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筆記
(根據徐醒民老先生大學二十講字幕整理,表解则根据李炳南老先生的大學表解)
第三講·二O O三年三月五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各位同修,我們現在開始研究《大學》。《大學》經文請各位拿出來對照著看。在上一回我把《大學》的綱領,也跟各位說過了,《大學》過去宋儒朱子他的分類,分成三綱八目。我學人的老師——雪廬老人,根據古人分為兩綱。這兩綱就是「明明德」是一綱,「親民」是一綱。這個上回都說過了,這二綱下面就是「在止於至善上,「止於至善」這一句,就是兩綱的一個總結。特別要注意的,《大學》開始這四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個「在」字,我們特別要注意了。「在」就是確確實實的,就「在」下面講的這一句話上面,比如說「在明明德」,這就特別注意明明德這一句話,「在親民」就注重在親民,最後「在止於至善」,那就是說把明明德與親民這兩者,都是在止於至善,至善就要到最究竟的那個境界,所以這三個在字要特別注意。今天我們繼續研究,你怎麼樣的把兩綱學得很實在,這就要用功夫了,用功夫學了。儒家的學術,它一方面解釋理論,在解釋理論的時候,同時就要開始用功夫,所以知與行這兩者同時候的。所以明瞭「在明明德,在親民」的時候,接著就要講用功夫的次第。用功夫的次第那就是說,你無論研究理論、實行、修持的時候,都要有一定的次第,然後才有效果。
現在就看這裡有個表,我先把題目念一下,表上面就是「非可躐進」,就是說你做學問,就跟我們一般人在是路一樣的,你總得要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的去走。你不能說是,我一步走得很遠,這是辦不到的事情。要想一步跨得很遠,那就是欲速則不達,反而是一個障礙。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現在就講這個次第。這個次第就講經文裡面這一段,現在我就把經文的一段念一遍,然後再研究次第,就有一個準則了。這個次第在前面二綱一個總結,接著「在止於至善」下面就說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靜而后而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幾句話。這幾句話就是用功的次第,也是用功的方法,我們先看看知止的「止」字。知止的「止」字,怎麼個止法呢?那就是說止,止在什麼地方呢?按照這個表,所謂止是什麼呢?「念茲在茲」,
念是我們心裡的念頭。茲是什麼呢?茲指的前面講「明明德」,止在明德上面。我們既是學《大學》了,學《大學》就是要學成就聖人的。成就聖人一方面要治理天下,辦政治。瞭解這個兩綱之後,我們在用功夫的時候就知道要止。止就是把我們的念頭,心的念頭止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我們本性的性德,在這上面。除了這個以外,因為這是兩綱,一方面要自己明明德,一方面也同時心裡想著:我雖然現在正在學的時候,還沒有成為聖人,但是也想到如何地來親民——親民就是教化一般人的意思。所以我們的念頭就止在這個上頭。所謂念茲在茲,這個念頭,知道明明德與親民的時候,就在這個上頭。心在這個上頭就不要離開它,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心一在這個上頭的話,我們再看社會上種種的那些事情,我們就拿現在世間的事情來看吧!無論是國內、國外,都是不清靜的,一片亂象在那裡。人類的心理都是那樣不和平,心裡都是互相的猜忌,這些現象,人與人之間不是互相争奪名,就是互相爭奪利,争奪的結果,各種麻煩的事情就出來了。所以只要我們心止在明明德上面,我們學大學的人,我們心就不會受污染了,也就不會跟社會的一般人那樣,跟他們一樣,跟人家爭名奪利,跟人家起種種的衝突。所以這個止,第一個就是止在這個上面。一止在這個上頭,我們心裡自己就是好得多了,不會受社會那些污染了。
