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闻趣史#李莲英#慈禧



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病入膏肓的李莲英自觉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四个嗣子、两个养女及诸弟兄姐妹召集于床前,神情悲伤地交代了三件事:

一是对自己的身后大事做了安排:灵柩不要长期停放,发丧等事宜不可冒昧行事,一切都要听从朝廷的安排,请隆裕太后恩准定夺,如不请旨,倘出意外,后果不敢想象。

二是他把各银号、金店的存款及家中库存开列清单,当即分给各人自存,反复嘱咐后辈们,要谨慎持家,以防坐吃山空财源枯竭。据李氏后人说,除李莲英的四个嗣子每人分得白银40万两外,其余各屋至少均得20万两,共分掉白银340万两。

最后,他还让家人时刻注意动荡的时局,以便随机应变。因为一旦革命党人发起暴动,纲纪就会完全丧失,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这是李莲英后人记述的“李莲英在北京病死”时的情形,当时距离李莲英从宫中“退休”已经有三年多。

这三年,对曾经红极一时权倾朝野的李莲英来说,应该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的三年,因为一直罩着他的主子慈禧太后已经死了。

按理说,慈禧太后一死,李莲英便永远失去了靠山,再也不能作威作福不说,自己的归宿如何,他自己也没底。

跟着慈禧一辈子,伤天害理的事肯定没少干,对他恨之入骨的人一定不少;

被慈禧压制多年的光绪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成了掌权人,一旦太后怨恨报复,脑袋保不保得住都难说。

但李莲英明显早有准备,慈禧去世后,他先是寸步不离地为慈禧梓宫“守孝百日”,等“慈禧梓宫奉安”后,他立即请求“退居南花园养老”,这一请求竟然得到了隆裕太后的批准。靠山倒下,换了主子还能全身而退不被清算,不得不说这是大太监李莲英的能耐。

李莲英从咸丰六年(1856年)八岁进宫起,一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十岁止,一共伺候了慈禧52年。这52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八岁进宫,入宫时名叫李英泰,后来因为表现突出,被慈禧太后赐名“莲英”。他最幸运的地方是入宫即拜在慈禧面前第一红人安德海门下。

早上要给师傅打洗脸水、穿衣服、叠被子、倒尿盆,晚上要拿尿盆、铺被褥、洗脚,这是所有入宫小太监的必经之路。

许多小太监不堪折磨,都倒在这段路上。李莲英在这段路上因机灵勤快崭露头角,从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起步,同治三年(1864年)16岁时,被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

转机,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慈禧慢慢注意到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太监。

当然,做为一名低等太监,如果只是能够吃苦,勤快听话,也不可能步步高升。李莲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在吃苦耐劳之余,还不断学习精进。

慈禧垂帘听政后,打破了满清祖宗家法中“太监不许读书”的规定,她要求:凡宫中太监,都要用闲暇时间学诗书读经纶,以提高修养,更加符合皇家礼仪。慈禧甚至还亲自给自己宫中的太监讲学,而且要求十分严格,凡学习不用心或反应迟钝者,常罚站罚跪或以竹鞭杖责。

李莲英凡事用心,慈禧太后讲过的东西他都牢记在心。每每慈禧问及时,无不对答如流,深得慈禧赏识。

慈禧对自己的书法甚为得意,李莲英便也在书法方面下苦功且进步巨大。书法熟练之外,李莲英还学会引经据典诌诗文,用词竟然相当准确,行文已经流畅。

慈禧常常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而让大臣们传阅品评李莲英的“作品”,一众大臣经常齐声赞许。

除了诗画外,慈禧还痴迷“京戏”。李莲英于是偷偷研究和学习戏曲知识,偶尔还客串一两个角色,凭着自己的用心模仿,竟然能把小生唱得有模有样。

民间还传说慈禧太后对她那一头长长的黑发特别珍爱,对给她梳头的太监非常挑剔。这就让梳头房的太监们如临大敌,努力钻研梳头技术。

李莲英为了能给慈禧梳新颖的发型,专门去青楼学习梳头技艺,讨得慈禧欢心,被人称作“小篦李”。

慈禧爱听故事,李莲英就搜集各种故事讲给慈禧太后听。在街上看到“黄雀叨牌”的杂技,他都会花重金买下黄雀并刻苦学习杂技技巧,熟练之后表演给慈禧……

慈禧对李莲英由欣赏到器重,由器重到宠爱,最后再也离不开。

同治八年(1869)八月初七日,嚣张跋扈的大太监安德海无视清廷法规,被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正法。

