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筆記

(根據徐醒民老先生大學二十講字幕整理,表解则根据李炳南老先生的大學表解)

    

第十講·二O O三年三月廿六日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各位同修:現在我們繼續研究《大學》。上一節講到「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講到這一句為止,現在我們接著下面,經文我先念幾句:「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那麼就提出好惡這兩椿事情來,把上面所舉這些譬喻做一個短的結論。上面那些譬喻,就是叫我們學什麼呀?把那些我所親愛的也好、賤惡的也好、畏敬的、哀矜的,以至於敖惰的,都拿來做我自己的一面鏡子,把對方當作一面鏡子來照自己。這樣一照的話,自己在脩身方面,這是講齊家在脩身,自己就很落實了,我們就跟著可以學了。《論語》裡面也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三人之中,我是其中之一,另外呢?有善的,有不善的。善的呢?我就跟他學。不善的呢?他不善的那些事情、那些行為,我不但不跟他學,而且想想自己,我有那個事情沒有啊?趕快把它除掉。所以《論語》裡面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對方不善的話,我自己要有的話,我自己趕快改,上面講那幾句自己反省的話,拿《論語》那一段話來參考、來研究,是一個意思。

這裡講「好而知其惡」,我對於一個人,我對他很喜好,他是我所好的人。同時呢!他雖然是我所好的人,他本身有沒有缺點呢?這個缺點就是惡啊!我對於這個人好,也知道他惡的事情,他的過失、他的缺點等等也知道。「惡而知其美者」,我所討厭的人,是厭惡的人,雖是厭惡的人,我也知道他有一些美好的地方,也有善的地方。這樣的人,有這樣「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的人,「者」——這種好惡的人「天下鮮矣」,鮮當少字講,你在天下來找,找什麼呢?找上面所講的這兩句話,這個人,他對於他所好的人,也知道他所好的人的一些惡的事情;對他所厭惡的人,也知道他有一些值得讚美的地方。像這樣,有這種好惡的人,天下不是沒有,太少了,所以「鮮矣」啦!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下面再拿諺語來做一個證明:「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諺是諺語,諺語是什麼言語呢?就是從古時候傳到現在,你說這個諺語從哪裏出來的啊?從哪一部經典裡出來的啊?找不到,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一般人流傳下來的,這也就是世俗所流傳的俗話。我們雪廬老人,他說這是老言語,老是很老舊的啦!老舊的言語,那就是從古傳到現在的、世俗的、流傳的言語,這叫諺。

「故諺有之曰」,曾子把上面的話解釋完,講完以後,他就引用諺語說了:諺語之中有下面這樣說法。「有之」,「之」就是指的下面這幾句話,「人莫知其子之惡。」一個人「莫知」他不知道;「其子」,「其子」是他的兒子:「惡」,他不好的一方面。這是一般人都是這樣,一般人,你說他的兒子儘管有某一些比不上人家的那些缺點、那些過失,在他看起來,他這個兒子一點過失、一點缺點都沒有,非常完美的。「莫知其子之惡」,就是不知他的兒子有不好的這些缺點。「莫知其苗之碩」,上面這個人是指一切的人,下面「莫知其苗」的上面沒有加上一個特定的,沒有加一個人字,沒有加一個人字,由於苗這個字,可以知道他指的是農人,種田的農人。種田的農人,「莫知其苗之碩」,不知道他所種的田裡的禾苗,碩是什麼?碩是當大字講,長得很好、長得很大。雖然這個農人種的苗長得很大,他不知道長得很大,這個怎麼說呢?農人都是希望他種的禾苗,長得愈多愈大是愈好。雖然現在長得已經夠大、夠好的了,他感覺不滿足,認為還不夠碩、不夠大。這就是他的貪心沒有止境。貪心要有止境的話,這就知道我這個苗已經長得很好了。他的貪心沒有止境,所以感覺得苗雖然長得很碩大,他認為還是不碩大。這就跟上面「人莫知其子之惡」,事情是相對的。這種事情所以再舉出來,這是普遍的現象,一般人的心理都是如此。

