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論語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論語研讀第二二三集

 


請各位找出論語講要七一六頁,七百一十六頁,經文我們先看一下。

子曰:惟上知與下愚不移。

這一章因為有子曰這兩個字,所以古人有的認為另外成為一章,我們老師認為這是跟前面合為一章比較合適,雖然多一個子曰,那個沒有關係,在意思上面講,應該跟前面合為一章就按照前面合為一章來講,惟上知與下愚不移。惟這個字在意思上面講就是接著前面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接著那一篇後面意思來的。相近、相遠,拿這個字來講,惟有上知不移的,還有下愚也是不移的。只講不移,沒有講性是善是惡,那都是講這個性。上知、下愚這兩者都不移的話,不移就是不會轉變的意思無論在世間辦事情,尤其是脩道,更須要堅定不移,這才能成功,所以老師在講這一章經的時候,把古人注解看過不少,古人注解就是上知是屬於善的,下愚是屬於惡的,雪公看來,這個注解不要採取。不移指的辦事能夠堅定不移,不會轉變,在世間辦事,成功的,脩道也是要這樣不移,不退轉,才能成功,所以這是接著前面性相近,習相遠來講的。在這裏要注意,古人把下愚注解為惡的話,這就錯誤了。上知不移,我們了解,下愚不移,為什麼是好呢?下愚不移,老師舉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周利槃陀伽,周利槃陀伽那個時候在佛的大弟子之中,是最下愚的,記性也不好,悟性也不好,結果他能夠遵照佛教給他一個法,他就執著那個法,勤勤懇懇在脩,結果他證道,證道比別的弟子還早,可見得下愚不是惡這裏就是講上知、下愚都不是指善惡來講,就是講無論是上知、下愚,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堅定不移的在那裏脩持。

孔門當中,你看看那個曾子不算是很聰明,結果後來能夠把孔夫子的道,一以貫之的話還是靠他當然孔子大弟子最上知的就是顏回,可惜顏回壽命不長,能夠把孔子根本的這個性能夠傳下來還是靠曾子。這一章是解釋前面性相近,習相遠。性相近,習相遠為什麼後面有這兩句呢?我們學道大前提都要明了這個道,學佛,首先要明了人人都有真如本性,學儒,也是要明了這個性,孔子講的性相近也這個性孔子的孫子,子思子作的中庸,開頭講,天命之謂性了解這個之後,成就聖人、成佛,根本的理論得到了,憑這個才能夠成佛,才能夠成聖人不明了這個,脩啊,脩什麼呢?

就拿我們現在這個教育來講,教育講根本,根本教育就是要教學生明了都有這個本性成聖人,成佛就要明了自己有這個性,明了之後就堅定不移的向這個本性上來學習所謂學習什麼呢?就是把遮在本性之外的世間生生滅滅的那些東西,把它去掉,要去世間生滅法,很不容易的這要有堅持這種作為才能成功,所以後面這兩句是必要的。前面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是教我們明了人人都有本性,本性與習不相同的,先辨別這個性與習後面這兩句就是教我們怎麼樣脩行,所以這是應該合為一章脩行的時候,世間任何事情都是生滅的,都是虛幻的雖然是生滅的,虛幻的,一般人在六道裏面,從無始劫以來,就染上這個習氣了你要學這個道,你要把自己本性開發出來,就要把無始劫以來,這些習性,習慣的那些,一層一層的把它去掉,那好不容易,那就要不移才可以如果遇到環境艱難困苦了,或者尤其像現在這個時代,人人都講功利,講自私,我們在講這一套,人家會譏笑我們,什麼時代了,還要學,還講這些東西我們了解這個道理的話,不管人家怎麼樣評論,我們自己有正知正見,我們只要不移的這樣學,所以後面這一句重要,它是講脩持的工夫。

後面還是在七一六頁。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之言戲之耳。

子之武城,孔夫子到武城去,武城是現在山東,那個時候,孔子的弟子子游作武城宰,作武城,作那個地方的一個,武城的,拿現在的話就是一個市一個市長,或者是一個縣,是縣長這一類的,那時叫宰,武城的宰孔子到武城去看一看一到武城,看到什麼呢?一聽到弦歌之聲,弦歌,弦是用琴,琴瑟那個樂器,,加上歌辭,彈奏出來孔子一聽到武城裏面那些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莞爾是微笑的意思,微笑代表心裏很喜悅,發出一個微笑,叫莞爾就說,割雞焉用牛刀割雞這個字,是當宰,當殺字講,宰割。割雞焉用牛刀,你殺一隻雞。焉用,當何用的意思,何必用牛刀,用牛刀來殺雞,這是不對的殺雞用小刀一殺就殺完了,殺好了,用殺牛那個刀來殺雞,這是莞爾之中說這一句話。

