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論語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論語研讀第二一四集

 


請各位看論語講要六百六十五頁。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這一句話,,按照孔安國的注解,就當字講,就當字講。君子貞而不諒,是一個君子,他守住一個正字。正就是無論在世間作事情,脩道,一切事情都講究一個正字,就是信,要守信用,說一句話必然要作得到,就是貞而不諒。按照一般的講,一個君子守這個正,守正就是道,就是正道。比如說儒家一本重要的經典,就是易經,易經,漢儒注解,像虞翻注的,六爻站的位置不正的話,它就要調整,把不正的位置調整到正的位置,這才能夠趨吉避凶,這才是把非道的調整為合乎道,合乎道就是正。就是正道,,君子就是講究守住正道。是信,特別在這裏講不諒,不必講信,這怎麼說呢?一個人在不能自主的這個情況之下,答應了人家,你既是不由自主的情況之下,被人逼迫,答應人家一樁事情,事後守住這個諾言,這叫信。孔子在這裏講不必這樣。在被逼迫之下說的,自己承諾的言語,到後來不必守,這個諾言不必兌現,所以講貞而不諒

貞而不諒,類似這個情況很多,孔夫子本人就是這樣,陽虎,也就是陽貨,在路上遇到了,叫孔子,你不出來作官,你平常這個抱負、這個理想,現在這個時候你再不出來,你那個理想落了空了,有什麼用處?這是教訓的口味。孔子說,好好好,我很快就要出來作官。對於陽貨這種人,你不能當面跟他反抗。那時陽貨在魯國,在季氏家裏很掌權,資格也老。孔夫子對於這種人,只好表面上答應他,我出來作官。但是後來,孔夫子沒有,這就是不必,不必守信。由這些事情,我們在現代這個世間,你遇見那些惡人,他要叫你答應他,替他辦一些事情,你當面跟他,提出反對的意見,不答應,不答應,馬上就有災難出來,只好勉強應付。應付,自己才能脫困,這個現在,處在現在,我們要了解。

在古時不像現在這個樣子,古時候,像孔夫子那個時候,是一種先承諾,然後可以不守承諾,知道事後不能夠實踐承諾的話,當時候承諾是權變的辦法。變,易經裏面就講,窮則變,變則通。佛法裏面講行權,權,釋迦牟尼佛在世間講的權教很多,權教講了幾十年,講了很多權教,到後來在靈山會上,講妙法蓮花經的時候,才是開權顯實,所以就佛法來講,講權也很重要。不講權,一般人對於妙法,他接受不了,所以必須要講權。講道理,講學術都要講權。就整體的教育來講,整體的辦事情來講,講權就是教人家得到真實的受用,權就是實。但是有一個大前提,講權的時候,你就要有這個能力,把對方教他能夠接受真實的這個理,要有這個能力。比如說,禪宗過去講,對於這個人問,狗子有沒有佛性?他說,狗子當然有佛性。另外一個人來問,狗子有沒有佛性?他說,狗子沒有佛性。答的是兩回事,兩個意思,但是兩個意思是兩個人。這個禪師他就是行權,他行權,答應狗子有佛性,就教那個人明心見性,他能夠開悟。答復狗子沒有佛性,也就教那個人明了,能夠明心見性。說法不同,到最後得真實的利益是相同的。有這種本領,他可以行權。在這裏講,有這種本領,他才能夠不諒,不講信用。

雪盧老人又說,我們不要因為是孔子講這個話,古人有很多那些故事,說可以不必實踐諾言。不實踐諾言是個權法,可是我們要想一想,我們沒有行使權法的能力,我們教人家說,狗子有佛性,人家聽了,狗有佛性,我也有佛性。既然都有佛性,狗不用脩行,它自然就是佛,我有這個佛性,我也不用學,我就是成佛。人家這樣一講,你這個權說出去,害人的。你沒有本領解除他的誤解,你就害了人。

再說,人家聽你說,狗子無佛性,無佛性,都沒有佛性,我們還要學佛幹甚麼?還要學道幹甚麼?這也害人,就阻止人家學道。你要說,狗子無佛性,避免人家誤解,狗子無佛性,它這個佛性被惡業,造的惡業遮蔽起來了,等於是沒有佛性。人家一聽,誤解了,那就是說,狗它那些惡業把佛性遮住。我們人呢?我們人有佛性,用不出來,我們不能成為聖人,不能成為佛,等於沒有佛性,那我們現在趕快,趕快把那些惡業把它破除掉,一方面隨緣消舊業,再更不造新殃。你要有本領把那個人輔導到這種正見上面,你才能夠行權。沒有這個能力的話,那些權變的話,固然不能夠對人家說,自己也不能夠這樣脩持。自己這樣脩持,那就走入邪道上去,走上外道。