我們就拿上面「人莫知其子之惡」來講,有一本書叫做《呂氏春秋》。呂氏,從秦始皇到漢朝有個呂不韋,呂氏就是指的他。《呂氏春秋》裡面,舉了一樁事情,他說魯國人,魯國就是現在山東,魯國有一個人相貌長得非常的醜陋,人人看見了都覺得這個太醜了。可是他的父親,總是感覺得他的兒子並不醜,很好看。可是有一天他出去了,遇到一個非常美的人,說是一個美男子,拿現在人看,這個男子長得很英俊,又英俊,面貌也很美。這個人叫做商咄,商是商人,做生意那個商人的商,咄是咄咄怪事的那個咄,口字邊一個出入的出字,那個咄,那個人叫商咄。這個商咄人人看見就覺得這個人太美了,好。可是這個相貌非常醜陋的父親,他看到商咄那種美男子,他回來跟他鄰居說:「唉!你們看那個商咄,那個商咄哪裏比得上我的小孩子那麼好啊!」他覺得商咄還比不上他這個醜兒子呢!他這個兒子雖然醜,在他看起來比那個商咄要美得多啊!這個意思就是說,就證明曾子舉的那個諺語說:「人莫知其子之惡」,惡是一種醜陋,拿這一樁事情作代表。

像《呂氏春秋》裡面講的那個小故事,就是這個人的心理,他的兒子儘管怎麼樣長得不好,或者人品也不好,他都認為他的兒子好。這就是人愛護他的兒子愛得過分了,過分了之後心就不正了,心理就偏了,偏愛啊!自自然然地,自己陷入那種偏愛自己的兒子而不自知。同樣地,農夫呢?因為貪求他所種的這個稻穀,希望長得又多又大,長得愈多愈好,所以永久感覺不滿足,「不知其苗之碩」這也是那種貪心在那裡,使他對於事實真相看不清楚。如果瞭解這個,把古人流傳下來的這個諺語,你把它看明白,覺得那種「不知其子之惡,不知其苗之碩」,這是不對啊!像這樣當然是不對。那我想想看,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人啊?我是不是也把我的兒女,看做是十全十美,比任何人的兒女都好;我所做的,我這個農夫的話,我是不是永久不感覺得我所種的禾苗,感覺不滿足啊?由這個推衍到其他的一切,都是照這個看法。假使我也有這樣的話,那就證明我自己,我這個心就不正了,心有所偏的啦!心一偏的話,我這個脩身,怎樣個脩法啦?身也是談不上了。那麼因此從這裡學道的話,反省我們本身,處處要反省自己,也就是前面所講的:「之其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處處把外面的人事物,拿來當一面鏡子來照照自己,隨時要找自己的過失,找自己的所有的缺點。把這些找出來以後呢?就把它改掉,把它除掉。修道怎樣修法呢?就是這樣修法的。明明德,明德本來是我們這個性德,是大放光明的,就是由於這些習氣,這些習氣就是自私自利的這種習氣,把我們的明德把它變了,變成昏德,不是明德,是昏德了。有這個昏德,我們人整體的都是在過失之中,把所有的過失全部把它除得乾乾淨淨的,那個明德就完全出現了,學聖人就是這麼學的,就把我們所有一切的過失,把它斷除乾乾淨淨的,昏德的昏就完全把它破除掉了,那麼明德就出現了。我們現在雖然沒有到這種程度,現在講脩身可是我們心要放在這個上面,時時刻刻要自己拿外面的一切人事物當做一面鏡子來照自己。

