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筆記

(根據徐醒民老先生大學二十講字幕整理,表解则根据李炳南老先生的大學表解)

    

第五講·二O O三年三月十二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各位同修:我們現在繼續研究《大學》。《大學》在前次我們研究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到「致知在格物」,這一段研究了。今天就接著下面這一段,我先把經文念一遍:「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個又是一段。這一段是講的前面有兩句話:「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在「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到「致知在格物」,那個是講「事有终始」——所謂事有終始就是把明德推行到天下,教化天下人,從哪裡開始就是終始。剛才念的這一段「物格而后知至」到「國治而后天下平」,這是講「物有本末」——物有本末講的時候,就是從根本到枝末。它這個經文文字的章法有兩者,一個是從终到始,一個是從本到末,這兩者不同的地方。現在我們就從這一段開始研究了。

「物格而后知至」,「物」在上回講過了,說到最微細的地方,它就是我們心裡起了念頭,起了念頭就算是物。「格」當至字講,或是當來字講。這個念頭怎麼起來的呢?起了一個念頭,總是要攀緣外面的境界的,所以每起一個念頭的話,那就是物格,這個念頭來了,念頭起來了,「而后知至」,「知至」就是上一段講到最後的那一句「致知在格物」致知就是講這個知——念頭一起來,你就覺察到這個念頭是什麼,這個念頭是好的念頭呢?還是壞的念頭?所謂好的念頭,就是不是為著自己利益,換句話說,就不是自私自利的念頭,這是好的。壞的念頭就是自私自利的,那是不好的念頭。這個好的念頭與不好的念頭一起來就知。「知至」就是念頭一起來,知馬上就到了,也就瞭解了。

「知至而后意誠」,既然知道了這是什麼念頭,是好的念頭、還是不好的念頭,一瞭解了,然後意誠。所以這個「知」字非常重要,致知,這個不是我們普通人你說知道,我們普通人說知,他這個知不是真知——善惡不分、是非也不分,所以一般人的知是談不上的。因此,在這裡講致知的知,是一個善惡、是非分得清楚,就是自己起了什麼念頭,別人還不知道,自己知道。所以有這個知,就是很明白了,心裡就是一個明白人了。不知的時候,就是一個糊涂人。所以物格而后立刻就覺悟到、就知道自己是什麼念頭,這是一個明白人。既是如此,知這樣重要,它是從什麼呢?它是從格物來的。這是從格物來的話,上回也講了,我們就拿佛家的禪宗,有觀心的法門,觀心是觀自己的這個心,這個心,我們普通人都是虛妄的心,觀就是觀這個虛妄心,把這個虛妄心來觀察它,怎麼起來的?起來之後,很快就滅了,消滅掉了,它就是用這個功夫,這個叫做觀心法門。比照的來講,這裡的格物致知就是覲心,觀察自己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虚妄的心。觀察自己虚妄的念頭,就不把這個虛妄的念頭當做是一椿好事情,認為這是不好的,既是不好的,就要捨棄這個妄念;捨棄了妄念的話,意就誠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你能夠有這樣的知,這樣明暸自己的念頭,自己念頭是好的念頭就保持,不好的念頭就把它破除掉,這樣的話,你這個意就誠了,你的意思就到誠了。所謂意誠是什麼呢?你的意識不要外面的一切的境界,不要往那個上面去跑,所謂意誠,你的意思就不存著其他的那些虛妄的、很亂的那些念頭;去掉虛妄的念頭,那個清淨的念頭保存起來。這個念頭就是前面講的兩綱,兩綱第一個就是在明明德,你這個意就是往明德上面去,和那個明德求其相合。你的意思跟明德相合,不找外面其他那些境界的話,你這個意思就誠了。所謂誠的是什麼呢?這個誠是誠誠懇懇的、實實在在的符合了自己的明德。

意思這樣一誠的話,「而后心正」,自己的心就歸於正了。所謂心正是怎麼個正啊?公正無私,一切都是講平等的!我與天下的蒼生都是平等的,我們的一言一行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天下蒼生,起這樣的念頭,這就是誠意,而后就是心正了,整體的心理就純正了。心理一純正,就是大公無私了。

「而后身脩」,有正心的這種修養,就我們一個人自己講修身,你修身怎麼修啊?必得你的心要正,心正了以後,身才能夠修。這個修身,修身包括自己的言語、行為,做一切事情,都不要損害別人,換句話說,不要損人利己,這是修身。

