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全文&论语读后感



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么?夫子回答:知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进来,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包庇别人,难道君子也偏袒别人么?鲁昭公娶了一个同姓的吴国女子作夫人,称她吴孟子,这样的人知礼,还有什么人不知礼?巫马期将这段话告诉夫子,夫子说:我真是幸运啊,如果有了过错,大家一定都知道。

论语十二章点评: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周代礼制规定:同姓不婚,姬姓的鲁国国君娶同样是姬姓的吴国女子并立为夫人,这是明显的失礼行为。这里孔子遵循的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思维逻辑,但这些人做出了违背周礼的行为应如何?孔子显然采用了一种模糊处理,有双标的嫌疑。这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之一,似乎很含蓄,但也同样的含混不清。孔子作春秋,隐含大量为尊者讳而又隐约指出不合礼的地方,所谓“春秋笔法”就是如此,倘若给不太了解历史的人看,或者对于后人而言,则不免不知所云,于是不免作注解,于是有了春秋三传,就是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但也不免走私,这也是古代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障碍之一吧。

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夫子与人一起唱歌,如果发现他唱的好,就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再唱一遍。

论语十二章点评:好的音乐令人欣赏,孔子亦忍不住唱和,可惜,中国古代的这种活泼的生活情趣后来被道学家们废除了,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唯汉族失去了歌善舞康的本能,康有为说这都是程子、朱熹的罪过。

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夫子说:学习古代文化,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没有达到。

论语十二章点评:这里孔子当然一贯的谦虚,另一方面仍然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学以致用。

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夫子说:若说道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要说(向着圣与仁)努力而不感到厌烦,教导弟子不感到疲倦,到可以这样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啊。

论语十二章点评:《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多次。

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夫子病了,子路要去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么(祈祷有用么)?子路说:有。《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鬼神祈祷。夫子说:那我祈祷很久了。

论语十二章点评:《诔》(音垒)祈祷用的文书,哀悼死者的悼文叫诔,向鬼神祈福也叫诔。孔子这次可能病得很厉害,弟子们有些慌了,夫子也有些慌了。但其实孔子从未否定过鬼神的存在,只是敬而远之。关键时刻,还是找些依据宁信其有吧,这也是人之常情。人在面临重大考验时,总会祈求一些神秘存在的保佑。

6

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夫子说:奢侈就会无礼,节俭就会狭隘(固执)。与其无礼,宁可狭隘(固执)。

论语十二章点评:孙通逊,奢侈的人很容易骄傲无礼,节俭的人容易偏执,这是一般生活经验,很容易见到,因此夫子宁可固执一点。节俭固然是好的品德,但具备好的品德的人往往固执,其实是因为节俭一类的品德,固然有其道德修养的高人一等,更多地还是其本身就不节俭不行,因此,心怀悲愤,自然会产生偏执、固执的情绪。真正做到俭而不固的反而是那些生来富足而具备平常心的人,但富足之人又不免奢侈不逊。没有几代人的财富和文化积累,要做到富而有礼,俭而不固这两点很不容易。

7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夫子说:君子坦坦荡荡心怀宽广,小人常常忧心忡忡。

论语十二章点评:君子能够安于所在,所谓处惊不变,故能坦荡荡。小人常常为外物所动,患得患失,故会常戚戚。

 

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夫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论语十二章点评:三组对应的关系,都强调的是孔子中庸状态,不偏不倚。其实也很难做到,或者说很难时时都做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述而第七(31)发布于2023-12-18 23:56:24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