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金元文学理论

基 本 知 识

1.唐代近体诗是在沈佺期、宋之问手中完成格律化的定型。

2.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主要见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他提出的“风骨”、“兴寄”之说成为唐代诗论的旗帜。

3.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代表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诗学水平。

4.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代表了唐代天宝至大历年间的诗学水平。他明确提出诗歌的“意境”概念,成为审美意境论的先声。

5.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三种构思境界:物境、情境、意境。

6、日本和尚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保存了我国初唐至中唐丰富的诗学理论资料。

7、元结的《二风诗论》宣扬儒家文学思想,是白居易、元稹等人讽谕诗论的先声。

8、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论及诗境,权德舆提出“意与境会”,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的观点。

9、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

10、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说,这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重要发挥。

11、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古文运动理论。

12、传为司空图作的《二十四诗品》堪称是唐代诗歌美学的总结。

13、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美学命题,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主张。

14、杜牧在《答庄充书》中提出“以意为主”的文学观。

15、宋代诗话的代表作有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等。

16、金代有王若虚的《滹南诗话》,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

17、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穷而后工”的理论。他的《六一诗话》首创“诗话”这种理论批评形式。

18、宋代道学家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程颐、程颢兄弟更提出“作文害道”之说。朱熹则认为“文从道出”。

19、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他创“风水相遭”说以论文。

20、黄庭坚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并开创了江西诗派。

21、“功夫在诗外”是陆游创作经验的总结。

22、严羽《沧浪诗话》是对唐宋诗学的总结性著作。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个部分,后附《答临安出继叔吴景仙书》。

23、《诗辨》是严羽的论诗总纲,提出“别材别趣”说与“妙悟”说,而且“以禅喻诗”的批评方法,也是相当独特的。

24、王若虚最欣赏的诗人是白居易和苏轼。

25、元代文论以方回的《瀛奎律髓》为开端,而以杨维桢为总结。

26、方回的《瀛奎律髓》总结了江西诗派的理论,提出“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7、宋代提倡豪放派的词论主要有胡寅的《题酒边词》和刘辰翁的《辛稼轩词序》。

28、宋代提倡婉约派的词论主要有李清照的《词论》和张炎的《词源》。

29、李清照的《词论》作于北宋末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这既是我国有组织有条理的第一篇词论,也是我国妇女所作的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

30、张炎的《词源》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婉约词派的理论。上卷论乐律,下卷重欣赏与作法。

31、张炎《词源》提出的三个评词标准是:雅正,意趣高远,清空。

32、金元时代专论声乐的专著有燕南芝庵的《唱论》。

33、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一部论述北曲音韵的专著。

34、金元时代理论性较强的曲论专著是钟嗣成的《录鬼簿》。

3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在中国古代,唐代“始有意为小说”。

36、韩愈在《答张籍书》中提出“以文为戏”之说,柳宗元也认为以古文作小说,有益于世。陈寅恪因而认为:唐代优秀的小说作者往往同时也是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

37、宋元的小说理论家中影响较大的有洪迈、吴自牧、罗烨、刘辰翁。

38、吴自牧《梦粱录》认为,小说是对时代生活的“顷刻间捏合”,认识到小说艺术虚构的特征,代表了宋人对小说艺术特质的共识。

39、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小说评点类理论著作。

40、皎然俗姓谢,湖州(今属浙江)人,谢灵运十世孙,主要活动在中唐大历、贞元时期。他的论诗著作主要是《诗式》五卷。

41、皎然认为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是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和媒介。

42、皎然认为,意境的两个要素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界物象。情思是铸成诗境的主导力量。

43、皎然标举的诗歌审美标准是自然。

44、韩愈“文以明道”的观点最早是在《争臣论》中提出的。他所谓“道”是指以孔孟为正统的儒家思想体系。

45、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不平则鸣”说。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他又提出“穷苦之言易好”的主张。

46、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同时又启发了欧阳修“穷而后工”说的产生。

47、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言宜”的主张。韩愈所谓“气”首先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其次指行文的气势。韩愈的这一理论是对孟子“养气”理论和曹丕“文以气为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48、韩愈既提倡“务去陈言”,又提倡“文从自顺”。

49、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与元九书》、《新乐府序》、《读张籍古乐府序》、《寄唐生》等。

50、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51、白居易在《寄唐生》中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主张。

52、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关系问题上,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53、司空图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论诗著作主要有:《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题柳柳州集后序》,《诗赋赞》,《诗品》。

54、司空图曾在王官谷中条山隐居。

55、司空图认为“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56、司空图的诗论特别是《诗品》的主要思想是佛老哲学。

57、司空图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并把辨识这种属性提到诗歌创作与评论的首位,其“韵味”说就是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58、司空图认为,要具备诗歌的韵味,就必须在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上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在诗歌意境创造方面,司空图又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要求,这一观点主要是受到戴容州的启发。

