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二次)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第三集

 


各位儒學朋友,我們現在繼續研究大學。上一次把大學開頭那一段講到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今天就接著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前面把大學之道兩個綱領,就是明明德、親民,再加以一個結論——在止於至善。然後講學習的這種程式,知止而後有定,一直到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後面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要知道先後,這樣就能夠近乎道了。修這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這兩方面,向這上面去學,就接近了。

現在就是講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古之是古時候。這個意思就是說,大學是曾子著作的,但是大學講的道理不是曾子發明的,曾子是跟孔子學來的,孔子是述而不作,大學裏面的道理也不是孔子發明。孔子是什麼呢?孔子是祖述堯舜,堯舜之道,是孔子把他們這個道加以敘述。敘述是以這個堯舜之道為來源,所以堯舜是古之。但是不僅如此,堯舜之道從哪來的?堯舜之道推到還沒有文字的時候,那就是伏羲氏發明了易經,用陰陽兩個符號畫出卦出來,先畫八卦,然後把八卦重迭起來,成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裏面含有明明德、親民這個道,這就是曾子所講的大學之道。因此在這裏講古之,古時候,真正說起來,是從伏羲氏開始,到黃帝,軒轅黃帝,堯舜,三代的夏商周三王,到了孔子是述而不作,孔子把這個先王之道,古時候帝王之道,把它祖述起來,集為大成,就是集大成的一個聖人。因此在這裏說明明德,這就先解釋前面兩綱,第一綱就是明明德明明德於天下者,加上於天下者,前面講明明德是把自己本有的性德,這叫明德,要把它發明出來。在這裏講自伏羲氏,軒轅黃帝,唐堯,虞舜一直到夏商周三代,三王,到孔子。要想明明德於天下,就是教天下人都能夠明明德。要教天下人明明德,必須先治其國你教天下人明明德,先把自己的國家治好了。把自己國家行政、教育都治得很好,一切都上了軌道。最重要的在這裏就是利用教育,教育你這個國家,國內的國民都能夠知道明明德。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你想把自己的國家治得一切都上了軌道了,行政、教育都治得一切都好。這有個先決條件,你必得自己在明明德這一方面修持得很好。所以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治國必須先把自己的家,齊家就是把家裏治得整整齊齊的。怎麼個整整齊齊的呢?家裏的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相尊敬。這就把家裏治得一切都有條理,條理就是倫理,人倫的一切都有理,都有條理。所以先齊其家,要把國家治好,先把自己家治得很好,治得很整齊。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比如說家庭裏面,就拿家庭最基本的結構來講,就是夫妻。夫妻,就丈夫這一方面來講,要想把這個家治得好的話,自己就作一個示範出來。在妻子這一方面,要想把家庭治得很好,妻子也要作一個示範出來。這就是無論是丈夫、是妻子,都要修其身。這修身很重要,自己不能夠修身。比如說丈夫,自己不能修身,不能作一個示範出來,要想妻子盡到妻子的責任,這就辦不到,妻子這一方面也是如此,這是兩方面都要修身。從夫婦各人都講修身,然後推到父子關係,父親要修身,兒子要修身。兄弟之間的關係,為兄為弟,都要各人修身。這裏講,照道理說家庭裏每個人都要修身。但是古時候,家庭有家長,家長先自己作一個表率出來。你想,家裏的人,在上面你有父母,在下面有兒女,與自己平等的是妻子。你要想全家所有的人,都能夠各盡其分的話,自己,你作家長的人,先要自己帶頭來修身。自己不能帶頭修身的話,那就沒有作家長的一種資格,那個家一定亂了。所以在這裏講,古時候講作家長的人就要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要把自己身修得好,先正其心,必須把自己的心,能夠正。正心,這個心是指自己的整體,整體的這個心理,這心要正。要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要使這個心能夠正的話,先要誠意在這裏講,這個心平常是不起作用,心要發動起作用的話,先有意識出來。比如說我們問人家,人家的說話,表達他的意思,就問他什麼用意。用意就是從他的意思裏面可以了解他的心。心要動的話,先有意識出來。你要正其心,先要誠其意必須要這個字。誠其意這個字,在這裏講,心正與不正先看這個意識誠不誠。意識怎麼樣是呢?這個意思,我們從意識到,一直追求到明德。明德叫性德,本性上就有這個德。明德要起來的話,就是心要先起來了,心起來就是先有意識出現。普通人明德起作用,就發動這個心識,發動這個心。一發動心,心就不正了。心不正的話,意識也就不正。意識不正的話,它就彎彎曲曲的,說的話,言語跟他的行為不一致,說的言語跟他的心也不是一致的,這就不誠。不誠就是心識不正。要想了解心是正的話,先要求其這個意識要誠。意識怎麼誠呢?誠這個字,中庸裏面講,「誠者天之道也」,誠是天之道,是本有的,它就是直接指的那個明德。聖人他這個明德,起作用的時候,不管是、是都是光明,而沒有變成昏暗。我們普通人,明德雖然是跟聖人的明德是一樣的,我們都本有的。但是起作用的時候,心就不正了。心為什麼不正呢?自私心太重了,有了自私心,心就不正。心不正然後意識跟著就不誠。這個不誠表示明德就不明,不是明德,而是昏暗的德。昏暗的德就是這個自私心把它障礙起來。

