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它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 从建成至今已六百余年。当年的明孝陵规模宏伟,布局独特,开启了新一代的帝陵形制。斗转星移,六百多年来,明孝陵历尽沧桑,留给世人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
一九九九年三月,考古人员发布一个惊世的发现:明孝陵布局呈 “北斗星”图。孝陵的神道以弯曲悠长有别于历代帝王的宽阔直接, 一直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并由此附会出很多传说。这一新发现解 释了这一离奇现象: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 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对天象崇仰, 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 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 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是相同的。考古人员还发现,孝陵的地下玄宫也呈勺子状,而且朱元璋的安葬地确切 在明孝陵,而非民间传说中的其他地方。这一说法遭到有关人士的质疑,其直接证据是弯曲的神道是明成祖朱棣所建,而非其父朱元璋 亲为,“北斗七星"一说是巧合。还有学者提出朱元璋葬在明孝陵和 灵谷寺中间。一时间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一九九九年八月,考古工作又取得一个重大成果,一个六朝都城的建筑遗迹祭坛,在紫金山南坡被发现。祭坛位于紫金山海拔二百七十七米处,结构为四层,坛体背靠主峰,东、南、西三面以巨石垒墙, 面积达八千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面积最大的封建国家祭祀礼仪建筑,对研究六朝文化和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有着重要价值。
祭坛主墙体所用石材硕大,最重的将近二吨,多层墙体及台面高低错落,最上层与最下层高差超过十米,整个坛体体积超过一万五千 立方米。祭坛南面正中顺山坡砌造石阶道路直通山下。扰土层中还 出土了大景六朝时代的砖瓦遗存。

千禧年前夕,一座沉睡了六百多年的石龟,抖掉覆盖在身上的泥 土,以中华第一巨龟的雄姿,破土而出。石龟是在美龄宫东侧的树林 里被发现的,当时石龟与石碑身处二处,相隔数米,几乎被泥土与灌 木丛湮没。

据文物部门推测,这石龟的来历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该物 就是制作明孝陵四方城中的“神功圣德碑"时留下的废品,因雕刻不满意而废弃不用(四方城中的石龟长三点八米,宽二点四米,碑高八 点七八米)。拿该物与现今四方城中的石龟相比,二者在雕刻手法上 有所差异,前者粗犷而后者精细。
另外一种猜测,该物可能是原先为明孝陵制作的“无字碑”,与现 今四方城内的“神功圣德碑”存在着对应关系。基前立双碑,一碑有字,一碑无字,这种规制始于唐代帝陵,如唐太宗李世民陵前就立有双碑。建于明朝初年的凤阳明皇陵,是朱元璋为其父所建衣冠冢,墓道上有东、西两座碑亭,西边碑亭竖立着朱元璋书写的“皇陵碑”,东边碑。亭即是“无字碑”。朱元璋在为自己修建陵墓时对前朝帝陵規制作了一番改革,开启了新一代的帝陵形制,包括取消陵前双碑的形 式。至此以后,北京明十三陵以及清代诸帝陵均仅一碑(有的有字, 有的无字)。
南京中山陵园为抢救和保护这一文物资源,把这座巨型石龟运至明孝陵景区红楼艺文苑内,使这一落寞多年的奇物又受到人们。

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曾被立为太子,可惜未登基便英年早逝。 朱元璋诏令将朱标葬于孝陵之东,后世称东陵。历经六百年沧桑,东陵早已湮没无闻。一九九九年文物部门对东陵实施全面的考古勘 探,探明东陵陵寝所在和建筑格局。东陵位于孝陵东约六十米处,两座陵寝之间地下埋藏着大片建筑基址,护陵御河从东陵以东流经孝陵宫前的五龙桥。东陵陵寝总体布局与孝陵相似,由陵园、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地宫等建筑构成,享殿前门与享殿体量宏大,用材华美。陵寝围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

近期来,持续进行的明孝陵考古又获重要发现,先是东配殿遗址 出象、藤麟、马六种石善二十四个,每种两对,一立一卧,两两 相对.石兽过去,神路折向北去,有华表一对,高六米有余. 华表以北,有石翁仲(石人)四对,两文两武。这多达三十四 个的石刻群,绵延两里多长,造型高大、生动、雄浑,是明初 的典型建刻,具有不多见的元朝造型艺术特点,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从华表处开始,神道由东向西再向北弯去,呈月牙形绕 过一座小山包,此山包上満植梅花,故名“梅花山”,其实,它 原名“孙陵岗”,上有三国时东吴孙权的険集。在我国的历 史上,皇帝陵前的神道(又名御道)一般都是阔而又直的以 显现皇陵的庄严%势,因此,传说在修孝陵神道时,有大臣 建议将孙陵撤走,把咨陵岗辟开,朱元璋听后却说:“分权是 条好汉子,留他在大门口吧!”于是,明孝凌的神道一反常规 修成一条左盘右族的弯道了.