59、司空图《诗品》的“品”字,偏于审美品味的意思。

60、司空图《诗品》的美学特征是:借实喻虚,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外在景物象征内在精神。

61、《诗品》中的意境和风格体现老庄精神的有冲淡、自然、高古、疏野、超诣、旷达、飘逸等。

62、韵味说的艺术原则有五点:直致所得,思与境偕,万取一收,离形得似,妙造自然。

63、“直致所得”出自《与李生论诗书》,“思与境偕”出自《与王驾评诗书》,“万取一收”出自《诗品·含蓄》,“离形得似”出自《诗品·形容》,“妙造自然”出自《诗品·精神》。

64、司空图的韵味说主要总结了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经验,对严羽的兴趣说,苏轼的传神论,王士祯的神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都产生了影响。

65、“言必中当世之过”是苏轼在《凫绎先生诗集叙》提出的观点。

66、“辞达”是首先由孔子提出的,见《论语·卫灵公》。

67、苏轼在《答王庠书》中对孔子的“辞达”说作了调整和发挥。

68、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提出“文理自然”的观点,并把“自然”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在《自评文》中又提出“随物赋形”的观点。

69、苏轼在《评韩柳集》评论陶渊明、柳宗元的诗歌风格是“枯淡”,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他又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评论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苏轼在《与二郎侄》中认为所谓平淡即是“绚烂之极”“渐老渐熟”的结果。

70、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提出“诗画同一律”的观点。

71、苏轼在《书摩诘蓝天烟雨图》中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观点。

72、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

73、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认为“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74、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点铁成金”的观点,而“夺胎换骨”说则出自于惠洪的《冷斋夜话》。

75、《后山诗话》的作者是陈师道。

76、吕本中著有《紫微诗话》、《童蒙诗训》、《江西诗社宗派图》等。并提出了“活法”说和“悟入”说。

77、“文道合一”是朱熹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

78、朱熹在文学欣赏方面提出玩味、涵泳说。

79、严羽,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省)人,有诗集《沧浪吟》和诗论专著《沧浪诗话》。

80、《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后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诗辨”是全书的核心。

81、别材别趣说是严羽提出的审美特征论,此说主要是针对宋诗特别是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风而言的。

82、严羽认为诗歌欣赏和创作的思维方式就是“妙悟”。而“熟参”则是妙悟的重要条件。

83、严羽把“悟”分为不假悟、透彻之悟、一知半解之悟三类。

84、严羽认为如果能以盛唐诗歌为法,就是有“识”和“入门正”的表现。

85、严羽《诗辨》从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五个方面评价诗歌。

  

1、简述隋唐五代文论的发展阶段。

可分三个阶段。

1)隋代和初唐为准备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

2)盛唐至中唐为全面发展阶段,以韩愈、白居易、皎然为代表。

3)晚唐五代为转变与回顾阶段,以司空图为代表。

2、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1)陈子昂的诗歌革新是在隋代和初唐要求变革文风基础上的提高。

2)他的有关文学革新的主张主要见于《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一文。

3)他认为文学产生弊端的历史已很漫长,必须在复古的基础上上进行改革,才能引导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

4)他要求以汉魏文学为学习对象,提倡有风骨的风雅之作,要求文学具有深厚的社会现实内容与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5)他的“风骨”、“兴寄”等说,对于唐代诗歌和诗论的发展,搜具有深远的意义。

3、简述殷璠的诗歌理论。

1)殷璠的诗歌理论主要见于他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

2)《河岳英灵集》选开元、天宝年间24位诗人200多首诗,他的选诗标准与序论评语代表了盛唐诗歌批评的特点。

3)他提倡古体与新声的结合,文与质的结合,建安风骨与太康声律的结合,推崇具有神情、兴象、风骨的作品。

4)总之,殷璠注重作家主体精神、气质情感,主张作品由情兴自然而生,提倡诗歌的形象美与意境美,及时从理论上肯定了盛唐诗歌。

4、简述元好问诗论的主要内容。

1)强调作家要有真情实感,以展现胸中不平之块磊。

2)艺术上推崇高古雄浑、醇雅自然诗风,而批评六朝绮丽以及中唐的险怪风气。

3)他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批评作家作品中显示他的论诗宗旨,史论结合。

5.简述方回诗论的基本内容。

1)方回的诗论主要见于《瀛奎律髓》一书,该书总结了江西诗派的创作理论。提倡重兴江西诗派。

2)倡导“格高”之论,强调人格与诗格的关系,反对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诗风纤弱的情况。主张师法杜甫及江西诗派的宗师。