身修了,身就是講自己,自己修身修好了,「而后家齊」,那麼家能夠整齊了。家所謂整齊,在上一段我也講過,所謂家齊,根本的就是家裡守住倫常,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互相和諧、尊重,這是家庭的倫常。家庭有這樣倫常的話,你家裡就是一切都上了軌道,都有規矩了,把家這樣的齊家,把這一個倫常之道往外推廣,推展到外面去,那就是能夠治國,你家能夠這樣齊了以後,國家就可以治。為什麼家齊就能夠國治呢?你齊家的道理,發揮這個道理來治國,一定能夠治得好。自古以來,一個國家的君主,所以把國家治得好,稱他是一個明君、聖人在位的聖君,憑什麼呢?就是他不是為自己,做國君他要為全國的人民來謀求福利,不但是為全國人民謀求物質生活的富足,更要使全國的人,逐漸逐漸地走上美好的道德修養的路上去;從道德修養上面去,都能學成聖人之道,這是明君。一個天子,那個範圍更廣,更是如此。所以他那個國家能夠治得好,就是憑大公無私,不為自己,他這個國君是為全國的人來服務、來謀求福利,以這樣的一個治國的精神,他的國家當然治得好。所以自古到現在,你治國治得好、治不好,全在自己有沒有私心,一有私心的時候,這個國家就糟糕了,就治不好,是會亂的。所以這裡講「身脩而后家齊」,以齊家之道能夠推廣到治國,國也一是能夠治得好。

「國治而后天下平」,國家治好了,也是把治國的道理推展到平天下,把天下都治得太平,這是一個理,這一個理從根本上講,就是從格物致知來的。格物致知我們回頭再想一想,這個物就是我們的念頭,這個念頭微細到幾乎我們自己都不瞭解,只要這個念頭微微這一動,普通講動機,微微的一動的話,我們自己就覺到,就知道了。就在這個時候,把损人利己的、自私自利的、不好的念頭就把它破除掉。破除這個物,有不好的物,就是念頭來的時候,把它破除掉,你長期用這個功夫,保存下來就是為他的,而不是為自己的,那就是平等的念頭、公正的念頭,這個念頭,過去王陽明,他格物的時候,開始他用朱子的辦法——朱子的辦法就是拿世間萬事萬物,就每一樁事情方面來研究它的道理,但是那個不容易,研究那個就要像現在科學家,你研究物理的,你要有種種那些研究的設備,還有很多的學理在那裏、那些方法,一步一步的研究。普通人這些條件都不具備,你研究怎麼研究法呢?所以王陽明研究,研究到後來,沒有效果,他改變了,改變用格物,就是要致良知了。所謂致良知,就是人人都有的本有的真知,致良知在這裡就是致知,他用的方法就是這個,我們這個念頭一起來的時候,就把不好的念頭取消,保留下來那個良知,這個良知是本有的,這是純善的,是從本性上起來的。所以我們講到本,物有本末,這個根本就是在格物這個上面。有那個格物的功夫,一層一層的到意誠、心正、身脩、家齊、國治,而后天下平,這是由根本到枝末,是這一層的。修道就是先從根上來修,修到一個程度的話,他來辦事情才有成果的。這一段是講在大學之道下面兩綱,是講物有本末,講明明德的那一綱。

 

