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人千易”,意思是《易经》是个超庞大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所看到的现象也不同,以此看来“千人千易”和“盲人摸象”倒是有得一拼,这就凸显出“纵观全局”的重要性了。
“盲人摸象”的局限因素在于“盲”和“摸”,反之不盲可以看到深、远、阔,看到更多的现象,诗人王之涣就是个不盲的人,他《登黄鹤楼》没有说世界是个方盒子!他说:“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既然大家都知道《易经》的“庞大”,那么我们就得站高了看,更不要用手摸!不要试图“触摸”,因为接触的范围是很小的!宋朝有个叫周敦颐的文人说得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观想”、“观感”,世事万千,各成一体而又各有关联。观点不同,观察面则有异。如来佛祖拈花,摩诃迦叶一笑。所有人的观察点都在“花”上,所以,所有人的“禅意”都在于花。迦叶只是一笑,他的观点在花上还是其他,就不得而知了。
拈花这件事,重点在于“拈”这个动作,“拈”可以拈笔、拈纸,也可以拈根小树枝,不管怎么说,佛祖拈起了什么,人们就会关注什么。而“花”,不管是金色的花,还是红花蓝花,台上的花还是盆里的花……,它都是花,只是区别于它展示给你的“外相”!佛祖弘法时,身边有很多事物,而当拈起花时,花成了关注点,所谓“一花一世界,一物一乾坤”,事事物物都有禅意,何独于花哉?!迦叶一笑:“花,只是一个相罢了”——大家都“着相”了!!!所以佛祖说:“我无相涅磐之妙法都传给了迦叶,你们都跟他学习吧”。明朝的王阳明先生就悟得相当透彻:“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因此,当一个人想要求测时,就相当于此人“拈起了花”,来到卦师面前(或电话、信息联系)时就把这个“花”展示给了卦师,而八卦就相当于“阅读器”。而如何解读,就看卦师的“观点”了,卦师看的是颜色、形状、品种或者就是一个形状像花的东西……等等,观点不同则事态发展的趋势就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了。
卦师的位置站得越高,则看到的东西就越多,看到的世界的面积就越大,所以站在最高点的位置上才能统领全局。
这个“高”可不是三十层楼那么高,也不是山顶那么高,这个高是“天高”,越接近“天道”就越高。这个“天道”不是抬头看天的天,这个天就是“大自然”!“自然”包含地,也包含人,包含万物。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人们总是“多情”地忽略自然,正所谓“不识道之真面目,只缘身在自然中”。“自然”只讲法则不讲情感,而人们往往就因为情感而忽略了法则,古人就说过:“自古多情空余恨”,什么叫“多情”?就是多余的情!多余的就是不当的,不当的就是违背法则的!万事万物皆有其法则,各行各业皆有其法则,婚姻有婚姻法,劳动有劳动法……兄弟有兄弟法则——争夺;父母子女有父母子女法则——慈爱孝亲。“孔融让梨”违背了兄弟法则,因为他拿了个最小的梨而秒杀了哥哥弟弟。从此世上只有“孔融”这个名字!《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西山观设辇度亡魂 ?开封府备棺迫活命”中讲了一个做母亲的不贞,联合外人迫害亲子。幸遇清明府尹识破真相,府尹令杖责那母亲而儿子则以身护母并愿代受罚。府尹问此子:“汝母害你,何反护她?”,那儿子说:“生身之母,怎敢记仇”!!!府尹见此欲表扬其孝,那儿子又叩头道:“若如此,是显母之失,以彰己之名,小的至死不敢。”!!!此子遵循了母子法则。
兄弟之争有何可责?子之孝行何须表扬?本该如此!
《天风姤》卦五阳爻一阴爻,姤者,美好也。阳盛得一阴调和,真正再美好不过了,故“女壮,勿用取女”。女者,阴也;一阴调和已经够了,不需要再另外“取女”了。“阴阳”只有强弱旺衰之说,没有几个计量的说法。阴阳可以代表男女,但不能表述个数,古易注解“姤”卦说:一女遇五男,此女淫壮故不取。此说违背了阴阳法则。试问:一女遇五男凭什么就是女子淫壮?再者,如果五阳爻就代表五个男人,那么六十四卦岂不单成了一群男男女女的事了?
《地雷复》卦五阴爻一阳爻,阴静阳动,一片寂静中一阳萌动,静极思动,阴极转阳。古人用活塞风箱实例说明阴阳的转换(可参见柴油机工作原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就是阴阳法则。(阴阳法则另篇专讲)
《易传?系辞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因此解读易经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要照顾各阶层,千万不能主观臆想,否则就如盲人摸象,柱子、扇子都是象了而且还振振有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易经》解读发布于2024-06-07 0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