3)注意并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的时代精神。

6.简述张炎《词源》的基本内容。

1)《词源》主要总结了宋代婉约词派的理论,作于作者晚年,分上下两卷。上卷论乐律,下卷论欣赏与作法。

2)他提出三个评词标准:一是雅正,重在词的艺术体制;二是意趣高远,重在构思立意的高尚格调;三是清空,要求作词重意境创造,空灵而不呆滞。

3)对于词律,他认为初学者不必严守,循序渐进即可。

4)张炎对宋代许多词人作了品评,他的理论和批评对宋以后词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简述唐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1)唐人传奇的发展带来了小说观念的变化。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即指小说理论观念自觉精神的萌芽。

3)唐代史官与文人的看法并不一致,史官求“实”,观念偏于保守传统;文人重“文”,更多从艺术创造方面着眼。

4)由于受到市民意识与传奇小说的影响,一些古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也从理论上积极提倡古文小说。明确指出小说是一种具有特殊艺术本质的文学创作。

8、简述宋元小说理论的特点。

1)宋元白话小说相当兴盛,为小说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条件。

2)宋元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小说理论家,如洪迈、吴自牧、罗烨、刘辰翁等。

3)他们认为小说是一种有益于世的寓言寄托,它是艺术虚构与想象的结晶。并概括了小说的形象性及其感人的艺术特征,对小说艺术的内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4)小说评点这一特殊的批评方式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开先河的是刘辰翁的《世说新语》评点。明清的小说评点即受其影响。

9、简述皎然的“诗教”观。

1)皎然撰写《诗式》的目的就是总结经验,为诗歌创作和欣赏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原则。

2)他认为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和圣人的功德相似。此说当是受到当时复兴儒学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3)皎然虽重视诗教,但由于他是僧人,所以主要还是以出世的超然态度,重点论述诗歌的审美特质和规律的。

10.简述皎然的“取境”理论。

1)皎然认为一首诗从诗思的获得、艺术风貌的形成再到读者鉴赏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意境。

2)取境指诗的意境创造,即诗人通过艺术构思,使审美主体的情思与客观的物象感应交融,从而熔铸称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

3)读者的鉴赏,也只有通过对意境的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者寄寓在诗中的情感。

4)皎然认为意境是诗歌创作的核心问题,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是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和媒介。

11.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1)意境的本质:皎然认为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而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界物象两个因素组成的。他在两个因素中更强调情思的作用,认为情思是铸成诗境的主导力量。皎然所谓情思是指植根于由诗人气质、经历、教养、理想等而形成的艺术个性中的情感。并要求诗人把感情的社会性与诗歌的思想性统一起来,使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调和趣味更高、更典型、更理想。

2)意境的审美特征:其一,意境是贯注主观众象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图景、气氛、情调和韵味,是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化境,是意象与意象相互作用而产生新质的艺术空间;其二,读者在鉴赏时,只有透过景、风、色和语言文字等物质性的材料,才能领悟把握其内在心灵的东西,从而引发出丰富的想象和情味来。

3)皎然简要而深刻地说明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对后来司空图、严羽的有关理论产生了影响。

12、皎然的“自然”观

1)自然是皎然标举的诗歌审美标准。

2)他要求以诗人情兴为出发点,随着情兴的自然抒发造语取势,反对用事或使用典故,反对矫揉造作的文风。

3)从自然出发,皎然特别提倡萦回盘礴、千变万态的体势。

4)皎然提倡的自然,并非是自然主义的那种对客观的模拟照搬,而是出于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经过诗人千锤百炼后获得的一种艺术化的自然。

5)他重视自然,但也非常重视艺术构思的作用,强调把“苦思”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

13、皎然的“复变”观

1)复指复古,变指通变。复变,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皎然反对把诗歌纳入复古主义的道路,反对偷语偷意,主张巧于借鉴,合理偷势。

3)皎然主张自立创新,复古而能通于变,体现了文学发展的辩证规律。

14、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

1)文以明道

2)不平则鸣

3)气盛言宜

4)含英咀华,闳中肆外

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15、术语解释:文以明道

1)“文以明道”是韩愈提出的古文运动的主要理论,最早是在《争臣论》一文中提出的。

2)文以明道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学习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文是手段,是形式;道是目的,是内容。韩愈所谓道是以孔孟为正统的儒家思想体系,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

3)韩愈虽本于道,但并不轻视文,他主张“用文尚能”,把重道与尚文结合起来,并对散文的艺术形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4)韩愈的文以明道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恢复儒家的正统地位,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具有一定的现实内容。

5)韩愈这一理论有力地冲击了骈体文,他要求恢复和发扬三代、秦汉文章重视思想性和社会性的优良传统,用自由流畅的文学语言和单句散行的新型文体去代替骈体文,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完成了文体和语言的革新。

