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夏哲思 > 养生学说 2024年5月5日 星期天甲辰年 三月甘七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二十四节气-立夏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SUMMER节气-立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立夏·习俗迎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斗蛋立夏这天,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五彩的蛋,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胜负。称人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早年,人们会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立夏·三侯一侯蝼蝈鸣立夏之日“蝼蝈鸣”。立夏时节,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又有人说是蛙声。二侯蚯蚓出立夏后五日“蚯蚓生”。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蚯蚓又名曲蟮,蟮长吟于地下,感阴气而曲,乘阳气而伸见。三侯王瓜生再五日“王瓜生”。随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此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称‘老鸦瓜’”,非黄瓜。立夏·万物初长成“樱桃红熟,趁鲜吃”。不必讲究气象上的标准是否已经入夏,我们的日子应该甜美,所以吃上樱桃,便是夏天。立夏时节 经历一个春长成的圆溜溜金丸,轻咬一口,满口生津的那一刻,枇杷也成了新夏惦念的甜。西瓜虽还小,躺在地上圆溜溜,也一点一点变大。微风里有了酸甜味儿,是桑葚从青变红,变紫。万物至此皆长大。立夏·诗词《立夏》【宋】赵友直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山中立夏即事》【明】蔡汝楠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立夏》【宋】陆游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初夏即事十二解》【宋】杨万里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宋】司马光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山中立夏用坐客韵》【宋】文天祥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标签: 甘七表示告别春尽日节气标志万物进入长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发布于2024-05-26 21:49:13 上一篇 家居住宅的五行风水浅论 下一篇 立夏养生:三忌,三宜,吃三样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 外痔疮最佳的自愈方法?这几个方法简单又实用,消肉球止血! 2024-06-25 痔疮的终极“克星”,每天用一点花钱少去痔快,告别有一套! 2024-06-25 准提法王法之二十八(5)?由老子的出世思想到出世间般若 2024-06-15 我们的家园 2024-06-15 提示:仅支持简体字、2-3个精准字最佳、多个词用空格隔开、登录后搜索结果更多 首页 华夏哲思 ►儒家思想厚德学派理学学派陆王心学名家学派阴阳先生兵法探秘法家学说墨家文化道家学说纵横捭阖杂家探源佛法智慧养生学说 国医文化 ►方剂学探源中医药学说中医调理时令养生祝由探玄古籍注解中药学词典八纲辨证 饮食男女 ►厨艺知识影视后期男欢女爱食疗养生糖尿病饮食酒文化常识美食菜谱粤菜特点川菜菜谱家常菜做法中国茶道八大菜系gpt人工智能 中华武术 ►太极拳常识螳螂拳通背拳六合拳罗汉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武当拳咏春拳武学杂谈 古籍下载 ►文献古籍杂家杂论正统道藏正一部正统道藏续道藏藏外先秦两汉魏晋六朝经典老中医经验集易经易学四库全书正统道藏太玄部正统道藏太清部正统道藏太平部教材中心兵家兵法明清两代经典古典文献学宋辽金元经典隋唐五代经典正统道藏洞神部正统道藏洞玄部正统道藏洞真部儒藏&儒家 中国戏曲 ►秦腔京剧豫剧黄梅戏昆曲越剧粤剧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杂说豪放婉约词牌名大全边塞诗派山水田园叙事抒情元曲四大家免责声明格律诗标签列表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70813192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网站首页 分类列表 建议反馈 用户中心 问答中心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jglengyan (咨询前须关注公众号、注明来意)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