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喜欢自己打“如意算盘”,给自己描画出一幅尽善尽美的图画。但这种“如意算盘”有时并不“如意”甚至会“失算”。
“草根皇帝”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元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逐鹿。乱世枭雄朱元璋趁势而起,纵横捭阖,征战杀伐,最终扫灭群雄,将元朝廷赶出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
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他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朱元璋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条,即“非我儿子,必有异心”。他认为所有外人都不可信,治理天下只能用自己的子孙们,尤其是兵权,绝不能让外人掌握。所以,建国以后,他把他的子孙后代都分封到全国各地,让他们守卫边疆,拱卫京师。而对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凡是有点能力的,几乎都被他铲除殆尽,以绝后患。
朱元璋的儿子也够多的,一共有24个儿子,而且很多都已成年。如果都留在南京,皇子之间难免互相明争暗斗,且要拉拢朝臣们参与其中,势必要影响朝堂政局。为此,朱元璋册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坐镇京师,其他皇子全部封为诸侯王,镇守全国各地。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众儿子们在外镇守,太子坐镇京师。一旦朝中有人图谋不轨,诸王就可以举兵进京勤王。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造反,那么诸王可以就近联合剿灭,可谓万无一失。
为了防止诸王“生事”,朱元璋专门规定了一条铁律——诸侯王不准留在京城,必须去到封地,而且不能随意离开,不奉诏不准“进京”!
可是,如意算盘打得再精细,也总难免百密一疏,有失算的时候。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外人没造反,而亲儿子造起反来,可比外人厉害多了。
天有不测风云,太子朱标突然早逝,可叹朱元璋,英明一世,却糊涂一时。现放着那么多儿子不传,临终时却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
不用说,儿子们肯定不服气。
果不其然,朱元璋刚死不久,“老四”、燕王朱棣不服,率先起兵造反,还美其名曰“靖难之役”,四年之后,打入南京,登基称帝。
由此可见,皇帝依靠分封宗室诸王来稳固统治地位的做法,往往当朝有效,下一个朝代就过了保质期,变成了祸害。
朱棣是藩王造反当上的皇帝,那么他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让别的藩王造自己儿孙的反。他吸取朱元璋的教训,对藩王的权力进行了大幅削减,但是并没有废除封王的制度。
为了防止藩王谋反,朱棣也规定,诸子封王之后,为避免与太子争位,必须要离开京师。
朱棣只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其它两个儿自然也都觊觎太子之位,屡次陷害太子。
其实,朱棣更喜欢次子朱高煦,虽然如此,但为了保证太子的地位,还是忍痛将朱高煦封王,赶出了北京。当朱棣在北伐途中病逝之后,太子朱高炽因为得到消息较早,捷足先登,从南京赶回来得以安全继位,避免了一场夺位的腥风血雨。
从朱棣之后,诸子封王,便须立即离开北京,去封地就藩,这成了一种硬性规定,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太子的顺利继位。
然而,到了清朝,情况变了,这项规定也有了变化,正好与明朝相反,诸位王爷不奉诏不能离开京城。
一个是不准进京,一个是不准出京。这两个“不准”,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防止皇子谋反。
清朝不准王爷出京,显然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不敢再让诸王到各地就藩,以免将来“勤王”。
清朝廷觉得,外人造反不可怕,自己家里人造反才最可怕。所以,为了避免王爷们造反,便把各位王爷限制在京城,不允许他们出去,
清朝的王爷有两种,一种是和硕亲王,一种是多罗郡王。亲王的俸禄很高,而郡王则折半。其实就是用“高薪”把他们养起来了,不求他们有功,只求他们不要惹事。
当然,如果是有能力的王爷,那也不能浪费,毕竟是自己家人,还是可以信任的,那么就派他们做一些巡视、监察之类的工作,一般时间都不长,做完了就回来,还是个悠闲的王爷。
清朝诸王不能离开京城,虽然避免了他们起兵造反的可能,但却带来了另一个祸患,那就是皇子们无所事事,极易“争储”。康熙晚年就发生过著名的“九子夺嫡”的事件。
皇子们在京城中各自拉帮结派,朝中大臣有拥立长子胤褆的,有拥立四阿哥胤禛的,有拥立八阿哥胤禩的,乱成了一锅粥。以康熙的英明神武,也无法做到妥善处理。所以,二阿哥胤礽虽然是康熙唯一的嫡子,但最终两立两废,也没能保住太子之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如意算盘”的“失算”发布于2024-04-27 14: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