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筆記
(根據徐醒民老先生大學二十講字幕整理,表解则根据李炳老先生的大學表解)
第一講·二00三年二月廿六日
前言。經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学儒的修學次第
各位同修:我們這個儒學講習,開始先按照過去學儒的一個讀書的次第,先講四書,四書呢,就是先講大學,我們今天這個講習就先從大學開始講。在講之前,關於儒學這一方面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首先,各位需要知道的就是儒,儒學的儒,儒這個字,在古時候就是一個國家任用一個教師的名稱,在儒經有一部經叫做周禮,周禮裡面提出了有一句話叫做「儒以道得民」。儒這句話,根據漢朝鄭玄,也就是鄭康成注解,說儒是什麼呢?儒是一個國家,那個時候天子之下有各國的君主,各國的君主就是諸侯,諸侯設立的一個官,管理這個教育的一個官的名稱叫做儒。這個儒他所教的是用什麼?教學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六藝,六藝在那個時候就是儒家經典講的六經。那麼這是鄭康成註解說,儒就是教師的一個名稱。再從這個周禮,周禮有一個大司徒這一個官位,一個職位,他所管的,他設立一個職位叫做聯師儒,聯是現在講聯合國這個聯,師就是老師的師,儒就是現在儒學的儒,這個聯師儒注意就是師儒這個名稱。鄭玄他的註解,所謂師儒就是在鄉裡面,古時候也跟現在一樣,國家有中央政府,以外的,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所管的範圍就是鄉里,鄉是鄉村的鄉,里就是現在這個村里的里。師儒他就是在鄉里教育、教學,教的是什麼啊?教的是做人之道,教這些應用的一些學問,所以,他說師儒是鄉里教以道藝者。從這兩條看,所謂儒學的這個儒,在古時候就是擔任教學的公家所聘用的一個教師。
那麼在看教師所教的學問叫做儒學,我們看儒學是什麼呢?儒學實在來講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根本,這怎麼說呢?我們現在知道儒家經典有十三經,十三經要再簡化,那就是古時候有六經,六經再後來其中有一部樂經找不到了,那叫五經,這個五經是什麼呢?就是詩經、書經、易經、禮經,那麼再有樂經,樂經現在沒有,沒有,可是在禮記裡面有一篇樂記,可以當做樂經了。再呢,就是春秋,春秋是孔夫子根據魯國的歷史把它擴充了,寫成一部春秋,這是六經。這個六經在孔子之前講六藝,這六藝當然是……春秋既是孔子作的,那這個春秋不包括在內,所以後來司馬遷的史記裡面講這個六藝,鄭康成注解周禮的時候,講這個六藝那是包括孔子春秋在內的,這個六經可以說整個的中國文化的義理都包含在當中,因此我們研究儒學就是研究中國文化。那麼中國文化既然記載在這個六經裡面,六經也是非常的,講的內容非常廣泛,要擴充擴充它的道理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孔夫子在論語,記載在論語裡面孔夫子的話,他說了有四句話,這四句話就是在論語述而篇裡面記載下來的。孔子是這麼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四句話。這個志就是把心放在這個上面,就是志向。志於道就是心放在這個道上面。據於德呢,就是把你這個修學,就是把一切都依據這個德,仁呢,也是一切是依照這個仁。游於藝就是,藝是一切技能藝術,這四句話。
四句話,就是第一個講道,道是什麼呢?普通講道是道路,比如說我們到哪裡去,你總有個道路去通達這個地方,在這裡講,這個道就是指的我們要求學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最後的目標,就是在這個道字。道指的是什麼呢?儒家的學問,它是教我們最高的目的就是要學做為聖人。聖人,你怎麼能成為一個聖人呢?聖人有聖人他本有的聖人的本性,這就是在中庸裡面所講的天命之謂性這個性字。
那麼性是……,比如說孔子已經是聖人了,他是聖人的聖性,聖人這個性。那我們普通人,我們還沒有成為聖人,我們憑什麼能夠學做聖人呢?就是憑我們本來就有的聖人的這個性叫聖性,聖性是本有的,也叫本性,所以志於道,我們要求儒學的最高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們這個本性完全把它開發出來。把這個本性開發出來,也就是把這個道完全得到了,學到了,這個我們就成就聖人了。
