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译文:】孔子不用青透红或黑里透红的颜色做衣领的镶边,不用红紫色的布做家居时穿的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麻布单衣时,一定穿在内衣的外面。黑色的罩衣配羊羔皮衣;白色的罩衣配麑裘衣;黄色的罩衣配狐裘衣。在家穿的棉皮衣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一定要有睡衣,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服丧期间除外,衣带上没有什么不能佩戴的装饰品。除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外,其他的衣服一定要剪裁掉多余的布。紫羔衣和黑色的帽子都不在吊丧时穿着。大年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见君主。

【论语十二章点评:】孔绀緅(音淦邹,深青透红或黑里透红颜色,一般是丧服的颜色。亵服,居家衣服,内衣。袗絺綌(音枕戏),袗,单衣;絺,細葛布;綌,粗葛布。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的穿衣要求。

6、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斋戒的时候,沐浴前一定要准备好用布做的浴衣。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日常的饮食,迁移卧室。

【论语十二章点评:】齐,这里通斋。关于准备祭祀时斋戒的穿衣礼仪要求。

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吃的食舂得越精细越好,鱼和肉不要怕切细了。事物放久变味,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颜色不好,不吃。味道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不吃。不是按照正规方法割的肉,不吃。没有适当的调味品,不吃。肉虽然多,但吃的量不能超过米饭。只有酒没有限量,但不能喝醉乱性。从小摊上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也不多吃。

【论语十二章点评:】饐(音义,陈旧,时间久了。而餲(音哎),变味了,腐败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当然也喜欢,后面的那些要求也基本属于生活常识。不时,不食。则有些过了,现在人们专门要吃反季节事物。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有点矫情了。总之,孔子在吃的问题上还是很精致的,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木心评价孔子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孔子,既不足以称哲学家,又不足以称圣人。他是一个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奇在内心复杂固执,智商很高,精通文学、音乐,讲究吃穿。他欲望强盛,种种苛求,世界满足不了他,他一定要把不可告人的东西统统告人。所以虚伪,十分精致地虚伪,如果仔细分析他的心理,再广泛地论证中国人的性格结构,将是一篇极有意思的宏文。说的有点狠。

8、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参加国君祭祀得来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自己家里的祭肉,存放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能吃了。

【论语十二章点评:】古时没有冰箱,隔了两三天的肉不能吃,既是礼仪的要求,更是食品安全的要求,礼仪可能就来源于生活常识。国君祭祀两天,因此不能留到第三天。家族祭祀一天,因此不能留到第三天,对于肉来说,时间是一样的。

9、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不交谈。

【论语十二章点评:】吃饭说话容易呛着,睡觉说话容易兴奋而睡不着。这即是礼仪也是常识。

10、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译文:】即使吃的是粗饭、菜汤,要吃的时候也要祭一祭,并且祭的时候要表情严肃认真。

【论语十二章点评:】这里是祭祀古代发明饮食和餐具的人,很实在,很不忘本。

11、席不正,不坐。

【译文:】席子没有摆放到应该的位置或摆放的不正,不坐。

【论语十二章点评:】《集注》说:圣人心安于正,故于位之不正者,虽小不处。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坐有坐相。

12、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同本乡人一起宴饮,要等到年长者走后,自己再走。

【论语十二章点评:】尊老爱幼,基本礼貌。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乡党第十(42)发布于2023-12-18 23:55:13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