◎自天予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

再下面兩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這兩句,把上面兩大段做一個結論,同時,又把下面經文開發出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學這個大學之道,學「在明明德、在親民」,接著後面講從格物致知到平天下,這個誰來學呢?不僅僅指的是國君、天子要學,就是上至天子以至於庶人!庶人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庶當眾字講,眾人,也就是民眾的意思。古時候從天子到一般的民眾,「壹是皆以脩身為本」,都要學這個大學之道。大學之道,學前面講了,物有本末是從格物致知開始講;「欲明明德於天下」是講事有終始,講做事情方面的。現在講「壹是」,「壹是」就是一切,包含天子到民眾,大家都是這個樣子,都是怎麼樣呢?「以修身為本」。為什麼不講格物致知為本,而講修身為本呢?修身就辦事情來講,辦事情必得從自己的修養開始。講修身的話,就是從淺處講,如果你一開始,從天子那當然是可以啦!可以講啦!對於一般民眾,你一開始就叫他格物致知,他怎麼辦得到?辦不到,講得太深人家不懂,所以從修身開始講。修身就是學大學之道的話,把握在這裡,人人都講修身。換句話說,開始的時候,你也不必講格物致知,你就是從倫常、從五倫這個方面來開始講究修養,講究修身,五倫學到了最高的境界,他就是明明德了,就是格物致知了。所以就一般性的來講,從天子到民眾,都以修身為根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下面就講「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這兩段一是講本末,一是講厚薄。這個本與亂,要瞭解它這是雙重的解釋,怎麼雙重解釋呢?比如說這個本,修身是本,齊家是末;齊家跟治國來講,齊家又是本,治國又是末;治國跟平天下來對照著講,治國又是本,平天下又是末,它就是這樣講的。那麼再往前面來講,格物是本,致知是末;格物致知是本,誠意是末;誠意是本,然後正心是末,正心又是本,然後修身是末,這一個系統這麼下來的,所以它這個本末,從那個一層一層的這麼比較來的。因此,「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所謂「其本亂而末治者」,往上推的話,比如說你講平天下,你治國還不懂怎麼治法子,那你平天下不就是本亂,平天下不就更辦不到。你講治國,齊家呢?家都還談不上,家裡亂得什麼,拿現在講的,夫妻兩個人都不能夠規規矩矩的守住夫婦之道,你這個家庭就亂,基本的夫婦這一倫就亂了,就亂倫了。或者是丈夫有外遇,或者妻子與丈夫以外的其他人有不正當的行為,這個都是亂倫了。你這樣的一個家庭由夫婦、父子之間父不父,子不子,這個家庭就不齊,家庭不齊的話,你叫他來治國,他治國也是一蹋糊塗,也是亂了。你要是齊家呢?本身不正,脩身脩不好,你這個家怎麼齊啊?所以這就是說「本亂而末治」,你根本上就亂了,你想來治末——「否矣」,辦不到,是否是的,不是肯是的。

下面說:「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這個厚薄,就是專門講該厚的,要推到那個最根本的地方,就指你這個性德,就是明德。在明德上面,一是在那個上面,明明德上面,你應該實實在在,把自己明德開發出來。你用這個功夫啊!這個功夫用得愈厚,往下你這個意思能夠誠,再心才能正,才脩身,那是根本的根本,那是最厚的。最厚的,你反而薄了,不注意它,甚至於不講那一套,就跟我們現在來講,你要學聖人、你要培養自己的道德,人家就不接受了。他說:現在是什麼時代,還學什麼聖人?他就不注意這個。反過來講呢?家庭裡面夫妻這一倫不能夠正,父子中間有種種問題,認為哪一天都有發生這些不好的事情,不以為奇了,這些人經常的還是要想從事政治呢!該厚的、該培養自己、該開發自己的性德,把明德開發,在這個上面他薄,甚至於他完全不在這個上面用功夫,也不瞭解這一層。而且「所薄者厚」,你說他齊家治國,把家能夠齊,國能夠治,可以嗎?這兩句話就是說該厚的你不去厚,非常薄,非常輕薄;而你所希望的在薄的地方能夠厚。薄是什麼呢?薄就是指枝末的這些事情,你想把那個治好,哪有這個道理啊!「未之有也」,沒有這個理啊!這個道理沒有的。

所以後面這兩句「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是叫我們學《大學》的人,你要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就在明明德這上面,你要下功夫。你心心念念的就要在這上面,自己要提起自己的警覺,那就是在格物致知上面不能放鬆,每起一個念頭,你就要瞭解這個念頭是不是違背了明德。如果是自私自利的念頭,它就把我們的明德,不但不能明,而且染污得更厚,能夠時時刻刻這樣的格物致知,這就是厚了。不在這個上面這樣去學的話,那就是當厚的不厚,反而薄了,不注意那些事情。不注意那些事情,你要想辦天下的事情,「未之有也」,辦不通的。

