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这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朱高煦的人生信条。
朱高煦,出生在帝王之家,因为他的爷爷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父亲是明成祖朱棣。在这样的家庭,即便不能荣登大位,至少也可以尽享荣华富贵。
然而,他却是朱元璋后世儿孙中的一朵“奇葩”,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 “人蠢还爱作”。 他奉行的信条,就是“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最终因为多次作死,不但被贬为庶人,还被侄子明宣宗朱瞻基放入缸中活活烤死,做成“罐焖鸡”。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他还有个同父同母的哥哥——朱高炽,就是后来的明仁宗。
兄弟两人虽然是同胞兄弟,但性格却截然不同,哥哥朱高炽从小就愿意坐下来读书写字;而弟弟朱高煦却心思活跃凶狠,喜欢到处蹦哒,对于读书学习根本不沾边。而朱棣作为父亲,却更喜欢次子朱高煦,毕竟他骨子里的狠辣与自己很相似。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将各地藩王子嗣召入京城学习,结果朱高煦却说什么也不肯学习,并且言行举止非常轻浮,完全没有王子该有的模样,这让朱元璋感到非常厌恶。
相较之下,朱高炽更得爷爷朱元璋的喜爱。当初朱元璋派他破晓时分前去检阅军队,结果朱高炽认为那时候天气太冷,检阅工作应该放在早膳过后。之后朱元璋又让他批改奏章,而朱高炽很快就将奏章分成文武两类,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这种政治才能让朱元璋不禁刮目相看。
所以,朱元璋亲自下诏,将朱高炽立为世子,而弟弟朱高煦只得到一个高阳郡王的身份,二者地位有着天壤之别。
而讨人嫌的朱高煦,在“坑爹”这一方面也有一手。
朱元璋死后,遗命不准藩王入京奔丧,朱棣只好派遣朱高煦两兄弟进京。朱高煦游手好闲、举止轻佻的行为,让舅舅徐辉祖非常反感,并对他进行斥责,可朱高煦不但不听劝,还偷走徐辉祖的一匹好马跑回燕京。而且在归途中还不断生事,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杀了不少官员百姓,就连涿州驿丞也没能幸免于难。
事情传到朝中后,大臣对于朱高煦的恶劣行径表示强烈的谴责,这让而身为父亲的朱棣也脸上无光,一时间成为“教子无方”的反面典型。
朱高煦尽管在为人处世方面很令人讨厌,但他在军事方面却还是有一定才能。特别是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多次帮助朱棣扭转乾坤、反败为胜,得到了朱棣的褒奖。
于是乎,朱高煦越发的目中无人了,经常倚仗功劳,为所欲为。而且他的心里便埋下一颗造反的种子,一步步促使他走向造反的道路,直至灭亡。
朱棣登基后,他想到朱高炽是长子,而且他的世子身份是由太祖钦定的,最终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而朱高煦则被封为汉王,获得云南一块藩地。
可朱高煦不但不感恩,反而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变相放逐,说什么都不愿意前往云南就任,强烈要求留在南京,朱棣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凭借父亲的宠爱,朱高煦已经争取到留在南京的机会,如果他像父亲朱棣一样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或许有机会圆皇帝梦想,可惜他血液中流淌的作死基因时时在躁动。。
朱高煦要求把自己的护卫换为天策卫,而且张嘴闭嘴就自比为唐太宗李世民。等于告诉人们,有朝一日也会弑兄杀弟造反。
朱棣觉得朱高煦可能不满意云南这块封地,便将他改封青州,可惜朱高煦依不愿前去就任。
这下终于惹恼了朱棣,他特意下诏,让朱高煦一定要按时赴任。
可朱高煦却视朱棣的诏令如无物,继续找各种借口拖延时间。不仅如此,朱高煦觉得这样做不够刺激,他又私募了三千兵甲,命他们到处打家劫舍。
结果这些人落到兵马指挥徐野驴手中,被依法惩处。这下朱高煦不高兴了,他手持铁勺将徐野驴活生生打死,而其他人在旁边根本不敢说话。
事情传到朱棣耳朵里,他勃然大怒,亲自来到南京调查情况,才发现朱高煦已经干了几十起见不得光的违法勾当。
朱棣把朱高煦骂得狗血淋头,并囚禁于西华门内,甚至打算将其贬为庶人。好在哥哥朱高炽含泪求情,朱高煦才逃过一劫,朱棣只是剥夺了他的两个护卫,然后杀了他的几个亲信以示惩戒。
朱高煦再次被改封乐安州,这下他再也不敢放肆,尽早赴任了。
朱高煦一路“作死”,作掉了父亲的宠爱,也作掉了自己有可能称帝的机会。
几年之后,朱棣在北征途中不幸暴毙,太子朱高炽顺理成章坐上皇位。朱高煦自然觉得心有不甘,便派人进京打探情况,意图发动叛乱。可没等发动,事情便暴露了。
毕竟是兄弟情深,朱高炽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将弟弟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他的俸禄,并且赏赐大量的金银珠宝,同时还将他儿子全都封为世子、郡王,希望用爱感化对方。
然而,朱高煦一点也不领情,只是一门心思寻找谋反的机会,或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天,终于迎来一个称帝的绝佳机会。
朱高炽皇位还没坐热,很快就因病去世了。当时他的儿子朱瞻基远在南京,没能第一时间回到京城继承帝位。而朱高煦所在的山东乐安距离京师更近,如果他能先侄子朱瞻基一步进京,这可是夺得皇位的天赐良机!