6)这一理论也有局限性,它过分强调了文学的政治性,而忽略了它的现实性,忽略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

16、术语解释:不平则鸣

1)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这一理论。

2)韩愈列举了从上古到唐代的一大批作家,指出每个时代的优秀作家,其文学作品都是那种郁于中而泄于外的不平之气的表现,也只有那些反映现实、抒发自身愤懑情感的作品才能感动人心。

3)韩愈特别重视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其不平则鸣理论就深刻地揭示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4)韩愈的这一理论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欧阳修“穷而后工”理论的形成。

17、术语解释:气盛言宜

1)这一理论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的。韩愈认为,作家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那末写文章无论言长言短、声高声低都能左右逢源。

2)韩愈所说的“气”,首先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其次指行文的气势,与散文创作的布局排比及语言艺术密切相关。

3)这一理论是对孟子“养气”理论和曹丕“文以气为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揭示了作家本身的修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4)如何培养文气?要求作家从世界观的高度去严格锻炼,具有坚定的创作信念,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

18、术语解释:含英咀华,闳中肆外

1)此术语出自韩愈《进学解》。指写作古文的途径和学习前人遗产的基本态度。

2)韩愈把写作古文的途径归结为广泛学习和采纳文人文章的精华,“含英咀华,闳中肆外”是作者强调的学习古代遗产的基本态度。

3)韩愈提出的学习范围除了儒家经典外,也涉及道家及其他各家的文章;不仅从诗歌中吸取养料,也同时借鉴学习辞赋中的精华,总之是古代一切有益的文化传统。

4)由于韩愈师承广泛,多方吸收,故其古文创作也风格多样。

19、简述韩愈有关古文语言方面的理论。

1)韩愈要求用富有独创性的新型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强调学习古人言必己出的创新精神。他在《答李翊书》中明确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主张。

2)韩愈在《樊绍述墓志铭》提出“文从字顺各识职”的主张,这是针对六朝骈文的创作风气而言的,是对于古文语言独创性要求的更具体的要求。

3)韩愈在《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一文提出的“善并美具”主张,是他提出的创作的最高标准。这里的“美”即是对文学作品艺术构思、表达方式、声调节奏及语言运用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

4)韩愈的语言理论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古文创作。但他要求创新,往往也有追求奇险冷僻的倾向,对后学也有不良影响。

20.简述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

1)白居易继承了儒家的诗教理论,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文学对现实政治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他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此来实现他改变现实、革新政治的目的。

2)怎样发挥诗歌的政教作用?白居易主张:其一,要发挥儒家“六义”传统,通过诗歌美刺来达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目的;其二,他把诗歌艺术当作向皇帝进谏的一种更巧妙的方式;其三、他主张要像古代那样设采诗官,使下情上达,促使统治者改革其弊政。

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着眼于诗歌风雅比兴的传统,立足于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旨,对秦以来的许多诗人作了评价。

4)白居易对诗歌政教作用的强调,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和鲜明的政治倾向,在中唐特殊的历史阶段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但对诗歌抒写情感的特点则认识不足,故对古代诗人的评价也有许多片面之处。

21、简述白居易关于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理论。

1)白居易坚持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他认为通过考察古代诗歌的创作实际,可以知道:现实生活触发了人们的情感,引起了诗人的感触,于是才会有诗。

2)白居易认为文学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现实生活,而必须是现实时事政治。他自己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为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3)白居易还要求诗歌反映民生疾苦,这一主张具有高度的人民性,为后代诗歌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

4)白居易的这一理论是对古代儒家尚用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诗论中的斗争性和人民性特点,则超越了儒家的论诗准则,具有新的理论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

22、简述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涵义。

1)司空图继承了先秦以来的理论成果,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韵味说。

2)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诗歌创作和评论都以辨别“味”为首要条件。

3)他认为诗味来源于咸酸等单一之味,但又有别于这种单一之味,而是在指在这种单一之味之外的醇美之味。单一之味相当于自然美,诗味相当于艺术美。这是韵味说的基本内涵。

4)有韵味的诗歌在形象上的特点是:“近而不浮”,即诗歌形象比较具体亲切,它使读者感到好似就在眼前,而不流于浮泛;在意境上的特点是:“远而不尽”,即诗歌意境具有启示性,它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具备这种形象和意境的诗歌就是有韵味的诗歌,才能给读者以美感享受。

5)在意境创造上,他又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要求,其中第一个“象”和“景”,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中具体的有形的描写;第二个“象”和“景”,指的是借助前一个象和景所比喻、暗示和象征出来的无形的、虚构的景象。它虽然写了具体物象和具体情思,但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具备诗意的艺术空间

6)韵味说的诗化表达主要见于他的《二十四诗品》。

23、司空图是如何对其韵味说进行诗化表达的?

