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筆記

(根據徐醒民老先生大學二十講字幕整理,表解则根据李炳南老先生的大學表解)

   

第四講·二O O三年三月五日

 


各位同修:現在請各位看《大學》經文,剛才講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謂近道,把握著這兩句話。物,是講究這個體,這要先有本末。事是辦事情,有终有始,終以後又開始。知道這個先後,大學之道近了,你能夠可以學得好。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下面就接著上面講,上面講的,一個是事有終始,一個是物有本末,先講事有终始。「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一段是講事有終始的,我們先把這一段來研究。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古時候,這個《大學》是曾子作的,曾子那個時候也是跟孔子同時候,那是春秋時候了,曾子講的「古之」,不是在春秋時候才有的,古時候就有。在孔子以前,古時候指的是什麼呢?孔子那個時候是東周,東周以前是西周,西周以前是殷家,再就是夏朝,到堯舜一直數到伏羲氏,這個都是古時候。這就是說中國的文化,一直追溯,追溯到伏羲氏那個時候,都叫做古時候。要想「明明德於天下」,要把這個明德,明德在前面我們都研究過了,明德是自己本有的德叫性德,把本有的性德完全發明出來的時候,我們就成就聖人了,因此,自己現在要用功夫明明德,同時候也要把明德來教天下人都能夠明明德。所以「欲明明德」,要想把「明明德於天下」,推行到天下,你怎麼樣呢?「先治其國」,先要把自己的國家治好。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你想把自己的國家治好,先要把自己家整齊。齊家就是整齊,把自己的家治得很整齊、有條理。就拿五倫來講,儒家講修道,從哪兒修啊?就是從五倫修,五倫,從伏羲氏開始就講了,五倫,在家庭裡面夫婦、父子、兄弟這個三倫,三倫都要各盡其分。父呢?父母要盡到父母的本分,父母怎麼盡到父母的本分啊?父母對於兒女要盡到仁慈的本分,不問兒女是好、是不好,自己要以父母的這種仁慈心來教導自己的兒女,要愛護自己的兒女,這就是盡到自己的本分了。那兒女呢?兒女對於父母要盡到孝道的本分,也不論自己的父母是好、是不好,你做兒女的人,你對於父母一是要盡到應盡的孝道的本分。夫妻沒結婚之前,那是沒有成立家庭,結了婚以後就組成一個家庭,丈夫要盡到丈夫的本分,妻子要盡到妻子的本分。兄弟各盡其分。所謂齊家就是在倫常上面,做到各盡其分,這就是齊了。絕不可以像現在這些國內、國外這個現象,家庭談不上什麼齊家。夫婦之間很多意見,爭執不下;父子之間有很多問題;兄弟之間有很多問題,這個齊家怎麼齊法呢?家不能齊,你在從事政治,怎麼從事政治啊?你自己夫婦兩人都不能盡到本分了,丈夫對於妻子不忠實,妻子對丈夫也不忠實,你這個家齊到那裏去了?你家庭這樣地亂,到外面還要競選,競選就是政治,那你憑什麼?你自己還有這些問題,你這個政治辦得好嗎?治國治得好嗎?所以「欲治其國,先齊其家」,齊家就是家裡的倫常要各盡其分。

