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老子写给统治者的书,教导人们如何来做一个好的统治者。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部分,即:成物之道、成圣之道和成事之道。道生万物,故谓之成物之道;体道而行则有德,故谓之成圣之道;躬行大道,则无为而无不为,故谓之成事之道。三者浑然一体,其中“成圣之道”蕴涵了丰富的领导智慧、管理智慧,给后人以启迪和借鉴。


老子所谓的“圣人”,就是悟道、得道、行道的理想的统治者、领导者,而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很强的领悟力、判断力和执行力才能悟道、得道、行道。领悟力强,就能体道悟道、掌握真理;判断力强,就能辨别是非、引领方向;执行力强,就能改造世界、开创新局。而其中最硬核的就是领悟力,亦即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智慧。


那么,一个领导者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和智慧呢?答案就集中体现在《道德经》的第一章里。为了方便参阅,现把《道德经》第一章的全文引述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凡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这一章极其重要,也深奥难解。有人解偏了,有人解浅了,有人解错了,也有人干脆解不开,而这恰恰是老子给后人设置的一道“函谷雄关”、千古难题,也是领导者的入门课、必修课,因为它考验着领导者的智慧,过关了、修成了,也就可以入门深造了。

 

“道”是老子基于对客观世界的深刻理解而独创的全新命题,既打破了旧的观念,也超出了世俗经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概念,而是包含着丰富含义的哲学范畴。理解这种“玄之又玄”的、形而上的东西实在是考验着人们的悟性和思辨能力。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都相当困难,更遑论去创新发明了。

 在老子的思想里,“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之始,是发展动力、众妙之门,是运行法则、无中生有,也是终极真理、人生信仰,因为他认为没有比“道”更本原、更广大、更有力量的东西了。如果把“道”比作大树的根,那么,运用大道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养生等各个领域,则会发芽、分枝、开化、结果,于是便有了治国之道、齐家之道、用兵之道、养生之道等。

 

但我们知道,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认知视角、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终极追求。世界上除了老子的“道”,还有佛教的“空”,基督教的“神”,伊斯兰教的“安拉”“真主”等等,当然也有唯物论者的“物质”。它们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并影响和改变世界,同时也相互影响、相互改变。

 

认识世界才能掌握真理,掌握真理才能引领社会。这就对领导者,尤其是对上层领导者的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领导者要有很好的悟性,也就是领悟力。人在事上磨,方能成大器。如果说领导人的头脑是一个加工厂,其精神、思想、谋略、政策等等是产品,那么,领导人的领悟力、思维力则是生产力。面对未知世界和复杂问题,领导者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在上下求索中把握客观规律、辨别真假善恶,在学习实践中加强理论素养、提高思维能力。

 

其次,领导者要有很好的耐心和定力。学习实践是一个动态过程,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来了,而且许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就要求人们“致虚极,守静笃”,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应酬中抽出身来,静下心来,培养冷静、理性、恒心和定力。只有止定静安、锲而不舍,这样才有望学深悟透、增进智慧。

 

《道德经》第一章正是起到了这种“磨砺”作用。因为“道”的重要,所以老子把它置于整部著作的首要位置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道”玄妙难解,所以需要人们花大力气和长时间去深入思考、探求究里。老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智者,就是得益于他对天地万物、社会人生的长期观察、学习和思考,正如他说的:“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对领导者来说,借鉴老子的做法,所谓“贵食母”,就是要重视规律、研究规律,从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提升能力、汲取智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道德经》与领导智慧(1)发布于2024-06-15 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