古時候,在孔子那個時候有一個蘧伯玉,蘧伯玉就是一個好學的人,是個君子。蘧伯玉怎麼呢?「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到了五十歲的時候,覺得在五十歲之前的四十九歲,四十九歲都還有很多非,非就是他自己認為這是不對的,待人接物,自己的修持、修養,自己修養還有很多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像蘧伯玉這樣的君子,他是長時期的在那裏講修養,一年有一年不同的進步的。比如說,在三十歲的時候,知道三十歲以前的,他自己很多不對的地方,很多過失;到四十歲的時候,又知道四十歲以前的,每一歲每一歲所犯的過失太多太多了。到五十歲的時候,現在又看,在四十九歲以至四十九歲之前的,好多好多,他認為自己不滿意。必得,你要學聖人、講究修養、脩身就是這樣修法子,時時刻刻的在那裡檢討自己,不要叫人家來指責我們,我們自己要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怎麼反省法呢?就是這一段上面講的,就是我們跟任何所接觸的人,從我所接觸的那些人之中,我們去學啊!「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這個學法。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下面這兩句話:「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身不脩」是什麼呢?就是那個諺語裡所講的:「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你這就不算是脩身,你不算是脩身的時候,你家就不能齊。你在家裡的話,你自己所好的,比如說你家裡不只你一個人,家裡有夫妻、父母、兄弟;夫妻結了婚之後,自己還有兒女,家裡人很多。人很多,你要拿出個公平心,跟家裡任何人相處,你要有公平心,你不能有自己偏好的人,偏好的心,所以家庭裡有很多發生問題,就是有什麼呢?你對於任何一個人有所偏好的話,不知你所偏好的人有什麼缺點的話,那你對待別的人就不公平。他這個人跟別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你就坦護你所偏愛的人,你這個脩身就不夠了,脩身不夠,你想把這個家,你沒有公平的來跟家人相處的話,你這個家你怎麼齊啊?你不能齊家。所以說是:「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在現在這個時候,這個教育跟古時候的教育不同的。古時候的教育,你看要教我們正心、要公平,自己要講究這個要謙卑的、要禮讓人家。現在不是,現在的教育從家庭到學校,都是要為了自我的權利,來跟人家争、跟人家争奪。這個自我的權利是什麼呢?你要研究儒學的話,要明瞭,必得要明瞭這個明明德。明德那是沒有偏私的,沒有一個自我的這種意識,他對待一切人都是那樣公平無私,這才是明德啦!我的明德是這樣,他的明德、人人的明德都是這樣啊!必須要有這個明德作基礎,我們講脩身,講正心的話,就就要從那個明德裡面發出作用,你這樣的脩身才能脩得好。不是這樣的話,身不能脩。身不能脩,就不能齊其家。這一段這個結論就是這樣的。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下面又是另外一大段了:「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這一段話從這裡開始,到後面講:「此謂治國在齊其家」,那一句為止,這一大段都是講前面所提到的:「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把前面那個經文,在這裡用這麼長的文字,再加以詳細的來解釋。現在我們就看這個經文。「所謂治國」,「所謂」這兩個字就是在前面經文裡面已經說到的,前面所說的「治國必先齊其家」,現在把前面講的話,引用在這個複說一遍。

下面這個文字就解釋了,為什麼治國必須先要齊家呢?因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你這個家庭裡面,家裡組成的成員,基本的是夫妻兩個人。夫妻之上有父母;平等的,家裡有兄弟、姊妹。夫妻結婚以後呢?有養兒女。最基本的一個家族裡面有三代!父母、本身—夫婦、兒女、再就是平等的兄弟姊妹,這個三代。三代如果人丁興旺的話,這一家的人口就很多了,人口這麼多,這個家裡要有教育。中國自古以來,有了家庭的時候,就要有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是根本。在過去,不必說在孔夫子那個時候,就是在民國時代,我學人在年幼的時候,到少年的時候,都還在家庭裡面,我們看到自己的家庭,看到鄉下的鄰居,什麼呢?你要看看那個別人家的小孩子,跟別人的小孩打架了、罵人家了,別人家那個小孩子他的父母,不說別的話:「這家的小孩子,他家裡怎麼教的啊?」這一句話就嚴重了,意思是說:這樣的小孩子,到外面又會罵人、又會跟人家打架,他家裡沒有教育、沒有家教。說這個小孩沒有家教,他的父母要聽到的話,就感到恥辱得不可以再加了,感到非常恥辱了。為什麼呢?他只知道養兒女,不知道教育兒女,所以一聽到人家說他的小孩子沒有家教,他就感到非常恥辱。過去都是這樣的。現在大概不會這樣了,現在一般人做家長的,小孩子跟人家在外面吵架啦!回來的話,你怎麼不跟人家吵得還要厲害一點。在學校裡不聽話,被老師罵了,回來之後,還要帶著小孩子去跟老師算帳,這是相反的。