1)韵味说虽在司空图的多篇书信中被提出来,但在《诗品》中得以全面而诗化的表达

2)《诗品》的“品”字偏于审美品味的意思,司空图主要是就诗歌的意境和风格来辨味的,每一品描写一种境界,同时显示一种风格美。

3)《诗品》所辨识的意境和风格相当广泛,但都有借实喻虚、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外在景物象征内在精神的美学特征,这就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具体体现。它能调动读者联想和想象的积极性,使读者直接获得对各种意境和风格的艺术体验,从艺术整体上作具体理论把握。

4)《诗品》所写的各种意境和风格,主要体现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如冲淡、自然、高古、旷达、飘逸等。当然司空图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忘怀现实,其理论也有一定的复杂性。

24.简述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是在评论作品和描绘各种诗境时自然言及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致所得 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事用典。

2)思与境偕 “思”指作者所要抒写的主观情思;“境”指作者为表达情思而创设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物境。“思与境偕”,从创作的角度说,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从塑造诗歌形象的角度来说,即是指“意”与“象”的结合。

3)万取一收 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现象,通过艺术虚构,把它熔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虽然是个别和独特的,但它概括了广阔的生活内容,因而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4)离形得似 所谓“形”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神”是指诗人所描绘的审美对象内在具有的精神和作者对它的主观感受和评价。“离形”即不拘泥于形似而非抛弃“形”,要求超出具体物象之表,概括其内在的精神本质。

5)妙造自然 自然即天然本色,情意纯真,语淡味隽,虽出于诗人精心创作,但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是诗人妙造的第二自然。

25、简述苏轼“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文学观

1)苏轼继欧阳修之后,大力提倡诗文革新,要求文章具有丰富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充沛的思想感情。

2)苏轼从强调文章内容充实的角度,提出“有意而言”的主张,“意”即指思想内容。

3)苏轼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即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充分发挥其讽谕和教育功能,以便对社会人生起到疗救的作用。

4)苏轼同时要求文学创作要反映人民疾苦,故其现实精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对纠正当时文坛的不良创作倾向起到了重要作用。

26.简述苏轼“辞达”的文学观。

1)“辞达”首先是由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的,意思是说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只要达意就可以了,似乎对文采的要求不高,实际上孔子在其他地方是主张文质并重的。

2)苏轼则在《答王庠书》中从“文”的方面对孔子的“辞达”说作了调整和发挥。苏轼认为,所谓“辞达”是说文章要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要准确揭示客观事物的特征,所以辞达是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3)如何做到“辞达”?苏轼认为:首先要细心观察、深入研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客观事物的“理”;其次,要求充分调动艺术手段,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客观事物。

4)苏轼虽重视“文”,但他同时也提倡朴实平和的文风。这反映了他的“辞达”理论比较全面而深刻,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文学创作。

27.简述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1)苏轼受到庄子美学的影响,注重美与自然的统一,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自然是苏轼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且苏轼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提出这一理论的,并以此指引自己的创作实践。

2)苏轼的自然观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浑然天成和文学创作的平易流畅,批评了那种务为艰深、故作雕琢的不良文风,虽受庄子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个性意识

3)苏轼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并对“平淡”的艺术内涵作了深刻的阐释。他以陶渊明、柳宗元的诗歌为例,提出了“枯淡”的概念。所谓枯淡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要求在平淡中包含深味,达到形淡而实不淡的境界

4)平淡的艺术表现是清新自然,内容上的纯朴明了,意境上的幽雅醇厚以及情趣上的谐谧宜人。它要求作者将生活观照中所获得的美感融汇在如水一般的清新淡雅之中,用纯朴简洁的形式表现丰富深刻的内容。

5)苏轼注意揭示平淡与绚烂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绚烂之极就是平淡,平淡以深厚的艺术积累为基础。

6)苏轼的平淡自然之论主要是针对诗文创作而言的。它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富于现实意义,对于批判和纠正华艳不实的创作倾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文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8、简述苏轼的传神论。

1)苏轼把古代的形神理论引入文学领域,并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苏轼所谓“神”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神似”即要求艺术表现事物自然的、真实的、充满个性特点的风格面貌。

3)苏轼的传神论特别强调自然天成和任情率真。

4)苏轼在强调神及神似的同时,并不反对形似,而是把神似看作是形似基础上的更高层次。

5)苏轼的传神论不仅论画,而且论文,因而具有更加广阔的现实意义。

29、简述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艺观。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诗画特点所作的评论。

2)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突出地强调文艺作品既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刻的内涵,如诗之有味。诗画结合,揭示了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境界

3)苏轼的这一理论反映了他对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点和意境美的正确认识,而且融合诗画特点来论述文艺言不尽意的美感特征者,苏轼是古代文论史上的第一人。

4)苏轼的这一理论继承了前代哲学家和文论家的理论,并作了新的发挥,对后人的相关理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以此构成了中国文论史上“审美”派理论体系的基本线索。

30、黄庭坚是如何论述诗歌的宗旨和功用的?