再其次,講這個「定」,知止而后就有定。定是什麼呢?定是「志有所立,勉持不變。」志是自己要立定志向,這個志向就是一定要把聖人學好。這個定是根據那個止來的,止得有功夫的時候,止要实实在在止在明明德上面,那就是我們的心隨時在理性上面。志就是立定這個志向,保持住止的功夫不會再變了,心是一直放在明德上面。勉是自己要勉勵自己,持是保持住,自己保持不要再改變了。我們求學,學聖人這個道,就怕遇到任何境界來的時候,就隨時在改變,這一改變的話,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到了有定功的時候,他無論遇見任何的環境,是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他都不會改變的。這個怎麼說呢?在這個世間,一般人的心理總是貪求這個、貪求那個,貪求得愈多,一遇到外面引誘的事情來,心裡就定不下來了。我們說定從這個止,止得有功夫,就能有定,到了定的時候,我們的志向就有所立,能夠站得住了,所謂站得住,那就不問社會上種種的環境在引誘的話,我們都不會變更我們這個志向。這個志向,別說是社會,就是我們求學的人,你遇到貧窮、富貴,外來的這些事情,好像人家给你一大筆財產,或者是人家請你做一個很高的官位,這個你都不放在心裡面,不會受他的影响,而改變你這個志向。有了這個定的時候,能夠不變,我們在這個世間,可以說是能夠不受外來一切那些不好的環境影響,我們的功夫就一直能夠做下去。
定了以後呢?進一步就是能夠靜了,「定而后能靜」,靜是什麼呢?這個表裡面講的「久而躁釋,不為妄動」,是根據定來的。定——勉持不變,你的志向不會變更了,久而久之,心裡這種浮躁之氣就可以把它釋,釋是什麼呢?就是散掉了,久而久之,浮躁之氣自自然然就消釋掉了,這叫釋掉了。「不為妄動」呢,「不為」是不要因為世間種種引誘的事情來輕舉妄動。世間的事情,引誘人家的太多太多了,不但是那些叫人家争奪權利、爭奪這些種種的有關於自己所需的事情,你都不受它引誘,這樣的話,心裡就能夠静。静的話,就不動。不妄動就是不動心,心理就不會因為任何外來的情況,你不為它所動。這個古人說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求學的人這個心,靜是指我們的心,心理就拿水來做比喻,水在靜止的時候,它是平的,如果遇到風的時候,它就起了波浪了,那麼這個静的時候,就如同那個水不起波浪。水起波浪,是因為外面的風把它吹起來的。我們學《大學》的人,前面有了止、有了定的功夫,使我們浮躁之心能夠靜下來,就像這個水能夠停止、靜在那裡。静在那裡,風是個比喻,江河裡的水、海裡的水,都是時時刻刻被風在那裡鼓動了,它就起波浪。拿我們學的人的心理來比喻的話,心像水,風就是外面的境界風,外面任何的境界,你心裡的水,就不為外面什麼樣的境界來了,也不為它所動,這就等於你心裡的水不起波浪了,這是一個静字。
静了以後,再進一步呢?「靜而后能安」,安是什麼呢?安是「泰然恬然,心不異遷。」安是心裡一切泰然;泰然就是心裡很平静的,這個平静就是根據前面「定而后能靜」的靜來的。靜了久了以後,你心裡就是很平静。很平静,心裡一切都是很泰然,我們拿泰然反面來講,反面怎麼講呢?我們在世問不知道學道的人,心裡都沒有安全感,怎麼說沒有安全感呢?無論是做哪一行、在哪一界的人,他時時刻刻怕人家來奪取他的權力、奪取他的一切一切的利益,甚至於連他的生命,也恐怕人家陷害他。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你說哪一個人,富貴也好、,貧窮也好,他心裡有什麼安全感哪?沒有啊!沒有安全感就是沒有泰然。泰然心裡是什麼事情都沒有,他心裡很平静、很舒適的。再呢?恬然,恬然是心裡不但很平靜、有安全感,心裡還很欣然,時時刻刻自己心裡一種歡喜自在的,這樣的一個心理。由泰然恬然、心不異遷,心就是無時無地而不保持這個泰然、恬然,他不會見異思遷了。一見異思遷的話,他就不會泰然了,凡是見異思遷的話,比如說我們拿在政治界的人來講吧!你選舉,選舉到了以後,得了以後,然後再要競選連任,或者你現在是選舉低層次的一個名位,再呢?你就要在下一次再想提昇自己,再選舉更高層次的職位,這就是思遷。心不異遷,看的有更高層的話,你就想再往上爬,有這樣的心理,他絕對不會泰然、恬然。你這樣心裡一見異思遷的話,心裡永遠貪戀世間的一切名利、一切權位、權力,心理隨時在那裡是不下來、靜不下來,那就不會有什麼安了,泰然、恬然都沒有了。所以有泰然、恬然,這個心就不會見異思遷的話,你身心一切都沒有累贅了。什麼叫累贅呢?這個可以想像我們現在的一般人,無論在哪一界,心裡所受的壓力,拿現在一般人所講承受的壓力,非常沉重。有事情的時候,心裡固然為事情忙;沒有事情的時候,心裡也在想到這裡、想到那裡,心裡負擔很重,絕對不會輕鬆的。這個安呢?他心裡是泰然、恬然,不會見異思遷,身體、心理、身心都是輕鬆,這叫輕安的境界。得了輕安的境界的話,那這一身的負擔都沒有。這個時候,心裡是空空洞洞的,無處而不輕安自在。