    我們要研究中國固有的文化,要重視古代那種教育,家教非常重要。從家庭的教育,教小孩子要謙卑、要有禮貌、不要虧待人家、不要跟人家爭這個、爭那個,要讓小孩子養成一個誠實、公平心。從小就要把自己的小孩子引導他往這上面去走,這是家教。這裡的經文所講:「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如果說我們在講這個齊家,齊家從我們本身到教育兒女,我們跟兄弟相處、夫妻兩人互相的相處,這個都要靠教育,這就是儒學所講的,家庭的教育是什麼呢?講倫常教育。倫常教育怎麼教法呢?各人盡各人的本分,父慈子孝——父親對待兒女,他盡到對待兒女仁慈的這種本分。兒女呢?盡到對待父母孝順的本分,只管盡自己的本分,不要問對方待我如何,那不必問,這就是一個根本的教育。如果不是這樣,不從這上面的話,就像現在一般結婚,還沒有結婚,就要求著將來一旦兩人意見不合要離婚了,離婚這個財產怎麼分法子,有了兒女的話,兒女歸誰來監護。這個還沒有結婚就準備將來離婚了。這是什麼教育啊?這種教育的話,沒有什麼幸福可講的,夫婦像這樣的發展沒有什麼幸福。夫婦是家庭的一個基礎,夫婦不能各盡其分的話,其餘的也是談不上。

所以要是「其家不可教」是怎麼呢?家庭裡面不能夠盡到倫常的教化的時候,你想能夠「教人者」,教人就是你治國啦!你想教一般的國民,你去治國,你治國你本身在家裡這些都治不好了,家庭怎麼治不好啊?現在各位你可以看到:愈是有地位的人、有財富的人,他結婚多年了,他還有外遇呢!有這個外遇,怎麼齊家呢?夫妻兩人都是結婚之後互相有信心,信心建立在哪裏啊?信心建立就是說:除了夫婦,絕對不跟第三者發生另外的一種情感,那就亂了。所以現在的風氣,認為這個都無所謂啦!個人有個人他的權利,這種人很可怕的。這就是從夫婦這一亂,家庭亂然後就亂天下,這就是古人所講:亂倫。一乱倫的時候,你想家庭好,你想天下太平,沒有那回事情。所以說是「其家不可教」。「其家不可教」是由於你的脩身沒有脩,亂了。那麼你這個身不脩,家能夠教?其實不可以教,家庭也不能齊家了。齊家,倫常教育是根本啊!家不可教,你想想到外面去教化國人,拿現在一般有地位的人來講,你叫他來教人家,他聽你的嗎?你本身就是這麼亂,這麼一塌糊塗,這麼亂,你自己除了夫婦以外,你還跟別人談戀愛,甚至於同居,你教一般國人守著一夫一婦,這樣人家會聽你的話?人家先問你,你自己做到沒有啊?自己做不到你教人家,人家不聽你的教。