所以在這裏講欲正其心,我們自修的時候,先看這心正不正,要想自己心正不正,就要看自己的意識。意是什麼呢?就是念頭,起心動念,動的這個念頭,是不是自私的,還是公正的。凡是為自己設想,為自己利害來想的話,這個意識就是自私,就是不誠。這個意識不誠,就證明我們的心不正。心不正就知道,我們的明德是昏暗的。所以欲正其心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要看自己的念頭,是為私的呢還是為公的?為公的,還要問一問,為的小的公還是大公?小公,你在家庭裏面,為你這個一家,一家的人,這也是公。你治國,你心思放在一個國,為這個全國人來想的話,那當然也是公,但是這不算是大公。大公是什麼呢?在禮運裏面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以天下人作為自己,所要為他們設想的,為他們所有的問題,求其解決的,這就是大公。這個大公,怎麼樣切實的作到呢?這個並不是說,我們一起念頭就是為天下人。起了念頭,從自己的家庭,到自己的國家,一層一層的由內向外,一直推展到天下人。與這個相反的,就是小公,他只為自己這個家庭,外面的人,這個國家的事情,與自己家裏的相違背的,有衝突的時候,他就只管求自己家庭裏面的利益,而違背國家的利益,他就不管了。

進一步的說,作了國君,當然要維護自己全國民眾的利益。如果說,遇到國外其它的國家與自己國內的國民利益有衝突的時候,他就只顧維護自己國內的國民,而損害國外其它人的利益,在所不惜。這還算是小公。必須怎麼呢?比如說,你是一個國君,你作國君的話,遇到國外的利害與自己國家的利害有衝突的時候,不是教你不要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是教你運用你的智慧,把自己的國家與國外的各國,天下人的利害,能夠把它調理成為一致的,既不危害自己國內的利益,也不危害國外天下人的利益。這個要怎麼辦得到呢?大公無私的心才辦得到,沒有大公無私的心,遇到這些利害,一層一層的,把大公變成小公,小公變成到自己、變個人。

所以講,欲誠其意,先致其知講這個字,是要這樣的研究。因此字,果然了,得其了,這就是說你,在家庭裏面,對待家人,在國內,你對待全國人,進一步你對待天下人,果然誠其意的話,那就證明你,一切的行為,無論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你都是根據你的這個明德來辦事情。根據明德來辦事情,就是我們現在一般人所講的,你要拿理智出來,由理性發出這個智慧。要由理性發出智慧出來,那就沒有一切利害衝突。凡是世間,個人與個人,國家與國家,有這利害衝突的時候,都是不能夠拿性徳,拿從性德裏面開發出來智慧,沒有這個理智,才有種種的利害衝突。

你是治國的人,你是齊家的人,你自己明德是光明的,心也是的,意識也是的。看見國內國外,這些利害,有衝突的時候,你就有智慧來調和他們。讓他們也用理智,不要起一切情緒,用情緒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把問題愈鬧愈惡化下去。必須以自己的理智來教導國人,然後才能夠教大家,都能夠不要情緒化,都要用自己的理智來解決問題,這就好辦了,就是一定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聖人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由這個程序來實行的。