师傅死了,李莲英没有因自己有上升的机会沾沾自喜,而是通过安德海的遭遇,领悟到了一个问题——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

安德海是由于过分恃才邀宠目中无人,得罪了包括同治皇帝在内的一大群人而送掉了性命。这个惨痛的教训,被李莲英牢牢地记在心里,他不仅更用心揣测主子的心理性格、习惯爱好,千方百计地讨好主子,同时还告诫自己时时处处谨慎小心。

在侍奉慈禧的过程中,李莲英发现慈禧反复无常,让人捉摸不定。

因此,机灵的李莲英为自己立了一套规矩:

其一,凡是主子喜欢的,他要尽力为之;

其二,凡是主子不喜欢的,他尽力戒备之。

和师傅安德海目中无人不同,李莲英在一步步获得慈禧太后宠信同时,对各方势力都是积极结交拉拢,对周围的人也是谦逊低调。

在金易和沈义羚著的传记小说《宫女谈往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这是个比较得宠的老太监,温和、驯顺、斯文、有礼貌,永远从他的眼角皱纹里透出和乐的笑意来,伺候人不温不躁,恰到好处,让被伺候的人感到很舒服。宫女们跟他都很亲热,诚心诚意喊他一声刘大叔。

他经常给宫女带些针针线线的东西,这是宫女们所缺的,但他不是给一个人,谁用都行。宫女们见他面有时给请个安,问他句吉祥,他总是很谦和地还个礼,不管对谁。

这个让主子和奴仆们都打心眼里喜欢的“刘大叔”,据说写的就是李莲英。

正如他的碑文中评价“聪颖有大过人者。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长达三十年的坚持与付出,让李莲英一路从当差太监步步高升。

绪二十年(1894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打破雍正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惯例。

为师傅的前车之鉴,在红极一时的巅峰状态,李莲英依然低调做人。

同治皇帝和恭亲王等人,在安德海“落难”时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同仇敌忾,让李莲英看透要想在宫中生存,各方势力都必须打点到位。

从晚清诸多档案记载中,不难看到大太监李莲英无所不包的“朋友圈”——

王室诸如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端王载漪,荣禄等等;

文有朝廷重臣不乏李鸿章、张之洞、孙毓汶等人;

武有手握重兵的姜桂题、袁世凯,军阀江朝宗等;

甚至像商人盛宣怀都与其有较深的交情。

1886年春天,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在引进多艘舰船后,已经初具规模,俨然成军了。为了从朝廷获得更大的支持,李鸿章奏请朝廷,派遣大臣检阅北洋水师。

醇亲王奕譞作为总理大臣,当仁不让地成为阅兵大臣。但是,醇亲王奕譞在出发前,主动提出一个请求,请慈禧太后派遣大太监李莲英随行。

因为李莲英是慈禧面前第一红人,醇亲王奕譞希望通过此举,拉拢一下这位大总管。

另外,因为“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对一众王爷始终忌惮,身边安排一个慈禧的人,就能减少慈禧太后对自己的猜忌。

李莲英十分明白这其中利害关系,按说一个太监竟然能代替皇家去阅兵,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荣耀。

但李莲英自始至终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阅兵全程无论醇亲王如何把他往主席位上推,李莲英始终坚持自己只是奴才。

李莲英在出发前,就主动把慈禧太后破格赏赐给他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顶戴;

一路上,李莲英伺候醇亲王奕譞饮食起居,甚至打水洗脚;

每天跟在醇亲王奕譞后面,帮他拿着一支旱烟袋,随时装烟、递烟。

这样的低调和隐忍,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中,慈禧太后和被她压制了一辈子的光绪皇帝同时奄奄一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相当关键和敏感的时期。