可惜,朱高煦的脑回路与常人截然不同,他却策划在朱瞻基回京的路上设下埋伏,一举击杀竞争对手。
然而,要接班当皇帝的朱瞻基自然也不是善茬,他提前洞悉了这次埋伏行动,于是临时改换路线,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北京,成功登上皇位。
朱高煦又白忙活了一场,失去了称帝的最好机会。
朱瞻基即位后,延续了父亲对于朱高煦的友爱态度,他对叔叔朱高煦大加封。而朱高煦为了掩饰伏击失败的尴尬,主动向朱瞻基献上治国安邦的四条建议。
对于这四条建议,朱瞻基尽数采纳,并且特意写信表示感谢,他还当着众大臣的说道:“爷爷曾告诉我的父亲说,叔叔朱高煦有图谋不轨的心思,必须多加防备,但是由于我父亲厚待叔叔,叔叔显然已经洗心革面,所以才会提出这般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很显然爷爷的话不可信!”
从那以后,朱瞻基对于朱高煦几乎是百依百顺,无论什么要求都答应对方,简直比对待亲儿子还要好!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高煦从未放弃过夺取皇位的念头,并且因为朱瞻基的百依百顺,他这个念头却越来越强烈。
一年以后,朱高煦决定起兵造反。
他先是采取很搞笑的办法,派遣亲信潜入京城,意图收买英国公张辅等旧臣作为内应。可张辅却在第一时间将朱高煦意图谋反的事情上奏朱瞻基。
即便如此,朱瞻基仍然念及旧情,不愿意与自己的亲叔叔对敌,他派遣宦官侯泰前往山东送信,希望朱高煦能及时收手,不至于酿成大祸。
而朱高煦却狂妄地对宦官说“我朱高煦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你回去告诉朱瞻基,把奸臣夏原吉等人绑过来,然后再慢慢商议我的要求,如若不然别怪叔叔我翻脸无情!”
到这时,朱瞻基终于不得不承认叔叔真的造反了,出兵平叛势在必行。然而朱瞻基执意要御驾亲征,他打算通过这次机会,震慑那些心怀叵测的不臣之人。
御驾亲征前,朱瞻基再次写信给朱高煦,让他主动交出怂恿造反的人,这样就能免除罪过,否则大军压境后悔就来不及了。
可朱高煦根本不听这一套。
直到征讨大军来到城门下,朱瞻基还再一次网开一面,命将士发射神机铳箭,将劝降书射进城内,希望朱高煦迷途知返。
可朱高煦依旧我行我素,不予理会,连城内的将士都看不下去了,他们打算抓住朱高煦献给朱瞻基,从而将功赎罪。
最终,朱高煦终于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 出城投降主动束手就擒。
朱高煦投降以后,群臣激愤,他们纷纷要求对朱高煦处以极刑,然而朱瞻基不同意,只是将朱高煦父子贬为庶人,禁锢起来。
作死如同吸毒,从来都只有零次与无数次。
尽管如此,朱瞻基仍念及旧情,他还是抽空来到西安门内探望朱高煦。
本来,这正好是一个表忠心的机会。或者可以绝处逢生。而朱高煦因为被囚禁于此,心里颇有怨念。所以继续“作死”,朱高煦秉承着“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的崇高理念,发动了人生中最后一次作死。
他在与朱瞻基一同行走过程中,故意一只脚将其绊倒,后者没有注意,摔了个“狗啃屎”。
这次,朱瞻基终于被彻底惹毛了,他命人找来三百多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在里面。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用熊熊大火将朱高煦活活烤死了,被做成了“瓦罐焖鸡”。无论朱高煦在铜缸中如何求情,朱瞻基全都充耳不闻,因为他的忍耐与仁慈已经达到了上限,三番五次挑衅他的朱高煦,必须以死泄愤。
朱高煦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也全部被杀,
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发布于2024-04-27 14: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