現在講的欲誠其意,你意識怎麼誠呢?怎麼知道呢?先致其知,先要致知。致知這個就重要了,所以說致知在格物格物這個字,漢儒注解當來字講,是來了,呢?漢儒與宋儒的,注解不相同,漢儒注解也不只一家,也有不只一個人注解的;宋儒注解也不是一個人注解。這裏只舉出,各舉一位作代表。就以漢儒鄭玄,鄭玄的字叫作鄭康成,我們為了尊重先儒,往往不稱呼他的名,稱呼他的字。所以鄭康成的注解,當來字講,就是事情,當作事情來了。事情來,他的事指的是什麼呢?指的善事惡事情,善的事情來了,你知道;惡的事情來了,也知道。這個意思就是說,能夠辨別善惡。格物就是講,就是指的善事情、惡事情來了。致知,你就能夠辨別,哪些是善事,哪些是惡事。然後,惡事情不能作的,善事情可以作,這是鄭康成的注解。

朱子的注解,宋儒,宋儒的朱子注解。他說,,至也。至也是來的意思,就是到了。猶事也,他的也指的是事,事物。但是他這個事,跟鄭康成講的事,是兩回事情。鄭康成講的事是善事、惡事,是抽象的。朱子講這個事,就把它具體化,指著有形狀的。當然事情,抽象的事情也包含在內,另外有形狀的這些物體,也包含在內。看起來他的的解釋比鄭康成解釋要廣泛。但是鄭康成解釋,照那樣修,那樣學習,還比較容易。朱子,就是朱熹,他解釋這個事物,有抽象的,有具體的東西,學習起來就難辦了。

他有解釋,他說天下的事物都有它的道理。他有一句話重要,「即物窮理」,即就是當就字講,就這個物體來研究,研究到最後,了解它的道理,叫即物窮理。這個「即物窮理」到後來,研究大學的人,以及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的人,就拿朱子「即物窮理」,這一句話,舉這一句話來說,這就是後來科學的先驅,先驅就是它是最早的啟發科學思想的一個人,一個學說。所以到後來有一些人就拿朱子這個「即物窮理」這句話,認為朱子這個學說,是開發了後來科學家的思想,他有這種看法。這當然是推崇朱子的學說。

但是要知道,我們現在的科學研究,它有一定的方法。你研究物理學也好,研究化學也好,都要用研究這門學問的它的方法,它要有它的工具。比如說到現在,研究天文學的話,他還要用探測天空的那種儀器,這才可以從事科學研究。在朱子那個時候,他只是講「即物窮理」,大家如果照他這樣來研究的話,從哪裏開始研究?就因為這個問題,明朝的王陽明,他開始的時候也學朱子「即物窮理」,他教他的門人,就是敎他的學生,教他格物,教他格物啊!他門人不知道怎麼法子。王陽明就說,格物這個物,你隨便找一個物就好了,比如說前面屋子外面那個庭院裏面有竹子,你去格那個竹子吧。他那個門人格了好久也格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王陽明一看,好,你格不出來,我來格吧。他自己來格,可是,格了之後,自己格到後來沒有格成,反而格成病出來。這就是因為,只是講「即物窮理」,拿一個竹子來格,你用什麼方法來格,你研究這個竹子,從這一棵竹子研究它這個事物最後的道理,你開始怎麼研究法子,沒有啊。科學它一定有計劃,有先後步驟來的,還要有一種研究的工具。所以那個時候,王陽明沒有這些步驟,沒有這些工具,所以自己格成病出來。

這樣王陽明是不錯的,還算是很聰明的人,他看這個不是辦法,這個不能學。他就改了,格物是什麼呢?革除心中這個物欲,是指人心之中,對於一切物質的欲望,所以它是革除物欲的。後來他從這個研究物質,結果一回過頭來,研究自己的心理,這就沒有問題了。所以把漢儒、宋儒的格物、致知,都介紹出來的時候,我們再看,過去我學人的老師,雪廬老人講這一句,跟漢儒,跟宋儒講的都不同的。他講什麼呢?致知、格物是自己的念頭。,念頭出現的時候,你馬上要知道。致知是覺悟,你能夠,任何一個念頭來,你自己要覺悟。

說到這裏。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研讀第三集发布于2024-05-13 16:41:50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