1)黄庭坚认为诗歌的宗旨和功用就是表现“人之情性”,其情性的范围主要是个人情怀的闲适,不主张诗歌表现政治色彩浓厚而斗争性强的内容。

2)黄庭坚的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消极倾向,但在宋代思想钳制十分严密的情况下,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3)黄庭坚在另外一些场合也有重视诗歌社会内容和社会功用的论述,但在其整个诗论中不占主导地位。

31、黄庭坚是如何论述诗歌创作的本源的?

1)黄庭坚认为前人的作品是后人进行诗歌创作的本源,因而他把多读前人作品、大量积累知识学问视为诗歌创作成功的关键。

2)黄庭坚的这一理论忽视了现实生活对创作的巨大意义,有其片面性。

3)在前代作家中,黄庭坚最推崇杜甫,但他没有看到杜甫学习前人,积累学问,锤炼语言,是为表现思想内容服务的,而只是从书本学问和诗法技巧的角度去看待杜诗,故而受到了后人的批评。

4)作为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诗人,黄庭坚在谈及自己的创作体会时,也能意识到现实生活对诗歌创作的作用。但没有能上升到理论高度,所以影响不大。

32、术语解释:点铁成金

1)“点铁成金”是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源出其《答洪驹父书》。

2)这一命题的意思是:要求取古人陈言经过诗人的重新陶冶熔铸,为我所用,以前人作品中的佳句善字点化自己的作品。

3)黄庭坚的这一理论表现了一定的求变创新精神,其自身创作也有成功的一面。

4)这一命题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后人不善学习,往往以抄袭代替创作,违背了创作规律。而且认为杜甫诗歌和韩愈散文“无一字无来处”,也不符合实际。

33、术语解释:夺胎换骨

1)“夺胎换骨”是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源出于惠洪《冷斋夜话》。

2)所谓夺胎换骨,就是用新的文字词汇重写前人诗意,以前人诗歌内容作为材料。黄庭坚提出这一命题,主要是为了方便初学者尽快掌握学习与借鉴古代丰富的语言艺术遗产的一条捷径。

3)这一理论虽有一定的借鉴古人、推陈出新的意义,却否定了诗人的自我个性和创造精神,否定了诗人的独特心理感受,是违背诗歌创造规律的。所以受到后代诗论家的批评。

34、简述黄庭坚对诗法的基本观点。

1)黄庭坚一方面重视诗文法度,要求创作符合规矩。学诗者要向古代优秀作家作品学习。

2)另一方面,黄庭坚又不满足于仅仅描摹古人,他要求通过博学古书和步古人作诗法则而进入诗歌创作法门,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摆脱法规的束缚,最终达到与规矩自然契合的理想境界

3)黄庭坚的这一理论既方便初学者,也符合诗歌美学的要求,是应予肯定的。但他自己的创作实际上仍多讲究诗法,而且他主要以诗法影响后学。

35、简述陈师道诗论的基本内容。

1)陈师道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受黄庭坚影响,他的诗论与黄庭坚也有相同的一面,不赞成诗歌表现怨刺内容,积极主张学习杜甫诗歌的形式技巧和格律法规。

2)丰富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理论,他认为学杜先要学黄,因为黄庭坚掌握了杜诗的规矩,而且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为学诗者开辟了捷径。

3)陈师道对黄庭坚内在的创新精神有很深的体会,并在理论上作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他提出要在“立格、命意、用字”方面学习杜甫,而且在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4)陈师道还注意从诗文文体的不同来评论作家。要求文学创作笔力雄健,不落俗套。追求“奇”和表现“奇”要出于自然。注意到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诗法与技巧的关系等,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36、简述吕本中诗论的基本内容。

1)吕本中所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对江西诗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论诗的主要目的是想纠正江西派末流机械学习黄庭坚的理论而出现的种种创作弊端。

2)针对江西派诗人固守定法的创作方式,吕本中提出“活法”说。所谓活法就是既符合创作法规的要求,又能出于规矩之外;既能使创作千变万化,又不违背规矩。简言之,活法即活用其法。“活法”对于江西诗派的创作无疑具有解放意义,但以法论诗,活法的意义也不免受到削弱。

3)吕本中认为,诗人对活法的把握必须通过“悟入”才能实现。“悟入”既须持久细心地领会,又须勤奋刻苦的学习锻炼。悟入还涉及灵感问题,吕本中认为灵感的产生一方面同外在条件的刺激相关,另一方面同艺术家的艺术思考有关。灵感要靠主体对客体现实的勤奋观察和敏锐把握,靠主体的刻苦思考。