穿过神道,到达“快星门”快星的含义是天上的里宿 下降尘世,他的雄灵之气聚集为“神”,所以作为凌区的第一 道门,“披星门”表示了陵墓主入的非凡身分.此们早巳坍 毁,现仅存六个石雕柱础。过了此门,迎面有一小渓,现巳 大部干涸,这就是原来的御河.河上原有小石桥五座,现仅 存三座.过桥再向北走是寛阔笔直的御道,长约两百米,其 尽头处是一圈红墙,中冋门洞上边砌青石區额一块,楷书 “明孝陵”三个大字,这是孝咬的正大门.大门后为中门,中 门早巳无存,清朝同治年间在中门旧址上,修建了一座三开 冋的房屋,内立磚石五块,中间的一块大书“治隆唐宋”四个 金字。这是一六九九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亲渴孝陵时 的手笔,在康熙六次南巡中,出于.政治的需要,就有五次前 往孝陵参谒。

再后,踏上十八层石阶,是高脊飞情的献殿,原有的四 十五何,金碧辉煌,清朝初年被毁掉,现存三问,系同治十二 年重建。献殿内保存有彩绘明孝陵全图和朱元璋、马皇后、 太子朱标的画像.马皇后像墻庄秀丽,朱标像则是长了一个特别大的头,和他矮小身材很不谐调,人们称他“大头太 子”。朱元璋脸上布满麻点,还有一张极长的下巴,高额头, 长眼睛,极其丑陋。有人说,这幅像和故宫所藏朱的画像判 如两人,后者是一个面团团的慈祥的老人,而前者的丑八怪 样子,是后人所绘的,肆意歪曲。其实,证诸史书,后者倒近 于事实,《明史》记载,朱元璋生得“姿貌雄杰,奇骨贯顶”,既 “雄"又“奇",就不是一般的像貌。如果仔细看现献殿中那 幅画像,眉宇眼神冋很有雄杰气概,颇能使人对十四世纪这 位政治人物形成一神想象。

献殿过去继续北行,前面是座高约二十米的方形城池, 名方城,它的中间是一条宽阔的有五十四级台阶的甬道,拾 级而上就到达墓门,一碑耸立于前,上刻“此山乃明太祖之 墓”几个篆字。再后就是直径近四百米的圆形土丘,名叫 “宝顶",这就是朱元璋、马皇后的合葬坟丘了。宝顶上树木 森森,宝顶下就是“地宫气历史记载,朱元璋死前曾告诫亲 属和大臣,他的陵寝“务从节俭,器用陶瓦气因为孝陵尚未 挖掘,其“地宫"情况究竟如何,无从得知。不过,从孝陵整 个布局和历史所记陵上建筑情况看他的“务从节俭"不可相 信,它的规模比今天十三陵最大的陵墓长陵还要大得多。 修陵用民工夫役数万人,修陵的石材采自几十里外的黄龙、 青龙等山。在今南京廖麟门外的阳山上,我们还可以寿到 孝陵石碑块材三块,碑身高六十米,宽十二点五米,厚四四 米,重量约九千吨,如果再加上碑座、碑帽,此碑通高可达五 十米以上。这样大的石碑,在我国历史上实属仅见。因过 于庞大当时无法运输而弃置山上。仅此一项,就可见孝陵 规模是何等的庞大,何等的劳民伤财了。

明孝陵在平面规划上采取北斗七星和四象环绕的天象布局,神 道弯曲并非笔直,具体来说,七个主要建筑:下马坊、大金门、望柱、根 星门、五龙桥、享殿、宝城,分别构成了北斗七星的勺头、勺身和勺柄。 独龙阜东有龙砂,西有虎砂,后有玩珠峰为玄武,南边的梅花山为朱雀,形成四象: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明孝陵前的 梅花山孙陵岗为案山,江宁的东山为朝山,有前湖为前照,钟山为靠 山,整个陵区远朝近案,前有照后有靠,砂环水抱,形成特有的格局.

孝陵玄宫的位置及其周围的地貌,基本上都与《葬书》中的理论 相契合。如《葬书》中认为,墓穴应该在来龙的尽端和平坦地带相交 之处,亦即“垄葬其麗”。而朱元璋孝陵的宝城,也就是玄宫或穴的所 在,恰好在紫金山南面独龙阜玩珠峰前的山館间,与“形止脉尽”的说 法相吻合.又如照《葬书》中的要求,穴的左右两侧,必须“龙虎抱 卫”,有重重砂山拥护环抱,与穴相邻的最内侧的龙虎护砂(又称娣買 之砂),与穴之间还须有“虾须之水以定陵口界线”,而孝陵的宝城左 右恰巧有远近群山相互环绕拱卫。

正是由于孝陵玄宫的位置,按照当时流行的形势派风水选在了 紫金山的山脉尽处,也就是山脚下,而不是远离山体的开阔平原上, 所以才使其在安微凤阳明皇陵制度的基础上,又有了前所未有的大 变革。由于玄宫之后紧贴紫金山,左右又有护砂抱卫,地势所限,于 是有了平面为圆形,前面设有一座明楼的宝城,而城内的墓冢也因此 呈自然隆起的慢头状。因为如果孝陵仍继续沿用皇陵砖城平面为方 形,且四面各置明楼的形式,则不仅砖城的平面分布与其左右“八”字 形的界水和砂山走向不相和谐,而且因为陵后为高山,左右为水流, 其后、左、右三面明楼及城台的设置也就毫无意义了.而孝陵采取圆 形的宝城,则较好地解决了它与自然地貌相协调的关系问题。反之, 孝陵宝城左、右、后三面邻山的地理环境,又是宝城前纵深布列院落、 安排殿宇的直接原因,而陵区四面环山,兆域内明堂广大的地理特 点,又使神道显得长远而深逢.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 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气 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八 点七八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二千七百四十六字,详述明太祖的功 德.碑座、碑額離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 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一千八百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 排列着十二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六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 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四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 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 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 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 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 见到六十四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 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 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一百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 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 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 座宽七十五米、高十六米、进深三十一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 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五十四级。 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 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三个,另三面各 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 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 游人发思古之幽悄。宝顶是一个直径约四百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 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 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 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三百米。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一八五三年清军与太平军之 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 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 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二点六二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 长二十二点五公里。
二OO三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 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五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 范围。

