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汉名词解释

绪论:

1、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 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 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 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风格,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声音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7、 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周密、严谨,结构完整。

8、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9、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10、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11、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语音:

1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分为辅音和元音。

8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9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收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10音节:由音素构成,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1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12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3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14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叫声调音位、调位。

15、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6、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17、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方式上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18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9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20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21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22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23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24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25复元音:复元音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26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

27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28送气音:塞音、塞擦音发音时,阻碍气流的两个部分要完全闭塞,使口腔中的气流不能流出,当发音器官突然打开时有一股很强的气流呼出,这样的音叫送气音。

29韵头:介音,即iuü,都是高元音,发音轻而短。

30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31韵尾: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uo)两个

32四呼: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分的类。普通话韵母分为下面四类:1)开口呼韵母: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ü的韵母(不是以iuü起头和不是iuü的韵母)2)齐齿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ii 起头);3)合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uu起头);4)撮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 ü 的韵母( ü  ü 起头)。

33、押韵又叫压韵、合辙,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 “韵” 的字。

34、声调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部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35、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36相对音高: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37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38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39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40拼音:声母和韵母连读成一个音节叫拼音。拼音应注意的问题:声母要用本音;声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要念准韵头。了解拼音的方法有三种:声韵两拼法,声介与韵身合拼法和三拼法。

41音变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 “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42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

43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44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45 “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在去声前读阳平,②“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 “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46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47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

48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49区别特征: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种语音的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50互补分布: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的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能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出现的位置是相互补充的。

51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52意群:从意义上的联系来看,词与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义整体。

53节拍群:在较大的意群里,按照疏密不同的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再划分更小一些的意义整体。

54逻辑停顿:有时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某一观点,表达某种感情,而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通常叫做逻辑停顿。

55重音: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叫做重音。

56语法重音: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

57强调重音: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没有标点符号 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

58句调: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语调:句子里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也叫做句调。)

59异读词:指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读音但词义没有区别。

60隔音符号: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

61多音多义字:是指字形相同,字义不同而字音也有区别的一部分字。

 

文字: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4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5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6金文:指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

7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是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镏文、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其他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文字。大篆一般以镏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

8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9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秦国运用的隶书,又称古隶。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又称今隶。

10楷书:又叫真书,是现代通行的字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魏晋以后就大大流行,直到现在仍然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11草书:草书共有三种: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是就隶书加以变化的,起于汉代;今草是章草的继续,是楷书的快写体,从东汉末年流传至今;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兴于唐代。

12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13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或线叫一笔或一画。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

14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札字法)

15复合(折)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

16永字八法:书法上用“永”字作为代表概括八种主要笔形: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17附笔形:笔画在不同位置或部件中出现的各种不同变形。

18部件:又称偏旁或构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构成。

19部首: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20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21六书: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22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月,雨,牛,羊。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有的像事物的特征部分,有的除了具体的事物还有必要的附带部分。象形者,画成基物,随体拮诎,日月是也。

23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者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义的造字法。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另一种是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末,上,下,朱。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24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

如取,涉,武,休。会意者,比类合谊,以凡指,武信是也。

25形声:就是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26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2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28定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数量。

29定形: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30定音: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

31定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主要有义序法、音序法和形序法,其中形序法又包括笔画法、部首法和号码法。

32音序法:按照字音排列字的顺序。韵书。

33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

34笔画法:根据笔画数和笔形的顺序编排字。

35部首法:按部首编排汉字。同部首的字,又按笔画数和笔形顺序排列。

36号码法:按字形确定的号码编排汉字。四角号码。

37汉字编码: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汉字输入码的编制。

38错字: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39别字又叫“白字”,把甲字写成乙字。错别字简称错字。

40异体字:是社会上并存并用的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41同音字:读音完全相同,而字形和字义不同的一组字,就是同音字。

42多音多义字: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并且不同的读音又跟不同的字义相联系。

43异读词:表示同一个意义的词中的字有不止一种读音。

 

词汇:

1词汇:又叫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者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2语素: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确定语素可以用替代法。

3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又叫自由语素。

4不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

5词根:指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

6词缀: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

7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许多自由语素也能够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

8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半自由语素。

9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不自由语素。

10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区别词和语素可以用剩余法,区别词和短语可以用扩展法或插入法。

11短语:由词逐层构成的语法单位。

12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

13自由短语: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14略语: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15简称: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

16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17连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18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19词义: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20词汇意义:表示事物现象的意义,可分为理性义和色彩义。(狭义的词义)

21语法意义:只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

22理性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又叫概念义、主要意义。

23色彩义:也叫附属义,附着在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

24词的概括性:词指的是整类事物或现象,舍弃各种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25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考察词义有没有模糊性主要看词所指的事物与相邻事物有无明确的界限。

26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27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28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主要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

29引申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

30比喻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的新义。

3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做单义词,

32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彼此间有意义联系的词叫做多义词。

33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34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35语义场: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出来的类。

36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同义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同义词。

37反义义场: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38语境: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39上下文语境: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

40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41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的综合,它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是语言中的那些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运用的基本词的总称。

