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論語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論語研讀第二二一集
請各位找到論語講要六九八頁,六百九十八頁,先把這經文念一遍。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這有兩段,前面這一段,孔子說,見善如不及。這是指人講的,見到善人,如不及,就好像自己比不上這個善人,比不上善人就是想跟這個善人來學,就是見賢思齊這個意思。見不善如探湯,見到不善的事情,就如同到滾熱的水裏面去,去探那個水,那當然是不敢去探湯,所以遇到那些不善的事情,就不敢去作了。這個,孔子講,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這樣的人他能夠見賢思齊,不敢作不善的事情,這樣的人,我看見過,也聽過他講這樣的話,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隱居以求其志,他自己隱居起來。為什麼隱居起來?這是就要想施展自己的志愿,要把自己的志愿施展出來,可是施展不出來,就隱居了,隱居在這裏求其志。隱居在那裏,不是在那裏什麼事也不作,是求其這個志,志是把自己的志愿,一直在那裏多多用工夫,在那裏讀書,脩養。行義以達其道,一旦有機會來了,他可以出來作事情了。出來作事情,他跟一般人不同的,他行義。行義是什麼呢?所辦的任何事情,都合乎正義,合乎正義的事情,就是達其這個道。達其道是什麼呢?就是他平常,他所求的,就要把這個道能夠實行出去,在隱居的時候,就是要將來有機會出來作事情,就作合乎正義的事情,把這個道能夠行得出去。
合乎那些事情是正義呢?就拿從事政治來講,從事政治,他一定要幫助君主,實行仁政,這樣是達其道,把這個道能夠行得出來。這樣的人,孔子說,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聞其語就是隱居以求其志,這樣的言語可以聽過人言,聽人這樣說過。未見其人也,其人也就是指的一旦有機會出來,在政治上來幫助君主來實行仁政。這個吾聞其語,未見其人也,這樣的人我還沒看見過。
為什麼呢?前面一段是比較容易,後面這一段,從隱居到行義以達其道,這是一定要有他的操守。到了這個道行不出去的時候,他就隱居在那裏,隱居也不是閑在那裏什麼事也不作,而是求其志,來堅持他的志願。他的志願就是將來能夠實行他所理想的這個道。這個很難得,也是不容易作得到。孔子拿這兩段,兩種人說出來,後面這一段雖然是很難作,但是孔子勉勵學的人,雖然難,還是要去作。
這章書,古人注解也不少,我們就從這個扼要的意思來研讀,研讀的意思就是我們一個人在世間,你作任何事情,都要合乎這個道。合道那可不容易,因為世間的一般人,他求學,以至於出來作事情的時候,離不開名利。想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跟這個名利是相悖的,難就難在這裏。與名利相悖的話,你去作的時候,就遭遇很多人的反對。雖然有反對的話,自己要守持這個道。這一章用意教我們了解要這樣的學。
下面講,在六百九十九頁。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這章經文,過去雪公講的時候,我們研讀論語,遇到有疑問的時候,不能不起疑問,但是也不能夠隨便的給它下斷語。像這一章,前面沒有子曰,究竟是孔夫子講的呢,還是他的弟子記載的呢?不是有些疑問嗎?雪公就講,遇到這些問題,你只研究他的內容就好。研究內容,在這裏要注重在脩養道德這方面,不可以像一般人考據,考據當然也要講,但是不能只講考據而忽略了脩養道德。所以這章經書,前面拿齊景公來說出來,後面就拿伯夷、叔齊來作對比,來研究。
先講齊景公有馬千駟,古時候一輛車子有四匹馬來拉著車輛。千駟就是有四千匹馬,可見得這是一個大國的國君,才有這樣的勢力。財富也是不必說,有這麼多的車輛、馬匹,那是一般人都認為這是了不得的一個大國的國君。然而,下面一轉,死之日,他到死的那一天,民無德而稱焉,死之日,就在死的那一天,一般民眾想想齊景公死了,應該,凡是不但是國君,就是普通人,他死的時候,總要稱讚他生平的時候作哪些好事情。這是中國文化是這樣,不管這個人在生前作的有善事,有不善的事情,可是這個人死的時候,總是把他好的地方說出來,造的惡業就不講了,這是中國文化教人學厚道。
