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2016年的一个秋日,一名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程师登上了国际航班,他即将去往英国的一个名为纽卡斯尔的城市。


这名工程师肩负着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交给他的重任——去考察英国领土内的一块属于中国政府的土地。


别看这块土地仅有16.7平方米,来由却历史悠久——它归属于中国已经超过130年了——这个年份所代表的不仅是这块土地的历史;它更意味着,当初从英国人手上得到这块土地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晚清政府。


这就更加奇怪了!


众所周知,当时的清政府正为帝国主义侵略者而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怎么会跑到遥远的英国,还能从全盛时期的日不落帝国手中获得一块土地呢?


这一切故事的起源,还要从北洋水师说起...




李鸿章建设水师的宏愿


19世纪70年代,当时的清政府处于难得的回光返照时期。


得到了帝国实际掌权者支持的恭亲王,一力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岌岌可危的清政府带来了一段难得的上升时期。


在学习过中国近代史以后,许多人对于晚清政府的印象停留在软弱无能上,对于慈禧这个掌权者就更是恨之入骨。


慈禧的形象似乎长期与固执守旧,自私自利,软弱无能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哪怕只是看她挪用军费为自己置办寿宴,这些批评也绝非污蔑。


但人都是复杂的,对于慈禧来说,只要不危及自己的权力,她对西方的新事物并不排斥,她也绝非纯粹的守旧派。


洋务运动时期,满朝文武支持恭亲王的并不多,若非有两位年轻的太后撑腰,洋务运动很难落实。



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这件事极大地刺痛了清政府敏感的神经。在慈禧的支持下,恭亲王委任国家重臣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


李鸿章在认真考察过后,采纳了闽台官员以及船政大臣的观点,认为日本之所以能够侵犯台湾,最重要的倚仗便是拥有两艘铁甲舰。


在当时的世界上,铁甲舰还是足以称雄的舰种,与农业国常用的木船对抗,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无往不利。


在水军上被西方工业强国击败,清朝官员尚且能以敌人太强自我安慰,但被一直以来的弱国日本威胁,这令满朝文武难以忍受。他们将一切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装备,一时间,购买铁甲舰的请愿从四面八方送达中央。



在清朝高官纷纷发声,表达与中国毗邻的日本拥有铁甲舰对中国产生威胁后,朝廷终于就“应该立刻向国外购买先进舰船”这件事达成了共识。


但是针对众人所提及的铁甲舰,朝廷谕旨却表示,铁甲舰需要花费的钱实在太多,买起来也很困难,应酌情考虑购买。


不知道是否由于这道谕旨的缘故,在北洋水师的建设过程中,针对舰船的购买历程堪称一波三折...



充满波折的购船经历


尽管北洋水师的建立与日本所拥有的铁甲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鸿章也迫切希望为中国新海军配备这种高端舰船,但经费不足是客观事实。


在当时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游说下,李鸿章购买了他所谓的“物美价廉”、“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蚊子船。这种船船身较小,远不如铁甲舰坚固,但配有巨炮,可以用来防守港口。


为了增强海军实力,李鸿章只能重启对铁甲舰的购买计划。

短短一年的时间后,这笔成交价高达四十五万两白银的交易即告达成,四艘全新建造的蚊子船在两位英国海军舰长的驾驶下抵达中国。


这些全新的先进战舰令中国海军极为兴奋,在试过船上搭载的巨炮后,李鸿章满意地将成果汇报给朝廷。


各处海军听闻此事后羡慕不已,纷纷联络李鸿章,希望能够分到这批舰船,但李鸿章对此断然拒绝。


由于四艘蚊子船实在不够分,不久后,朝廷再次委派李鸿章向英国下了订单。加上山东、广东的订单,清政府共计向英国订购了十一艘蚊子船,其中六艘被编入北洋舰队。



在刚刚向英国下达两轮订单的时候,李鸿章对于蚊子船在北洋舰队中服役一事志得意满,认为这是海防第一利器。


但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这种造价远低于铁甲舰的小船的缺陷就暴露无遗——由于船小炮大,自身又脆弱,这种船想要离开港口参与海战几乎全无可能。