到了這一層的時候,進一步「安而后能慮」,慮是什麼呢?「精研明辨」,精是很精粹的,研是研究;很精粹的研究學問、研究道。明辨是什麼呢?明辨是辨別。我們沒有功夫的人,他談不上明辨,他那個辨是辨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這裡的明辨是非常明確的辨別是非善惡。就修道來講,用什麼方法才是正確的,不用這個方法,用其他的方法就是不正確的,這就是很明確的辨別。你能夠用得上精研明辨的時候,這不是一步就能辦得到,必須經過前面那些個一步一步的,知止然後有定,定而后能静,靜而后能安,安而后才到這個慮。慮一般講思慮,就是思考一個事情。這裡是在修道,修道這個慮就是精研明辨。對於我們現在學《大學》,《大學》的理論,理論明瞭的時候,同時就要去用功夫。理論研究得明瞭不明瞭,用功夫用得對不對,這個都要很精確的來研究、加以明辨,這叫慮。慮,我們現在是講中國儒家的學術,也是中國文化,為了好容易明瞭,我們不妨也拿佛教的佛法對照的來參考看看。佛家在中國有各宗,各宗在過去共同的講禪定、學禪定。到後來,專門有禪宗,禪宗他參禪的,參禪就是慮,叫做静慮。禪宗參禪是静慮,其他各宗講修定功、修禪定也是慮,也是静慮。為什麼禪宗講静慮呢?禪宗這個翻譯的名詞,就是根據我們儒家用的名詞來的,既是用這個名詞了,我們儒家所講的理論、方法,跟佛家所講這個相通,所以叫旁通,這就是旁通。為什麼呢?世間你要講學術,講到究竟處,講到真理是一致的。參禪是要入定,儒家用功夫也是要入定的,所以這是安而后能慮了。這個慮是根據前面,都經過那些功夫,到這個時候,他可以慮啊!
慮以後呢?「慮而后能得」。「得」是這個表裡面所講的「獲其達於至善之要」。得就是獲得。獲得什麼呢?「其」就是指學《大學》的人,你要明明德、要親民,這兩者都要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到了至善的那個境界那就成功了,聖人成就了。現在在開始,就把最高的目的定出來,讓你知其所止。知其所止的話,從知止要經過這些個步驟,一步一步的,定、静、安、慮,到得。得的是什麼呢?得的是你止於至善的那個「要」。所謂要是什麼呢?要領,把握到要領了。否則的話,你一開始學,從那裏學起啊?你怎麼樣明明德?怎麼樣親民啊?必得瞭解這個次第,經過這麼多的次第,你才知道,喔!能夠達成、能夠到達最究竟、到聖人地位的這個要領了,講道路上,你得到要道了,重要這個道路你把握到了,這就有所得啦!能夠得到一直通達聖人那個地位,這個要領得到的話,那就保險了。所以經過前面那幾個次第,後面是得了。這是一小段。這一小段就是接著前面那個經文——「在止於至善」來的。止於至善以後,你要明瞭、你要用功夫,就經過這些個層次,然後才知道、得到用功夫的方法。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下面接著經文我念一段:「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四句話。這四句話,一方面把前面這一段這個次第做一個結束、一個結論;再呢,就是開以下的講八個條目的經文。現在我就把「物有本末」這四句話,我們看一看。這在表裡面,就是次第的一個結論。「物有本末」這個物,指示這個體,就是講你學《大學》的話,你先知道這一部《大學》講的體。用呢?這個事,「事有終始」,事是講用的。由體起用,一個是物、一個是事。所以前面講「物有本末」這個物是講究體,「事有終始」是講究用處、作用。