比如說現在一般講的,給人家往生的人,給他寫事略,那事略上都是講好事情,一個普通人不能說,這一生全作好事情,沒有作不好的事情。但是在講到事略這一方面,都是講好的事情。講好的事情,一方面是對於往生的人,對他表示一個厚道。再呢,教一般人學,一般人看見往生的人,作的都是好事情,大家可以見賢思齊,可以學。
現在講齊景公,死之日,就在死的這個時候,這一天,大家想想,不管齊景公在世,是怎麼樣有些很多不善的事情,但是想想應該找出他有作一些有道德的事情,來替他來表揚一下。但是你看,民無德,一般民眾想找出他有那些有道德的事情,找不出來,無德,找不出一條德出來,稱是稱讚他,無德而稱焉。
下面講伯夷、叔齊,那個時候在殷朝,殷紂王的這個時代,他是在孤竹君的一個國家,孤竹君有幾個兒子,老大就是伯夷,老二就是叔齊,還有小兒子。孤竹君他有意思要把這個小國的國君位子要讓給叔齊,後來孤竹君死了,死的時候,伯夷不肯繼承國君的位子,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伯夷是講,這是他父親的命令,應該給弟弟,弟弟說是按照制度應該由他的哥哥來繼位,這樣兩個人都不肯繼位,後來就跑出來了。跑出來正好遇到武王伐紂,在武王伐紂之前,他們兩人,他聽到周文王是一個聖人,他們想到周文王那裏去來依靠周文王。但是一到周文王那裏的時候,文王已經不在了,武王來伐紂,他們兄弟兩人就在武王伐紂的軍隊前面,勸告武王,你不可以,不能夠以臣伐君。那個時候武王還是西方一個小國的國君,殷紂王還是天子,殷紂王是君,你這個臣子不能夠伐君,這樣就犯了武王以及武王旁邊很多人,大家都,你怎麼來這兩個人冒犯伐紂這個軍事。後來還是姜太公出來,就說這個人是一個有道的人,你叫他讓開就好了,你不能對他有什麼懲罰,不可以的。後來,武王伐紂成功了,伯夷、叔齊就不肯吃周家天下這個糧食,然後他們兄弟兩人就跑到首陽山,在首陽山採山上那個野菜,來維持他的生活。首陽山採的地下長的可以吃的,採薇,就是薇草那一類的。
這裏講餓于首陽山,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首陽是首陽山,民到于今稱之,後來也有人講,伯夷、叔齊到首陽山採蕨薇來吃的話。後來有人告訴他,這個蕨薇也是周家的天下,周家天下地上所長的植物,你不吃周家的糧食,你吃這個蕨薇,也還是周家的,後來連這個薇也不吃了,就餓死了。但是這種講法,我們老師就說,不要跟一般注解來講,我們要按照經文來看。論語經文裏面只是講,餓于首陽之下,沒有說餓死于首陽之下,經文既是沒有講餓死,只是講餓在那裏,那就不要多加以解釋。下面就講,民到于今稱之,一般人一直到春秋時代,孔夫子那是春秋時代,到這個時候還稱讚他。
其斯之謂與,後面這一句話,其斯之謂與,這個是怎麼講法子呢?就把上面這個兩段,一個是齊景公,那樣的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齊景公那樣的有權力,有財富,伯夷、叔齊什麼也沒有,在首陽山挨了饑餓。但是齊景公在死的那一天,人家找不出任何一個有德的事情來稱讚他。而伯夷、叔齊從武王伐紂,那是西周,到春秋這時候,一般人還稱讚他。最後這其斯之謂與,教人家比較,你比較比較,比較之後,這裏,孔夫子拿兩者對比,兩者對比就知道,這一章經是教人家道德是重要的。
世間的財富,就像齊景公那樣,人一死什麼都沒了。相反的,有道德的時候,永久存在。不但在春秋時候,還有人稱讚伯夷、叔齊。春秋時代一直到我們現在,人家還是稱讚伯夷、叔齊。是道德,這是永久存在。孔夫子要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不要向一般人學,我們怎麼樣賺錢,怎麼樣爭取在政治上的地位。政治上地位,在古時候作到天子,人一死,也就完了。天子當然是聖人在位的天子,那好了,像堯舜那是聖人,那當然不同的。後代,自從家天下之後,那些君主都是自私的,一死了,誰記得他?三代開始家天下就是禹王,禹王本身是好,是聖人,他傳了幾代,傳了幾代,那幾代那些他沒有任何功勞,一生下來就繼承天子,一直到後來是夏桀王。殷朝也是,殷朝,成湯王也是聖人,也不錯,他把夏桀王放逐出去了,成湯王傳了幾代,傳到後來是殷紂王,殷紂王他有什麼道德?在殷家中間這幾代的名字,大家記得不記得?記不得了。夏朝的那幾代,夏禹王他的兒子,大家還知道,還不錯。到後來那些天子的名字,記不得了。過去教歷史的,學校的歷史教授,他把歷代君主的名字就像佛經的偈頌一樣的,編出幾個字一句的,教學生去背誦。學生感覺背誦這個沒意思,感覺編出來教人家背誦還背誦不出來呢。可見得那是假東西,沒用處,還是道德重要。
