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
前天组内公开课,豆金楠老师讲授《芣苢》《插秧歌》——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在学生的情景演绎中,我们仿佛置身历史现场,回到那个原野低垂广阔,芣苢(车前草)随处可见的大地。彼时,绿草萋萋,白雾迷离,采摘芣苢的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欢歌,大把抓取,怀而抱之,衣襟揽之,裙裾兜之。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这么一段映照女性勤劳能干的影像,读这首诗,我们就打开那一段封存在文字里的影像。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杨万里的《插秧歌》则写出了普通农人的不易和坚韧。插秧时节,全家出动,分工明确,动作一气呵成,显然在现实中已经上演过无数遍,无需彩排。农人要种庄稼就要抢节气,也要抢雨水,种好之后,来一场及时雨是获得好收成的关键。因此,尽管天降大雨,雨滴向箭一般射下来,打湿农人的衣服。但他们仍然坚持作战,就像战场上争分夺秒的士兵,紧张有序的劳作使得主要劳动力无暇吃饭,甚至无暇抬头回答。大概是小女送饭到地头,喊父亲吃早餐休息片刻,父亲头也不抬地叮嘱小女照看好鸡鸭,免得伤害新插的秧苗。杨万里此时已经为官许久,不事农桑,但好歹士人大都是农家子弟,五谷还是分的,只不过中国为官的文人大多都将田园生活看成一种理想之境,以审美、享受的眼光观照农事生产和农村农人,自然就剔除掉了繁琐工序背后的无聊和艰辛,看到的好似是一片平和安宁,这大概与陶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书写与开拓是脱不了干系的。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作为审美对象的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审美价值和形成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但是作为在土地上生活了很多年,直接参加过很多次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去粉饰和赞美这种劳动多少还是有点令人心虚。王小波说自己在老家山东插队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朴实一点的,在村里苦挨下去,将来成为一位可敬的父老乡亲;一种是狡猾的,那就是从村里混出去,自己不当父老乡亲,反过来歌颂父老乡亲。“这种歌颂虽然动听,但多少有点虚伪”,我是很认同的。
听完课我就回想自己关于劳动的记忆。我是地道的农民之子,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遇见家族兴旺之时,家里请私塾老师,开蒙授课,认字明理,也不过是遵循了老古人“耕读传家”的祖训,若是社会动荡,特殊时期,所求无非填饱肚子或者不被饿死,别无其他高远的梦想。人要生活在土地上,与天斗,与地斗,乐趣是有的,但痛苦也不少。爷爷之前的先人们自然要更多地受制于天,辛勤劳作,日复一日,就不再赘述。到了爷爷这一辈,距我更近些,也更有可说之处。爷爷是个刚强的人,身体硬朗,一直到七十多岁还坚持平地、割麦,后来有一年种了一茬谷子,收拾完谷子后,持续了十几年嘶哑的嗓子感觉有些窒息,这才同意父亲和叔叔们带他去瞧病,结果那一次在场圃上打谷子是他最后一次在土地上施展祖传的技艺,去了北京,他被确诊为鼻咽喉癌。坚持斗争了几年,尽管父亲和叔叔们竭尽全力救治、照顾,最终还是被土地收了魂,入土为安了。记得小时候,爷爷带我上地,我对土地充满无穷的好奇心,好奇心当然不在如何掌握耕作的技术,而是发现有趣的虫子,挖暗洞,吃一些可食用的带刺植物的根茎。时值六月,天热难耐,爷爷奶奶上地总会带一大玻璃瓶凉开水,水里往往丢了几片花红树的叶子,那叶子需要在三伏天收集,煮一煮,然后晾干,泡水时往水里丢一两片,泡出的水有一股清亮的黄色,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还会带些干粮,上地之后,先割几捆麦子,两捆对立,立那么几排,为我搭建一个简易的房子,再强烈的日头都被挡在外面,我就在阴凉下喝花红叶泡的凉开水,把脸贴在地上看那些忙碌着的虫子。那段时光是快乐的,但现在一想起在我的“宫殿”之外,他们片刻都不停歇地割麦,陪伴着日出日落,总有些心酸。奶奶个子小,用破布自制了两个厚厚的垫子绑在膝盖上,不停地跪着挪动,男人们还能借抽旱烟的机会在田埂上停坐片刻,而我印象中奶奶一旦上地干活从来都不休息,那瘦小的身躯里好像有巨大的反应堆一样,保持着她的精力。后来,在父亲的强烈制止之下,她不再想尝试下田了,那时她已经七十多岁,在爷爷去世之后,她虽然不下田,还是力所能及地为父亲——她的儿子分担家务,父亲爱吃油胡璇和洋芋丸子,每个月她总会为他儿子做一两次,她总是说:“你爸爸太辛苦了”,到我上大三那年,奶奶检查出肾衰竭,需要每天透析,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白天干农活,晚上睡在奶奶身边照看奶奶起夜,为了让他劳作了一天的儿子睡个完整觉,她总是严格控制饮食和代谢时间,放假我回到家中,她便特别坚定地要求我和她同睡,这样,他的儿子可以短暂获得几个睡个完整觉的夜晚。
