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从此转凡,以入圣域,恩莫大矣。凡初进弟子,未识皈依之法,挽引进师、保举师,向本师前预白来因,蒙本师允收门下,择日进三门,随众作务。百日经年之后,志向已定,气质可教,可与入道。取其投词誓单,选择吉日,引进保举,引至主将座前,宣其投词誓单。礼毕,本师登堂,命名赐字,给牒更衣,受三皈戒。逐一问明,逐一答明。已竟,各殿朝真。礼毕,谢本师三参,谢引进、保举各三参,监院及前辈尊师,俱三参。至各寮中,一一礼拜。参礼七日之后,礼监院老师,请职事。以行炼心,以心立行。心行纯熟,是为入道之阶。

教立多门,因人开度,此慈悲引接之上愿也。而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此又慈悲转移气数之权衡也。以道传道,以心印心,见心是道,见道是师,此即净明忠孝之真宗。有能常存敬畏,夙夜匪懈,即心即道,即道即师,勉力者达之。

洒扫进退,皆如其度,事之宜也。言词应对,各当其可,理之宜也。事理合宜,非久处于师门,必遵其家训。是以举止恭敬,动静端庄,声气和平,言词逊让。知己有过,必告于师,不肯自欺以饰非。如己有功,推尊于师,不敢自居以长傲。虽居弟子之职,俨然师表之模、仪型之正、弓冶之传。远矣!大矣!

尊性命者尊道,尊道德者尊师。知尊师,而道徳性命之学,有自来矣。接元始之统系,主万法之纲宗。说经说戒,如雨如云。传道传心,中规中矩。推之先圣后圣,合之先天后天。行其一言,而言言有权有经;镜其一事,而事事同符同轨。自此而飞升金关,直达玉宸。岂一朝一夕之操存,夸立时立刻之大悟,而能仰窥其万一者也。学者体之会之。

一艺一术,莫不有师。其师资道合,实本前缘。所以一言半句之下,立证无上正宗。大非寻常慕名,投拜庸师,而可拟其酬恩报本之礼。其未证之先,由惭愧而生敬畏;已证之后,由敬畏而益惭愧。自无贡高之念,方超生死之因。此乃悟证后修、不历差别之途。然而坑窟易盈,终无远大之受。必赖师资,始终造就,因明果正,缘熟道真。

古之人有异地神交,千里同风之好。今之人,多分身变化、六通兼逞之能。人情不古,在昔皆然。修真之士,返朴还淳,得辨才忘辨才,得正定忘正定,得智慧忘智慧,得神通忘神通,实为太上灵宝之真宗、净明忠孝之家传,学者心之、法之可也。

天道顺时令而立春秋,人道别伦叙以定尊卑。修真之士,尽人事以合天时者也。师之上,有师祖、伯祖、叔祖之称,事同师礼。师同辈,有师伯、师叔之称,次师一等。师之下,有师侄、侄孙等,受二参礼。此出家定式,载之典章。其在家等辈,不得滥行此礼。

大圣大贤,本天地之精华,乃山川之灵秀,世不常有。其能亲就大圣大贤之人,更不常有也。此吾道之所以日趋污下,力挽颓波而澄浊流,必当身为之先、而为后学之模范。欲开圣域贤关,游神紫极,飞步丹霄,此外无由矣。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而后为之。道在则理然。

水流湿,火就燥,类相同也。云从龙,风从虎,气相感也。修真之士,立大公之志,无独善之心。相与感发而兴起者,自当百里一人,千里一士。听其言,言足为经;察其行,行足为法。有不向往而心师之者,吾未之见之也。

道不言而四时之气备,道有言而天人之机发矣。古人肘行膝行,不独金帛贽见,又在忘贵忘势,不独礼貌尊崇。故得其绪余,亦足以治天下。及其身体而力行之,巢父洗耳、许由弃瓢,俱未足以为过。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净明三真科戒威仪●事师敬长尊贤问道威仪第三》发布于2024-01-06 15:25:42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