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全文&论语读后感


【原文】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但不诡诈。"
【论语十二章点评】谲(音觉),诡诈。晋文公、齐桓公作为春秋时代的著名霸主,尊王攘夷,手段各异,强分谁正直,谁诡诈其实毫无意义,政治家可以不诡诈么?也可能孔子认为齐桓公正直,管仲替他诡诈了。

【原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而死,管仲却不死。这是没仁德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整合诸侯,不用武力,这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啊!”
【论语十二章点评】

召忽(音邵忽),与管仲同事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齐襄公死后,齐国大乱,从公子纠出奔至鲁国。后护公子纠回齐国,争位。曾参与射杀公子小白,小白诈死,得以先入齐,即位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命鲁人杀公子纠,召忽死之。

管仲没有与召忽一样死于效忠的公子纠,反而重新选择了对手做效忠对象,这在一般人眼里属于不仁不义。但在孔子看来,仁和义的对象应该是对天下百姓,而不是具体的个别君主,当然,作为“士”的群体的一份子,想要实现“仁”则必须借助载体,就是选择一个“明”君,这里君主是手段,不是目的。在管仲匡正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减少了杀伤,这就是“仁”。

当然,孔子的观点在后世两千年的嬗变中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典型代表如:五代时的冯道,历经四朝,十帝,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等高位,于暴虐的时代尽量减少对社会、对平民的伤害,堪称乱世治政抚民之楷模,在事亲济民、提携贤良,有着“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的声望。非常符合孔子对于“仁”的期许。冯道于后周显德元年四月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但等到天下太平,儒者士大夫有了品评天下的安全空间时,则对其极为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其实若论历史贡献,欧阳修、司马光于冯道则不可同日而语。一个能济世亲民,另外两个则主要从事文化工作,为政则极为蹩脚。历史的对与错,罪与罚,还要等到现实成为历史时,才可以从容断定。


【原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德的人吧?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为主人去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享受着它的好处。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还要披头散发穿左开襟的衣服了。他怎么会像小老百姓那样守着小信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也不让人知道呢。”
【论语十二章点评】

华夏衣裳右衽,夷狄衣裳左衽(注意到没有,中国产的拉锁上衣,插头在右,插座在左,你如果买一件美国的衣服,大部分则是插头在左,插座在右)。继上文与子路讨论过管仲是否“仁”后,再与子贡继续讨论。疑问一样,结论也一样。是忠于个人还是忠于事功,这是个问题。或者说“仁”应该不只是属于个人修养,“仁”的对象应该是施于更大的群体对象,要与公共利益相连接。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境界的差距。子路与子贡其实代表着大多普通人的心里。个人的人格修养固然极其重要,但以个人的人格标准来评价一个在整个人类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人的行为,则是不可取的。

管仲如果如召忽一般自杀殉死,只是实现了个人人格的完善。但当管仲的行为影响到国家天下时,他的人格已经具有了社会人格的代表属性。管仲尊王攘夷,赶跑了对华夏有重大威胁的戎狄,确保了华夏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至中断或遭受重大变故,其功在华夏,功在千秋。当然不可以“若匹夫匹妇之为谅”。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宪问第十四(66)发布于2023-12-18 23:51:55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