37、简述朱熹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文学理论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他又有高度的文学修养。

1)朱熹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看法,也是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文道合一说。

2)对于作家创作的主体条件,朱熹特别重视作家内在修养和义理学问,而相对忽视作家在艺术修养方面的提高。

3)朱熹论述诗歌创作的全过程是:感物——情动——有思——有言,并且认为这是一个自然而来、不能自已的客观事实。

4)朱熹对传统的虚静理论作了更深入的研究,认为虚静是作家把握对象的重要心理条件,作家只有以虚静的心境,才能洞悉审美对象的内部规律,从而发现对象的内在审美意蕴。

5)强调质朴自然、平淡而有韵味的风格。反对工巧华丽。主张学习前人的创作技巧,反对片面的拟古之风。

6)在文学欣赏方面,他提出玩味、涵泳说,要求读者的欣赏注意情感体验和品味领悟等。

38、严羽《沧浪诗话》的基本结构(理论体系)

1)《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后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2)《诗辨》提出“别材别趣”、“妙悟”等诗论命题,为全书的核心;《诗体》主要论述了历代诗歌各种体制的流变和发展;《诗法》主要论述诗歌创作的法规和技巧;《诗评》主要评论了历代诗人的作品和风格;《考证》是对一些诗人和诗作的考证批评。

3)严羽的诗论是针对宋诗忽视诗歌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发的,他对于诗歌的审美特征和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等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39、简述严羽的诗歌审美特征论(名词解释:别材别趣)

1)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作为他的诗歌审美特征论,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特殊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自觉探索,对纠正当时诗坛流弊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材”即诗歌题材,“别材”即是说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即:吟咏情性。反对以知识学问为具体内容和表现对象,反对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气。他认为只有吟咏情性的诗歌,才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效果。

3)“趣”指艺术旨趣,“别趣”即是说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别趣”又名“兴趣”或“兴致”,它的具体内涵有三:第一,它要求诗歌内容必须表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即情性,别趣以别材为前提条件。第二,要求在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趣等艺术表现上做到“不落言筌”,“无迹可求”,共同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整体,创造出透彻浑成的意境,使读者领悟到丰富的艺术旨趣。第三,别趣并不否定理性内容的存在,严羽反对的是以诗歌讲理的概念化倾向,主张将理趣寄寓在审美的境界中。

4)“别材别趣”说从题材内容、审美效果、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诗歌的独特规律和审美特征,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情理关系,纠正了宋诗之弊,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这一理论相对忽视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是其不足。

40、严羽“妙悟说”的主要内容

1)妙悟是严羽提出的诗歌的独特思维方式,是借禅悟来比喻诗道,因为诗歌审美与参禅悟道的心理过程十分相似。

2妙悟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诗歌的兴趣情味、审美意蕴、技巧规律等只有依靠妙悟才能把握,这是就阅读鉴赏的接受功能而言的。其二,诗歌创作也必须依靠妙悟,只有善悟,才是真正的诗人,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抓住了艺术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根本特点。

3)严羽根据“悟”的程度,把“悟”分为不假悟(汉魏诗人)、透彻之悟(谢灵运至盛唐诗人)、一知半解之悟(中晚唐诗人)三类,要求学诗者以盛唐为师。

4)严羽把熟参前代优秀诗歌,从而领会创作技巧,把握创作规律,提高艺术修养,作为诗人进行妙悟的重要条件。

5)严羽的妙悟说从诗歌的审美特征出发,抓住了诗歌审美的思维特征,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展开论述,把艺术思维与逻辑思维区分开来,从而为诗歌创作及欣赏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

41、严羽为什么提出“以盛唐为法”的主张?试作分析。

1)严羽论诗“以识为主”,要求学诗者提高鉴别诗歌优劣的能力,强调学诗入门的重要性。

2)严羽把“以盛唐为法”看作是诗人有“识”和“入门正”的标志。这是他按照自己的的审美标准,通过对历代诗歌进行比较之后而提出的观点。

3)“以盛唐为法”的理由是:第一,盛唐诗歌特别追求“兴趣”,具有吟咏情性、不落言筌、无迹可求的审美特征;第二,盛唐诗歌属于“透彻之悟”,是自觉运用妙悟的艺术思维方法进行创作的;第三,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既气势宏伟,感情豪宕,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又在整体风貌上雄浑深厚,具有自然含蓄而又深沉的内在力量。

4)“以盛唐为法”这一命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是对苏轼、黄庭坚以及江西诗派以文字、议论、才学为诗的有力针砭,同时也批评了“四灵”及江湖诗派缺乏雄壮笔力和浑厚气象的诗风。

