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儒家的最高概念。宋儒建立了“道”本体论。道是包含一切的,那么道也具有着最丰富的含义。道本体论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言的哲学基本问题。存在的到底是什么?
第一,道的至高性
孔子往往强调道的至高性。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邦有道”“人能弘道”等等。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还是把“道”看做是理想境界、理想社会。
第二,道的恒常性
周易强调了恒常性。《周易》之中也强调“恒”的一面。“守正守常”成为周易的一个重要观点。“常”仅仅是“道”的一种属性。常道仅仅意味着道的恒常性。与常道相类似,董仲舒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常道是有条件的,并不是绝对的。所谓“常道”就好比是道的客观性、存在性。相反,佛教却认为“诸行无常”,就反对客观性、存在性。天也具有恒常性。
第三,道的变易性
《周易》则强调“变易”,甚至说“唯变所适”。周易的世界观就是一个变易的世界观。董仲舒对常与变的理解最为全面与深刻。董仲舒同时注重“变易之道”,比如“三统之变”“五行之变”。孔子的社会观同样强调变易性,比如“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损益就是一种变易。
马克思主义言运动。儒家言变易。运动与变易具有一致性。变易就是运动。运动是属性不改变的运动,而变易则是属性改变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运动是实物的根本属性。儒家也认为变易是道的根本属性。道家则用“非常”这个概念。所谓“非常”就是反对“常道”,而认为事物在变易。
第四,道的中和性
《中庸》则强调了道的中和性。道的中和性可以称之为“中庸”,也可以称之为中道。同样如此,道的变异性可以称之为“易道”。张载则称之为“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所谓太和就是气的沉浮、升降、动静、感通就是事物运动。
第五,道的感应性
万物都在相互感应性。万物感应就是道的本质。感应的结果是“中和”。感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讲感应,而是讲运动。运动是客观的、乃至于机械的、刚性的、感性的运动。这往往被认为是最客观的。然而感应性虽然也是客观的,但却脱离感性的。最有名的是电磁感应、万有引力、磁力线等武力现象。但是儒家的感应,显然比自然科学的更为神秘。董仲舒就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
第六,道的普遍性
道的普遍性就是即“一切即一,一切即一”。普遍性即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外,一切事物都在道之中。任何文化都强调自己的普世性、能够解释一切、说明一切,乃至于解决一切。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对“道”有更为形象的说法。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其中的“动”就表现了道的变变易性,“静”就表现了道的恒常性。同时还有两仪,进而有太极。太极就达到了“中和性”。无极则说明道的普遍性。道的普遍性不是没有“核心”的弥漫。所以又要回到核心性。道就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被称之为太极,也被称之为“理一”。那么普遍性就是万殊。
第七,道的一本性
二程要多次论及“道体”,说明道所具有的各种特性。其中有一本性、一元性、一体性。一本性即理气一本、道器一本,不能分割。所谓一元性,就“万理即是一理”。所谓一体性,即万物一体,即万物都借着理而实现了系统性、整体性、普遍性。道、理、气、物就非常复杂。气一本论,甚至认为万物当中的气是统一的。而理一本论,则认为万事万物中的理是统一。最终实现道、理、气、物的统一。
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器一元论,也就是道在一切事物之中。而不是离开物质而言道。这可以被归结为道在物中、理在事中。比如,程颢说:“至如孔子,道如日星之明,犹患门人未能尽晓,故曰‘予欲无言’。”道在事物之中,必然事显明的。所以,程颢的“道”更强调一本性。这又涉及到“无极太极”之辩论,太极即有方位,而无极则说明没有方位,无处不在。
一本性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纵贯的,一个是静摄的。所谓静摄的,就是理气关系。横摄的是道器一元论。所以,程颢说“道即性也”“性即气,气即性”,都是强调道器不二的观点。道的一本性不同于普遍性。普遍性仅仅是其广度,而一本性则说道与器的关系。即道与物要有所区分,但又不能截然分开。道就在物中,进而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庄子特别强调“道在屎溺”。道的一本性,也被形容为理气关系。即理在其中。纵贯的是万物一体,即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核心。也是一元的。
第八,道的生化性
程颢对儒家道体论的重大贡献不仅是一本性,还包括生化性。所谓生化性,即强调道生万物。儒家原来论道,仅仅是把道当做规则。但到了程颢这里,道就本体化了,成为了万物之源。称之为道本体论。其中最著名的论断就是“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善便有一个元底意思。元者善之长,万物皆有春意,便是‘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却待佗万物自成其性须得。”程颢通过“生”—“性”—“道”的关系说明道的道的生化性。熊十力、牟宗三特别重视“生化”的概念。熊十力特别推崇大易,大易就是生成万物。
第九,道的元始性
元体现了道的元始性。所谓原始性,即一切从道这里来。元即道的本体性。董仲舒特别重视道的原始性。这也是老子所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道就是元、乃至于就是太极。《周易》有太极的概念,也有“元”的概念。熊十力特别重视乾元的作用。
第十,道的乾健性