「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你要齊家,並不是說我是家長,我要要求家裡的所有成員都要聽從我的命令,我叫家裡的人怎麼做,家裡的人都要聽從我的意見,你這個家長,這樣做的結果,家裡的人都受不了。必得自己要脩身,你無論在家裡是什麼地位,家長也好、做妻子的也好、兄弟、父子,都要各脩自己的身,各脩其身。各脩其身,就是自己要一切要求自己。怎麼要求自己呢?處處要盡到自己的這一分本分,遇見任何有什麼意見不合的时候,首先就要反省自己,我這個對不對啊?這個叫做脩身。這個脩身在家庭裡面是天倫,到外面就是君臣、朋友。君臣以道義結合,朋友也是道義的結合。在過去君主時代是有君臣,現在政府裡面,一個機關裡面有機關首長,首長下面機關裡那些他的屬員,這就是君臣關係。一個事業團體、一個公司,老闆跟屬員之間,這都是君臣關係。無論在家庭裡面、在家庭以外的,這個五倫,五倫怎麼學呢?就處處要把自己養成厚道,待人要厚,厚道待人,一有利益的事情,推給對方,這就是待人要厚。所以要想齊家,先脩其身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自己要先正心,正心是什麼?正心這是講心理了。這個心,我們一個人的心理是一個總體。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一段。這一段要分成兩小段,從「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到「先脩其身」,這是講親民的;從「欲脩其身,先正其心」,「正其心」  一直到「致知在格物」,這個就是講明明德。這個講的是八個條目。這八個條目,前面那個次第按照順序就講過了,在這裡這其中有幾項,前面從「明明德於天下」,一直到齊家、到脩身,這是親民的四個條目,這個比較容易懂。從「欲正其心」、誠其意、致知到格物,這是明明德的四個條目。這四個條目,這其中有幾個比較不容易懂。

先看「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正其心」心是我們就身體與心理方面來講,心是我們一個總體,全部的、包涵一切心理都是在講這個心。這個意是什麼呢?心要正了的時候,前面講脩身必需要正其心,正心好懂的話,你心要擺得公正,絲毫沒有偏的。你這樣的時候,你的心才能夠脩身。正心就必需要誠意,誠意這個意是什麼呢?意就是念頭,就是我們凡是做任何事情,你心裡起了一個念頭,這叫做意。比如說你問:你是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就是指的我們心裡起的心念,這個心理是正不正,就看這個念頭誠不誠。念頭誠就是一個人起心動念,什麼叫誠呢?誠,在後面《大學》裡面講:「誠者天之道也」,誠是自然的真理。講到實際上,這個誠就是從本性裡面出來的。誠到極處,就是明德。在前面,我也跟各位說明過,這個德是什麼?德是直心。直心是什麼呢?上面那個直字——十目所視,雖然有隱藏的時候,十目所視,雖隱也是明的,也是公開的,無所隱藏。你無所隱藏,一切都是光明的,下面這個心,這種一切心裡這樣明的話,那就是德,這叫直心。直心那個心是一片光明的,沒有變成昏,這就是德。誠就是是表示你這個心沒有變昏,這個誠意呢?你起了念頭,這個念頭都是明的。所謂明的是都能公開,起任何念頭,都可以讓人家知道,這叫誠意。做到這個誠意,心就正了,所以「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正心不好瞭解,自己念頭還不知道嗎?我動了這一念,我這個念頭是自私自利的呢?我還是關心人家?這個念頭自己當然知道,就在這上面把自己的念頭誠起來。怎麼誠法呢?處處要合乎明德,要跟明德能夠相應,不要違背明德。明德是什麼呢?明德是跟一切人都是平等無私對待人,絕不會為自己私人的利益有所隱瞞。現在有什麼隱私權,你誠其意,沒有什麼隱私權的,一切都可以公開的。為什麼這樣做?他能夠跟自己的明德相應。自己可以瞭解念頭這樣的話就是誠意了。