這一章我們說到這裏為止。大家知道,孔子講這個教我們學,要學就要學這個不生不滅的,道德就是跟本性相合,是不生不滅的,永恒存在。世間的名利,一切都是乍生乍滅的,靠不住。我們學道的人,就要從這一章經書裏面就要得到很大的啟發。
再看七百零一頁,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這一章經書講,陳亢也是孔夫子的弟子,在上論裏面,子禽問於子貢曰,他就是子禽,在這裏講陳亢。他問伯魚,伯魚是孔子的兒子。他問伯魚說,子亦有異聞乎,子這是指的伯魚。他說,你有沒有從你父親那裏聞到特別的一個道理?那就是說,我們一般的學生都跟夫子學,你是夫子的公子,是不是夫子對你有特別的教導你,是這個意思。所以有異聞乎?異聞是不同於一般學生,在夫子那裏學的。
對曰,伯魚對陳亢講了,未也,未也就是我沒有從我父親那裏聞到特別的什麼特殊的學問,或者是特別的道理,沒有啊。但是在家裏,父子同時住在家裏,當然有說話的時候,就舉出來他幾件事情。
第一個說,嘗獨立,嘗獨立,伯魚就說了,父親曾經有一次一個人站在家裏堂上,鯉趨而過庭,鯉就是伯魚自己稱呼自己,趨就是比較快一點,快步的走過去。因為在禮上面講,遇見長者站在那裏,父母親當然更不必說了,不要很慢步的走在面前,這就傲慢,應該很快的走過去。很快走過去是趨。鯉趨而過庭,走過他父親站的那個地方。獨立之後,鯉趨而過庭,然後孔子就問他,學詩乎,孔子就問伯魚,你學了詩沒有呢?對曰,未也。對曰就是伯魚對孔夫子講,還沒有學詩。孔夫子就說,不學詩,無以言,這是孔夫子的話。不學詩,無以言,在這經文裏面,不必寫孔子曰,從這個有問有答的時候,自然就看出來,這是孔夫子講的。伯魚回答沒有學詩的話。下面孔子就說,你不學詩,一個人不學詩的話,無以言,就不知道跟人家言語,言語這個學問很大。這個言語,要會言語,那要學詩。詩裏面有比喻的話,有很多的意思在當中,所以不學詩的人,跟人家說話說不好,甚至於無以言,就沒辦法跟人家談話。這一條皇侃疏裏面就講,詩裏面有比體,有興體,然後才跟人家酬酢對答,這個都是詩裏面才能學得到。如果一個人不學詩的話,你要跟人家談話,是個好的意思,人家看不出來,讓人家誤解,那有很多很多的。所以懂得詩的時候,他的言語說出來,那正好,恰到好處,有時用比喻的話,有時用興的話。所謂興是什麼呢?比如說,在這個話之前,主要的意思還沒有說的話,先說出一個小的事情出來,引起後面主要的意思,這是興。這一類的很多,酬酢,酬酢,比如說在人家作客,主人向你敬酒,你客人要回敬主人,這叫酢。這個在學詩,才學到這些禮數。鯉退而學詩,夫子跟他一講,他說,鯉退回來,我聽了之後,我就學詩了。
另外,他日又獨立,另外有一次,孔子又是一個人站在那裏。鯉趨而過庭,伯魚還是快步的走過他父親前面。這個時候父親又問了,孔子又問了,學禮乎,又問禮。對曰,未也,伯魚又回答,還沒有學禮。然後夫子又告訴他,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不學禮的話,他在作人之道方面立不住,那就是說,不知道如何立身,我們人在人世間,頂天立地要站得住,這叫立身,把這人的身分要建立起來。禮,不學的話,立身就立不住了。所以在前面也講,上論裏面講,孔子也說,要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不學禮,你求學也求不到一個很好的學問,辦事也辦不成功,所以禮非常重要。禮有形式的,有本質的,形式這一方面,它就講規矩,講程序,講上下,這是講形式,講本質,它就是要禮讓,恭敬。禮讓、恭敬就是教人能夠學到聖人,所以不學禮的話,你求學,辦事都不能成功。鯉退而學禮,所以伯魚講,我退回來的時候,我就學禮了。
答復了之後,陳亢就講了,他講什麼呢?陳亢退回來之後就說了,問一得三,我問一樁事情,得了三件事情。當伯魚跟他講,你問我有什麼異聞呢?我就聞斯二者,聞斯二者就是孔夫子教他學詩,教他學禮。然後陳亢就說了,問一得三,我只問他有沒有異聞,結果得了三件事情,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聞詩,就知道學詩的重要,聞禮,就學得學禮的重要,另外一種就是君子之遠其子也,君子就指的孔夫子,教兒子,教學生,沒有分別,平等的來教學生,教他的兒子,所以是問一得三。
說到這裏。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論語研讀第二二一集发布于2024-05-13 16: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