子游對曰,子游對曰,子游對夫子應該講對曰,不能講答曰,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從前,是子游稱呼自己名字。稱謂也很重要,子游對夫子要稱自己名字,不能講我你,這是失禮的就是在家裏對家長,自己也稱呼自己名字。在外面,遇到比自己的年歲高的,輩分長的,也要稱呼自己名字不能稱我你,這是不對的所以子游講,昔者偃也偃也這個字是一個語助詞聞諸夫子曰,聞諸,聞之於,聞之,聞什麼呢?就是下面講這兩句話,我聽夫子這樣說的,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君子學道,學什麼道呢?就是學聖賢之道。則愛人,愛在這裏講就是嘉惠於人,愛就是愛民,愛民就是把政治上,或者不辦政治,你是個君子,作的一切事情都是嘉惠於人的,就是給人家很多的好處,也就是給人很多恩惠,這叫愛人。君子這個愛人是怎麼呢?必須學道,必須學道的時候,才知道愛人

學道,在這裏講,上論裏面就是講志於道的道,也就是前面講性相近也,要明了自己的道,然後自己怎麼樣脩道,這就是學道學道的時候,他從那裏學起呢?孔夫子講就是從禮樂上來學,禮是講規矩,講程序辦一切事情,都是要講規矩,講程序,然後才不亂,脩道也必須先從禮的規矩來開始學對長輩應該有什麼樣的禮數,對平輩的人應該有什麼禮數,這是講形式最重要的講是恭敬人家,禮讓人家,這是禮的本質。

樂呢,樂是講和諧的,孔夫子講學道,明了志於道,明了自己有本性的話,怎麼樣學就從禮樂上開始學從禮樂上開始學的時候,那就是一切都要往成就聖人這個路上去走成就聖人這個路上,往這個路上走,首先要自己能夠脩身脩身然後才能夠推己及人脩身最重要的就是要放棄自己私人的利益,就是所作的事情,都要給人家很多的好處,很多的利益,所以在這裏君子學道就能夠愛人愛人就能夠給人家很多的利益,很多的恩惠所以這個字,我們老師講嘉惠於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小人這不是指品德好不好的問題,是指不在位的一般人,一般民眾他要學道的話,則易使也易使是什麼呢,你辦政治,你要是實施那一種政策,當然你這個政策是嘉惠一般人的一般人他也學道,他就能夠跟你配合,就來擁護你這個政策,或者他可以跟你共同的來推行這個政策,就是易使使就是這個意思,他可以跟你志同道合的來擁護你的政策,來幫助你辦這個事情,這都是要學道。

子游對曰,對孔子講這個意思,昔者,聞諸夫子是之於這兩個字,我過去也講過了,聞之,之就是孔夫子講的這兩句話。,於是從夫子那裏學到的

這一句說了以後,子曰,孔夫子就說,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孔夫子聽子游這樣一說的時候,他就跟其餘的弟子,孔夫子到武城來,當然不是一個人來的跟孔夫子來的那些弟子,孔夫子就跟他們講,二三子,你們要知道,偃之言是也,老師可以稱學生的名字。子游這個,這個話,說得很,是對的

前之言戲之耳,我前面講割雞焉用牛刀,那是開玩笑的,,戲言,戲言是開開玩笑,可見得聖人在遇見心裏很喜悅的時候,也會開開玩笑,老師這麼解釋,他就跟古人的解釋,那個情趣就大不相同,古人注解這個,孔夫子裏還有戲言?聖人裏還有什麼戲言?他就不了解這個道理,莞爾,莞爾而笑,這是在一高興之後,老師跟學生也可以開開玩笑,這未嘗不可以,還有他的輕松的一面這一章我們學的是,一者,我們學道,道在裏學,就是在禮樂上學,聞弦歌之聲弦歌之聲就是樂嘛!樂是講一片和諧,在一片和諧之中,道自然就在那裏,很自然在那裏學,再配合這個禮,這兩者合起來,這就是學道所以在這裏講孔夫子到子之武城就是當到字講,到武城去,到武城一聽弦歌之聲,感覺到子游在武城,治理武城的時候,他用禮樂來教化這個城裏的一般人,孔夫子一聽非常歡喜,所以說這一句話說這一句話就是說,這是對子游一種很歡喜的一種玩笑從這一篇,這一章經文裏面看,可以看見孔夫子跟他的學生之間,不像宋儒那樣嚴肅,他有他的輕鬆這一面,就在這輕鬆和氣之中,和諧之中,把道學得很好我們學這一章經,就可以真正的看見孔夫子跟他的學生之間,這樣的教與學。