這個據於德這個德字,德就是普通是將道德這兩個字連著講的,我們研究儒學,兩個字就要分開來說,道是本性,是一個靜態的。德呢,它就是要從這個靜態的起作用的話,那就要動了,發動了,一動的時候這叫做德。所以分別道與德這兩個字不同,道是靜態的,德是動態的,動態這個德字,在這裡要加以分別,已經成為聖人了,這個德雖然是動啊,它不變的,沒有把本性這個道,沒有變化。我們普通人雖然有道,道就是我們講的,哲學上所講的本體,我們雖然有這個不動的本體,但是我們要言語、一切的動作,這就動啊!或者我們心裡起的念頭,我們思考一樁事情,用心思,這個都是動,我們普通人這一動的時候,就起了變化了。變化怎麼呢?變化就是把本性起了變成這個……拿好懂的話說就是污染了,為什麼是污染了本性呢?我們普通人不認識自己的這個本性,只認識我們現在這個能夠言語、能夠思想、能夠動作的這個身體,這個生命的現象,就把這個生命的現象當做我。這個我,我們研究儒學的話,必得要瞭解這個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就是那個道,因為我們普通人不瞭解那個道,就不瞭解真正的我,就把我們現在這個生命現象當作是我。這個我為什麼不是真正的我呢?真我它沒有變化的,真我是永恆存在的。只有我們現在這個生命的現象,有生,生了以後我們從小孩出生,出生下來然後成長,成長到成年的時候,到一定的時候身體就停止生長,然後在那裡老化,老化到最後就是死亡了。那麼一個人生的過程短短的幾十年,再長一點,活上一百歲,甚至超過一百歲,那就算是活上一百歲,或者是一百二十歲,那還是有死亡的時候,既是有生有死,這個生命的現象不是真我。那麼我們一般人就拿著這個生命的現象,有生有死的這個生命當做我,然後一切都為這個我來爭取外面的那些假東西,跟人家爭奪名,爭奪種種的利益,有這些個心理,那就是自私自利啊。有這個自私自利在那裡作祟,所以這個德就變了。我們普通人一從這個道起作用,一動的時候,一動心就是自私自利的,所以這個德就起了變化。
我們看德這個字,現在左邊是雙人邊,右邊這個字,上面是個十字,中間是個目字,橫寫啊,橫寫也是目啊,眼目的目,那麼下面一橫,一橫原來篆字寫法它是先從上面一小直,直,然後寫到下面一橫過來,一個彎彎的那麽一個字型,那就代表隱字,隱藏的影隱字。那就是說這個目,十目是十個眼睛在看,在看什麼呢?看著個隱,隱藏的隱,下面有個心字,下面有個心字。十目所視的那個叫做直啊,上面那個直字,直字下面一個心字,這兩個字,一個直一個心,在古時候這個字就是悳字,就是道德的德字。到後來才在左邊加雙人邊,我們現在就從右邊古體這個德字分析,直心啊,直心就是道,為什麼直心就是道呢?它這個心就讓十目所視,心裡都是公開的,光明磊落的。這個直心就是古人所講的事無不可對人言,自己心裡一切事情都可以公開,可以讓十個人在看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的,一絲一毫的私心都沒有,這就是德。這個德在大學裡後面講明明德,那就是明德。聖人他起作用的時候就是這個明德,沒有變化。我們普通人就是有私心在那裡,自私自利的心在那裡,所以一起作用這個德就變化了,不是明德,是昏德了,變成昏暗的昏德。那麼在這個據於德的時候,就是要據於明德,據於明德,這個明德就是從本性裡面、從道上面起的作用來的,他雖然動,動而沒有變化。
再說依於仁,這個仁是什麼呢?前面道與德,完全是在每一個人自己的心裡,在聖人方面也是自己的心裡,在我們普通凡夫這個人的心裡,我們也是在自己的心裡。下面這個仁與藝,那就是相對的講了。仁,你看看左邊是一個單人邊,是個人字,右邊是一個二字,二人,二人就是人與我是對待的關係,是相對的。那麼這個仁就是要關懷一切的人,我們要學仁的話從哪裡學起呢?就是學對於一切的人,你要有同情心,不問是哪一種人,甚至於不是人類的那些畜生、野獸,牠們所遭遇的種種的困難,我們站在仁,學仁的這個仁心這一方面,我們要同情他,要想辦法替他解除他的痛苦,那麼我們學儒的話,你求學、做事情都要依這著個仁,依靠這個仁。
游於藝是什麼呢?游是游泳的那個游,游泳的游字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游泳是游來游去的,不是停止在一個地方。一個是好的游泳,游泳家他可以沉、潛水,潛到水底,所以游有兩個意思,這兩個意思怎麼解釋呢?游於藝,再看這個藝,藝就主要的的分類來講,儒家所講的學問有六種,禮、樂、射、御、書、數。禮是學這個禮,與人來往要講究禮貌,講究禮,國家也訂了很多禮,孔子的教育就是要學禮。第二就是樂,音樂的樂,禮是講規矩的,天地間、人世間一切的現象都要有規矩、有秩序,按照規矩與秩序的話,一切事情都能通了,沒有障礙了,那麼學儒要學禮。樂是音樂,音樂是講和諧的,只講規矩而不講和諧,這也有所偏的,還不夠完美,所以要講樂。樂就是一切音樂的,一切藝術的代表,一切藝術都要講究和諧。再呢是射,射箭的射。在古時候講射箭,就等於現在講武功,用在軍事上面。不過古時候這個射箭有武射有文射,文射是學一些等於現在運動一樣的一個項目;武射那就是用在軍事上面了。