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古训源远流长,清代左宗棠把这两句作为对联题于江苏无锡梅园(字句略有变化),当代李嘉诚把这两句作为座右铭,悬挂在办公室里,终身奉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两句古训包含的智慧,给我们指出了生命的三种境界和幸福的三个层次。看远是为了培养大的格局,“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年轻人就应该有朝气!想要得到世上最好的东西,先要让世界看到最好的自己。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愿以偿,但是任何美好都值得尝试一番。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做最真实最潇洒的自己,依心而行,无憾今生。如果只有洞察世事的聪慧,没有海阔天空的胸怀与平和处世的心态,看破反而成了生命的苦酒,看得越清,也就越痛苦。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若只是看透人情世态,那么眼里所见、心中所想无非都是人情世故,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做人难得百般好,处世但求心境平。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谁没失意过,谁没落魄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低眉尘世,随遇而安。人老,执着心却不容易老,所以该放下的要放下,对人宽容,对自己更要宽容,别强迫自己做力不从心的事,精力衰退是自然规律,人不能与天争!唯有经历,才能明了,人应该是越活越清醒,淡看花开花落。人应该是越活越淡泊,放弃多余的妄想,珍惜当下的幸福,因为时光偷走的永远是眼皮底下看不见的珍贵。阅尽人间万千事,当绚烂归于平淡,喧嚣归于沉寂,只愿童心还在,笑口常开!
丰子恺有“三层楼”的说法,“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这三层生活,也就是幸福的三个层次,“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首先要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这是生活最基本的部分。物质能给人带来感官享受和幸福,但是一旦过度,反而会给人带来束缚和痛苦,比如胖人一般胃口都很好,能从吃中获得更多幸福,然而肥胖对健康的威胁会让他两难。所以物质生活一定要节制,“享下等福”,也就是要惜福。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物质再丰富,也都是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惜福,并不仅仅是惜物,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恩。
物质生活之外,人还是要有精神生活的。即使在最底层,穷困潦倒的人群中间,精神的要求也不会泯灭。物质生活能带给人的幸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沉溺,那就是“人为物累,心为形役”,而精神生活是“乘物以游心”,琴棋书画,艺术人生!既然是“乘物”,也就是有条件的,不可能每个人都充分享受这种幸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艺术家的;一个人也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享受精神生活,那是逃避社会责任。所以享受精神生活的幸福,要“结中等缘”,要看机缘,要中庸,不能没有,也不能强求太多。灵魂生活,也不一定非要有具体的宗教信仰,它实质是“心与道合”的灵性状态。灵魂生活的幸福,是一种至乐,摆脱了狭隘的“小我”,付出,奉献,度己度人!它是不需要条件的,不需要外界的物质或刺激,放下评判,接纳一切,得道者无欲无求而又无比幸福!追求灵魂生活的幸福的人就更少了,所以要“发上等愿”,要有一颗超凡脱俗的心,要有极大的愿力。他在人生壮年,一帆风顺,写诗作画,红袖添香,仿佛事事如意,但他并不开心。在他最风光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个飞跃,成了弘一法师。我们凡夫俗子,贪恋红尘,知道幸福有这三个层次,在第一层的抬头望望第二层,在第二层的抬头望望第三层,或许就不会过于执着与狂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古训:生命的三种境界,幸福的三个层次发布于2024-03-12 11: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