至於講修道,你學聖人,學聖人是一方面自己修養,一方面要替天下人辦事情。這個問題要稍微分析一下,替天下人辦事,我們既不是天子,做一個國家的君主,我們也沒有那個機會來做一個國君,那我們談什麼呢?你為天下人做什麼事呢?孔子過去,有人問:「子奚不為政?」夫子你為什麼不去從事政治呢?孔子答覆他:「書云:孝乎。惟孝。」《書》裡面講:「孝乎。惟孝」,只要你在孝道上面去學,還有「友于兄弟」,兄弟之間講悌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這是《書經》裡面兩句話。舉出這兩句話以後,孔子就說:「是亦為政」,你能夠在孝友之道就是孝悌之道,你能切切實實的照這樣去實行,以自己實行的修養來做社會人群、一般人的一個模範,讓他們也照你這樣學,你這個就是政治。除了這個以外,所以「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除這個以外,什麼是政治啊?孔子說:我不知道。所以孔子的話講得很清楚,為政之道,你在位的、你是做國君的,你當然是辦政治,你沒有做國君,一介平民,你只要在孝悌之道這樣切切實實的去學、去做的話,你就是辦政治,你幫助國君來辦政治。所以辦政治,我們不一定要有位子啊!沒有位子,我們從事實上去做,一樣的。既是這樣子的話,所以這個「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這就懂了,不管你是天子、諸候、是普通的民眾,你都可以講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重要的你要在格物致知上面下功夫。惟有那樣的話,在格物致知上面,盡量打消自己自私自利虛妄的念頭,開發自己清淨的、平等無私的念頭,這個念頭是從明德裡面出來的,你這就是做明明德的修養的功夫。所以你無論是想治國、平天下、無論是自己學聖人,都在那個根本上開發自己明德,在那個上面用功夫。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以後面總結兩句話:「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這叫做知本,這個叫做知之至也!這個知本,知到極處了。「至」是到了極處了,就是止於至善的那個至。所以我們學儒,也就是學中國文化,最重要一開始學,雖然我們學的理論還不夠多,用功夫的力量還沒用得上,但是你首先要瞭解,瞭解我們自己有明德,這個明德是性德、是本有的明德。自己在明明德的時候,同時也要把這個道理宣傳出去,來教化天下人,你這樣的做法,就是孔子所講的:做一個君子儒。君子儒就是把天下蒼生放在心裡面,不是專門為自己。你也必須這樣學,你自己明明德才能明得徹底,如果說是不顧天下蒼生,專門自己在明明德,那明得不夠徹底,聖人也成不了。所以必得要這樣,一方面明明德,一方面親民,你這個知本,用功夫在這個上面,所以這個知是知之至也了。知到這種程度,你日常這樣修行、這樣學,研究儒家這個學理,然後用功夫,你就把握住要領了。經文到這裡這一段,非常重要的。

從「大學之道」一直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這裡面講章法先要明瞭兩綱八目,修學的次第就是前面定、靜、安、慮、得。然後怎麼樣明明德,它有一個物有本末,然後怎麼樣的為天下人服務來辦政治——事有終始;到最後要「知本,知之至也」。各位往下研究的時候,你總得要把這一大段,它的章法,它每一段每一段講的什麼意思,都要記住。最好這一段要把它背誦出來。背誦以後,時時存在心裡,我們在用功夫你就知道了,就拿格物致知來講吧!你把這一大段的經文背誦了,很熟了,你自己起一個念頭,你就知道:致知格物。你就瞭解這個,隨時提醒自己,隨時讓自己保持警覺心在那裡,不要讓世間一切那些污染的念頭來污染我們,這一段是非常重要。

往下的經文,應該說都是經文,但是宋朝朱子他特別分法,他把我們剛才研究這一段說是經文,後面他分的說是傳——傳文。所謂傅在古時候就是註解。後面的文字在他的看法都是註解經的。所以在朱子的《四书集注》裡面,他把《大學》分成有經文、有傳文。而且傳文,他前後有調動了,有的把後面一段調到前面來,有的把前面一段移到後面去,這是他的註解的。我們現在研究的時候,根據經文的本子是根據《十三經注疏》的本子。《十三經注疏》的本子,後面都算是經文。那個經文的時候,解釋的當然是解釋,解釋就把前面一段經文,一條一條的,前面這一大段等於是概略的綱目,是講的綱、講的目;後面那個文也都算是經文,它就把哪一綱、哪一目,把它分開來詳細的加以解釋。所以我們根據《十三經注疏》的本子來講,都算是經文,這樣的話,這個經文在宋朝以前都是這個講法。朱子的分法,他有他的見解,不過我們研究的時候,還是根據古本子比較好。

現在下面这就跟朱子的本子不同了,朱子的本子,他從這一段以後,「此謂知之至也」以後,接著就是講「康誥曰克明德」那一段,就把它接上來了。但是我們現在研究這個古本子,各位手裡面都有這個經本子,印在這裡,「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下面接著什麼呢?「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這一段我把它念一下:「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古本子把這一段就接著「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方才念的這一段,它就是解釋誠意的。你要誠意的話?怎麼個誠意的法子,這裡舉了一些比喻,學個理論,也講得很清楚了。這一篇再往下接著有曾子的話,曾子講的話也是講誠其意的。為什麼呢?誠意非常重要。往下我們就這樣研究了。現在休息十分鐘,再繼續。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筆記第五講发布于2024-05-13 16:40:11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