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論語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論語研讀第二一六集

 


我們繼續研讀這一章,冉有答復孔夫子的話,他說,我們兩個人在季氏家裏是一個家臣,臣者,我們是季氏家的家臣,皆不欲也,我們都不想伐顓臾。這話孔子一聽,當然是推卸的話孔子馬上就說了,求,周作有言曰,周任這個人,是古時候是掌理歷史的一個人,是一個很賢能的人,他有言曰,他有這兩句話,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陳力,就是把自己的力量陳列出來,人人自己都有一個辦事的能力,能力,別人看不到,自己平時也看不到,要準備作事情的時候,陳力,一般的話,你自己量量,量量自己的能力量量就是計算計算,你計算自己的能力。就列,你這個能力能夠辦什麼事情,你才去辦那樁事情,如果自己是不能辦,能辦你去辦,你的能力可以辦得到,能力不能辦的話,則,你就不要去辦這是周任的這兩句話。

或者是什麼呢?周任講的話,就是在辦事之前,要自己量量自己的能力另外再可以想,就是我們老師說的,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已經在一個機關裏面,擔任一分工作,已經作了事情,不能者止,你已經在那裏面,辦事的時候,你看看,你機關首長要你辦的事情,你自己感覺辦不了,那怎麼辦呢?則,你趕快就辭職不辭職的時候,這個機關首長,將來他有了事情,你要跟他一起擔任過失所以不能者止,包含已經擔任某種職務,趕快就辭職。

不過在現在來講,大家在這個時代找一分工作不容易,你在機關裏辦事,這個機關首長好,叫你辦的事情,你都能夠辦。這個機關首長不好的話,他要你處處迎合他,替他辦那些不好的事情,你怎麼辦呢你要辭職,你辭職到外面再找一分工作,就很難找了,那怎麼辦呢?守住國家法律,法律包括機關裏的行政命令,你守住這個法令,規矩機關首長要你辦的事情,要你簽辦一個事情的時候,在不違背法令的範圍之內,你可以辦。嚴重的違背法令的話,在現在來講,雖然找事情很難,你要想到後來的後果,與其將來這個機關首長將來犯罪的時候,你繼續跟他配合,跟他一起犯罪,不如現在失了業,失業比那個還好,這個計算還划得來,還比那好,划得來。這個過去老師也跟現代人算了一算這是題外的話雖然是題外的話,很重要。

孔夫子在這裏把周任這兩句話說完了以後,他就說了,危而不持,顛而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你既然在季氏家裏作事情,你看見季氏要顓臾,後果是難以想像的前面根據所講那個道理,絕對不能伐他要伐的話,你應該勸告他,不能伐。根據周任講的話,你要勸告他,不能伐。就你們自己,你們兩人自己來講,你勸告不了。勸告不了,季氏不聽你勸告,你趕緊你不要在他家裏作家臣如果說,勸不了,你看他,要讓他伐顓臾了,就等於看見一個人危而不持,危險的時候,他快要跌倒還沒有跌倒的時候,你不把他,就是保持他不要跌倒。

顛而不扶是還沒有跌倒的時候,你要趕快把他,保持不要跌倒,如果,已經跌倒了,而要扶,你趕快把他扶起來你看見,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這個用你的人用你就是要扶持他,他在發生危險的時候,發生的時候,發生的時候,你不能扶持他他要你作他的家臣,則將焉用,焉用,何用,何用那個相,相就是比喻的話,就是比喻冉有、季路,用這個家臣有什麼用處,何必用他,用他就是來扶持他。

進一步講,且爾言過矣,上面這個事實講完了以後,再說比喻,且爾言過矣,這是比喻了比喻什麼呢?虎兕出於柙,老虎,是犀牛,這兩種獸出於柙是人類把這兩種獸,用把它關起來關起這兩種,當然有看守的人如果是看守的人看得不好,讓這個虎兕跑出來了,你看守的人有沒有過失?

