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详解


【原文】

第二十三章、虚无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解析】

“希”字本义指麻布织得不密。引申指稀疏、不密。又引申指稀少、不多见。又引申指盼望、企求、仰慕、指望……等等。

“希言自然”,这句话可以有三种解释:一、少说话,顺其自然。二、少说话才是合乎自然的。三、少要去评说自然。

以上三种解释,细细想想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少说多做。我认为这里的“自然”就是指社会,就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这里的“言”是指空洞的、负面的评说,如抱怨、指责、议论以及承诺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客观存在的、既成事实的事,报怨、指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少点承诺,承诺是虚无缥缈的,对做事毫无帮助。本该就要做的事情,没必要给予承诺(立即执行就行)。老子开句就说,少要抱怨既成事实的事,重点放在事后的补救工作上。再难都会过去的!于此后面作了举例说明。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句话是说,狂风不会连续一整天不减弱的;暴雨也不会连续下一天不停歇的。要知道,飘风骤雨是非常态,非常态是偶尔发生的事,偶尔发生的事是很快就会过去的,再怎么样都不要耿耿于怀、抓住不放的抱怨、指责。抱怨、指责是无济于事的,这种情况下只有闭嘴硬扛!

“孰为此者?天地!”:是谁发挥出这么大的威力呢?是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天地都有不正常的时候,天地都会暴力、发疯,何况是“人”了!这句话你不必纠结它有什么多重含义,你可以这么理解:“天地也就那样,何况是人呢”,“那样”两个字,你怎么解释?你怎么解释都行!这句话用天地现象比喻人事,天地正常情况下都是风和日丽的,飘风骤雨只是偶尔的发发脾气。而人也是一样,正常情况下都是温恭礼谦的,失常只是偶尔的事情,一个正常人,不要去和一个失常的人针锋相对(夫唯不争)。因此这里老子告诫人们,与其抱怨、指责,不如做好自己!后面讲了,后事之果皆前事之因!

“故从事于道者”:这句话有两种断句形式,一、故从事于“道”者。二、故从事于“道者”。第一种断句是说从事于道这个行业的人。可是“道”不是行业,因此只能是第二种断句,意思是说共事于得道的人,注意!这里的“从”字,你可以理解为跟随、效法、仿照、学习等等。这里的“道者”是指“得道”之人,是指正直的人,成功的人。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正直的人总是和正直的人相处,实干的人喜欢和实干的人共事,没有信义的人总会和不守信的人聚在一起。这就叫“物以类聚”!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和正直的人相处,大家都会坦诚相待;和实干的人共事,大家都乐于互帮互助;没有信义的人聚在一起,相互之间都是尔虞我诈。这就叫“人以群分”!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思想动摇的结果就是失去信心,不守信的结果就是失去别人的信任。

本章大概意思就是,既成事实的事情,不要再去争论谁对谁错,不要抱怨、指责。争论、报怨、指责毫无意义,于事无补。天道无常何况人呢?与其无谓的纷争,不如多做些善后的工作。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直的人总是和正直的人相处,勤劳的人总是和勤劳的人共事,不守信的人总是和没有信义的人聚在一起,失去信心是因为意志不坚,得不到信任是因为不守信用。

以上这些道理看上去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即使不读《道德经》,而在其他地方也能了解这些道理。正所谓大道至简,真理就是一个。而古今讲道理的著作汗牛充栋,不计其数。以至于让人怀疑,是否还有更高层面的“大道”?老子用五千言表述“客观”两个字,已经有了“赘言”之嫌,何况后世之长篇大论乎!宇宙间究竟有没有所谓永恒的“大道”?这个问题无法言定!老子的言论必定是其当时的所见所闻之感悟,决不会是闭门意淫之妄想!因此我们还是用近代的、当下的、眼见耳闻的事来体悟“道”。有人说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此一时彼一时,几千年前的文明与今世不可同日而语。注意!要知道,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只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前进,并没有高低层次上的变化!这是客观事实!既然在同一层面运行,就必然有重复的时候,这也是经典能流传千古的原因!当人们提倡环境保护的时候,也是否定欧洲工业革命的时候!从生存角度来看,欧洲工业革命肯定是人类文明的下坡路,文明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不是自毁家园!

建国初期,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物资匮乏,稍有异常,死人的事情是避免不了的,这是社会的客观现实问题,并非个人决策的问题,对此作出功过论,那是有失公允的。当必需要有所牺牲的时候,丢车保帅也是无奈之举,并非个人因素……。要知道,无论各行各业,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谈“生活”!那个时候物资匮乏,只愁买不愁卖,狗屎都有人要去肥田,因此那时候要的是“产量”,所以工农是主力!生存下来了,吃饱穿暖了,讲究生活了,这时候要的是品质,讲究的是“精”!这时候再走量大质粗的低端路线,注定会被淘汰,因此这时候提精技术是主力,鲜美养生是潮流。信息时代高节奏,大家都打明牌了,你还玩套路,只是徒增笑耳!阴谋只是可能会成功,而阳谋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想当年还有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白猫黑猫论”。有人说:“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这话初听着好像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只要稍微细辨一下就会发现“有问题”!对于天地来说,无论白猫黑猫,无论抓不抓到老鼠,都没有好坏之分,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因为猫和天地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好与坏是人的主观情感意识,是因为利益关系而作出的评判。因为它抓了老鼠这个偷粮食的坏分子,因此就判定它好?或者说因为它完成的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判定它好?试问如果一只抓到老鼠的猫咬死了你家的小鸡仔,你还会说它是一只好猫吗?要知道社会上的利益关系是多样性的,要知道猫抓老鼠的本质是猫为了自己获得生活资源,并非是因为老鼠偷吃你的粮食!因此现实生活中对一个人的评价,既要看他的能力也要看他的人品。企业用一个员工,既要看他的能力,还要考虑他的耗资。

昨天刷抖音看到一段视频,有个失去双手的男人,摆摊卖蛋炒饭。还是在昨天,听闻有大学生不能独自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那个男人在失去双手的时候,一定也是有怨言的,这就是老子为何说“希言自然”而不是“不言自然”。一个人失去双手是非常痛苦的事,如飘风骤雨中的小舟,孤独无助。飘风骤雨不终日,很快就会过去的。挺过去就会重见阳光,天地尚无奈于我,何况人乎!此时的眼光就要看向成功人士,看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老子说:“故从事于道者”。看到没有双手的他从容的接待顾客,就说明了“道亦乐得之”!看到他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就说明了“德亦乐得之”!学业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毕业论文,岂不是生活不能自理?!这真是“失亦乐失之”啊!然而他们曾经也拼搏过,当他们为被大学录取而举杯欢庆时,说明他的意志已经动摇,本该如此的事情,有必要如此夸张的大摆宴席吗?“信不足焉”!进入大学自以为已是人生的巅峰,他们意气风发的讲述着自己过去的种种,心安理得的花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四肢健全却生活不能自理!完全失去了继续拼搏的动力,“有不信焉”!!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把辫子盘成富士山的留学生……。难道仅仅是批判旧社会的黑暗吗?鲁迅的笔不是反封建的利器,而是医治灵魂的良材……。“道”是要从现实生活中体悟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道德经》详解(第二十三章、虚无)发布于2024-06-07 08: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