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名


天钉、皂针、皂荚刺、天丁明、皂角针。


2、植物形态


乔木。高达15米,刺粗壮,圆锥形,常分枝。羽状复叶簇生,小叶6~14,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3厘米,边缘有细齿。总状花序腋生,花杂性,花萼4,花瓣4,黄白色,雄蕊6~8枚,子房沿缝线有毛。荚果扁平长条形刀鞘状,熟时紫棕色,有时外被白色蜡粉。花期3~5月,果期9~10月。


3、产地分布


生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边、沟旁、村舍旁的向阳处,多栽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4、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直接干燥,或趁鲜切片后干燥。


5、药材性状


药材商品包括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3~15厘米或更长,直径0.3~1厘米;分枝刺长1~6厘米,刺端锐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厘米,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淡。


6、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肝经、胃经。


7、功效与作用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8、临床应用


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用治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痈疽肿毒,脓未成者常与穿山甲同用。痈肿初起常加配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类的中药,如金银花、甘草、乳香、没药等;若体虚脓成难溃者,配黄芪、当归托毒排脓,促其溃破。或单用与老母鸡同煮食。另治产妇乳汁停滞,配柴胡、白芷、漏芦、王不留行以通乳消肿。加米醋熬浓汁可外涂治顽癣。


9、药理研究


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2.8%。


10、化学成分


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槲皮素、非瑟素、黄颜木素、无色花青素、棕榈酸等成分。


11、使用禁忌


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12、配伍药方


①治乳痈:皂角刺(半烧带生)15克,真蚌粉9克。上药研细。每服3克,酒调下。(《仁斋直指方》)


②治产后乳汁不泄:皂角刺、蔓荆子各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温酒服6克。(《袖珍方》)


③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3克,温酒调下。(《纲目》引《熊氏妇人良方补遗》)


④治乳汁不足:皂角刺、王不留行各6克,黄芪15克,猪蹄2只。煎煮至肉烂,去药渣,吃肉喝汤。(《安徽中草药》)


⑤治鼻咽癌:皂刺和皂角树枝360克。煎汤至黄酒色,每日服3次,分2日服完。(《抗癌本草》)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皂角刺!发布于2024-07-04 11:43:43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