就连慈禧自己都慌了,她非常害怕死在光绪前面遭到彻底清算,所以后来有很多慈禧派李莲英毒死光绪的传言。

李莲英这时该怎样才能“全身而退”?有这样几件小事,能看出李莲英用心良苦的铺垫: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李莲英和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临行前逼迫光绪宠爱的珍妃投井而死,当时迫于慈禧权威,李莲英不敢抗命但也没有亲自动手,最终众人看到太监崔玉贵亲手淹死了珍妃;

在逃命途中,李莲英在无微不至照顾情绪暴躁的慈禧间隙,不仅开导悲伤的的光绪,还多次关心光绪的饮食起居,并张罗过再给他找一位妃子的事;

光绪帝在瀛台病重期间,李莲英趁着慈禧也病重,自作主张让裕隆太后去探望光绪,因为不被慈禧允许,其他人是不可以探望的;

慈禧死后,李莲英准备请辞养老,他的三百多万两,珠宝两大箱,一点也未带走。

李莲英一走,几个知情的太监企图私分他留下的财产,总管太监小德张秘密报告隆裕太后。隆裕太后将财物据为己有,并诛杀了参与的所有太监。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事情,其实都是李莲英为自己长远后路一点点埋下的“伏笔”,他清醒地知道,无论慈禧多么宠信他,老太婆总有死去的一天。

主子一旦倒下,他所拥有的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同时还有杀身之祸。光绪虽然被压制,但毕竟年轻,不能过多得罪。

同样裕隆太后,在光绪和慈禧同时进入生命倒计时时,就成为了极为关键的人物,迟早会捏着他李莲英的生死。所以能多“帮”一点,活命的机会就多一点。

当然,仅凭这些模糊不清的小恩小惠,肯定不足以保证李莲英“全身而退”。

他最重要的筹码,其实是袁世凯这个朋友,裕隆太后虽然大权在握,但军队在袁世凯手里,李莲英对此肯定早有筹谋。

一辈子低调圆滑,多方结交,也让李莲英没有过多树敌,最终能够以一个风烛残年的状态,“退居南花园养老”,度过三年。

那三年,李莲英的具体生活情况怎样?并没有资料详细记载。但比较扑朔迷离的是,他的最终死因。

1966年八九月间,一群人挖开了晚清大太监李莲英的墓,墓室被一通打砸抢。这位曾经红极一时权倾朝野的大太监,苦心孤诣一生,却没料到此劫。

诡异的是,据挖墓的人讲,李莲英的棺椁内只有一个头骨和两根小腿骨,其余什么都没有。脚的部位也只有一双靴子,而且靴底完好,头上的辫子也完好。

李莲英的身体去哪里了呢?无人知晓。于是坊间便演绎出来种种李莲英被仇家报仇杀害或被谋财害命的传闻:

一、和挖墓者自相矛盾的说法:李莲英是在北京南花园内(即原升平署)被人杀死的,头被杀人者抢走了,埋葬时只有一个身子,头是假的,传言假头是用白银或黄金制成的。

二、最血腥凶残的说法:李莲英有一个侄孙女,嫁到山东省无棣县,据说李莲英去探望侄孙女,并顺便到泰山一游,走到山东和河北交界处被人杀死。当时,跟随的两个侍从吓得丢魂落魄,只把一个血淋淋的人头用包袱皮兜回了北京,等再派人回去找他的尸体时,早已无影无踪。

三、最平淡无奇的死法:他退居南花园后,虽然隆裕太后恩赐两个小太监侍候他,但每当回想起昔日跟随慈禧太后之威势,对比当前的郁郁不得志,他总是很郁闷。于是,他溜出京城,到东陵去拜谒慈禧陵寝,回来时半路上被人杀死。

究竟哪种说法是真的?至今既无详实资料证实,亦无知情人现身说法,终归都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罢了。



晚清太监小德张的传奇人生:卷王太监小德张,为出人头地自己割掉命根子,得势后娶四房姨太太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李莲英墓中仅有头颅与小腿,失去靠山慈禧后他或被仇人谋害,至今死因成谜发布于2024-04-27 14: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