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全文&论语读后感


【原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道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它的品德。"

【论语十二章点评】牵强,论语里有不少类似的东西。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该怎么报答德呢?还是用公正来报答怨恨,用德报答德吧。"

【论语十二章点评】

“以德报怨”是我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很多人挂在嘴边,这不是孔子的主张,应该说是老子的主张,孔子是主张直来直去的,这也更符合一般人的心里。但以德报怨显得逼格高一些。

《道德经》中报怨以德出现过两次,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意思是:以无为当做唯一的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别人的怨恨我用德行去回报他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意思是: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圣人保留着别人的借据却并不强迫其归还,有德的人,像圣人一样宽容,无德的人,向收税的一样计较。七十九章中报怨以德似乎与其他内容关联性不强,应该是硬加上的。这是传统流传的《道德经》。河上公本,王弼注本,以及七三年马王堆出土帛书版道德经均为“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均没有“报怨以德”。其他则基本相同,意思仍然是圣人以宽容的德行来处理问题。自然地“道”会永恒的帮助有“德”之人。

其实老子也并没有很强的以德报怨的愿望,不然“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无法解释,一味和谐,则和谐必不可得,以直报怨,则怨必少生。


【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说没有人理解你呢?"孔子说:"不抱怨天,不怪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理,理解我的只有天吧!"

【论语十二章点评】夫子虽云不怨天,不尤人,其实还是在发发牢骚。年纪越大,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愈加渺茫,也是人之常情。


【原文】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向季孙毁谤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说:"季孙他老人家已经被公伯寮给迷惑了,我有能力让公伯寮陈尸街头。"孔子说:"道义能够得以实现,是命运;道义不能够实现,也是命运。公伯寮又能把命运怎么样呢!"

【论语十二章点评】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春秋时期鲁国人,据传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是主张服从天命的,坚持认为天命在我,其他人能怎么样呢!


【原文】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德的人知道躲避乱世,其次躲避不好的环境,再其次躲避难看的脸色,再其次就是躲避不好的言语。"孔子说:"这样做的有七个人了。"

【论语十二章点评】《论语》里多次出现类似态度,如: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原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石门过了一夜,清晨守城门的人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的。"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行不通却还硬要去做的那个人吗?"

【论语十二章点评】儒家虽然会主动躲避乱世,不立危墙,但始终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但当。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宪问第十四(69)发布于2023-12-18 23:51:36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