這個心與意分清楚了。分清楚,我恐怕各位還沒有那麼明確的辨別出來,我們也不妨拿佛家的學問,對照的來辨別。佛家唯識學裏面講到心有心王、有心所,心王是指的心的主體。心所是什麼呢?心所,是有心所,這個心王才起作用;沒有心所,這個心王起不來的。這就是我們這裡講的,你要正心不知道自己怎麼正法,你先瞭解自己起這個念頭是正不正、誠不誠,念頭好懂。在唯識學裡面講,心所有五個心所,心所很多,一共有五十一個心所,基本的跟各個心王都必需陪同起來的,這個有五個。這五個第一個是接觸,與外面的境界接觸,再呢就是作意,作是工作的作,意就是誠意的意。下面就是受,受是感受。受後面就是想,你有什麼想法,想後面就是思,思就是意思的思。這個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心所必需具備了,有這五個心所,那個心才能夠起作用。這五個心所,我們這這裏講「欲誠其意」,誠其意就是那個作意,就是意。這個意,一般說作意就是有所分別的,我們普通人起的念頭,念頭就是辨別任何事情。他講誠意就是說,對於人群種種的事情,你不要糊里糊塗地在那裏隨便地推測,那些都是虛妄的意思,你這個意思就是不誠。誠意就是不要這些不確實地那種辨別這個、辨別那個,就佛法來講——無分別的。無分別是什麼?分別就是辨別,無分別的,辨別就是說不要那種虛妄的、不正確的那種辨別,這叫無分別。這個無別的話,你這個意就能夠誠。你這個無分別的意誠了,就是能夠跟明德相合,所以叫誠其意。

「欲誠其意,先致其知」,知這個知不是我們普通的你知道了,這個事情我看見了,我看見就知道,或是聽到我知道了。這個知是講真知,把一切事實真相,確實知道了,這叫致其知。致其知在儒學講,這個知是什麼呢?就是悟,就是覺悟。

這個覺悟,悟的是什麼?在格物,就在格物上你能夠覺悟。格物的「物」怎麼講法,這裏稍微多研究一下。物這個字有這幾個解釋,一個是當「相」講。相是什麼呢?有形相的,比如說我們看見這個大地、高山、或者江河,這些都是相啊!我們人的身體這都是相,這叫做物;很具體的東西,這叫物。第二個叫「共」,共就是共同的共。什麼叫共同的共呢?前面講的相,物是相,這個物,現在學物理的人就知道,凡是一切有形狀的物,經不起分析,分析分析到最後,萬相那個形狀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切相都是虛妄的,我們瞭解這個。你說這個地球,多麼具體啊!你要把地球分析分析,這個地球也是不存在的。《中庸》裡面講的,就拿這個山、一座高山,地球上不管是哪裏的山,你看起來一個高山,不過你要研究起來,一塊一塊的石頭,一點一點的泥土,只不過是由土、石頭等等把它聚集在一起,才有山這麼一個相。你把這些石頭、土等等這些東西一分散,沒有了,這個相還有嗎?這個山的相還有嗎?沒有了。我們人的身體,身體是一個相,中國的學問講五行,五行是金木木火土;金木木火土這是物質的,再加上我們人的心理,合起來變成我们一個人身、這個生命了,這有一個相。你把五行一分離了,或者五行沒有分離的話,人的心理壞了,這個相也不存在,所以相是虚假的。再講共是什麼呢?是共同的,天下萬事萬物都有個共同的一個什麼呢?那就是把一切的物,從非常具體的,然後分析分析到最後,沒有了,到最後是空了。莊子講啊!他說比喻,我們普通人看見一條牛,這個是實實在在的,但是有個庖丁解牛,在這個庖丁的眼裡面沒有全牛!沒有一個具體的、實在的牛在那裡。他用一把刀解剖這個牛,那個刀就像在空中來去那麼自由自在的,把一條牛解剖到一點都沒有了,那個刀還是非常鋒利的。拿這個比喻萬事萬物就像庖丁眼裡看的一條牛一樣,其實是一個空的,這就是共相。哪一個物的共相就是如此。再第三個物的解釋,叫做「交互」。交互是在《周易》裡面講的「陰陽二氣相感」我們世間萬事萬物最初的,就是陰陽二氣交互地來相感,然後才形成萬物,這是第三個(物的解釋》。再講識,識就是知識那個識。知識的識,這是在中國古書裡面,在《左傳》裏面就這樣解釋的。《左傳》裡面,在魯定公十年的時候,有一個叔孫氏,指的這一個人,叔孫氏是一個人,他的甲有物,甲是盔甲的甲,甲乙丙丁的甲。他的甲上有物,物就是格物的物。這個物在註解的講,物就是一個記號,這個記號就是一個識,識在這裡讀誌,就是標記的意思。因此,這一個識就是一個記號,它有沒有形狀啊?沒有形狀。所以這個物字,根據前面這幾種的解釋,相,一般人認為任何物都是具體的、有形相的,你分析這個形相都不存在,是虛假的。那個共是共相,共相也是歸入到空虛。交互這個陰陽二氣交感、相感,這個陰陽,陰氣、陽氣相對的也是假相。至於後面那個識是一個記號,更是抽象的。