所以研究這章經,雖然簡單的一句話,要特別小心,小心在哪裏?我們在世間,自己脩行,勸人家脩行,特別的就是你必得按照經典裏所講的話,正正當當的自己拿來脩,也這樣正當的跟人家講,才沒有那些後來的流弊。

現在看六百六十六頁。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事君,古時候講到朝廷裏面幫助國君辦政治,在言語上講事君,事君是事奉君主。事奉君主,實際上就是幫助君主來辦政治。就現代的意思來講,你就出來從事政治。

現在無論是考試上來的公務員,或是競選出來辦政治的政務官,都叫作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敬其事,就是先把國家的事情辦好。你自己是公務員,你不管是中央政府的公務員,地方政府的公務員,先把公務辦好。不必把心放在,我這公務員要拿多少薪水,心不放在這上面。先講究,先把公事辦好,敬其事。敬,就按照政府裏辦公的,政府,各級政府辦公哪一位公務員,他在什麼職位上,要辦哪些事情,你就把你那個職位上應該辦的事情,敬其事敬其事就是辦得不錯的,就是這個事情辦起來,實實在在的辦,辦好了,就叫敬其事

而後其食,敬其事就現代來講,古時候也是這樣,你到朝廷裏面,在哪個職位,國家都有一定的制度,就應該拿哪一分的俸祿。現在你在政府裏是哪一個職位,就有哪一種的薪水。至於薪水多少,你不必計較,你心裏想的就是把事情辦好,這是敬其事而後其食。所以雪盧老人講,古人他事君的時候,當天的事情都是在白天辦,沒有辦好,晚上睡覺都睡不著,睡不好覺。一定要想辦法,怎麼樣到明天再把它補救起來,然後才心安理得,這就是敬其事而後其食

這在今日之下,能夠這樣作的話,那真是難能可貴。公務員就是一個好的公務員,民意代表,民意代表既是老百姓把他選出來,他就是要替老百姓辦事,他就要敬事,敬其事。敬其事而後食,不能說,在競選的時候是講民主,選民是主人,自己是替主人服務的,當選之後,倒過來了,這個不行。所以這章書,用在世間法,就是照前面這樣講法。用在脩道上面,怎麼呢,前面也講,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不必考慮到自己生活問題,不必考慮俸祿的問題。一考慮俸祿這個問題,心就在俸祿上面,這時候心就在道上面。敬其事,心就在怎麼樣把這個心放在道上面。而後其食,自己的衣食問題,不是不要。比如說,我們在家人都要有一分正當職業,你在政府裏面當公務員也好,在民間作任何行業也好,都有事業。心還是要放在道上面去,為什麼?怎麼樣放在道上面呢?你作這個行業,你就把這個行業,你在作的時候,你就想到,你種田,那個稻米,種的那個蔬菜、水果,你就考慮到用農藥的時候,在採收的時候,一定要等到農藥消失掉了,你才採收。能夠像現在提倡生機的那更好;不能夠這麼做的,也要等到農藥消掉以後,你才採收。這個就是道心在那裏起作用。你作公務員,你辦這個事情,你想到這是替老百姓辦的。替老百姓辦的話,老百姓有的事情他知道,有的事情不知道,你就憑自己道心,替老百姓辦事,把這公事辦好。公事辦好,這個事情辦到及格是六十分,辦到完全滿分,是一百分,在六十分與一百分之間有差距的。能夠辦到一百分,恐怕一般人都辦不到。你不要把自己的壓力,來壓自己,我一定要求辦到一百分。你能夠到及格,到六十分,在今日之下來講,那就是最好的,標準的公務員了。等而下之,沒有六十分的,甚至於倒數的分數。倒數的分是什麼呢?他專門為機關首長私人辦事情,巴結私人機關首長,將來怎麼樣提拔他,這就是倒分數。一個公務員不走這條路,你正正當當的心裏想著把規定的事情辦好,不要迎合機關首長。機關首長有的是個君子,有的不一定是君子。不是君子,那個機關首長,今日之下你當個公務員也不容易,你當了公務員的話,遇到好的君子首長,當然好,很幸運。遇到不好的,不是君子的機關首長,你要辭公務員,這也好像很難辦。你一辭掉之後,就找不到工作。在這個情況之下,你不迎合那個首長就好了。在不迎合他,自己憑良心來辦事,辦的事情都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這個時候你想想,辦不到一百分,能夠得到六十分就不錯了。這個時候你心裏,感覺得不會有壓力,就很輕鬆自在。為什麼呢?我辦的事情正是老百姓所須要的,甚至於老百姓他自己還不感覺得須要,你是真心替他辦事的話,你也是心安理得。這是用在脩道方面,敬其事,後其食,不在俸祿上來想,就在把自己應該辦的工作、辦的事情辦好,只要把事情辦得好了,從六十分到一百分之間,你都會心安理得,自己不會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算是還沒有到達六十分,六十分以下的,這個事情很正確的,確實是對老百姓有好處,你也是能心安理得,你也還是在那裏順著道心來辦事情。

