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饱受元朝官吏的盘剥敲诈,对官员贪污腐化、欺压百姓的行为恨之入骨。
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便决定以铁腕手段进行反腐,创造出一个清平盛世。为此,他制定出台了诸多律令,并发明了骇人听闻的“草剥皮楦”的酷刑。
朱元璋对于贪腐毫不留情,宁杀一千,不放一人,甚至他的驸马在贪腐后,都被无情的杀死。
很多人都对此提出了疑问,朱元璋如此不择手段的进行反腐,是对,还是错呢?
朱元璋的反腐手段
一是立法。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深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就改革了前朝的御史台,建立了新的监察机构“都察院”。
都察院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来预防、规定、处理官员的贪腐问题。
都察院成立后,很快就出台了一部法律《大明律》。其中明确规定了对贪腐官员的具体惩罚措施。
比如其中规定:贪赃枉法者,如果金额一贯以下的,杖责七十大板,每增加五贯罪加一等,如果达到八十贯,那就会被处以绞刑。
只贪赃未枉法的,定罪会轻很多。一贯以下的杖责六十大板,每五贯罪加一等。如果达到一百二十贯,会杖责一百大板,并且免去官职,流放到千里之外的边疆服苦役。
对于那些贪赃金额达到六十两,在百姓中间影响又比较恶劣的的官员,朱元璋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他首创了一种新的刑罚。
这种刑罚叫做“剥皮楦草”就是先把这些贪官的脑袋砍下来,然后把身体的皮剥下来,里面填上杂草,悬挂到公堂之上,对后任的官员以示警戒。
朱元璋为了改善当时的财务管理制度,杜绝官员利用财务漏洞进行贪腐,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
其中最有效的一条,就是对数字的改革,他将以前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成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这一小小的举措,不仅有效堵住了明朝在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同时也开创了我国金额大写的历史,一直到今天都还发挥着作用。
二是普法。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为了让明朝的每一个老百姓都明白自己惩治腐败的决心,决定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普法运动。
他命都察院把之前处理过的贪污官员的案子进行整理,编辑成了四本通俗书籍,分别是《大诰》、《大诰武臣》、《大诰续编》、《大诰三编》。
朱元璋规定,每家每户必须有一本《大诰》,政府官员必须每月派人下乡进行宣讲,凡不遵守者,受重罚。
为了让政策得到落实,朱元璋不仅以身作则,亲自到午门给为京城百姓讲解《大明律诰》的“立法宗旨”。
他还在各地组织了宣讲大会,聘请专业的讲师进行讲授,一时间,民众学习明律的热情高涨,经常出现万人空巷的景象。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时隔七年之后朱元璋又出版了一本反腐教材《醒贪简要录》,每个官员人手一册。
朱元璋为了表达对百姓的体恤之情,在《醒贪简要录》序中写道:士农工商四民之中,最辛苦者农民也。
他们每日辛勤劳作,忍受赤日炎炎之苦,等到秋收,交完皇粮,所剩无几。
如果再遇到旱涝虫灾,那更是全家惶惶不可终日,毫无生活希望。可是,有些官员却不懂得怜惜百姓,反而层层盘剥,重重虐待他们,真是没有良心。
他重申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明官员都和他一样体恤大明子民。
为了警示官员,朱元璋下令,每一次斩杀贪官之前,都要求刑部进行公告,并让所有的衙门公职人员前往观看,以示教育。
三是执法。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导致经常出现“天高皇帝远”的现象。
朱元璋为了防止官员们官官相护,闭塞圣听,他广开言路,让每一个遥远的哭声都能够进入到朝堂中来。
为此,他在午门外设立了一个“鸣冤鼔”只要是大明的百姓,受了冤屈,而地方官员又坐视不管的话,就可以来到京城告御状。皇帝听到鼓声,就会直接进行审理,为百姓伸冤。
