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世界的理解是天地人。这是宇宙本原论的追溯。儒家对物质的理解是阴阳。这是宇宙本体论的追溯。前者是宇宙的动态演化的结果,被牟宗三称之为纵贯系统。后者是静态分析的结构,被牟宗三称之为横摄系统。前者是老子的道论。后者是朱熹的理气分析。这被牟宗三称之为十字架开的结构。

“世界”是佛教用语。“世界”就是一个时空单元。《金刚经》上就说“三千大千世界”。地球就是一个“世界”。而火星就是另一个世界。在政治学意义上,世界等于全球。

宇宙则意味着“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同样也是一个时空概念。但是宇宙则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星系,相当于“总星系”这样的一个概念。庄子甚至创造一个“六合”概念。即上下左右前后。

尽管如此,人们在日常用语中依然把“世界”作为最大。因为人所不能触及到的其他星球,对人类个体而言没有意义。而儒家则称之为“天”。天意味着“宇宙层面”,而“天下”则意味着“世界层面”。因此,我们所言的“世界”往往是人类所处的地球的时空环境。

现代社会出现了“世界观”这个概念。人们认为世界观是对“物质与精神”哪个是第一性进行讨论。世界观就构成了本原论。进而产生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个时候的“世界观”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地球,而是要解释宇宙。因为就物质的演化而言,地球作为一颗行星,显然受到太阳的制约,不具有自主性。目前的生物进化论,还是认为地球上的生物是地球物质自身演化的结果。从无机物演化为有机物氨基酸,进而逐渐衍生出微生物、植物、动物、人。但是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星际交流”存在可能性,人类的生物进化观、世界观也会发生改变。就人类已知宇宙的广袤程度而言,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极高。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颠覆人们以往的世界观、宇宙观。

儒家对世界、宇宙的指代用语是“天”。世界观、宇宙观就相当于“天论”。儒家对世界的划分为天地人三个层次。天论又被董仲舒总结为“十指”。十指是天、地、人、阴、阳、金、木、火、水、土。其中包含天地人、阴阳、金木火水土三个分类。天、地、人是《周易》所关注的三大范畴。天意味着宇宙,包含着“地球”的总星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系。地意味着人类所依附的地球。而人则意味着地球生物演化出的高级智能。人类就是智能态。笔者认为作为基本粒子状态的“金”对应着天,而“火水土”对应着地。木对应着人。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分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这是最著名的本体论。牟宗三曾经也想与之进行儒学化的解释。笔者认为:

“阳”代表着动力、目的,最终被认为是能量。能量、动力、目的三者是统一的。火、气都有能量的含义。动力因相当于推动基本粒子演化的第一推动力。第一推动力就是能量。目的因相当于基本粒子产生之后的回归。但儒家更重视乾元、元气等概念。事物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就行星而言,是太阳。就太阳而言,是总星系。

“阴”代表着质料、形式,最终被认为是物质质料、形式、物质三者是统一的。其中质料因相当于基本粒子。形式被人的感觉所反映,就是所谓的物质。形式因相当于物质。

在牟宗三的《四因说演讲录》当中,形式因也被认为是理。而质料被认为是气。但是笔者认为形式与质料都属于一个层面。他特别重视“动力因”与“目的因”,最终与熊十力一样归结为大易、乾元。笔者则称之为能量。中国哲学当中对“能量”的理解是气,而不是把气理解为“质料”这是现代人容易出错的敌方。正确理解能量与物质才能实现儒学与科学的相融合,进而实现儒家科学主义的建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天地人阴阳新解发布于2024-05-24 20: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