孝陵是明朝第一陵,其规制较之唐宋有三项重大变革:
第一,在陵园布局方面,将原先仿皇城门四开、坟丘在城中央的 布局(凤阳皇陵仍如此制),改为前方后圆南北一轴线貫之的布局,陵 园建筑由北而南逐级递进,坟丘建于陵园的最北端.
第二,由秦汉至唐、宋,皇陵平面布局为方形,坟丘亦为方形或长 方形覆斗状封土,孝陵则改封土为圆形.此制为明清两代所沿袭,坟 丘皆作圆形或椭圆形,缭以砖垣。
第三,明太祖废除了“寝”的设置,陵园祭祀只在献殿一处,不再 有“具盥水、理被枕”一类事死如生的祭祀活动。从此,陵园祭祀更加 庄严神圣,陵上之庙(献殿)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直追宗庙。

明孝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筑艺术最高成就,不仅继承了中国传 统帝王陵寝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明清皇家陵寝文 化的先河。明孝陵对中国帝王陵寝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在陵墓布局中得到了形象再 现。明孝陵选址是经过朱元璋、刘基、徐达、汤和等人亲自选定的风 水宝地,具体选定时间约在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朱元璋强行牵 走了原先位于玩珠峰下的千年古刹太平兴国禅寺(即蒋山寺)。据有 关专家考察,从空间上看,明孝陵从大金门开始,至碑楼、神道、石望 柱、极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享殿、宝城,其走势呈“北斗星”状:从 大金门到金水桥部分为勺斗,从金水桥到宝城部分为勺柄。从玄宫 所在地的宝城来看,其东有青龙象,西有白虎象,且“龙砂"高于“虎 砂''「西南面的前湖为朱雀象(前湖又称燕雀湖),宝城所依之玩珠峰 呈玄武象。与此同时,正对陵宫的孙陵岗(孙权基)与远处江宁境内 的东山又构成“近案"远朝”的风水形势,而北斗星布局又正好处于 “四象”之间。这种陵宮布局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的“君权神授”、“天 人合一”思想,是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在考古发现中,河南 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四十五号大墓中的蚌売龙虎图和北斗天 象、秦始皇及历代不少帝王墓葬中的星象图的设置等,都体现了这种 人文情怀。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朱元璋通过自己的陵某格局设计,来 体现了这种人文情怀,从而使道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封 建礼治秩序实现了完美统一。
第二,开创了“前朝后寝”的帝王陵宫制度和“前圆后方”的陵墓 格局。明孝陵继承了中国帝王陵墓“依山为陵”的制度,但一改汉、 唐、宋以来帝陵方上、灵台、方垣、上下宫的制度,合上下宫为一区,新 创了方城、明楼、享殿、園丘(改方坟为圆丘)及宝城、长方形陵宫的制 度。在陵寝建筑平面布局上,开创了“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在陵宫 建筑内容上,首次仿皇帝生前宫殿分前朝后寝的格局,建立“前朝后 寝”的陵宫制度。这种格局既继承了汉、唐、宋的帝陵形制中的优秀 成分,又创建了新的帝陵制度,并规范着此后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二十 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筑形制,在中国帝王陵墓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 地位。
第三,独特的神道设计理念和精美的神道石刻艺术交相辉映。 神道是帝王陵墓的必备内容。我国汉、唐、宋以来的历代帝陵大都采 用中轴对称式的神道设计,明孝陵的神道却是蜿蜒曲折,不拘一格。 明孝陵神道为何是弯曲的,与明孝陵的陵墓正对面梅花山有关。梅 花山古称孙陵岗,是东吴大帝孙权墓所在。传在朱元璋动用十万军 工修陵时,有人主张将梅花山搬走,以伸直神道。但朱元璋崇拜孙权 是一条好汉,将孙权的墓留着,也好让孙权为其把守门户。就这样, 明孝陵神道成了弯曲的了。这一方面显示了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做 事不拘成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陵墓神道增添了深邃之感。孝陵神 道的弯曲固然与孝陵陵宫对面的梅花山孙权墓有关,但更多体现的 是巧借地势,营造“北斗七星”陵墓格局、以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 念。设计者在每段视线的终点,适当布置石刻雕像来控制每一段空 间,石兽或蹲或立,姿态交替变化,配以苍山远树,创造了一种庄严肃 穆的气氛,使人极易笼罩在谒陵的氛围中。可以说,如果没有那蜿蜒 曲折的神道存在,明孝陵“北斗七星”说将是永远不能成立的。明孝 陵神道石象生形体高大,庄严肃穆,栩栩如生,题材、造型、雕琢技巧 具有鲜明特色。
第四,开创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神道作为后世子孙(世子或继位皇 帝)共享神道的制度。在孝陵陵域内,其东部就有与之相隔仅六十米 的皇太子朱标的东陵。考古勘探表明,东陵没有自己的单独神道和 御河及御河桥,而是与孝陵共享一个神道及御河桥。这一制度被后来的明十三陵所使用。北京明十三陵受孝陵影响,共享一个神道,从 石牌坊到长陵,总长达七千米,从而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宏伟的陵墓建 筑群。
第五,大量使用砖石结构,并具备了体系完善的排水系统。明孝 陵地面建筑较多,设计者主要突出了大金门、碑楼、孝陵殿、方城、明楼。这些大型单体建筑物普遍使用砖石起券,用石须弥座做基础,中部墙身以巨石或巨砖迭砌作拱顶,挑糖作石制,建筑物顶部依尊卑级 别高低覆盖不同釉色的琉璃瓦构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木结构转 化为砖石结构,这是从明代开始的,具体说是从明初南京宫墙和陵墓 建筑开始。用砖来起拱券,从而出现了无梁殿建筑,这是我国建筑材 料和建筑技术的一个大发展,从而奠定了明清帝陵建筑技法的基本 格调。这种建筑材料的普遍使用,使明孝陵具有了相当的防火功能。 与此同时,明孝陵的排水系统与建筑空间分割达到了和谐有序。南 方雨水充沛,帝王陵墓排水系统必须完善,但又不能破坏整个陵域的 风水。明孝陵利用天然的水系,设置外御河、内御河及宝城御河三道 由东向西的水系,通过御桥在空间上实现联接,使整个陵区和谐完 美,富有生命的活力。土,最近又发现两件雀池遗物及宰牲亭和焚帛炉遗存。

