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全文&论语读后感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有人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有恩于人的那样一个人。"问子西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呀!他呀!"问管仲是什么人,孔子说:"人才啊。他剥夺了伯氏騈邑三百户的封地,弄得伯氏只好吃粗茶淡饭,但伯氏至死没有怨言。"
【论语十二章点评】
子产,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公室后代,郑国执政宰相,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在郑国井田制已经破坏情况下,推行田制改革,打破国野分界(周代实行国野制,也称乡遂制。国人,就是居住在城里的,封邦建国时的贵族及其族人和他们都后代,享有一定的议论国事的政治权力。野人,居住在城外的被征服族群及他们的后代。)征集野人服兵役(原来只有国人才有权利和义务执干戈以卫社稷,并且是甲士的主要来源,是战争的主力),大大增加了郑国的军事实力,使郑国能够在晋,楚两大国之间从容周旋。子产还将法律条文铸在象征王权的鼎上,公之于众,是我国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从形式上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转而确定刑法的内容,强调立法者对法安定性的决心,在我国法制史上有划时代意义。因此孔子赞叹子产能够“惠人”。
子西,楚公子申,芈姓,熊氏,名申楚国令尹。楚平王七年,太子少傅费无忌诬陷太子建谋反,楚平王信以为真,派兵抓捕,太子建携儿子胜逃亡宋国。期间,太子太傅伍奢和大儿子伍尚被杀,次子伍员(伍子胥)逃奔太子建。不久宋国内乱,太子建及儿子胜和伍员等逃入郑国。后太子建受晋国大臣收买,答应在晋国进攻郑国时为内应,被郑国知悉,郑国诛太子建,伍员带着胜逃往吴国。楚平王卒后,令尹子常欲立子西为楚王。子西坚不同意,而拥立年幼的太子珍为楚君(楚昭王)。楚昭王二十七年,楚惠王即位,子西为令尹。惠王二年,子西念及胜流亡,把他迎回楚国,安排在巣邑,为巣邑大夫(军政长官),号白公。但白公胜流亡三十多年,一直怀恨在心。要求子西讨伐郑国,子西虽然答应,但迟迟不出兵,于是白公胜开始对子西心怀不满。周惠王八年,晋伐郑,郑告急楚,楚使子西救郑,子西击败晋国后,拿着丰厚的馈赠返回楚国。楚惠王十年,白公胜乘领兵之际,与勇力死士石乞等袭杀令尹子西于朝。子西识人不明,引狼入室,应人之请,而又迟疑在后,召怨怼与自己,因此,孔子对他很无语,只能感叹“彼哉!彼哉!”
管仲,大家都比较熟悉。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 。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齐桓公元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齐国国相。管仲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都城)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野人居住的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定民之居”,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孔子对于管仲尊王攘夷的功劳赞叹道: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我们都要被野蛮人征服了。这里孔子是表扬管仲处事公正,手段高超。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但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但不骄纵就很容易做到。”
【论语十二章点评】贫穷而无怨,当然很难,尤其是同样的人,有富有贫的对比时,更难。像颜回那样能够安贫乐道的有几人呢?富而无骄其实也不容易,只是富足了,心里怨气没了,克服骄纵相对容易些。还是老话,先使民富,然后教之以礼。或者如管子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宪问第十四(64)发布于2023-12-18 23:52:07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