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典故#精选成语故事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百 闻 不 如 一见

闻:听见。本义是听到很多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别人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近义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反义词: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译文: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听别人讲一百次,不然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计算好的。老臣想先到金城走一趟,然后再计划攻讨的策略。

【典故】



汉宣帝期间有一年各个部族的羌人联合起来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边关退敌。话音刚落,一位七十六岁的老将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要求前往。这位银须飘飘的老将就是曾经与羌人打过几十年交道的赵充国。汉宣帝非常高兴,问他要带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然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计算好的。由于两地相距太远,一时难以计算,所以,我想亲自到那里看看,定下攻守方案,画好地图,再上奏。”

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支侦察部队渡过汹涌澎湃的黄河,刺探敌情去了。路上,碰到了小股敌军,汉军奋勇冲杀,俘虏了不少羌兵将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主要目的是探明敌人的情况,如果逞一时之勇,紧追不舍,孤军深入敌人腹地,难免要吃大亏。”

将士们听了,都很佩服老将军的远见。赵充国观察了地形,掌握了敌军的兵力部署,又从俘虏口中了解到许多敌人内部的情况,这才制定出驻兵屯守、整治边关、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上奏宣帝。

不久,朝廷就派兵打败了来犯的羌人,恢复了西北边疆的安定。成语“百闻不如一见”即出自于此。意思是无论听别人说多少次,都不如自己亲身经历一次。

在这个故事中,“百闻不如一见”充分体现了赵充国重视调查、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正是他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方面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百闻不如一见”,也不仅仅限制于军事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任何事,也要亲眼看一看、做一做,获得真切的体会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造句】


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华成语典故:百闻不如一见发布于2024-01-18 22:18:34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