自己给自己干活,这是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之后的事了,累归累,但劳动的成果是自己的,农民还真是乐在其中的。在这之前,农业合作社时期,爷爷和奶奶是这个家的劳动力,负责挣工分换取统一分配的食物。爷爷赶着社里的一架驷马马车,负责拉运地里的粮食和交公粮。六零年的一天,他好几天未进食物,赶着一匹瘦驴去粮站交公粮,快到门口的时候,麻袋从驴背掉下来,只有三十斤左右的粮食,他一个大男子竟丝毫不能撼动,粮站管理员帮忙后,他在粮站的粮食堆里躺着吃了许多生麦子,一下午才缓过劲来。那时,奶奶刚生下姑姑不久,就要下地劳动,平整土地、担粪,挖树坑,她一个三寸金莲之人硬是用自己的小脚将铁锹砸进坚硬的土地里,一次又一次。
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国家,在土地上劳作当然就是无法规避的生存之道了。想当年,六十多岁的孔老夫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子路与自己的老师走岔了,很是着急,正好看到一老农在田间锄草,便问: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农都不带正眼看他,答了一句千古名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意思是说:你不动手脚,光耍嘴皮子,连麦子和稗子的区别都分不清楚,还当什么老师呢?好在子路这家伙对待农人很是讲理,生生感动了农人,农人单纯的一面被激发出来,杀鸡煮黍招待子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千年后,陆游游山西村时发出感慨无不反映出农民的单纯,我想这应当是符合现实的,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念叨她的婆婆说的一句话:做饭一定要多预当一个人的,免得讨饭的人来了没得给。奶奶对她的婆婆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有礼”二字。在不饿死人的正常状态下,农人舍得将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这可以说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了吧。
当然,既然前面说不能站在高地一味赞扬,也要说一说劳动者身上不好的地方。前几日我在十一街市场买桃子,看见一老伯年过六旬,骑着三轮摩托,想起他应当是我的“同志”,都是农业劳动者嘛!买谁都要买,就买他的吧。当时,道德心已然升华,我已将他视作父辈的一份子,看他憨厚老实的样子,也一点没有怀疑,我爱吃北京七号,北京七号价格高一些,询问他,他满口答应自己的桃子就是北京七号,由于夜晚,灯光昏暗,再加上我早已无任何防备心理,任他说了,就算是梨,他说是桃子我可能也不带怀疑的。装桃子的时候,他随手拿了两三个放进去,我也未查看,回家后,客厅灯光朗照,才发现那三个桃子都是坏的,咬一口一尝,根本不是北京七号,而是如嚼棉花的白粉桃,可卖到了高品质的价格。顿时火冒三丈,也在心里自罚三杯,今后万不可圣心作祟,来世上一遭,一是做个好人,这是需要时刻努力的;二是不能轻易被别人糊弄,糊弄人和被人糊弄都是对真正劳动的亵渎。
劳动是人活着的必要条件,社会无劳动不发展,但劳动就是劳动,不要将劳动,尤其是我所记述的那种劳动道德化、崇高化,“自己不当父老乡亲,反过来歌颂父老乡亲”,这是居心叵测的,也是可耻的。只有回到本身,劳动才显示出真正的价值——劳动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人是需要劳动的。
附2016年写的一首小诗:
《马车》
据说
还有狼和鹰、大树高高耸立的时候
场院里除了麦垛还有麻绳秋千
拉磨子的是黑秋秋的驴子
种下去的土豆不用趁黑夜重新挖出来
……
那时
还有马车
爷爷的马车
四匹骏马的马车
鞭子在空气中打响指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嘚嘚
爷爷坐在车沿上
车辙和马蹄声一起喳喳响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辔头橛子辐辏在左手
右手——鞭子在空气中打响指
嘚嘚
有时,麦子杆儿交织在车轮里
噼噼啪啪
断裂声如四马交替的鼻息
后来
鹰不再盘旋抟飞,狼走在人的脚印上,大树没了衣着
秋千木在丛薮腐朽,麻绳用来捆绑肩膀和手臂
人们没黑没日地推磨子
沾着新土的土豆经常在月亮底下变成胃液
……
马车没有了
马没有了
轼木变成火焰
爷爷举起一升公粮的布袋
累倒在嶙峋的驴子蹄下
驴蹄在坚硬的土地上打响指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劳动发布于2023-12-16 19: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