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全文&论语读后感

子罕第九

1、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译文:孔子说:“以忠诚和守信为做人的根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论语十二章点评:并不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也不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因为逻辑上不通,倘若你如此,那么别人自然也有理由如此,则人人都不会有朋友。这句话在第一章出现过,钱逊翻译为:不和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一定道理,但文字本身很难解释。论语十二章点评认为应该和另一句结合起来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要看到他人的优点,所谓“毋友”应该是指不要向他人的短处看齐的意思。



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夫子说:“可以夺去三军主帅的权力,而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可以被改变。”
论语十二章点评:道德人格的崇高表达无遗。人的社会属性的等级划分,只应该存在于客观的社会分工,而所有人的人格是一样的,所谓人人平等就是指人格意义上的平等,这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莫大于分的外在等级之下的内涵,具有原始的平等价值观,可惜的是,中国封建制结束之后,即之的是更加摧残人性的专制制度,到清代,所谓“士”的精神从理想到实践全部泯灭,君子之风也只残存于个别士大夫之间,并被小心的半掩半漏。



3、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hé)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绵袍,与穿着狐裘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可耻的人恐怕只有子路这个人吧!‘不嫉妒、不贪求,有什么不好呢?’”子路经常背诵这句话。孔子说:“这不过是做人的道理,怎么可以代表全部的美德呢?”
论语十二章点评:读普通的棉大衣与裘皮都具有保暖功能,但为什么只要有了条件,大多数人都愿意穿裘皮呢?桑塔纳轿车与奔驰宝马相比,都具备舒适与快捷方便交通工具的功能,为什么有了条件一定要坐豪车呢?其实所有的区分与今天崇尚奢侈品是一个道理,就是“分”,通过物质的差别进而区分人的差别。孔子时代,有天子、国君、贵族、君子、国人、平民的差别。秦以后,有皇帝、大臣官员、勋贵、士绅地主、良家子、佃户的区别。国外从古至今与中国类似,到了近现代,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但追求不平等,永远是埋藏在人心底深处角落的根本追求,平等是人类理性的结果。读论语,子路是少有的保持了纯真性格的人,子路的狭、义、仁、勇、真诚、人格的独立,都是孔子弟子里极为少见的,在那个年代尤其难能可贵。



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气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论语十二章点评:文天祥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汤显祖: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直接引自孔子这句话,早已为大众耳熟能详。



5、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但未必能够一起走向道;可以一起走向道,但未必能够一起坚持道;可以一起坚持道,却未必可以权衡轻重相互合作。”
论语十二章点评:首先是循序渐进的所谓进学过程,其次是儒学中“经”与“权”的演化与关系。经是根本,权是方便,没有经的权是滥权,是无度,是放肆;没有权的经是保守,是顽固,是反动。有经有权是“中”,中,就是适中。道理没错,实践起来很难,经与权的不断平衡与斗争,表达的是传统文化中缺乏精准逻辑的遗憾。



6、“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诗中说)“棠棣的花儿呀,翩翩地摇曳啊。难道我不思念你吗?只是住的太遥远了。”孔子说:“还是没有真的思念呀,真的思念了的话,还有什么遥远的呢?”
论语十二章点评:这一节殊为难解,也可能就是字面的意思,思念是不分远近的,因为远,所以更加思念,如果因为远(而难以见面)导致不思念,那就不是真的思念。然而,理想的思绪毕竟抵挡不了现实残酷,距离远了,慢慢的而也就真的不在思念了。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子罕第九(40)发布于2023-12-18 23:55:27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