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的写作背景是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当时,中央红军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遵义会议后,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决定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夺取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在攻打娄山关的战斗中,红军战士们奋勇作战,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和艰难的攻坚。

这首词生动地反映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革命意志,也体现了红军在艰难困境中不断前进、寻求突破的坚定信念。它既是对这场关键战斗的艺术再现,也是对红军长征精神的高度凝练和升华。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1935 年 2 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这首词上阕写红军向娄山关进军时的战前态势与艰难处境。“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以壮烈的西风、凄寒的雁叫和霜晨冷月营造出一种冷峻悲壮的氛围。“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通过描写细碎的马蹄声和低沉的喇叭声,进一步烘托出紧张而凝重的气氛。

下阕写红军战士夺取和越过娄山关的壮烈情景以及胜利后的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现出红军面对艰险如铁的娄山关,毫不畏惧,以大无畏的精神跨越而过,体现了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形象地描绘出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暗示着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漫长,以及战士们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斗的崇高精神。

整首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抒发了作者面对困难和艰险的从容气度与博大胸怀,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与无限豪情。它既是一幅壮丽的战争画卷,也是一曲激昂的革命乐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解读发布于2024-06-12 22: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