再說龜玉毀於櫝中,櫝是一個匱子。那個也好,也好,平時藏在木頭作的那個匱子,櫥櫃這一類的放在匱子裏面,將來要用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用現在讓這個龜玉就在收藏的這個掉了,毀壞掉了,你這個保管收藏龜玉的,看守這個的人,你說有沒有過失?你說不是你的過失,那是誰的過失呢?你專門看守收藏龜玉這個的,那是誰的過失

這時冉有再答復,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說實在的話了,他說,今夫顓臾,這個小國家,它是一個附庸國,而近於費是什麼呢?它這個小附庸國,現在它的城郭,城是城牆,城牆再有一層叫郭,他把它建筑得很鞏固,這一種城郭很鞏固,而且靠近季氏的封邑費縣,費邑。今不取,現在不把它伐取過來,後世必為子孫憂,到後來,這是替季氏來打算,季氏以後的人,季氏現在他的勢力很強,顓臾,對他沒有辦法,不會來欺負季氏但是到了季氏以後的後代的子孫,不會像季氏現在這樣強盛,他的子孫後來會衰弱到那個時候,說不定顓臾就來侵犯季氏,所以後世必為子孫憂,到了後來,必定為季氏的子孫來是現在就發憂愁了,憂愁是憂愁到後來的季氏子孫,被顓臾來侵犯,這是冉有說的一番道理。

孔子曰,孔子就跟冉有講,求,求是冉有的名字。君子疾夫,你說這些話,君子疾夫是疾病。在君子看來,你這話說出大有毛病的君子疾夫,你認為說得很有道理,在君子看來,你這個沒有道理,很有毛病的。為什麼呢?孔夫子就講了,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這個字,就是我們現在學的,左邊加一個挑手邊,捨棄的捨,經文這個字跟那個字是一個字,舍曰欲之,本來你是幫助季氏,欲,欲是欲望,欲望就是一心要想把顓臾取過來,伐取過來這種心思捨棄,你不講,而必為之辭,必為之辭就是指冉求跟季路兩個人,你必定,為之是幫助,幫助季氏說這一些掩飾的話就是說一些文辭,掩飾本來這個欲望的話,必為之辭。丘也聞,孔夫子說,我曾經過。孔夫子聖人,不是自己我的看法如此,他不,我也聞就是聽見古人講的。有國有家者,有國是諸侯,國君。有家的是卿大夫,大夫之家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幾句話,根據古人,春秋繁露,那是漢朝有一部書講的,國家是不患貧而患不均,若能夠平等的話,雖然是貧,而能夠國家的君主與一般人民,都能同甘共苦,不足以為患不患貧而患不均。第二句不患寡而患不均,這裏講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第二句應該是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貧與不患寡,兩者調過來。不患寡是指的人不多,人不多,人口寡不足為患,而患不安,人口不管是多是少,內部又不安定,那個就有問題了。前面是講不患寡而患不均,調過來是不患貧而患不均,貧沒有關系,不均才有問題這個國家裏面,貧富差距太大,那就發生問題貧富差距不大,不能說沒有差距,差距有,但是差距不大,這個社會問題不會有。一旦有外患,大家都可以同甘共苦,抵禦外患。

下面是不患寡而患不安,人口雖然是少,這個沒關系,就患不安,內部不安定,那就是有問題了。這個字包括了內與外,內部當然要求內部都能安定一旦有外面外患來了,內部安定了,才可以上下一心的來抵禦外患,所以這個包括對內對外講的。所以老師在講,根據古注,把這兩句稍微調動一下,不患寡改為不患貧而患不均,這樣社會貧富差距不大。不患貧是講的不患寡而患不安,指人口來講,講求內部求其安定,然後有外患的時候,才能一致的抵禦外患。

雪公就根據古人這一種講法,可以的,可以這樣講雖是這樣講,內安,內部安定是根本,有這根本然後才能夠談得上來抵禦外患根據這個道理,你看看現在這些國際上,現在國際上無論是講學術、講政治,他都是對付別的國家二分法,二分法,分開來對立的,就是讓你的國家內部不能夠,內部不能夠安定使你內部,你的國家內部不安的時候,它在外面才能夠漁翁得利,講這一點,各位可以看看,不必細講。所以我們在世界這個大環境之下,我們學了孔夫子講這個道理,我們好好悟一悟,也要覺悟覺悟之後,我們這個臺灣雖小,我們不要被人家分化,而患不安。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你一了,就沒有什麼貧窮。所謂貧窮,比較來的,沒有房屋,自己要求一個房屋就好,能夠安居就好。有了房屋,看人家那個豪華的住宅,又想到又顯得我這個小房屋,太寒酸了,有了豪華的住宅,還有更比他豪華的住宅,他又更往上追求了,這是比較來的我們學道的人,不要跟人家比較,自己有個房屋住住,遮蔽風雨就好了。均無貧,均衡的貧富差距不大的,這就沒有什麼貧窮。和無寡,和是安定,這個國家上下一團和氣。無寡,沒有什麼。現在你看看,新加坡,新加坡它內部沒有問題,新加坡人很少,無寡安無傾,內部安定,不會傾倒。孔夫子說了,夫如是,能夠這樣作到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還有一些例外,例外是什麼呢,那就是外面人,你內部這麼好,外面還有人來侵略你這個國家,那怎麼辦呢?夫如是,還有外面的人來侵略,怎麼辦呢?孔夫子講,遠人不服,那就是說,遠方的人,不在你治理之內的那些遠人則脩文德以來之,你就要好好的脩文化道德,雖是個小國,你要拿厚道來柔遠人,召來他們,你怎麼樣把他召來來呢?召來,你用脩文德,文德就是文化,中國文化講的就是講道德,道德是用很厚的道德,讓他能夠歸向於你,叫來之。讓他能夠來歸心於你,就是召來他們。

