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英雄辈出。司马懿更是司马氏一族的奠基人,他通过多年谋划和布局,最终掌握大权,使司马氏一统天下。
一、魏明帝驾崩,司马懿与曹爽共掌大权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继位的仅仅是个8岁的孩童——曹芳。明帝在临终前选定曹衮之子曹爽与心腹大臣司马懿共同辅政,希望两人能互相制衡,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曹爽作为曹氏宗亲,父亲曹衮在朝中势力颇大,他自小就备受宠爱。而司马懿出身寒门,单凭自身的才能步步高升,深受明帝倚重。明帝这样安排,一方面希望两人能同心协力辅佐幼主;另一方面,也能使两人相互牵制、防止任何一方专权。
起初,曹爽对司马懿还抱持戒心,对他彬彬有礼,两人关系十分和睦。曹爽向来礼遇有加,对司马懿更是小心翼翼。在朝堂上,曹爽对司马懿的建议多有采纳,甚至连些微的事务也要与司马懿商讨后才决断。
然而好景不长,权力的增长往往会暴露人的弱点与野心。曹爽性格本就骄横,权力加身后,他的野心逐渐膨胀,开始暗自觊觎独揽大权。他先是运用自己父亲留下的势力,扩大自己在朝中的权限,对年幼的曹芳进行控制。然后,他开始明里暗里排斥司马懿的势力,打压司马懿的亲信,将他们逐出朝堂。
二、司马懿表面隐忍,暗中谋划翻身
面对曹爽日渐坐大的势力,司马懿并未与之直接对抗,而是表面上对曹爽俯首帖耳,出示出一副病弱失势的样子。其实,司马懿内心早已经看穿了曹爽的用心,只是韬光养晦之时,暂时隐忍以待时机。
这种隐忍持续了整整9年。9年间,司马懿几乎绝迹朝堂,整日闭门不出,甚至有传言说他已病危。朝野中对此传言解读不一,有人认为曹爽手段太重,司马懿实在无法对抗只能苟延残喘;有人则认为司马懿志在夺权,正等待时机翻身。然而准确掌握司马懿想法的人寥寥无几。
表面上病弱的司马懿,暗地里一直在谋划权力之争。他深谙大局,明白仅凭自己与曹爽正面对抗难以取胜,必须聚集力量。他暗中联系天下英俊之士,选拔百里之内的忠心之士,以极富诱惑力的条件吸收人才,悄无声息地培养起一支属于自己的死士军团。
这些死士大多来自普通民家,有的出身寒门,仕途不顺;有的家境尚可,却碍于门第无法在朝堂上作为。他们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多有不满,心中又怀揣理想抱负。司马懿敏锐地把握这些年轻人的心理,让死士视自己为实现抱负、翻身仕途的唯一通道。
三、严选三千死士,用利诱和惩戒笼络人心
通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司马懿最终从众多愿效忠他的年轻人中筛选出三千名志趣相投、涵养深厚的死士。为了牢牢掌控住这批心腹,司马懿用各种手段让死士对自己言听计从、视死如归。
首先,他着力培养死士对自己个人的忠诚,灌输忠君之思想,让死士视他为唯一的领路人。其次,他向死士许诺,只要助自己登上皇位,就封他们为功臣,使他们的家族荣华富贵、仕途顺遂,从而激发死士对利益的渴望。
最后,司马懿还以死士的家人为要挟,明示暗示家人的性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人情之虑防止死士叛变。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司马懿确保死士对他言听计从、视死如归。
为防曹爽察觉,这些死士被隐秘地分散在各地,藏匿在普通百姓之中,或农或工,各显神通。平日里,司马懿会通过中间人传达指令,与死士保持联系协调。九年时间,这些死士在司马懿精心培育下,逐渐成长为司马懿最坚实的后盾。
四、高平陵之变,死士助司马懿夺权成功
九年的时间在司马懿的精心计算下悄然流逝。正始十年春节刚过,曹爽带领年幼的曹芳和文武百官前去高平陵祭祀先帝。此时,朝中大部分重要官员都跟随在曹爽身边。司马懿终于等到了翻身的大好良机。
得知曹爽外出之事后,司马懿迅速发动行动。他先命心腹高柔、王观控制了留守皇城的禁军。然后向皇太后进谏,声称曹爽专权已久,已经把持朝政大权,必须在他归来之前早日除去他的势力。与此同时,他秘密调动死士,迅速占领了皇城的武器库。
等曹爽从陵墓祭祀归来,出城迎接他的竟是三千名全副武装的死士和司马懿本人。曹爽意识到自己中了司马懿的圈套,已陷入绝境,想要抵抗也于事无补。他让亲信向司马懿求饶,表示愿意交出兵权,只求饶自己一命。司马懿表面上答应了,实则趁机将曹爽父子逮捕囚禁,不久便赐死在狱中。
至此,司马懿终于一雪前耻。多年来的布局和培植死士为他最终夺权成功立下汗马功劳。此后,他控制住曹芳,摄政朝政,逐渐掌握实权,最后取而代之,开创西晋王朝。
五、死士的出现成就司马懿夺权梦想
司马懿多年来隐忍地培植死士,正是他夺取权力的关键所在。九年时间,他小心翼翼地选拔培养,用各种手段笼络人心,只为在最关键的时刻能依靠他们翻盘成功。三千死士的出现,成为曹爽始料未及的致命一击。
如果没有这批死士助力,仅凭司马懿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掌控全局的。正是有了死士迅速控制皇城和军权,曹爽方才会在回朝后立刻陷入绝境。这也从侧面展现了司马懿枭雄风范,先人一步布局人心,以长时间的辛勤耕耘换取最后的胜利。
六、不择手段争权夺利,司马懿可称谓政治高手
司马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政治高手。为了争权夺利,他可以隐忍多年,从不与曹爽正面交锋。甚至可以暗中笼络民心,用封官许愿等手段培植自己的势力。
司马懿在权力斗争中运用的种种手段,或许不够光明正大,但却的的确确奏效。正如后人评论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我们不必苛求每一位权力斗争的参与者都是百分百纯洁高尚的人格者,因为黑白对错本就难分。司马懿能否称得上完全正义可能有争议,但他智谋过人、手段高明已成不争的事实。
结语
从司马懿的故事可以看出,权力的游戏从来就不乏阴谋与算计。表面上的隐忍不一定代表软弱,往往是更大阴谋的伪装。这个看似败落的老臣,暗地里却在耐心布局,最终一举夺权。
我们不能被表象迷惑了眼睛,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此外,人心这件事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临时凑合难以赢得真正的忠诚。
记取历史的教训,树立远见,洞察人心,方能成大事。同时还需要大局观、豁达胸怀,因为黑白并不易分,苛求每个权力争夺者都是圣人君子也并不现实。
把握住时间积淀与人心,或许更应该是我们作为普通人学习司马懿故事的真谛。
历史君:知名新锐历史作家,擅长明清、民国、古代史,粉丝数百万。新媒十大影响力新媒体人物,新媒榜百大风云自媒体,青年新媒体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拿得起放不下的大明史》,《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中国史》。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历史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如何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确实高明发布于2023-11-11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