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意思是交错刻画,交错的花纹(也就是说现在的“纹”就是古文的“文”),凡是“文”的偏旁都从文。

“文”甲骨文已有之,一个站立的人,金文,小篆一脉相承,本身字义是“文身”,因为文身是在身上刺花,因此又引申为“花纹”,进而引申为“有条理”。《易经.系辞》: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无色成文而不乱;《尚书》: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意思是:古时候,伏羲氏做天下王的时候,发明了(刻画了)八卦,将文字刻画在木头一侧,以取代结绳记事的方法,这是文字书籍的起源。说清楚了文字起源和“文”从单纯的刻画到表达意思的转变。现代文字的“文”仍然有“纹理”的意思,我们平时注意不到。

“文”作为谥号使用,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作为一个人的盖棺定论,“文”是典型的“美谥”。《逸周书.谥法》“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都是好词,第一句经天纬地,就是为天地画规矩,刻画规划的意思很明显。“文”曾经是最好的“谥”了。周代比较有名的有:周公旦,秦文公,晋文公重耳,曹文侯寿,楚文王赀,燕文公时,魏文侯都,田文子须无,赵文子武等等。汉朝时有:汝阴文侯夏侯婴,淮阳文王刘玄,齐文王刘则,鲁文王刘陵,河间文王刘辟疆,楚文王刘礼。南北朝有:衡阳王刘义季,元昭业,任城王元彝,宇文泰,长孙俭等,王族占大多数。隋唐时有:上官仪,令孤楚,白居易,韩愈等。宋代有:王安石,朱熹,王珪等。

谥法,一字好于二字,唐以后大臣单谥一字的逐渐减少,一般都是二字,谥“文贞”就是最好的了,北宋初李昉、王旦都谥文贞,到了宋仁宗时期,因避讳皇帝名讳(仁宗叫赵祯)改文贞为文正,范仲淹死后谥“文正”,司马光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超过了单谥“文”。此后皇帝轻易不肯给大臣“文正”的谥号。元以后及明、清都只有区区数人获得。元代的耶律楚才,明代方孝孺、李东阳、谢迁,清代刘统勋(刘墉他爹)、朱珪、曹振镛、曾国藩、李鸿藻等。

“文”还是姓氏,据传大多数源于以“谥”为氏,如周文王后代,以文为氏,周文王又被称为得姓始祖。还有卫献公时有孙文子,子孙姓文。陈厉公子陈完(田完)子孙有姓文。还有以名为姓氏,孟尝君田文,子孙以文为姓氏。还有五代时敬姓为避讳石敬瑭,改文姓。

“文”作为一个字和单字词,基本都是美好事物的表达,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华夏文明之成为文明的起点,伏羲氏作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华夏才离开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进入到了以文载道的文明时期,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所谓“服章之美”谓有文也!

“文”为谥,无论是文、文正、文襄、文忠,可以足慰平生了,这是古代士大夫的终极追求,也应该成为现代人的自省和自我激励。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说文解字”——文发布于2023-12-19 00: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