既來之,則安之。既把遠人能夠召來來了,你就要安之安之就是讓他得到安全,心裏一切都能夠安定下來,這就是比喻,季氏要伐顓臾,你認為這個顓臾將來會侵犯你,你與其憂慮,憂患那樁後來的,你不如現在好好的脩文德脩文德,拿厚道來對待人,不用一切的武力,就用文德來召來的時候,不但眼前,以至到後來,一直到他子子孫孫,到後來,都會安之,對方也安,你自己本身也安,內外皆安這是孔夫子講的根本的辦法。

就整個的中國文化來講,中國曾經好幾代都亡了國最顯著的,元朝把中國滅了,但是後來呢,還是用中國文化,把元朝感化來了,元朝蒙古的外蒙古,內蒙古,那個整片的一塊土地,自動的併成為中國的一個國家。還有清朝,東邊整塊的一個國家,清朝入關以後,表面看,在歷史上講是把明朝滅掉了,但是清朝一滅了明朝,政治上是滅了明朝在地圖上,版圖上,東三省整個是歸併一個中國它為什麼歸併為一個中國呢就被中國文化道德,把它吸引過來就是政治上可以亡國,中國文化特別,它可以用文化把外來侵略的力量,把它變化變化成為自己的一個國家同時的受到傳統的文化,給它教育,這是講中國文化這裏孔夫子講的文德,脩文德以來之,不但在孔夫子那個時候孔夫子這樣教,一直到現在,還是要講究文德。唯有文德才是可大可久,不但對於自己的國家,而在今日之下來講,你要轉變外國的強權那些國家,也還是要靠文德文德弘揚出去,讓那些強權的國家,它了解繼續實行強權不是辦法,不能使世界真正的和平,必須要實行中國文德這個教育文化,才能真正的來使得世界和平所以脩文德以來之,這個重要。既來之,則安之,安之怎麼呢,還是要文德脩文德使世界能夠和平,使自己國家能夠安定,長治久安脩道,那更須要文德文德真正指的就是自己脩道。

下面就是講到事實了,今由與求也,現在,是子路,冉求。子路與冉求你們兩個相夫子,你作季氏家的家臣,就是來幫助他,是幫助他,幫助夫子就是幫助季氏,季氏是卿大夫,可以稱為夫子你既然幫助季氏,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遠方人對於季氏不服,不服從,你不能用文德來召來他。邦分崩離析,你季氏來掌魯國的政權,季氏本人不能稱為邦,你季氏是掌握魯國的君權,使魯國分崩離析是分解了,是土崩,離析是分離了而不能守,不能保守,你還著想動干戈邦內,用武力來伐顓臾吾恐季孫之憂,孔子說,我恐怕季孫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蕭牆,國君他有一個蕭牆,類似現在那個屏風,叫作蕭牆,外面來見國君的話,走進那個蕭牆,走到屏風,他心裏就肅然起敬,就是代表國君蕭牆之內,是你國家自己就會亂,不是顓臾將來來侵犯你,你內部就亂內部亂指的什麼呢?你季孫氏,你不聽魯君的指揮講因果,一報有一報,季孫氏現在用的家臣,陽貨這一類的,他也不聽從你的命令。到後來,陽貨就造反,這是因果報應,孔夫子說的話是事實蕭牆之內,這後面有事實的,各位自己看論語講要。

今天就講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論語研讀第二一六集发布于2024-05-13 16:49:34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