东配殿遗址位于孝陵殿东南方土墩上,包括配殿高土台基、柱 础、碟墩、角柱石、散水、路面、墙基等。东配殿坐东朝西,南北排列, 十五开间,进深三间,总长度近七十米。部分柱础和碌墩保存完好, 有的柱础虽然无存,但留有柱洞。在对东配殿台基做了一段解剖后 发现,其做法是用纯净黄黏土和碎石块分层夯筑,每层厚度在七至十 厘米左右。据此推测,这一台基夯筑方法很可能是明孝陵内所有高 台建筑台基的普遍做法。
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两件“雀池”遗物,“雀池"是明代帝陵陵宫中 贮水饮雀施食的特殊器具,这次发现的实物共四块,可以拼成两方 “雀池”,池宽一点二米,长三米多,高零点二五米,池底有孔,以利贮 放用水。在考古过程中,还有一座焚帛炉遗存出土,炉基四周埋藏着 雕有精美花纹的石构件,从出土文物判断,明孝陵的焚帛炉规格要大 于北京明十三陵中各陵,表明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 位。明考陵近期考古的新发现,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丰富了明孝 陵的文物内涵,为将来全面恢复明孝陵的历史原貌提供了确切的科 学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明孝陵的历史文物旅游资源创造 了优良条件。
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 寝。明孝陵既继承了汉、唐、宋帝陵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皇陵的新 制。在弘扬传统方面,它更加讲究风水地貌的完美,对陵宫神道石像 技艺精益求精;在创新方面,它一改唐、宋以来逐步建立的方上、灵 台、方垣、上下宫帝陵制度,新建了方城、明楼、享殿、圜丘及长方形陵 宫制度。由明孝陵首创的仿皇帝生前宫殿建造的“前朝后寝”陵宫格 局,不拘一格设计的蜿蜓曲折神道,大型单体建筑使用砖石起卷的建 筑技法,以及皇帝与后世子孙共享陵寝神道的制度,为此后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陵所沿用.

关于明孝陵的形胜,陈沂《金陵记》云:
钟山磅礴奇秀,比诸山特高,林木都惹,泉流清冽,山之 阳陵寝殿鳶!俯视群山,气象雄伟,钟祥衍庆,有繇来矣!
康熙《江宁府志》曰:
由钟山而左,则有摄山、临沂、雉亭、衡阳诸山,以达于 东。又东为白山、大城、云穴、武冈诸山,以达于东南。又南 为土山、张山、青龙、石破、天印、彭城、雁门、竹堂诸山,以达 于南。又南为聚宝山、戚家山、梓桐山、紫阳、夏侯、天阙诸 山,以达于西南.又西南绵亘至三山,而止于大江。此诸葛 亮所谓龙蟠之势也。
由钟山而右,近之为痕舟山,为鸡笼山,皆在六朝官城 之后。又北为直渎山、大壮观山、四望山,以达于西北。又 西北为幕府、卢龙、马鞍诸山,以达于西,是为石头城,亦止 于江,此亮所谓虎踞之形也。
其左右群山,若散而实聚,若断而实续,世传秦所凿断 之处,虽山形不联,而骨脉伏地,隐然相属,犹可见也.

屈大均撰《孝陵恭谒记》云:
出通济门,从天坛旧址,沿钟山南蔻以行,山向背不一, 双峰骈开,状如天阙,东首龙蟠之势,西首虎踞之形,古所谓 金陵山也。最秀丽者屏风岭,次则桂岭,多紫青黄碧之气, B夕数十变。旧有松数十万株,苍翠阴森,与岩石云林相蔽 亏,皆六期古物,今弥望无一存矣!
孝陵在中峰下,自朝阳门入,东行至下马坊,有碑曰神 烈山,肃皇帝之所封树,以与天寿山并称,而为万年之形胜
王焕镶辑《明孝陵志形胜》云:
孝陵位钟山阳独龙阜玩珠峰下,故蒋山寺宝公塔址也。
登陵而望,远近群山,环绕拱卫,都葱巍焕,雄胜天开。 其云气山色,朝夕百变。
其名胜之丽山者,西有招隐馆、一人泉、黑龙潭、太子岩 诸胜。
南有裁松幌、杨梅岩、头陀峰、蒋祠、玉洞、孙陵冈、九日 台诸胜。
东有屏风岭、桂岭、道士坞、道卿岩、八功德水、桃花坞、 道光泉、宋熙泉、东洞、茱萸坞、定心石、应潮井、霹雳沟、珠 湖洞、曲水诸胜,而灵谷寺尤伟丽。
其外,西南则明皇城大内六部五府诸官署。东南则城 之外郭。南则孝陵卫、观音阁、漆园、桐园、梭园。
其水西接青溪,南有镇浦,下入泰淮。蕴秀涵灵,称胜 概焉!

