜于辞。如《燕歌行》,无论叙事、写景、抒情,还是议论,处处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二是其诗披露胸襟,抒写怀抱,皆率直无隐,不假雕饰,且往往采用写实手法,不多作夸张;

三是其诗不常采用寓情于景的方法,而是多以包含感情的语言,夹叙夹议。

四是诗句多经提炼加工,具有概括性。所谓?°兼有气骨?±,是指高适诗歌的语言质朴有力,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

总的看来,高诗大都写得质朴、刚健、明朗,在风格上以悲壮慷慨为特色。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凌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日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内容和艺术欣赏:反对痛苦残酷的战争,批判不恤兵士的将军;以高度浓缩的笔墨,描写了战争的全过程;气氛悲壮淋漓,主题深刻含蓄; 对比强烈,讽刺有力; 全诗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有?°金戈铁马之声?±  (《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燕歌行》题解

原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二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所以写了这首诗歌。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五、岑参及其诗歌创作

(一)岑参生平

岑参(715?a?a769),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出身于官僚家庭。?°一门三相?±,其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父岑长倩(相高宗),伯父岑羲(相睿宗)。不过长倩因忤诸武被戮。岑参的父亲也做过两任刺史,但因其父早死,家庭转入困顿。他从兄受业,遍览经史。约十五岁以后,隐居嵩阳读书。二十岁至长安,献书阙下,却未得擢用。此后十多年间,即往来京洛间。

开元二十七、八年,曾一度往游河朔。天宝三载中进士。此后两度出塞。第一次在天宝八载(749),赴安西(治龟兹,在今新疆库车)节度使高仙芝幕任职。一为王事,二为功名。“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不过此次出塞似不甚得意,至天宝十载归长安。十三载又一次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府(军府在轮台)判官。这次出塞,其幕主为封常清。封氏曾是岑参安西幕府时的同僚,因而这次出塞宾主相得,他颇受赏识知遇,故而情绪比较高昂乐观,其大部分边塞名作如《走马川行》、《白雪歌》、《轮台歌》、《热海行》等,都写于此时。

约在至德二载(757)春夏间,岑参自北庭东归回到长安,因杜甫等举荐,授右补阙。约在代宗时又一度任关西节度制官,晚年官至嘉州刺史。五十六时卒成都旅舍。有《岑嘉山诗集》,存诗四百零三首。今人陈铁民、侯忠义有《岑参集校注》,刘开扬有《岑参诗集编年笺注》。

(二)岑参的诗歌创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题解与诗评:

此诗系岑参天宝十四载(755)八月于北庭都护府轮台所作,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黄培芳评此诗:?°起得势,四语精致。首尾完善,中间精整。?±(《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方东树说:?°奇峭,起飒爽。??忽如?ˉ六句,奇才奇气,奇情逸发,令人心神一快。须日诵一过,心摹而力追之。??瀚海?ˉ句换气,起下??归客?ˉ。?±(《昭昧詹言》卷十二)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题解与诗评:

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定岑参天宝十三载(754)七月至轮台。此诗云:轮台九月风夜吼,应是岑参由北庭都护府治所金满随军赴轮台后所作。走马川当亦在轮台,今不可考。闻人倓曰:走马川,川之近雪海者。(《古诗笺·七言歌行钞》卷四)奉送出师是送封常清出征回纥。《旧唐书·封常清传》:(天宝)十一载,乃以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使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十三载入朝,摄御史大夫,……俄而北庭都护程千里入为右金吾大将军,仍令常清权知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等使。

沈德潜云:势险节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唐诗别裁集》卷五)方东树评此诗:奇才奇气,风发泉涌。平沙,奇句。(《昭昧詹言》卷十二)

此诗善借声韵变化,传情达意。句句用韵,三句一转,以急促的声韵,表现飞沙走石、狂风严寒和军情紧急的情景,写得豪迈雄壮,意气干云,鲜明地反映出其边塞诗独具的奇伟峭丽之美。

(三)岑参的诗歌创作成就

岑参出塞以前,曾隐居于嵩阳、颍阳,往来京洛间。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山水写景为主,善于摄取景色中新奇事物的特点,诗风新奇隽永。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云:?°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吞?±字、?°醉?±字下得极尖巧。再如《高冠谷口招郑鄠》云:?°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说雨后涧边花红如火,句奇,沈德潜评此二句?°然?±字、?°暖?±字?°工于烹炼?±(《唐诗别裁集》卷十)。所以,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说:?°岑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
    
岑参后期以边塞诗为主,约有七十余首。不仅数量在盛唐边塞诗人中最多,成绩也最突出,奠定了岑参在诗歌史上的地位。由于两次出塞,西部、北部等重要的边陲地区他都有亲身的经历,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所以他的边塞诗对边塞生活的表现就特别生动真切。《唐才子传》说:?°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风尘间十余载,极征行别离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

岑参边塞诗中多写边塞的奇热酷寒,卷石狂风,茫茫戈壁、漠漠雪原,乃至热海火山等奇丽景观,这些都是过去边塞诗中所未曾描写过的,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特境界: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飞沙走石:?°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大雪严寒:?°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号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热海:?°侧闻热海胡儿语,两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火山云歌送别》写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月浮,火云满山凝不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另外,岑参还在诗中着力表现西域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的独特风情,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再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合美酒归叵罗。?±当然其中也有胡汉融和的描写:?°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

这些描写,由于诗人是以热烈乐观的情绪去观照的,因而不仅使边塞没有了荒凉之感,反而给人以奇情壮采的魅力。这种将边塞风光与生活写得充满神奇壮烈与豪迈乐观,正是岑参的独特个性所在。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北大讲义:金戈铁马之声——盛唐边塞诗派及其作品发布于2024-06-11 1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