为了增强海军实力,李鸿章只能重启对铁甲舰的购买计划。


但当时制造铁甲舰的技术掌握在德国人手中,英国显然不希望这笔订单达成,于是,劝阻李鸿章的任务又一次落到了赫德头上。



这位牵线人再次求见了李鸿章,并向他极力推销英国的撞击快船。那是一种新式巡洋舰,在他口中,这种船同样“物美价廉”,其行驶速度极快,且船头有撞角,可以通过撞击破坏铁甲舰。


由于资金紧张,李鸿章又一次放弃了铁甲舰,转而向英国订购撞击快船。


这次的购船经历对于李鸿章来说并不愉快。


赫德在清政府购买蚊子船的时候,就对李鸿章关于“由中国海军留学生驾驶舰船回国”的要求视而不见,在本次购买巡洋舰的交易中,赫德极力主张由英国海军将舰船开往中国。


两人的争执旷日持久,最终,以李鸿章的胜利告终。



另一方面,由于英国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导致原本约定好的交船日期再三变动,按时抵达英国接船的北洋水师士兵,不得不滞留英国许久。



纽卡斯尔的水兵墓


出于节省经费和锻炼海军的目的,李鸿章要求由中国海军前往英国接船,他在与赫德的争论中获胜。


最终,清政府决定由丁汝昌带队,于1880年12月23日率领北洋水师的200多名士兵前往英国。


此事在英国引起极大反响,政府方面自然是就一支海军小队在本国登录争论不休,而民众则对这些神秘东方的来客充满好奇。



在北洋水师登录的城市纽卡斯尔,至今依旧流传着关于那些来自遥远东方国度的水兵的歌谣。


当然,民间传唱的小调所记载的内容往往失真,但足以看出,他们对于这些远方来客是怀着好奇与善意的,就像早些年在街上围观老外的群众一样。


但是,远洋航行并非儿戏。跨越海洋,在异国他乡久住,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并不安全。


以那时候的医疗卫生水平,即使只是在国内进行远途旅行,都有可能因水土不服而患病,更何况这些第一次出海的水军。


这些人在海上漂流数月,又在异国他乡滞留太久,最终,有两人永久地留在了英国的土地上。



由于路途遥远等原因,这两位士兵的遗体无法被带回祖国。


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期待着落叶归根,即使生前不能回归故土,也会尽可能将战友的遗体带回家乡。


或许是出于对这两位年轻的士兵无法回家的愧疚,由清政府出资,为他们在纽卡斯尔圣约翰墓园购买了一块墓地,将他们安葬在了英国。


后来,清政府第二次派水兵前往英国接船的时候,又有三人因疾病在英国去世,他们同样享受了这一待遇,被葬在了两位前辈身边。




历史中的温度


在第一批前往英国接船的水军中,有一位名叫池仲佑的文职军官,他是清末的举人,对西方学说也颇有了解,是李鸿章的幕僚。


池仲佑作为一位曾经读书科举的中国文人,有着撰写游记的良好习惯,他的许多文章随笔都成为清末海军的重要史料。


根据他的记载,这次抵达英国后,有许多热情的当地市民请求参观中国的巡洋舰。


纽卡斯尔作为英国著名船只制造厂的所在地,巡洋舰并不算多么稀罕的东西,而当地市民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是这些遥远东方的客人。



在丁汝昌批准这些市民的申请后,北洋舰队的士兵们得以与当地人有更多接触。


其中,出生于书香门第,文质彬彬的文职军官池仲佑自然是大受欢迎。他多次接受英国人的邀请,出席各种聚会。


在这期间,池仲佑结识了一位名叫意腻的美丽姑娘,并由此发展出一段动人的情谊。


池仲佑在游记中多次提及这位姑娘,初见时是在宴会上一身红衣的惊艳,后来是两人多次书信往来和相约见面。


可惜的是,池仲佑身为中国军官,终究是要回归自己的故土。


在临行前,意腻为池仲佑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蛋糕和曲奇,而池仲佑则请求意腻和她的姐姐帮他照顾战友的坟墓。