朱元璋为了建陵选址,率领众臣和谋士在南京东郊精心勘察,最 后选定在钟山南麓一个称为独龙阜的小山冈上,这里北依钟山主峰, 南有前湖环绕,前有小丘为案,并有溪流二道从东向西穿越陵区,山 环水抱,林木茂密。
明朝张岱著《陶庵梦忆》述及明孝陵选址的经过,参与者有刘伯 温、徐达开、汤和等开国功臣:
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龙蜕藏 焉。髙皇帝与刘诚意、徐中山、汤东瓯定寝穴,各志其处藏 袖中,三人合,穴遂定。门左有孙权墓,请徙,太祖曰:“孙权 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及开藏,下为梁志公和尚塔,真身 不坏,指爪绕身数匝,军士辇之不起,太祖亲礼之,许以金棺 银椁,庄田三百六十顷奉香火,舁灵谷寺塔之。今寺僧数千人,日食一庄田焉.吱寝定,闭外羨,人不及如,所见者,门三,飨殿一,寝殿一,后山苍莽而巳.

明朝万历年间张瀚著《松育梦语〉,述及参与选址者有刘伯温,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将筑官室于钟山之阳,召刘诚意 寻址。诚意度地置桩,太祖归语太后.太后曰'“天下由汝 自定,营建JR廷何取决于刘也!”乃夜往愛桩所,皆更置之. 明旦复召刘現,刘已知非故处,乃云:“如此固好,但后世不 免迁都耳!”后往钟山卜葬地,登览久之。太祖少葱僧人冢 上,询刘曰:“汝观穴在何所广刘曰:“龙婚处即龙穴也.”大 祖惊起曰广曾奈此何!”刘曰广以礼遣之”大祖调:“普天吾 土,何以礼为!”即命开僧人冢,中以两瓮上下腰之,启上一 律,见僧人面如生,鼻柱下垂至膝,指爪旅绕周身,结跚趺坐 于中。众皆惊愕,不敢前发。太祖始拜告.遂粒举移葬于五 里外,向冢前有八功德水,以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 六净、七不.八除病也.后徙僧冢,水亦移绕其前,亦异甚 矣!今之,孝凌,即其故处.数之前定如此.
明蒋璟德撰《察勘皇陵记〉:
孝凌在钟山,古称龙蜻虎踞之地,敖为形胜。其龙脉从茅山来,历燕冈、武岐、华山、白云峰、龙泉庵一带至陵,可九 十里。……中国有三大干龙,中乾旺弋在中都,结为凤泗祖 陵,南乾旺在南京,结为钟山孝凌,北乾旺气在北京,结为 天寿山请陵。这三大乾本朝独会其全,真是帝王万世灵长 之福。
朱元璋为何选址于此建陵墓?二OO四年十二月三十日』金陵 晚报》,苏丽萍、武晓宇报导《朱元璋为何相中紫金山作为陵寝》,述其 原因如下:
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陵寝,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題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 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 翱教授告诉记者,明孝陵的选址过程体现最多的,其实还是 古代的环境科学和精妙的建筑规划理论。
贺云翱教授说,在这处庞大的帝陵区域内,设计者将整 座钟山以及部分水面作为重要的“风水”景观,一起纳入孝 陵的建筑规划设计中,从而实现了“因山为陵”、“天人合一" 的中国帝陵建筑传统和文化理念。
譬如,钟山古称“龙山",早在东汉末年,已被诸葛亮、孙 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 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 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 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钟山有东、 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 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 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

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聂早将这块地盘视作风水宝地 的是梁代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 山,人称“小虎山",过去不解其意,现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方 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 之象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官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 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 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 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 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 陵陵官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 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 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
贺教授认为,其实,这是朱元璋和他的建筑设计师们在
刻意利用大自然.朱元痺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 陵寝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増色.这 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陵 寝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孝凌就置 身于这种夭造地设的优美环境中,在中国明代早期之前的 历代帝陵中,像明孝陵这样拥有如此完善的风水景观的陵 寝真可谓凤毛爲角。
陈启鮭著《风水果风录 >中,论及明孝陵风水:
明孝陵位于钟山篇灣独龙阜,艮方来龙,坐子山午向, 左水倒右出坤,来龙延绵灵活有力,落脉金星,地势平坦,龙虎矽层层包围水泄不通案山有情,为正穴之地,据说为国师 刘伯温所立穴,可惜水流破先后天,为山龙落平洋所结之大 地。
明孝陵虽然到了紫金山之来龙正结,但是因为水势之 流破而使得朱元璋之后代,先败后成,流往他乡一北京, 重新建都于北京,才有现在之“故宫”和“明十三陵",尤于紫 金山(钟山)位于南京市之东边,为南京市之祖山,中山陵和 明孝陵皆于钟山之南競,水由左往右边西方和西南方流破 先后天,北边玄武湖为荫龙水,全南京之水会合于长江之下 源而出于上海,所以自古南京皆为兵家必争之地,建都于此 皆成败多端,先破后成也.
……“明孝陵”之风水适合往外地发展,在本地南京是 为先败之局,风水称流破先天損丁,后天損附,孝陵流破先 天转后天(兑转坤而去)却损丁(死长子和长孙)而破后天却 往外地建都,也应了风水之兆,岂不妙哉!
明洪武九年(一三七六年),明孝陵的修建正式开始。历时五年, 至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年),这座皇陵基本建成。洪武十五年八月 丙午(一三八二年九月十七日),马皇后病故,停灵一个半月后,九月庚午(十月三十一日)奉安于孝陵。马皇后就是孝慈皇后,所以这座陵墓被称为孝陵,然而孝陵的地面建筑并未因此结束,洪武十六年,孝陵大殿完成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一三九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崩于西宫,死后七天葬入孝陵,与马皇后合葬,殉葬的嫔妃有四十六人,其中包括第四子朱棣的母亲碽妃,但陵墓的附属工程至永乐三年(一四0五年),最后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为止,孝陵的建设工作才宣告完成,前后延续了整整三十年。