42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43古语词:指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那部分古代汉语词语,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包括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里的那些文言词和历史词。

44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不太使用。

45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

46方言词:普通话从各方言中吸收来的词。

47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48行业词:指各行业和科学技术上应用的词语,也叫“专科词语”。

49隐语: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50熟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5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52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5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类词缀:指位置基本固定,意义正在类化,读音保持不变的词缀。

真词缀: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都弱化的词缀。

 

 

语法:

1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律,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历史语法学:用历史观点来研究某一语言的语法构造的发展、演变的学问。

3比较语法:广义的包括多种形式的比较,狭义的指历史比较语法,或称为比较历史语法,指的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之间的语法比较。

4描写语法学:研究某一语法在发展中一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学问。

5传统语法:从十八世纪直到今天还在应用的语法,它把语法看成是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写,所以又称为规范语法。

6结构主义语法:目的在于描写陌生语言的结构。

7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

8语法体系: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每种语言的语法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客观存在的;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因此又叫“语法系统”。

9层次分析法:对复杂短语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叫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

10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11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否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12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词组:广义上,词和词的组合都可以叫做词组,狭义上说,专指实词和实词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13多义:形式上是一个词组,实际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词组交叉在一起,这个词组就是多义的。

1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15句类:是根据语气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分汉语句子共有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6句型:是根据句子的结构划分出来的类型。它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复句。

17单句:单句是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复句则有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

18句群:也叫句组,它是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构成。

19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P4)

20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P4)

21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P4)

2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P4)

23动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P4)

24宾语: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P4)

25定语: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P4)

26状语:状语是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P4)

27补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P4)

28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P6)

29名词: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P8)

30动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P9)

31能愿动词(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P12

32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的词叫趋向动词(P11

33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和能带施事宾语的动词。

34及物动词:能带受事宾语或关系宾语的动词。

35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P11)

36区别词:区别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的词。(P13)

37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或次序的词。(P14)

38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P15)

39副词:副词是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40代词:代词是有替代,指示作用的词。(P20)

41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P22)

42叹词:叹词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P23)

43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和代词七类。

44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其共同特点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不能重叠。

45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的词叫做介词。(P28)

46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的词叫连词。(P29)

47助词:依附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的词叫助词。(P30)

48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词叫结构助词。(P30)

49动态助词:动态指的是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在哪一点或哪一段上。

50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的词叫比况助词。(P32

51语气词:表达某种语气的词叫语气词(P33

52词的兼类: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P42

53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头被陈述的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头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P45

54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头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头被动做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P45

55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头,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头,叫中心语。(P45

56中补短语:由有补充两个成分组成,前头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由谓语充当;后头补充部分是补语,也由谓词充当,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P47

57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P47

58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短语叫连谓短语

59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的短语叫兼语短语。(P48

60同位短语:多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的短语叫同位短语。61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的短语叫做方位短语。(P49

62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的短语叫做量词短语。(P49)

63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的短语叫介词短语。(P49

64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的短语叫助词短语。(P50

65单义短语:只有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单义短语。(P50

66多义短语: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多义短语。(P50)

67主谓句: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P83)

68动词谓语句: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动词谓语句。(P83)

69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P83)

70名词谓语句: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P84

71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主谓谓语句。(P84

72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P86

73多层复句: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总称多重复句。

74句子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75语法意义: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类语言单位的关系意义和功能意义。

76传统语法:主要指18世纪以来直到当前学校中所使用的一些术语、概念、规则和理论。

77组合关系:是线性序列中依次出现的语法成分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

78聚合关系:各级语法成分组合过程中所形成的同类相聚的类别关系。

79语法手段:是把语法形式的共同点加以归纳成的。

80同形:指同音同形,句法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词汇意义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81词类活用:是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出格一下,用作乙类,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不同功能之间的意义具有内在联系。

82多义:指同一个词具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义项,句法功能大致相同,各个义项之间密切相关。

83可逆句: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位置而基本语义关系不变的句子叫可逆句或主宾可互易句。

 

修辞: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叫,也叫“譬喻”(P184

2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

3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P190)

4拈连: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P192)

5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P194

6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P197

7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P199

8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也叫“倒反”或“反话”(P200

9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10设疑:说话时特意把关键性的部分暂时隐下不说,以造成疑义,随后在适当的时候补说出来,消除疑义,使语意明了,这种辞格叫设疑,也叫“歧疑”(P203

11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P206

12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辞格叫排比。(P208

13层递: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P210

14顶真:用上一句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P211

15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回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P212

16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P214

17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P215

18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

19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P218

20反问: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P219

21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

22警策: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

23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24公文语体:公文语体也称事务语体,它是适应事务交往目的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25科技语体: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内容、范围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26政论语体:也称宣传鼓动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27文艺语体:也称艺术语体,它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28修辞: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

29现场语境:指修辞行为发生时。交际主体的心理活动和现场所感知的种种相关的非语言因素。

30背景语境:指修辞行为发生时交际主体的知识储存中的相关部分以及对对方相关知识的假定。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背诵版]现汉名词解释发布于2024-01-17 23:05:10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