這個體指的是什麼呢?「物有本末」,就拿「本末」這兩個字,「體」完整個來講就是開頭那兩綱——「在明明德,在親民」,這是《大學》裡所講這個體。我們學《大學》的時候,就要首先把這個體要清楚、要明瞭。體為什麼講的有本、有末呢?明德是根本,親民是末,這就是說親民——就是指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那是教化他人的。你要教化他人,自己要明明德。如果說自己明德還是一點都沒有明瞭,還是昏德,那怎麼能教人家呢?自己明德的時候,自己要想明德,必得破除自己自私自利的心理,要培養平等大公無私的心理,這樣才能夠把昏德轉成為明德。這樣講,這要拿行為表現出來,如果只是講,講歸講,自己在家裡也好,跟家裡的人發生意見不合了,利害有衝突了,就爭吵起來了。到外面更不必說,跟外面的人,遇到任何有利害的時候,那個明明德就不知道、忘記了,就跟人家發生衝突了。這樣的話,你想想看,怎麼能夠齊家?怎麼能夠治國、平天下呢?所以明明德是本,自己在這個根本上照這個上面去學,學了不必說到至善的地步,只要你肯往裡面學的話,你知道任何事情、什麼事情不要為自己,這個就有一點跟所求的學術能夠相合了。有這一點小功夫,你才能夠談得上齊家。怎麼齊家呢?你在家庭裡面,你無論是做家長,是做家裡的子弟,或者是夫妻之間,你是要明明德的人,你處處讓啊!遇到和家裡人有所利害的時候,你就讓;包括彼此意見不合的話,自己就讓,你這個才能齊家。這是明德是根本,親民是末。親民是末的時候,這裡又要講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末上又有本末。齊家是根本,治國是末;治國是本,平天下是末。你先要一層一層的,在根本上打下很厚、很實在的基礎,然後你去親民,你才能夠有功效。所以下面講「知所先後」,「物有本末」這個本應該是「先」,先求根本;末是親民是「後」,放在後。你有了根本,然後你親民,你才做得好,所以下面說「親民為性體已明」,所以親民為什麼要後呢?為什麼是末呢?就是因為性體的根本已經明了,雖然沒有完全明,你能夠有一些些明的話,那就可以了,所以必得要先求明德,所以本先末後,本在先,末在後。
再說事,「事有終始」。事有終始的時候,終是什麼呢?終就是前面講的「安而后慮,慮而后能得」。「能得」在用功夫的時候,這是最後的一個境界,他能得了,這講終。「事有終始」的始,指的什麼呢?始就是那個次第,前面講知止,開始要知止。你知道止的時候,然後才有定,「定而后能靜」,一直到最後「慮而后能得」,這是終。能得是終,知止是始。能得的時候,它為什麼在後呢?知止是開始,為什麼在先呢?這裡講,能得是大用的發端,這個能夠得了,經過定、静、安、慮,到了得的時候,你可以用了。用是什麼呢?用事啊!世間一切的事情,你發揮作用了,沒有「能得」,這個不能用事情的,不能辦任何事情。所以在這裡講「事有終始」,是講先要從知止那裡開始,然後有所得的時候,真正有了功夫的時候,換句話說,有辦事能力的時候,這才是終。到了能得,功夫用到最後了,你才開始辦事,就開始辦事來講,這是在最後。先要用功夫啊!這就是有先後。有了這個能得之後,就是開始辦事了。開始辦事,跟各位說,事情沒有個了的時候,怎麼沒有了呢?來回的,這椿情辦了,那個事情又來了。前面講大人,大人就是與天地合其德,天地你想想看,天地的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四時循環不断的。我們學《大學》、學聖人,就在開始學的時候,你就要明瞭這個理,一方面研究這個理,一方面就開始實行,就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辦事情。我的功夫少、能力不多,你只要很正確的在道上面,合乎這個道,你就可以盡你的能力來辦事情。你辦這個事情,就跟天地一樣的,四時循環不断,並不是說我這個事情辦了了,然後我就休息了,就不再辦了,沒有那回事情、比如說孔夫子,孔夫子他沒有停止啊!他先求在政治上來行他的道,後來在政治上,這個道行不通了,然後他整理五經、教學,這個是沒有停止。所以說是终而有始。這一段講到這裡,就是結束。休息以後,再講下一段。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筆記第三講发布于2024-05-13 16: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