 

  

明孝陵的规模很大,其实际布局,张生三主编《中华帝陵》详述如下:明孝陵从一三七六年开始筹建到一三八一年初具规模,此后又有陆续施工,直到一四O五年才算最后完成,前后历时二十九年,工程十分浩大,陵区周围六十里,南北纵深有六里远近,孝陵神墙周长达五十里,等于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二还略多,陵区的南端,在今天南京市中山门外的卫岗。那里俗称“下马坊”今天还存有石碑一块,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表示这里也是神圣的陵区了,官员人等必须心存怵惕,敬谨步行入内,否则就要“以大不散论”,另一块石碑刻着“神烈山”三个大字,是嘉靖十年所立,申明此山的神圣性,绝非一般去处,在下马牌坊之东,有崇祯皇帝所立的“禁约碑“,碑文内容是有关护陵、谒陵的规定。

由下马坊东北行约七百米,就抵达孝陵的大门“大金门”,门上原有重檐琉璃瓦覆顶,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三个门洞,过此门洞再北行是一座碑亭,亭顶早已坍塌,仅留四周墙垣和门洞,所以后人称它为“四方城”,城内有大碑一通,碑高八点七八米,上书碗口大的字两千七五多个,系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朱元璋的“圣功”所立,这就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从四方城向西北行,跨过御河桥就是孝陵的神道,神道平坦宽阔,其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狮子、独角兽、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二十四个,每种两对,一立一卧,两两相对.石兽过去,神路折向北去,有华表一对,高六米有余. 华表以北,有石翁仲(石人)四对,两文两武。这多达三十四 个的石刻群,绵延两里多长,造型高大、生动、雄浑,是明初 的典型建刻,具有不多见的元朝造型艺术特点,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从华表处开始,神道由东向西再向北弯去,呈月牙形绕 过一座小山包,此山包上満植梅花,故名“梅花山”,其实,它 原名“孙陵岗”,上有三国时东吴孙权的険集。在我国的历 史上,皇帝陵前的神道(又名御道)一般都是阔而又直的以 显现皇陵的庄严%势,因此,传说在修孝陵神道时,有大臣 建议将孙陵撤走,把咨陵岗辟开,朱元璋听后却说:“分权是 条好汉子,留他在大门口吧!”于是,明孝凌的神道一反常规 修成一条左盘右族的弯道了.

穿过神道,到达“快星门”快星的含义是天上的里宿 下降尘世,他的雄灵之气聚集为“神”,所以作为凌区的第一 道门,“披星门”表示了陵墓主入的非凡身分.此们早巳坍 毁,现仅存六个石雕柱础。过了此门,迎面有一小渓,现巳 大部干涸,这就是原来的御河.河上原有小石桥五座,现仅 存三座.过桥再向北走是寛阔笔直的御道,长约两百米,其 尽头处是一圈红墙,中冋门洞上边砌青石區额一块,楷书 “明孝陵”三个大字,这是孝咬的正大门.大门后为中门,中 门早巳无存,清朝同治年间在中门旧址上,修建了一座三开 冋的房屋,内立磚石五块,中间的一块大书“治隆唐宋”四个 金字。这是一六九九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亲渴孝陵时 的手笔,在康熙六次南巡中,出于.政治的需要,就有五次前 往孝陵参谒。
再后,踏上十八层石阶,是高脊飞情的献殿,原有的四 十五何,金碧辉煌,清朝初年被毁掉,现存三问,系同治十二 年重建。献殿内保存有彩绘明孝陵全图和朱元璋、马皇后、 太子朱标的画像.马皇后像墻庄秀丽,朱标像则是长了一个特别大的头,和他矮小身材很不谐调,人们称他“大头太 子”。朱元璋脸上布满麻点,还有一张极长的下巴,高额头, 长眼睛,极其丑陋。有人说,这幅像和故宫所藏朱的画像判 如两人,后者是一个面团团的慈祥的老人,而前者的丑八怪 样子,是后人所绘的,肆意歪曲。其实,证诸史书,后者倒近 于事实,《明史》记载,朱元璋生得“姿貌雄杰,奇骨贯顶”,既 “雄"又“奇",就不是一般的像貌。如果仔细看现献殿中那 幅画像,眉宇眼神冋很有雄杰气概,颇能使人对十四世纪这 位政治人物形成一神想象。
献殿过去继续北行,前面是座高约二十米的方形城池, 名方城,它的中间是一条宽阔的有五十四级台阶的甬道,拾 级而上就到达墓门,一碑耸立于前,上刻“此山乃明太祖之 墓”几个篆字。再后就是直径近四百米的圆形土丘,名叫 “宝顶",这就是朱元璋、马皇后的合葬坟丘了。宝顶上树木 森森,宝顶下就是“地宫气历史记载,朱元璋死前曾告诫亲 属和大臣,他的陵寝“务从节俭,器用陶瓦气因为孝陵尚未 挖掘,其“地宫"情况究竟如何,无从得知。不过,从孝陵整 个布局和历史所记陵上建筑情况看他的“务从节俭"不可相 信,它的规模比今天十三陵最大的陵墓长陵还要大得多。 修陵用民工夫役数万人,修陵的石材采自几十里外的黄龙、 青龙等山。在今南京廖麟门外的阳山上,我们还可以寿到 孝陵石碑块材三块,碑身高六十米,宽十二点五米,厚四四 米,重量约九千吨,如果再加上碑座、碑帽,此碑通高可达五 十米以上。这样大的石碑,在我国历史上实属仅见。因过 于庞大当时无法运输而弃置山上。仅此一项,就可见孝陵 规模是何等的庞大,何等的劳民伤财了。