为了更好的鼓励老百姓对官员进行监督,朱元璋还准许所有百姓可以密封奏事,只要写一封信,进行密封,放到指定的地点,信件就可以到达皇帝手中。
他还设立了好多校检机构,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负责对各级官员进行秘密监视,一旦发现贪赃枉法行为,即可上报朱元璋知晓。
朱元璋深知官员有很多潜规则,很多官员表面上看着很清廉,却常常喜欢下乡,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在乡下建立了很多豪宅美池,供自己享受。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朱元璋规定了官员每年下乡的次数和时间,大大减轻了百姓接待这些官员的负担。
朱元璋从小就目睹了在元朝末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所以,他很看重官员亲属的犯罪问题,朱元璋在《大诰续编》中规定:凡亲属犯法者,一视同仁,绝不姑息。
朱元璋冷面杀附马
元朝末期,因为天灾人祸的原因,很多老百姓没有饭吃,导致了各地农民起义的爆发。
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一上台就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这一点上他做的要比之前的任何一位皇帝都好。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为了恢复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开荒,对新开垦的土地,给予三年的免税期。
于是,各地农民纷纷开荒造田,经过三年时间,大明朝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甚至达到了元朝末期的2倍多。
此外,朱元璋还实施了屯田、移田等政策,很快,大明朝的田赋收入就从1600万石涨到了3200万石。
据《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看到国库充盈高兴坏了,他对众大臣说:“吾田赋已足,不宜再收,应藏富于民耳。”
于是,朱元璋开始轻徭薄赋,让老百姓每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钱,老百姓对朱元璋感恩戴德。
但是,很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朱元璋为了剿灭元朝的残党,进行了几次战争,耗费巨大,国库很快就被掏空了。
《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曾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钱。”要知道,历朝历代,军费支出都是一个王朝财政的无底洞。
朱元璋本以为,通过让军队进行屯田可以实现军粮的自给自足,实现富国和强兵的双赢,但是几次战争打破了他的美好幻想。
但是,他又不想通过提高田赋来弥补军费的缺口。经过和群臣商议,他决定从盐、茶、酒这样的官营专卖物品来下手。
和粮食相比,茶叶好像算不上什么生活必需品,但是对游牧民族来说,茶叶就很重要了。
他们往往以牛羊肉奶为主要食物,这些东西吃多了就会很腻,会堆积大量脂肪,长期如此势必会影响健康,所以必须要靠喝茶来进行辅助消化。
但是,游牧民族它既不会种茶,又不会制茶,所以自唐宋以来,朝廷就利用茶叶来制约着羌族、戎族等少数民族。
可以说,在战略意义上,茶叶的地位是独一份的。现在朱元璋又想利用茶叶来向少数民族来筹集军费。
于是,朱元璋就在边关贮存了大量茶叶,用来高价卖给游牧民族,获得了大量财富。
同时,朱元璋还颁布《茶马法》,其中规定:严禁茶叶走私,任何人不得私贩茶叶,违令者,处以极刑。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说过,当利润有百分之十的时候,就能使人蠢蠢欲动;当利润有百分之五十的时候,就能使人践踏人间的法律;如果利润达到了百分之百,即使上绞刑架他们也无所畏惧。
距历史记载,明朝的茶叶贸易,利润高达百分之二百,这让那些逐利的商人对此趋之若鹜。
但是,他们也碍于朱元璋的严刑峻法,不敢大量走私,只能小打小闹。后来出现了一个人,让他们看到了做大的希望。
这个人就是朱元璋的女婿,叫做欧阳伦。他出身平民家庭,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先是学则优则仕,考取了进士功名,又因为自己长的一表人才,被朱元璋最宠爱的女儿安庆公主看重,成为了当朝驸马。
