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一、字源
“辱”,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上面是“”字,是“蜃”字简省的写法。蜃指一种大蛤蜊,蛤蚌外壳坚硬,先民们用它的壳制成除草的农具。“辱”字下面是手形(又),指用手持蚌镰耕作锄草之意。可能为“”或“耨”的初文。文字学家林义光认为“辱”是“”的本字。也有的资料认为“辰”是除去害虫的意思,意为以手除去害虫。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辰”指农时,失去耕种的时机,就会受到羞辱。但是多数学者不认可许慎的说法。什么时候一个农业活动变成了人的行为引发的情绪感受,目前尚无法精确考证,许慎是东汉人,距离文字成熟的商代已经千年以上,距离规范文字形成的战国至秦代,也已经三百年了,对于文字演化的过程,很多也是靠猜的。“辱”相近的字是“侮”,这两个字都有侮辱的意思。不过侮程度轻,辱程度重。《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这里的“侮”意思是轻视,“辱”的意思是羞辱。“辱”字型演变见下图:

二、用法
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儒者可以亲密而不可以此胁迫,可以亲近而不可以此强迫,可以杀头而不可以羞辱。《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子路这个人,让他出使各国,不会辜负使命。《史记·汲郑列传》:“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东越人相互攻打,是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这里的“辱”有劳烦的意思。韩愈《杂说四首(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因此,虽然有名贵的千里马,如果只能埋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之间,也不能以千里马相称。
《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得宠与受辱都会像受到惊吓一样警觉,高度关注随时会有大的灾难降临。什么叫“宠辱若惊”?“宠”是上级给下级的特殊待遇,得到它时诚惶诚恐,失去它时也诚惶诚恐,这就叫“宠辱若惊”。
曹子曰:勾践忍尝溲之耻,卧薪尝胆,终以灭国报之;用贤受廷杖之辱,悬肉檐下,后以忠直扬名。人生在世,难免与功名利禄打交道,完全不在意的人几乎没有,或为名、或为利,“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是所谓隐士的常态。常人更难以做到宠辱不惊,也没有必要做到宠辱不惊。奖金比别人少了、先进没有当上、上次提拔没有自己、这次处分却有自己,凡此等等,心里难免不平衡。这些都是宠辱,面对宠辱,第一要能平静对待,第二要能够时时警惕、时时戒惧才是最好。易经有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宠辱若惊,这就是最好的状态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说文解字——辱发布于2023-12-19 00:02:19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