42、简述严羽诗论的贡献。

1)严羽是自觉地从审美角度来探索诗歌规律的,他提出的“别材别趣”、“妙悟”等一系列理论命题,揭示了诗歌的内在审美特征及诗歌欣赏和创作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诗人应具备的内在条件及诗歌创作的师法对象,构成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言语诗论是针对当时诗坛流弊而发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并能击中要害,对于扭转当时诗风,具有重要作用。

3)严羽诗论影响深远,他“盛唐为法”的主张为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提供了理论依据。他重视情性的主张也对公安派和竟陵派产生了影响。他的兴趣说也明显影响到王士祯的神韵说

43、简述严羽诗论的局限

1)相对忽视诗歌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虽然注意到唐诗中的一些现实性很强的作品,但未能明确从理论高度加以自觉提倡。

2)对于古代诗歌,他只肯定汉魏和盛唐诗歌,而对中晚唐及当代的诗歌,基本予以否定,缺乏历史发展的眼光。

同 步 练 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唐代近体诗是在沈佺期和( )手中完成格律化的定型。

A.陈子昂      B.骆宾王      C.杜甫        D.宋之问

2.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明确提出( )。

A.不平则鸣    B.文以明道    C.气盛言宜    D.发愤著书

3.在《答庄充书》中提出“以意为主”文学观的文学家是( )。

A.杜牧        B.杜甫        C.韩愈        D.柳宗元

4.下列诸说中属于苏轼提出的理论是( )。

A.点铁成金说  B.功夫在诗外说 C.夺胎换骨说 D.风水相遭说

5.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的理论家是( )。

A.方回        B.王若虚       C.吕本中     D.黄庭坚

6.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在( )中提出的。

A.《寄唐生》   B.《新乐府序》  C.《与元九书》D.《读张籍古乐府序》

7.司空图“思与境偕”出自( )。

A.《与王驾评诗书》B.《诗品·含蓄》 C.《诗品·形容》D.《诗品·精神》

8.苏轼“随物赋形”的观点是在( )提出的。

A.《自评文》B.《与二郎侄》C.《评韩柳集》D.《答谢民师推官书》

9.严羽的籍贯是( )。

A.福建邵武    B.福建福州     C.福建莆田   D.浙江金华

10.《沧浪诗话》的理论核心是( )。

A.诗辨        B.诗法        C.诗体        D.诗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构思境界有(    )。

A.意境 B.情境        C.物境        D.情景      E.思境

2.唐代提出与意境相关理论的批评家有( )。

A.皎然        B.杜甫        C.权德舆      D.韩愈       E.刘禹锡

3.下列属于司空图提出的理论主张有( )。

A.象外之象 B.味外之旨     C.以意为主    D.气盛言宜   E.不平则鸣

4.以下与司空图有关的选项有( )。

A.字表圣B.今山西永济人C.著有《与极浦书》D.曾隐居庐山  E.自号知非子

5.严羽把“悟”分为( )几类。

A.一知半解之悟B.顿悟        C.透彻之悟    D.不假悟     E.渐悟

三、填空题(在每小题的空格处填写正确答案)

1.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代表了唐代_____年间的诗学水平。

2. 韩愈在_____中提出“不平则鸣”说。

3._____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穷而后工”的理论。

4.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要求,主要是受到____的启发。

5.李清照的《词论》作于北宋末年,提出词_____之说。

四、名词解释题

1.《河岳英灵集》2.《词源》 3.文以明道    4.不平则鸣    5.气盛言宜

6.韵味说 7.点铁成金   8.夺胎换骨    9.妙悟说     10.别材别趣说

五、简答题

1.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2.简述方回诗论的基本内容。

3.简述唐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4.简述皎然的“取境”理论。

5.简述韩愈有关古文语言方面的理论。

6.简述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

7.简述司空图韵味说的艺术原则。

8.简述苏轼“辞达”的文学观。

9.简述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10.简述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艺观。

六、论述题

1.司空图是如何对其韵味说进行诗化表达的?

2.黄庭坚是如何论述诗歌创作的本源的?

3.严羽为什么提出“以盛唐为法”的主张?试作分析。

4.试析严羽的诗歌审美特征论。

5.什么叫“妙悟”?试分析。

6.试析苏轼的传神理论。

7.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试作分析。

8.皎然认为意境的本质及审美特征是什么?

9.试析张炎《词源》的基本内容。

10.简析隋唐五代文论的发展阶段。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D    5A    

6C 7A    8A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E    3AB    4ABCE    5ACD

三、填空题

1.开元、天宝 2.《送孟东野序》 3.欧阳修  4.戴容州  5.“别是一家”

四、五、六题答案请参考“思考题”部分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纲要:?唐宋金元文学理论发布于2024-01-17 22:56:11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