御就是等於現在的各種駕駛,有飛機駕駛,有車輛的駕駛,有輪船的駕駛,古時候叫做御。書,書就是寫文章、寫字這一類的。還有數,是現在的數學。這個禮樂射御書數,叫做六藝。所以六藝這個名詞,一者就指的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學問;再一種,在古時候就把六藝指做六經。它有兩個,一個名字代表兩種內容的。那麼游於藝,總體的分類叫做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除這個以外,凡是世間的一切的技能,就今天來講所有的科學,各種工藝,都是在這個藝上面,各種藝術都是在這個藝裡面,那麼這個游是怎麼說呢?游就是我們學儒的人,你不僅僅學這一種學問,你只要有學習的能力,哪一種學問都可以學,禮樂射御書數都可以學,現在科學,語文哪一方面都能夠學;手工藝也好,各種藝術也好都可以學,就像游泳,你不只是停止在一個地方。第二個游的意思,你無論學哪一種藝術,學到了底了,就等於游泳潛到了水底了,潛到水底學到了家啦!學到了最高的境界了。他對於各種藝術最高的境界,就儒學來講他可以一直貫通到仁、德、道,可以貫通到道上面去,因此儒學就經典來講,有詩、書、易、禮、樂,春秋六經,就內容大概的分綱要就是這四句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就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個整體的綱領在這裡。
再下面來講,跟各位說說孔夫子,我們現在讀儒家的經典,或者是就算不讀儒家經典,大家都知道孔夫子是中國的聖人,不但是聖人,而且是至聖。司馬遷在寫史記裡面,寫孔子世家,最後就稱讚孔子,稱讚孔子是至聖。至聖而且是先師,什麼是先師呢?前面講到儒學的內容就是六經,這個六經就是經過孔子整理而成的。在孔子以前,雖然有詩、書、易——易經那是早了,易經在伏羲氏那個時候就由伏羲氏創作的。這個六經經過孔子整理,比如易經,孔子作成十篇傳記,然後我們才能夠懂得這個易經。易經在孔子之前的話都是聖人傳給聖人,普通的讀書人不瞭解。到了孔子以後,加以用十篇文字,十篇註解,然後普通人才能夠看得懂。易經如此,詩經也是經過孔子整理的。書經、禮、春秋,春秋更是他自己創作的,所以這個六經就是孔子整理而成的。
再呢,詩、書、易、禮,在孔子之前,雖然周禮上講那些由國家聘用的儒,那些教書的教師,教民,教的那個民是指貴族的子弟。天子是天子的子弟,各國的國君是國君家族的子弟,以及朝廷那些大臣子他們的子弟,所以在孔子之前這個教育是貴族式教育。到了孔子的時代,孔子他不是了,他把這個六藝教育,這個六經來開放教一般人。這個在論語裡面就講到,孔子自己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末嘗無誨焉,他的意思就是説,凡是願意到我這裏來讀書、求學的話,來求學的話,當然是按照禮來講,學生要求師,要跟一位老師來學的話,要預備見師禮,這個見師禮什麼呢?很微薄的,只要一個束修就是了,束修就是帶一些乾的肉片子,肉絲片,用一個繩子把它束起來,很細微的一些食品。再呢,就是很少的一點禮物,甚至於這個也沒有,恭恭敬敬的來拜師就行,所以只要有誠心誠意的來學,孔子說我都會教他——吾末嘗無誨焉,我不會拒絕人。另外在論語裡面,孔子也說,有教無類,所謂有教無類是什麼呢?凡是任何人來學,不管這個學的人他是做官的也好,它是沒有做官,甚至於是貧窮的,非常沒有財富、地位沒有,這些不論是哪一種人,類似種類,只要他肯來學,我都教他,這叫有教無類,這是孔子自己的說的。因此我們知道,孔子是一個開始平民教育,把中國古代的聖人所傳下來的這個道德,一切的學問,他來把貴族式開發推廣為平民的,所以到後來的時候,一般人尊為孔子是至聖先師。司馬遷在史記裡面,固然是尊孔子是至聖,當時魯哀公,在孔子過世之後,魯哀公就尊稱孔子叫尼父,尼是孔子叫做仲尼,他尊稱孔子——尼父。除了魯哀公以外,從漢朝一直到民國時代,哪一代的天子、國家都尊稱孔子,給孔子非常尊重的一個封號,歷代都有的,漢朝、北魏、唐、宋、元朝、明朝、清朝,直到民國都有。或者稱他:文宣、宣聖、宣父,在唐玄宗的時候稱他做文宣王;宋朝宋真宗的時候,稱他至聖文宣王;到了元朝,元朝是蒙古人,他到中國來做皇帝,他也尊重孔子,元武宗的時候,他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你看看尊重到可以說是到最高的程度了。明朝的皇帝,明世宗封他為至聖先師。清朝滿清入關之後,他建立清朝之後,順治皇帝就封孔子為至聖文宣先師,到了民國時代,國民政府尊稱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為什麼呢?