明孝陵在平面规划上采取北斗七星和四象环绕的天象布局,神 道弯曲并非笔直,具体来说,七个主要建筑:下马坊、大金门、望柱、根 星门、五龙桥、享殿、宝城,分别构成了北斗七星的勺头、勺身和勺柄。 独龙阜东有龙砂,西有虎砂,后有玩珠峰为玄武,南边的梅花山为朱
雀,形成四象: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明孝陵前的 梅花山孙陵岗为案山,江宁的东山为朝山,有前湖为前照,钟山为靠 山,整个陵区远朝近案,前有照后有靠,砂环水抱,形成特有的格局.
孝陵玄宫的位置及其周围的地貌,基本上都与《葬书》中的理论 相契合。如《葬书》中认为,墓穴应该在来龙的尽端和平坦地带相交 之处,亦即“垄葬其麗”。而朱元璋孝陵的宝城,也就是玄宫或穴的所 在,恰好在紫金山南面独龙阜玩珠峰前的山館间,与“形止脉尽”的说 法相吻合.又如照《葬书》中的要求,穴的左右两侧,必须“龙虎抱 卫”,有重重砂山拥护环抱,与穴相邻的最内侧的龙虎护砂(又称娣買 之砂),与穴之间还须有“虾须之水以定陵口界线”,而孝陵的宝城左 右恰巧有远近群山相互环绕拱卫。

正是由于孝陵玄宫的位置,按照当时流行的形势派风水选在了 紫金山的山脉尽处,也就是山脚下,而不是远离山体的开阔平原上, 所以才使其在安微凤阳明皇陵制度的基础上,又有了前所未有的大 变革。由于玄宫之后紧贴紫金山,左右又有护砂抱卫,地势所限,于 是有了平面为圆形,前面设有一座明楼的宝城,而城内的墓冢也因此 呈自然隆起的慢头状。因为如果孝陵仍继续沿用皇陵砖城平面为方 形,且四面各置明楼的形式,则不仅砖城的平面分布与其左右“八”字 形的界水和砂山走向不相和谐,而且因为陵后为高山,左右为水流, 其后、左、右三面明楼及城台的设置也就毫无意义了.而孝陵采取圆 形的宝城,则较好地解决了它与自然地貌相协调的关系问题。反之, 孝陵宝城左、右、后三面邻山的地理环境,又是宝城前纵深布列院落、 安排殿宇的直接原因,而陵区四面环山,兆域内明堂广大的地理特 点,又使神道显得长远而深逢.
陵墓的神道从四方城开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于卫桥与中 山陵之间,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气 其顶部已毁,仅存方形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高八 点七八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二千七百四十六字,详述明太祖的功 德.碑座、碑額離琢瑰丽。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 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一千八百米.其中段为石象路,这段路上相向 排列着十二对石兽,分别是狮、骆驼、象和马等六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 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四对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将,可惜 有些已经损坏。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 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 巡时亲笔题书。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 殿,今均已毁坏,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栏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 见到六十四个石柱的基础,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规模是很大的。 现在享殿为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复建,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内 供奉朱元璋画像。享殿后是一片纵深一百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 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 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 座宽七十五米、高十六米、进深三十一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方 城以大条石砌成,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有台阶可步入,计五十四级。 出隧道东西各有石级可登城顶。城顶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明楼 顶部及木质结构已毁,现仅存四面砖墙,南面有拱门三个,另三面各 有拱门一道。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东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 西面有中山植物园,北面是“宝顶",四周树木葱茏,松涛阵阵,不禁令 游人发思古之幽悄。宝顶是一个直径约四百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 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 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梅花山因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 及其夫人葬此,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三百米。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一八五三年清军与太平军之 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 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 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二点六二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 长二十二点五公里。
二OO三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 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五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孝陵是明朝第一陵,其规制较之唐宋有三项重大变革:

