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详解


【原文】

第一章、体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十五章、象元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析】

愚以为,《体道》、《象元》二章为《道德经》的大纲!以宏观的角度讲述了,宇宙生成与运行的原理,其它章节则以微观的形式描述了人情的点点滴滴。

《象元》章讲述了世界的形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是说有个浑然一体、自然生成的事物,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它)无声无形,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运行着,没有谁能打扰到它,没有谁能使其稍作停顿,其敞开母亲般的胸怀,呵护、容纳世间万物。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说)我不知道如何表述它,姑且给它取个名字叫‘道’,牵强笼统的表述它‘大’(很大、非常大、无穷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逝’的本义指去、往,‘大’表示的就是可以发展的空间。‘远’指的是距离,空间表示的是所能到达的距离。能到达的距离表示的是能自由的往返其间,也就是说,这个是可以掌控的空间!由此可见,这里的‘大’不是指地域面积的大,它是指掌控力的大!如果仅仅讲地域的大,那么(老子)直接说‘大曰逝’就行了,不必要再强调‘反’了!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所以说,道、天、地、王,它们掌控着各自的领域,最大的掌控力就是其领域的规则制定者。‘域中有四大’这里的‘域’指的就是我们认知中的宇宙领域,‘王’也是其中之一!这正是‘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注意!四大指的是规则制定者!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意!这里的‘法’指的是法规、法则,不是效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遵循大地的法则,大地遵循天时四时变化的法则,天时遵循空间领域的运行法则,空间领域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不受任何其它意志影响的。

“道可道,非常道”:根据上述章节《象元》可知,“道”是可以描述的!注意!如果说“道”不可表述,那么后面的话就没必要再说了,作者自己开篇就否定自己,后面的话还有什么意义呢?!根据整部经文所述来看,这句开篇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描述的。有人说,可以表述的“道”,不是天地自然之道,那么试问(你)追求的目标何在?即使说“道”要悟,那么(你)又如何判定(你)所悟的就是“道”?这里(老子)首先作了肯定,“道”是可以表述的!那么什么是“道”呢?《象元》章说了,“道”就是领域、空间。它是事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它是事物借以运行的轨道!生命不息,运动不止。“道”的情状因事物的运行而改变,这就是自然变化,也就是“道法自然”,而不是事物永远在设定的轨道中运行,注意!宇宙的样子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有“变”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说“唯变所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环境,条件不允许则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这就是“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要描述一件事物,就必须给其命名,没有名称则没有类别,没有类别则无法描述其形状及功能。事物的发展会改变其形状及功能,比如豆子,豆子有豌豆、蚕豆等,豌豆是圆的,蚕豆是扁的,但是它们发芽后成了豆苗,它们改变了原来的形状,因此名称也就改变了。这就是“非常名”。

“非常道”讲的是空间领域的情委变化,“非常名”讲的是事物的形态变化。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世面上有两种断句方式,一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句式不同其意义也就不同。第一种句式偏向于“唯心主义”,“天地之始的名称叫‘无’;万物之母的名称叫‘有’”。换句话说就是,天地开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无),然后“有”生了万物。怎么看这个话题都不符合逻辑,有了万物之后才能叫“有”,有人说是呀,生了孩子之后才叫“母”,好吧!绕不过去了!!我还是赞同第二种说法,第二种句式意思是说:“天地开始是没有名称的,有了名称之后就分辨出了万物”。这种句式它融合了唯心和唯物!其表示,万物本来就有,但在人的思维里是混沌状态的,人们没有万物的概念,就相当于“无”,而当人们有了思辨能力时,给万物冠以名称,从此人的思维里就有了万物的概念,这就是“有”。也就是说有了名称之后才有万物的概念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和伏羲一画开天,都是表示的阴阳思辨,色彩世界的开端!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承接上文,这句话的断句是这样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的无、有就是指的无名、有名。也就是指“未知的”和“已知的”!(这也许就是上面第一种有、无断句的误导吧)。这里的“妙”是细微的意思,“徼”是指边界,“欲”是指需要。这句话是说:“所以,我们在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需要对其作细微的观察;而在处理已知领域的事情时,则需要统观全局”。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和有是同一个出处,区别在于“无名”和“有名”!无论是对未知的探索还是对已知的运用,都存在着深奥的道理,将神秘的面纱一层一层揭开,也就是打开了美好之门。

《象元》、《体道》两章,讲述了宇宙的结构和对宇宙的探索与运用。有人说《道德经》是对《易经》的注解,愚以为,是或又不是!不可否认,《道德经》里有《易经》的影子,但它的主体架构还是具有自主性的。《易经》属于百科类型的,《道德经》是偏向于专业类型的。

《易经》的乾坤两卦,就是《道德经》讲的,空间领域与物质的关系(结构),也就是“道”。坤全阴表示的是空间领域;乾全阳表示的是生命的种子,事物的本元,物质的功用。坎离讲的是事物的运行,也就是“德”。坎阳陷阴中,表示的是探索未知领域;离阳为两界,表示的是统观全局。《易经》和《道德经》两者在大纲上是极其相似的。

万事万物的生发,必须要有个“种子”。万事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有个“空间”。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要不断的探索未知的领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生存发展离不开对空间的掌控。要想掌控空间,一是制定空间法则,二是遵循既定的空间法则。其它章节就是讲如何做到空间掌控,也就是“得道”!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道德经》详解发布于2024-06-07 08:47:06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