這一條,它一體萬用,在學校裏當老師也是這樣,現在教育主管機關、家長,都要求老師一切順從學生。學生多生多世以來,在世間染上不好的那個習氣,與生俱來的就是那個壞的習慣。現在這些教育專家門,都要求學校的老師來順從學生的那個,他們講的順學生的人性,順學生受教的權,維護學生學習的權利。他就不知道,一切順從學生,就是順從學生的壞習慣,不良的習慣。不良的習慣是什麼呢?殺、盜、淫、妄、酒,這都是不良的習慣。你是一個優良的老師,你就是要想辦法,用你的智慧,教育當局不准老師打學生,不准老師罵學生。好吧,這個不能不遵守,不能不遵守,但是要用另外好的辦法,你要教學生,怎麼樣的順從自己的本性?順從自己,學習開發自己的本性,放棄不良的習慣。這個當然學生不願意,不願意,你用各種機會教育讓他能夠接受,這就要靠老師的,現在作老師不容易,用你的智慧來感化他們。不然的話,有兩個方向,一個就是完全聽從教育專家們,聽他們的話,就放任,你學生怎麼樣壞,我不管,你這個教師可以繼續作下去。再呢,老師就不幹了,這分職業我不想作了,我改變,我作別的事情。只有這兩個辦法了,不想這兩個辦法,那就是作個老師,你要想各種的,用你的智慧,要把學生教好,這樣做的話,你這個老師功德無量,你也是在脩道。聖人講的每一句話,都是一體萬用。

後面這一章,也是一句話。

子曰:有教無類。

是教化人家,就是教育。在今日之下,你就是在學校裏面當老師,孔夫子那時候,那個教育沒有開放。那時候教育,受教育的人只是什麼呢?天子、國君、卿大夫,他們家裏的子弟,是貴族教育。一般平民要受教育,那可不那麼容易。開平民教育的風氣,就是孔夫子。所以講中國教育史,把貴族教育開放為平民教育,就是孔夫子,所以孔夫子是一個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是萬世的師表。

他在這裏說,有教無類,無類是不分哪一種種類的,你是國君的子弟也好,卿大夫的子弟也好,平民的子弟,任何平民,平民之中有富有之家,有貧窮之家。還有在品德方面來講,有品德好的家庭,有品德不好的,犯罪的那些家庭,他們的子弟來,向孔夫子來求學。孔夫子無類,不問是那一類,都來教化他們,這叫有教無類。就是不論這個人他是富貴是貧賤,也不問這個人是善人是惡人,不論哪個種類,他都來教化他。善人,教他更善;惡人,教他把惡改掉。所以在上論裏面,孔子自己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凡是束脩,自行束脩以上,束脩這個脩是個一條一條的乾肉片,乾肉條,帶了一束乾肉條來拜見老師,向老師求學,這是拜見老師,第一次拜老師的見面禮,這個很輕微的。孔子就接受他,吾未嘗無誨焉,我就是來教育他。還有呢,束脩,脩是當整飭來講。束脩就是把自己身心,身體上面的衣冠整齊,心裏是恭恭敬敬的,來拜見老師。這什麼也沒有,孔子也說,吾未嘗無誨焉,我也教化他,這叫作有教無類

這是孔子的教育,平民教育這種精神。從這裏,題外的話,我們也想到雪盧老人,按照儒家的禮,你要想跟一位善知識來求學的話,要跟過去的私塾老師一樣,你第一次拜見私塾老師,拜他為師的話,總是要帶一些拜見老師的禮,禮物帶過去。這講禮是必然要具備的,至於這個禮有多少,在過去私塾的老師不講究。按照個人自己他家庭,能夠拿得出多少,就算多少,一切不拘。

我們老師過去凡是來拜他為老師的時候,這是儒家的,好像是一塊錢,好像是十塊錢,我記不得了。一塊錢,不論你家庭是富有還貧困,一塊錢你總拿得出來吧,限定這個數目。他就是跟孔夫子一樣,有教無類,我們學了,讀這一章書,我們要學雪盧老人、學孔夫子。這樣的教育,你才能成為真正的老師,才把學生教得好。

好了,我們今天就研究到這裏為止。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論語研讀第二一四集发布于2024-05-13 16:45:19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