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从老从子,以子承老之意,“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核心价值观之一。“孝”的观念的产生有远古说,殷商说,西周说等。《尔雅》善父母为孝;《周礼-师氏》孝三行,一曰考行,以亲父母;《荀子》能以事亲谓之孝。基本都是以父母为孝的对象。有人说:孝不是天生的么?连动物也懂孝的,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之类,那是扯淡!人类社会所有概念的产生都是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是人之所以为“人”并有别于动物的核心标志。那种以动物喻人的说法是把人又降回到动物去了。扯远了,“孝”到底产生于何时呢。中国自古有尊老,尚齿的传统,有追祀祖先的传统,毫无疑问是“孝”的概念产生的基石,殷商古文献有大量祭祀内容,包括祭祀祖先,但对于“孝”的概念则还不确凿。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呢?一是远古说。认为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为上限至夏代为下限,然而没有考古例证支持,亦没有古文献支持,现存文献大都是春秋时期或更晚的,那里说到三皇五帝时期明显不靠谱,因为三皇五帝似乎就是这一时期造出来的,至于舜之“至孝”同样无稽。二是殷商时。认为殷商时期“孝”是以祖先崇拜为核心,尊祖之意并延申至善事父母。然而也无考古支持,唯一的文献记载是王囯维考证出卜辞里有一个人叫“孝已”但是孤证,另外作为人名与道德伦理意义也不是一回事,此说有待新证据。三是产生于西周,这个比较确实。根据西周铭文,周初,祀祖才真正具有孝道之教化意义。另外“孝”观念产生与宗法制度密切联系,作为道德规范是宗法家族制度的产物。最初,只有宗子(嫡长子)可以祭祀祖先,庶子是不能单独直接祭祀祖先的,这一传统甚至延续到近代。庶子不能祭祖不能对祖先尽“孝”,但这一情感需求是存在的,怎么解决呢?众庶们不可以祭祖但可以“敬宗”就是自己这一支的开端,于是宗,宗室,宗子,宗老就有了代表先祖的权力和资格成为“孝”的对象。早期的“孝”的对象都指先祖,先王,己逝的祖先而非健在的父母,宗法制度之后逐渐过度到在世的父母。因此,孝用的比较多的是“追孝”、“享孝”、“孝享”、“享用孝”等。孔子说:父在观其志,文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孝的对象是去世的父亲。但到东周以后则并不严格了,“孝养”的摡念开始产生,《尚书.酒诰》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殷人努力牵牛赶车,到外地去从事贸易,取得收入用来孝敬和赡养父母亲。《尚书》意为上古之书,记三代以来故事,但一般认为是孔子整理古籍并编订,应该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东周以来道德风俗“孝”一般还和敬连用:孝敬。《论语》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只是赡养、奉养老人还不能说是孝,还要发自内心的“敬”才能算是孝。还有: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仅仅是看到长辈有事情主动去帮着做,有了酒食先请长辈享用,就是孝么?不是啊,主要还是个态度问题。与其他核心价值相同,“孝”的概念发展到了东周时期,也有一个对应价值,子对父应孝,父对子应慈,所谓:父慈子孝《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孔子为代表的先儒对于价值观还是讲究对应的(不是对等),更加强调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

    “孝”从远古的孝祖,发展到后来的孝亲,到了今天主要是对于父母。不祭祀祖先似乎也没人说不孝了,这显然与宗法制度的消失及现代生产生活的方式改变有关,人们不再依赖于家族,更主要的是新的社会关系。 

   “孝”是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是古老社会关系在现代的体现,“孝”的产生,主要依存于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结构,以家族血缘的远近、亲疏来维持社会关系的等级和稳定,不是一个现代价值观。所有的现代文明(价值、科学、哲学等)统统产生于西方文明,或者说基督教文明,中华传统文明自“五四”起实际已经退居其次,无论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还是其他的学者思想家,争的不过是西方文明里的哪一个具体路线问题,其间虽有所谓“最后的大儒”梁漱溟倡导“乡村运动”等,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此问题忒过复杂,在此不做展开。

    作为古代核心价值的“孝”,如何与现代文明衔接?论语十二章点评以为,“孝”虽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但“孝”的实践缺并不为中华文化所独有,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情感价值,是广泛存在于各个人类文明当中的。中华文化中“孝”的突出,主要的一是专制礼教的要求,二是统治的要求。二者互为表里。奠定了两千年专制统治制度的秦汉王朝,尤其是汉朝,最为讲究的是以孝治国,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孝一定放在最前面。一个人只要“孝”,十之八九会“忠”,这是统治逻辑,不是价值逻辑。剔除了统治逻辑的要求,则与世界其他文明并无不同,世界是存在“共同价值”的。

    “孝”的现代意义,用在父母身上更加直接、更加具体。现在社会工作生活俞加繁忙,对于父母的孝似乎也更加停在口头上,并且有一个阶段重点提倡“舍小家为大家”,“爱国而忘其家”,“孝”的概念一度淡薄。“孝”作为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概念,我们不应丢弃,应该存于心底,时时发扬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说文解字——孝发布于2023-12-19 00:10:28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