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谚语:“宁渡七月鬼,不招三季人。”
意思是:宁愿普渡七月半的孤魂野鬼,也不愿去招惹三季人。
那什么是三季人呢?
三季人故事出自《子贡问时》。
某天,子贡在院子门口扫地,远处一个绿色长衫的少年走到跟前。
绿衣少年问:你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您有什么事需要跟先生请教?
绿衣少年说: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子贡说,这个问题我可以给您回答。
绿衣少年问:一年有几季?
子贡答:四季。
绿衣少年说:不对,一年是三季。
“四季!!”子贡斩钉截铁。
“三季!!”绿衣少年理直气壮。
两个人为一年几季的问题,一直争辩到中午也没个消停。
孔子闻声从院内走出,子贡上前说明原委,并请孔子做评判。
孔子上下打量了一下少年,然后说一年是三季。并让子贡跟少年赔礼道歉。
少年开心地大笑远去。
子贡不解地问道:“一年到底几季?”
孔子说:“一年的确是四季。此时非彼时,刚才那人身穿绿衣,面色苍黄,一看就是一只田间蚂蚱,生于春而亡于秋,一生只活三季,它哪里见过冬季呢?蚂蚱的脑海里没有冬季这个世界。你跟这样的人争个三天三夜也没结果的。”
俗话说: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孤魂野鬼做过人,三季人没有为过四季身。
所以,农谚说“宁渡七月鬼,不招三季人。”是有道理的。
可是,如果我们从易经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实三季人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谁是三季人?
子贡的四季说法我们都能接受,但假设一个更高维度的外星人说一年有五季。你信不信?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三季人。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上的局限性。
因为生活背景、阅历、知识结构、认知水平,都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就会造成视野缺失,就会形成偏见。
所以,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对于不知道,不了解的一定要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
我们说这世间到底有没有鬼神呢?
不知道,因为谁都没见过。
但是不能因为没见过,就否定存在。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
对于鬼神之说,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敬畏之心。
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例如量子力学。
经典物理学能够解释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到地下而不是掉到天上。
但是却解释不了双缝实验、解释不了量子纠缠、解释不了量子的超距感应。
所以说,要勇于承认自己存在三季人的认知。
知其不足,才能补齐不足。开放包容,接纳创新,不固步自封才能进步。
君子和而不同
如果我们跟一个人的意见相左,不要去试图说服对方,争得面红耳赤。
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君子和而不同,二是用事实说话。
当你面对一个三季人时,千万不要争辩,因为争辩既耗费心神又没有意义。
对于三季人来说,无论你说的多么对,也可能只是天方夜谭,胡说八道。
非要改变他的认知,来服从你的思想。
是一件非常不容易而且很危险的事情。
更何况谁是三季人还不一定呢!
如果你是三季人呢?
其实谁是三季人并不重要,对于三季人而言,他认为一年有三季就是正确的。
因为他没有体验过第四季,第四季对于他来说是没意义的。
所以说,有些时候,如果你认为对的事情,可以坚持到底,没必要被他人左右。
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成为全知全能的神人,在某些方面无知是正常的。
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一个人,过好自己,尊重他人,君子和而不同。
用事实说话
有些时候我们往往需要纠正一些人的观点和看法,使他们相信更正确更先进的认知。
但是如果用子贡的方法去争论是徒劳的。
仅仅从认知上去灌输,肯定不能让他真正信服,因为他看不到事实。
很多事情是需要用事实说话的。
尤其当你人微言轻的时候,你说的话人家可能会当成笑话来听。
这会让你陷入尴尬,甚至丢掉自尊。
最好是把你的想法用事实呈现出来,事实就在那,容不得他不信,如果还不信,那就由他!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即便是权威、专家。如果没有实际的调查做基础,而是凭经验,或者干脆信口开河。
也同样犯了三季人的错误。
我们完全可以去反驳,去揭发。
而不能只是盲从,人云亦云。
之前很多公知带节奏不都是这样嘛!
或是别有用心,或是真的愚蠢无知。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皆有阴阳两面。
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既互相转化,又能相互影响,不断变化,维持平衡。
所以看待事物不能一叶障目,要有全局观,要有正反观,要有矛盾观。
三季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时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不与人争一时之长短,君子和而不同。
学会用事实说话,不要盲目凭经验瞎说;
更不要盲从,学会调查,从实践中出真知。
分享转发 功德无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用易经思维重新解构三季人的故事发布于2024-04-28 21: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