孔子,我們講到這裡,歷代的國家都稱,國家就是歷代的君主,都稱他至聖,就是因為孔子所傳授的儒學,也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本,他的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在教人學做聖人,所以儒學我們研究儒學,學這個必得要瞭解儒學的宗旨,就是要學聖人。我們學這門學問不是普通的學問,它是學聖人的,學做聖人的。聖人可以學到嗎?當然學得到。孟子引用孔子弟子的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舜帝,古時候堯、舜都是聖人。舜是聖人,我也是人啊,舜是由普通人學成聖人,我們也是人,我們既是人的話,我們也可以學成聖人。憑什麼成為聖人呢?就是志於道那個道,那個道指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聖人之性的這個聖性,我們每個人都有成聖人的聖性,只要把這個聖性能夠學到了,明瞭知道自己這個有這個性,然後把我們普通人自私自利的心完全把它破除掉,破除掉這個自私自利的心,那就是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大公無私的心,這個心就是指這個道,完全成就出來就是成就聖人。
成就這個聖人的時候,前面講,我們每個人現在都拿現在這個生命現象當作我,其實這個不是真我,這個我是有生有死的,這個有生有死,我們現在一般研究儒學的人,或者是研究其他的科學的,都避開這個問題,不願意講這個問題,或者拿這個問題當作這是一個人,生了就有死,死是應該的嘛!他不瞭解生與死是不應該的,不合理的一個現象,真正合理的是沒有生死,這個在論語裡面有記載的,孔子的弟子——子路,就問孔子,問死的問題,子路先問孔子事奉鬼神,鬼神怎麼事奉他,孔子答覆他說: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般講的,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如果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哪還有鬼呢?鬼是另外一個生活環境,另外一類的一個眾生。孔子告訴子路: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那個時候,鬼就是說人死為鬼。人死為鬼就是自己,比如說父母,在世的時候稱為父母,父母死了就成鬼了。未能事人的意思就是說,你父母在世你不知道怎麼樣侍奉,父母死了成為鬼的話,你想事奉,怎麼是法子啊?意思就是說你要先瞭解父母在世的時候,你怎麼樣孝順父母,然後死了為鬼的時候,你才可以知道拿生前的怎麼樣盡孝,再怎麼樣的事死如事生啊!孔子是講這個意思。那麼子路又問孔子,敢問死。孔子就答覆他:未知生,焉知死。意思就是說,你還沒有知道生,你怎麼知道死呢?這個一般人講論語就是說,你怎麼樣生活你都不知道,人世間你怎麼樣奮鬥,怎麼樣生存,你這個還不瞭解,死後的問題,生存,現在現生的問題,你都不研究它,你研究死後的問題,那有什麼意義啊!一般人是這麼解釋的。實際的,孔子的意思不是這樣的,孔子的意思就是說,你要問死,就要先知道怎麼生的,我們一個人,子路問死,不是問怎麼死的方法,是要問死了以後到哪裡去了,死後是什麼情況。孔子告訴他,你要問一個人死後是什麼狀況的話,那你要先瞭解人在有生之前是什麼狀況,必得要先瞭解生前是什麼狀況,然後你再研究死後是什麼狀況,這個整個合起來研究,生死整體的來研究,你才研究清楚,你避開生不講,專門研究死,或者是不研究死只研究生,這個都是偏一邊的,得不到一個真相的,所以根據這個意思,我們講儒學是講生死的,講生死的問題就是要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呢?就要把這個生死不合理的現象把它解除掉,解除是什麼時候解除呢,成就聖人了,把自己的道能夠明瞭、開發出來了,這就是生死現象沒有了。這個生死現像是我們不懂道的人才有這個生死。一旦明瞭這個道的話,生死沒有了,這個完全是假的。所以我們研究儒學的要瞭解,儒學就是古代擔任教師所講的學問,這個學問就是我們中國文化,古代歷代聖人傳授下來的學問,這個學問最重要的目的、它的宗旨,就要教我們學做聖人,學做聖人就是把我們現在人世間,我們這些生死的種種問題,以及在人生這一段過程,在世間所受遭遇的種種問題,我們現在一般人難以解決的,我們這些,成為聖人這個通通都能夠解決,這是儒學。在我們研究之前,瞭解這麼一個大概,以下我們就是正式講大學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筆記第一講发布于2024-05-13 16: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