姐妹二人答应了他的请求。


根据池仲佑在游记中的记录,意腻和姐姐玛其梨许诺他,将会照看二人的墓地,并为他们栽花。


这是由于英国女士,常常在礼拜日的时候在墓地上栽花的风俗,池仲佑认为这是一种善举。


意腻姐妹终身遵守了这一诺言,即使她们后来已经嫁人,依旧会定期为这些安葬在异国他乡的士兵们照看坟墓,并且在他们的墓前种植了一种黄色的小花。


据说,这种花的含义是“给那些永远不能还乡的人”...



在英国的中国土地


时间来到2016年,一位在英国学习摄影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在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地拍摄了这些水兵墓的照片。


由于他从小就对北洋舰队和甲午海战非常感兴趣,所以,知道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他怀着好奇的心情前往墓园,却发现这些超过百年的坟墓已经破败,在拍摄过墓园的照片后,便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中国大使馆。



此事引起了中国大使馆和当地华人组织的极大关注,经过查询,他们确认了这些墓地在130年前被中国政府买下,其中后三座的购买人是Fong Yah Jang(或为当时主管人员),墓地的所有者则是中国政府。


尽管这块占地面积仅有16.7平方米的墓地并非领土,但这块地皮的确为中国政府所购买,而其上兴建的墓葬也是中国重要文化遗产


在确认过墓地的历史渊源和所有权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立刻制定了关于调查和修复的方案,并于2016年九月派出技术代表前往当地进行调查。


根据当地的调查结果,中方与英国方面经过协商,最终决定由双方共同进行修缮。


这块水兵墓不仅代表了中国寻求自强之路的经历,同时也是英国水军和军工制造产业鼎盛时期的见证者,对于中英双方都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在这则消息传回国内以后,国内群众也反响热烈。


2016年12月,基金会就水兵墓修缮工程向社会募捐,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对于这个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海外公募项目,许多人慷慨解囊,大家都希望那些葬身异国的士兵能够安息。


在国外的华人圈也同样有许多人关心此事,自从修缮项目见报后,就有许多人前去祭奠。那几座原本冷清的坟墓前,也常有纪念物摆放了。




文化遗产与铭记历史


这块远在英国的墓地见证了清政府组建北洋海军的那段历史。


事实上,那并不是件什么令人愉快的往事。在购买舰船的过程中,李鸿章一次又一次地“交学费”,一次又一次斥巨资购买到有缺陷的商品。


清政府强军梦的破碎,尽管有其自身腐败无能的因素,这些武器制造商的欺骗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北洋水师第一次赴英国接船,带回的两艘巡洋舰就是粗制滥造的次品,英籍船长甚至直言这是骗人的东西。


在购买舰船的种类上,赫德也多次误导李鸿章。


为了保证中国的订单始终发往英国,而不是擅长制造铁甲舰的德国,赫德引导李鸿章购买了许多实用价值不高的蚊子船,而在英国订购的巡洋舰也并没有安装约定好的鱼雷艇。


在李鸿章向英国订购的鱼雷艇达不到预订航速的时候,赫德不但毫无作为,还肆无忌惮地说着风凉话,劝中国人接受这一批不合格的军备。


这段令人不愉快的历史在向我们证明,国家的强大是一切国际交往的前提。


一旦国家处于弱小、落后的地位,即使想要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令自身强大,也很有可能会面对许多不公平的交易,交无数次的“学费”,甚至在交过学费后也难以达成目的。




结语


在针对墓园修缮工作的募捐中,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认为,这是一个有感情,有温度的项目。


但水兵墓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这个项目当中,希望人们获得的不仅仅是让那五位出生中国的水兵于他乡安息的感动,也能铭记那段耻辱的、悲痛的历史。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英国有一残破墓地,主权归大清葬有5位将士,百年后才被重新发现发布于2024-01-16 21:35:45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