但是,欧阳伦是一个妥妥的凤凰男,即自卑又自负,有了权势以后,想起小时候的悲惨生活,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报偿心理。
很快,他就从积极向上的三好青年,变成了奢侈淫逸的皇亲国戚。他不但喜欢富丽堂皇的大宅子,还喜欢在风月场所一掷千金。
这样的奢侈生活,没多久就让他负债累累。这事又不能让公主知道,于是他就想要通过出卖自己的权力来进行贪腐。
这年,欧阳伦奉命到陕西、甘肃等地巡查边境。当他看到茶叶贸易的暴利以后,就想从中取利。
那些走私商人听到了风声,就找到了欧阳伦,他们一拍即合,开始了大量走私茶叶的勾当。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有一回,欧阳伦的管家又收购了大量茶叶,和商人一起去边境贩卖。
到了关卡那里,遇到了一个小吏进行阻拦。管家大怒,因为从来就没人敢阻拦过他们,大家都知道他们是驸马爷的人,不敢得罪,都是让直接通关。
但是,今天这个小吏是新来的,对工作很热情负责,他看到这些人没有朝廷的批文,就不让他们过去。
于是,他们就拳打脚踢,把这个小吏打了一顿。后来,经过同事告知才知晓,这是驸马爷的车队,不该得罪他们。
小吏本想咽下这口气,但越想越生气,回家就提笔写了一份激情澎湃的密折把欧阳伦给告了。
据《御制纪非录》记载,朱元璋看到奏折,火冒三丈:“我刚颁布了《茶马法》,三令五申禁止国民走私,违者重罚。可现在倒好,自己的女婿第一个出来打我的脸,去把驸马给我抓过来!”
经过三司会审,很快确定了驸马犯罪的事实,而且发现此案涉及的人员之多,金额之大触目惊心。朱元璋大怒,判处了欧阳伦死刑。
安庆公主听到消息大惊失色,拉着自己的母亲马皇后前去找朱元璋求情,希望他网开一面,饶了驸马这次。
朱元璋以前反腐一直都是雷厉风行,现在却为了难。如果杀了欧阳伦,自己的女儿就成了寡妇了,而且女儿现在还怀有身孕。
如果不杀欧阳伦,法律的尊严就会被践踏,自己一直倡导的反腐行为,就会被当成笑话。
最后,朱元璋为了江山社稷,还是下令处死了欧阳伦,参与走私一事的商人也全部被诛杀。
朱元璋以这样的雷厉风行、大义灭亲的行动,昭告全国:不要心存侥幸,即使你是驸马,只要你敢贪,我就敢杀!
对杀死驸马的争议
在朱元璋的铁腕手段下,明朝初年的官员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并开创了可喜的“洪武之治”的繁荣局面。
朱元璋的反腐行动让百姓们看到了一个公正、勇敢的皇帝。他的行动表明他对腐败和不道德行为的态度是严厉和不妥协的。
这样的行为对于他的统治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可以使百姓们对他的统治更加信任和尊重。
然而,朱元璋的反腐行为也存在一些问题,他的铁面无私会让其他官员们感到不安,他们会害怕自己也会受到同样的惩罚。这种不安会在政府中产生了不稳定和不和谐的气氛。
此外,杀掉驸马的做法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动荡。他的行为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满和愤怒,这些人会借此机会来反抗朱元璋的统治。这样的反抗甚至会导致王朝的不稳定和社会的动荡。
综上所述,朱元璋为了反腐,不惜杀死驸马的行为,有其利弊。虽然他的行动表明他对腐败和贪污的态度是严厉的,但这种做法也可能会引起政治动荡和不和谐的气氛。
因此,在反腐和打击贪污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温和和适度的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历史君:知名新锐历史作家,擅长明清、民国、古代史,粉丝数百万。新媒十大影响力新媒体人物,新媒榜百大风云自媒体,青年新媒体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拿得起放不下的大明史》,《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中国史》。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历史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朱元璋为了反腐,不留情面的杀掉驸马,是对还是错?发布于2023-11-11 11: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