現在翻過來七一九頁。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我們先把這一章經的文字先看一看,公山弗擾這是一個人,費,費一般注解讀作費[bì ],我們老師講,在當地方的人,他念的就是費[fèi ]字,所以在經書裏面,有的是按照古人注解的那樣讀如果講到當地方實際上念的音,這就是念費[fèi ]以費畔。各位跟人家講的時候讀費[bì ]也可以,讀費[fèi ]也可以。要是讀費[fèi ]的話,你就把這個意思講出來,不然人家認為你,明明大家都是念費[bì ]字,你為什麼讀費[fèi ]字呢,你要交代清楚。

這個字,是背叛的意思,叛亂的意思,這個字跟那個字是一樣的公山弗擾以這個地方來背叛季氏,這個地方是季氏的,魯國有三家卿大夫,季氏家裏,他執掌君主的政權,他掌得最重。這個時候他不聽,季氏不聽魯君的命令,但是公山弗擾是在季氏家裏作家臣你季氏不聽魯君的命令,公山弗擾,他的家臣,他也背叛了季氏這個事情一發生,發生之後,公山弗擾覺得他這個力量大概還是不夠,他想找一個人來擴充他的力量。他為什麼要找孔夫子呢?因為孔夫子在這之前,曾經要把三家大夫城牆不合制度要把多出來,高出來那個城牆把它削短,叫作墮三家的城牆大概這事得罪了三家公山弗擾一想,他這樣來找孔夫子,孔夫子可能會幫助他,孔夫子會贊成。其實是不是如此,很難作判斷,這是只一種想法而已。

他就來,就派人來,就是請孔夫子。子欲往,孔子就想去看看,到那去實際上,欲往,實在沒有去。就跟孔夫子前面講,子欲居九夷,欲居九夷,事實上沒有居九夷。又講,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實際上也沒有到海外去,只是說說而已。所以子欲往,實際上是這個意思。子路不說,子路這個人很直爽,他一聽到子欲往,他就是不高興這個就是當悅講,論語開頭就講,不亦說乎。子路不高興他就說了,末之也已,末之也已是什麼呢?沒有這回事情,當無字講,已,末之也已,後面就講,末之,末之字當適字講,根據孔安國的注解,當適字講,適就是當到字,不必到那邊去。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何必公山氏,公山氏就是公山弗擾,之之也,第一個字是個語助詞,它沒有實際意思第二個字就是往,就是當動詞用,就是適的意思,也就是說前往的往字的意思翻成語體就是說,何必到公山氏那裏,這是一個倒裝句法。

子曰,孔子講, 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夫也是語助詞。召我者,公山弗擾來召我,要請我去,豈徒哉,徒,只是請我去去而已,不是突然的,是突然,不是突然的來召我。為什麼呢?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他既是不是突然的,不是空空的來召我,那當然會有用我的意思如果有用我的話,召我去幫助他辦事情的話,吾其為東周乎東周是周天子,我是要幫助把東周,把周天子能夠興起來,是這個意思那就是孔夫子講,我不去則已,去,要是他用我的話,我就是為了東周,為東周我才去,不為東周我去幹甚麼呢?這一層是這個意思。

這一章經裏面,古人的注解,各有各的講法不但注解,而且歷史記載裏面也各各不同,既是注解與史書記載裏面都不同的話,我們就照這個意思,照著經文的意思把它解釋出來就好考據很難,眾說紛紜,你要把它下一個決斷的斷語,那叫武斷,那不是治學的態度遇到古人那樣講的不同的話,只好存疑,只有在字面上,經文上按照講解的話,最後這一句,孔子自己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還是為東周,不是為你公山弗擾公山弗擾是背叛季氏,季氏背叛魯君,孔夫子為季氏,或者是為魯君。季氏,孔夫子是不贊成那種不聽魯君的命令,公山弗擾不聽季氏,這兩者,孔夫子究竟是為那一方面?兩方面都不能為,處在這種情況之下,孔夫子只有為東周聖人遇到這些問題,他採取這個辦法,這是適當的,如果我們遇到這些狀況,很難作一個正確的一個決定。

現在再翻到七百二十一頁。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子張問孔夫子,問仁。問仁就是怎麼樣能夠實行仁,把仁能夠實行出來。孔子就答復他,問仁,從子張一問就知道,是用在政治方面,問仁就是屬於仁政屬於仁政的時候,怎麼樣把仁政行得出去孔夫子答復他,用這下面五個字,恭、寬、信、敏、惠,恭、寬、信、敏、惠這五個字,要知道與仁有什麼關係呢看起來要實行仁政,孔夫子現在講這五個字,孔子下面講出來以後,孔夫子自己就解釋。

解釋什麼呢?恭則不侮就是不要存心侮辱他人,不但他人,任何人都不要侮辱人家這是什麼呢?這是恕道,恕道作得很圓滿就是仁我們看看現在的話,侮辱人家的,在政治上的政治人物,侮辱人家很多,所以恭則不侮

時間到了。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論語研讀第二二三集发布于2024-05-13 16:44:27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