第一,在陵园布局方面,将原先仿皇城门四开、坟丘在城中央的 布局(凤阳皇陵仍如此制),改为前方后圆南北一轴线貫之的布局,陵 园建筑由北而南逐级递进,坟丘建于陵园的最北端.
第二,由秦汉至唐、宋,皇陵平面布局为方形,坟丘亦为方形或长 方形覆斗状封土,孝陵则改封土为圆形.此制为明清两代所沿袭,坟 丘皆作圆形或椭圆形,缭以砖垣。
第三,明太祖废除了“寝”的设置,陵园祭祀只在献殿一处,不再 有“具盥水、理被枕”一类事死如生的祭祀活动。从此,陵园祭祀更加 庄严神圣,陵上之庙(献殿)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直追宗庙。
明孝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筑艺术最高成就,不仅继承了中国传 统帝王陵寝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明清皇家陵寝文 化的先河。明孝陵对中国帝王陵寝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在陵墓布局中得到了形象再 现。明孝陵选址是经过朱元璋、刘基、徐达、汤和等人亲自选定的风 水宝地,具体选定时间约在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朱元璋强行牵 走了原先位于玩珠峰下的千年古刹太平兴国禅寺(即蒋山寺)。据有 关专家考察,从空间上看,明孝陵从大金门开始,至碑楼、神道、石望 柱、极星门、金水桥、文武方门、享殿、宝城,其走势呈“北斗星”状:从 大金门到金水桥部分为勺斗,从金水桥到宝城部分为勺柄。从玄宫 所在地的宝城来看,其东有青龙象,西有白虎象,且“龙砂"高于“虎 砂''「西南面的前湖为朱雀象(前湖又称燕雀湖),宝城所依之玩珠峰 呈玄武象。与此同时,正对陵宫的孙陵岗(孙权基)与远处江宁境内 的东山又构成“近案"远朝”的风水形势,而北斗星布局又正好处于 “四象”之间。这种陵宮布局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的“君权神授”、“天 人合一”思想,是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在考古发现中,河南 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四十五号大墓中的蚌売龙虎图和北斗天 象、秦始皇及历代不少帝王墓葬中的星象图的设置等,都体现了这种 人文情怀。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朱元璋通过自己的陵某格局设计,来 体现了这种人文情怀,从而使道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封 建礼治秩序实现了完美统一。
第二,开创了“前朝后寝”的帝王陵宫制度和“前圆后方”的陵墓 格局。明孝陵继承了中国帝王陵墓“依山为陵”的制度,但一改汉、 唐、宋以来帝陵方上、灵台、方垣、上下宫的制度,合上下宫为一区,新 创了方城、明楼、享殿、園丘(改方坟为圆丘)及宝城、长方形陵宫的制 度。在陵寝建筑平面布局上,开创了“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在陵宫 建筑内容上,首次仿皇帝生前宫殿分前朝后寝的格局,建立“前朝后 寝”的陵宫制度。这种格局既继承了汉、唐、宋的帝陵形制中的优秀 成分,又创建了新的帝陵制度,并规范着此后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二十 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筑形制,在中国帝王陵墓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第三,独特的神道设计理念和精美的神道石刻艺术交相辉映。 神道是帝王陵墓的必备内容。我国汉、唐、宋以来的历代帝陵大都采 用中轴对称式的神道设计,明孝陵的神道却是蜿蜒曲折,不拘一格。 明孝陵神道为何是弯曲的,与明孝陵的陵墓正对面梅花山有关。梅 花山古称孙陵岗,是东吴大帝孙权墓所在。传在朱元璋动用十万军 工修陵时,有人主张将梅花山搬走,以伸直神道。但朱元璋崇拜孙权 是一条好汉,将孙权的墓留着,也好让孙权为其把守门户。就这样, 明孝陵神道成了弯曲的了。这一方面显示了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做 事不拘成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陵墓神道增添了深邃之感。孝陵神 道的弯曲固然与孝陵陵宫对面的梅花山孙权墓有关,但更多体现的 是巧借地势,营造“北斗七星”陵墓格局、以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 念。设计者在每段视线的终点,适当布置石刻雕像来控制每一段空 间,石兽或蹲或立,姿态交替变化,配以苍山远树,创造了一种庄严肃 穆的气氛,使人极易笼罩在谒陵的氛围中。可以说,如果没有那蜿蜒 曲折的神道存在,明孝陵“北斗七星”说将是永远不能成立的。明孝 陵神道石象生形体高大,庄严肃穆,栩栩如生,题材、造型、雕琢技巧 具有鲜明特色。
第四,开创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神道作为后世子孙(世子或继位皇 帝)共享神道的制度。在孝陵陵域内,其东部就有与之相隔仅六十米 的皇太子朱标的东陵。考古勘探表明,东陵没有自己的单独神道和 御河及御河桥,而是与孝陵共享一个神道及御河桥。这一制度被后
来的明十三陵所使用。北京明十三陵受孝陵影响,共享一个神道,从 石牌坊到长陵,总长达七千米,从而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宏伟的陵墓建 筑群。
第五,大量使用砖石结构,并具备了体系完善的排水系统。明孝 陵地面建筑较多,设计者主要突出了大金门、碑楼、孝陵殿、方城、明 楼。这些大型单体建筑物普遍使用砖石起券,用石须弥座做基础,中 部墙身以巨石或巨砖迭砌作拱顶,挑糖作石制,建筑物顶部依尊卑级 别高低覆盖不同釉色的琉璃瓦构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木结构转 化为砖石结构,这是从明代开始的,具体说是从明初南京宫墙和陵墓 建筑开始。用砖来起拱券,从而出现了无梁殿建筑,这是我国建筑材 料和建筑技术的一个大发展,从而奠定了明清帝陵建筑技法的基本 格调。这种建筑材料的普遍使用,使明孝陵具有了相当的防火功能。 与此同时,明孝陵的排水系统与建筑空间分割达到了和谐有序。南 方雨水充沛,帝王陵墓排水系统必须完善,但又不能破坏整个陵域的 风水。明孝陵利用天然的水系,设置外御河、内御河及宝城御河三道 由东向西的水系,通过御桥在空间上实现联接,使整个陵区和谐完 美,富有生命的活力。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第一节 南京朱元璋明孝陵发布于2024-01-16 22:53:29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