所谓道的乾健性源自于《周易》的“天行健”。天道健动,所谓“健”就是道生生不息的动能,可以说是“无情”,乃至于以万物为刍狗。道对事物具有出离、超越、毁灭的能力。老子说天道无亲。儒家也讲天命靡常。董仲舒说明天具有灾异谴告的能力。《周易》说立天之道曰刚与柔。就强调天道的刚健品质。
第十一,道的柔和性
所谓道的柔和性,就是道在谦卑处。道常常处于下方。越是那种低调的事物,也符合道的存在性。《老子》说:“高以下为基”“弱者道之用”。道就在于弱者。道表现在柔弱的敌方。刚强的时候就不符合道。老子称之为“是为不道”。越是柔和越符合道。道在于柔和,就是保持中和,就要柔和,用强就违背了道。所谓,道家倡导无为,就是要保持道气中和的状态,保持元气,保持自己的原始状态。儒家认为天道是仁慈的。乃至于天道就是忽微的。天道就是静态的,而不是躁动的。天道虽然是动,却不是乱动,而是保持了一种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对人而言是柔和的,谦卑的。乃至于是厚德载物的。道家称之为清净无为、道法自然。
第十二,道的循环性
儒家论道也是“复”。程颐就特别重视“复”——:“复卦非天地之心,‘复则见天地之心’。圣人无复,故未尝见其心。”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当中,规律也是一种必然性、重复性。
第十三,道的必然性
道的必然性是指道的行动有其方向性、确定性。儒家称之为“命”。西方的ontology就被翻译为“本体论”或者“是”论。任何判断都是一种“必然性”。儒家特别强调“天命之谓性”,天命的规定让一个人必须接受这种必然与偶然。
第十四,道的分殊性
程颢特别注重道即性也,而万物的“性”又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差异性,形成了所谓的分殊。理一分殊就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论断。儒家的礼学特别强调“礼以别异”的功能。儒家支持社会分工、社会阶级划分。认为这是天理。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抽象平等。这也是后来“特殊性”的一个来源。差异性就是分殊性,分殊性就是条理性。道由条理性,所以后来就通过认识“性理”来认识道。这种分殊性也被称之为分化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马太效应。就是同样的事物会发展不平衡。而不平衡就是真理。
第十五,道的真实性
所谓道的真实性,即道不是假设。道是真实存在的。用《周易》的话是无妄。二程特别重视无妄。而佛教则把“理”“道”“法”看做是假的,所以有“非法非非法”“诸行无常”等说法。乃至于有三论宗的“即假即中即空”的说法。二程特别反对“假”。《二程遗书》记载:
先生常论克己复礼。韩持国曰:“道上更有甚克,莫错否?”曰:“如公之言,只是说道也。克己复礼,乃所以为道也,更无别处。克己复礼之为道,亦何伤乎公之所谓道也!如公之言,即是一人自指其前一物,曰此道也。他本无可克者。若知道与己未尝相离,则若不克己复礼,何以体道?道在己,不是与己各为一物?可跳身而入者也。克己复礼,非道而何?至如公言,克不是道,亦是道也。实未尝离得,故曰可离非道也,理甚分明。”又曰:“道无真无假。”曰:“既无真,又无假,却是都无物也。到底须是是者为真,不是者为假,便是道,大小大分明。”
程颢显然反对“道无真无假”的说法,而强调真实性。而后期心学甚至说:“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等等。对真实性与虚无性进行了辩证说法。
第十六,道的虚无性
道肯定是有真实性,但又有虚无性。所谓“唯道集虚”“虚室生白”就是道的反映。程颐也说“有主则实”“无主则虚”。道既是实有,但又不是一种过于实在的存在。《二程遗书》记载:
尝问先生:“其有知之原,当俱禀得”。
先生谓:“不曾禀得,何处交割得来?”又语及太虚,曰:“亦无太虚。”遂指虚曰:“皆是理,安得谓之虚?天下无实于理者。”
他要言说的对象是张载的太虚理论。张载是论道的高人。张载就说:“ 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他所谓的太虚就是天,进而成为道的一个存在形态。虚有点类似于空间的含义。
第十七,道的逻辑性
道的分殊性、差异性、条理性都仅仅是一种分别。但道是复杂的一个逻辑体系。逻辑体系不仅仅是分析那么简单,而是要形成一个条件、假设,乃至于推理判断,综合归纳等多种逻辑判断。形式逻辑是道的重要一点。而不是混沦。道的逻辑性,在熊十力哲学中被认为是量智。性智就相当于判断善恶的分殊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孔子也强调:“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演绎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演绎不是一步,而是多步,不是一元是多元。是多元多步的系统博弈。而不是二元博弈。
第十八,道的系统性
系统思维也被称之为普遍联系的思维,甚至被称之为全息性。道的系统性是指事物的复杂性、多元性,而不是单一性。儒家强调万物一体。这不是一本性。系统性是儒家道论的重要一个环节。张岱年也说“道是大全”。系统性与普遍性的一致的。
第十九,道的复杂性
道的系统说明道体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极为丰富的。有人命名为花花世界。有人认为是三千大千世界。这种复杂性,就是道陷入了多元状态。现代人命名为多元性、多样性。 多元性必然引起事物陷入复杂之中,形成难以解决的系统性难题,形成结构性矛盾。
第二十,道的神秘性
道的多元复杂性使得人必须对道有充分的估计,防止把道简单化、简易化。易经本身是把世界简易化。佛教承认不可思议。儒家也承认神秘的存在,即神妙万物、阴阳不测的事物。所以,多元复杂性,必然引发神秘性。儒家对“神”有所论述,对“鬼神世界”更是充满了憧憬。神秘主义是重要的内容。虽然我们现代去魅化。我们人类以为自己知道很多,实际上却是无知的。这也是道家的态度。特别强调“非常道”“非常名”,乃至于“观其妙”“道不可言”。孔子甚至也认为道难以言说。这种神秘的道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只能是默而识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儒家“道”的二十重维度发布于2024-05-24 2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