我們把這個物,研究、認識這個物有幾個意義,就瞭解在《大學》裡面講格物的物,不是我們普通所理解的,講到物一是有很具體的東西在那裏。這個物,瞭解是這麼一回事情以後,我們就看了「致知在格物」,格物的格,格是什麼呢?漢儒鄭康成當來字講,格是來了。宋朝朱子!就是朱熹,他當至字講。來、至意思是一樣的,字不同。這個物來了,至是物到了。鄭康成跟朱子解釋這個物,都當事情的事來講,事情都是抽象的。都是當事字講,有一些不同的,鄭玄講,格物就是事情來了。事情來了,致知是什麼呢?致知,就鄭康成來講,知是知道善惡的事情。你自己知的能力,你有什麼樣知的能力,知道很深刻的話,那麼善事來了,你知道是善事;惡事情來了,你知道是惡事情,你能夠分辨善惡,分辨得很清楚。朱子他講這個格物,就是把天下的事物,要研究研究到最究竟的境界,他的意思就是即物窮理,就這個物來研究,研究最究竟的道理,這是他的格物。這個格物,有很多人說朱子的格物,很符合現在科學家的分析,從事科學分析的一切物理。但是這樣,朱子這個講法,很難辦得到的。王陽明開始先就是用他的格物的方法,他叫學生來格物,學生格不好,他自己來格,結果天天格那個竹子,功夫用不上,結果格成病出來了。後來,王陽明改變了辦法,所以他說格當正字講,一切事情不對的,要把它導正過來、把它改正過來,他是這個講法。現在古人的這些、還有其他的講法,其他的講法比如說,格除心中的欲望,欲念把它格除,這個格當格除講。這些我們都瞭解了,這是古人有這些個註解。

在這裡,我學人的老師,雪公他的講法,他講這個物,既是前人都講的相也好、共也好、交感、或者是做記號也好,都是抽象的,既是抽象的,這個是什麼呢?我們自己內心起了這個念頭,這就是物。起了任何念頭,這個念頭一來了就是物。格物這兩個,格是當來字講、或者當至字講,都可以的。物就是念頭,念頭一出現的時候,前面講致知,知當覺悟講。你任何念頭一來的話,你馬上就覺悟,覺悟你這是什麼念頭。你是合乎本性的念頭,還是違背本性的念頭,違背明德的念頭,就是妄念,就是自私自利的念頭;合乎明德的念頭,就是正念。覺悟就在這上面覺悟自己,就是「致知在格物」。你致知、你覺悟,你覺悟什麼呢?就在你念頭上來覺悟,這就是明明德的一個工夫。你從什麼地方明明德呢?就在格物,起念頭你就要覺悟,是不是合乎明德。這是我們儒家的學問,也是過去歷代的帝王、聖人,都是這麼來的,都是用這種功夫。我們再拿佛家用功的方法來比照研究。佛家的禪宗,最早的時候,現在講參禪,最早的時候就要觀心,觀什麼心?就觀自己的妄心,觀自己的妄念,就是觀你自己的妄念怎麼起?然後又怎麼滅的,就是這樣觀。觀到妄念沒有了,他明心見性了。這是我們中國古聖先王傳下來明明德用功的方法,跟佛法講的是一致的。可見得我們中國的文化,除了佛法可以比,其他世間一切的學術,都沒有辦法跟我們中國這個學問相比。以上是講事有終始,後面是物有本末。下次繼續。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筆記第四講发布于2024-05-13 16: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