「而能教人者無之」,是不能教人了。不能教人的話,你是家沒有齊,你就不能治國——治國就是現在的辦政,你就從政啊!你競選民意代表,你不管哪一個階層的民意代表,你都是政治。政府裡面的政務官,你去競選,你家不齊的話,你就是當選以後,你的政治還是辦不好。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下面說:「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所以「君子不出家」是什麼呢?不離開家就在家中,在家中就是齊家啦!在家庭裡面盡到倫常之道。「而成教於國」,你只要在家裡,對父母來講,你是個孝子,盡到孝道了;對夫婦兩個人,丈夫對妻子講,你應該盡到做丈夫的本分。盡到丈夫的本分,最基本的除了愛護你的太大以外,你不能對於外面那些再美的女子,你也不能跟她談戀愛。這在佛家來講的話,受過戒的話,你就犯了邪淫,犯了戒了;就儒家來講,你是犯了禮了,犯禮就等於犯戒是一樣的,就太太對丈夫來講,結了婚之後,你只有一個丈夫,你不能在外面,外面那個男子,天下的男子,好的又好,那太多了,你不能跟他談戀愛了,如果跟結婚以外的,除了丈夫以外,你再跟外面一些男子談談戀愛,認為這是無所謂,那你就犯了淫戒,儒家說是你犯了禮。儒家講犯禮,這是很輕鬆的,沒有什麼,不是那麼嚴重。但是按照佛法來講的話犯了戒,要墮落到,輕一點墮落畜牲道;重一點要墮落到地獄裡面去。儒家雖是沒有講,沒講並不是說這個沒有這麼嚴重,不是的。儒家經典的文字講得很輕鬆,實際上它裡面所含的意思非常嚴重。

犯了禮,就跟佛家講的犯戒是一個意思,一樣的。所以一個人,你在家庭裡要守住這個禮,盡到這個本分。盡到這個本分,夫妻之間,個人講個人的恕道。所謂恕道,丈夫要替他的妻子,對方來著想,如果有什麼意見不同的話,先站在妻子的立場替她想一想,她有沒有道理;妻子站在丈夫的立場,如果發生意見衝突的話,要替丈夫想想,他有沒有他的道理,這就是恕道啊!以恕道處理夫妻之間的事情,沒有問題;以恕道處理家庭其他任何成員也沒有問題。恕道做得自然、徹底的時候,它就是仁,仁義道德的仁。仁,學得最徹底的話,就是道德,那就是開發自己的明德了。所以儒家講這個脩身、修養,它是非常有系統的,一點都不亂。

因此一個君子,他不必在家庭以外,就在家庭之中,「不出家」就是在家庭之中,行恕道!盡到倫常的本分。以這個家庭講究齊家之道,他就能夠成就。「而成教於國」就是成就教化全國的國民,這一句話很重要。那就是說,前面說是「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這是說明那個道理,道理就是你在家庭裡做的那樣的本分,那你就能夠教化。你從事政治,在政治上不管地位多高,你都能夠隨著你的地位,把你所教化的人都能夠教化得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下面就是講五倫了:「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就是講五倫。在家庭裡面孝是非常重要,我們在家庭要盡到孝道,出去辦政治的話,古時候出去辦政治就是在朝廷裏做官啦!就是事君。現代的民主國家民主了,選舉了,那麼你在政府裡做事情的話,你對於機關首長、對於總統、政府哪一個機構的首長,你要盡到你自己對於這個機關首長的本分。機關首長要你去做事情,你把這個事情做得盡忠職守,你就是事君了。你這個事君從哪裏來的啊?從你在家庭裡盡孝來的。在家庭你是個孝子,到外面從政,在古時候講,對君主來講,你就是一個忠臣。

「弟者所以事長也」,弟是在家庭裡面,你對於你的哥哥能盡到悌道,要尊重兄長,你以這樣的修養,你到外面來,對於一切的長輩,你就是尊重那些長輩,「所以事長」。能夠事長,你就在家庭裡能夠盡到悌道。

「慈者所以使眾也」,父母對於兒女那種慈啊!把對待兒女這種慈心,你出來辦政治的話「所以使眾」,「使眾」就是能夠,你治國,國內的民眾都能聽你的話。「使」就是使令,你叫國民學好,國民就跟著聽你的話就學好,所以說是:「慈者所以使眾也。」這裡一個舉孝、悌、慈,這個都是家庭裡面家庭的天倫。天倫是五倫的根本,有這個天倫做脩身的根本,到外面那就是一切都能夠照這樣做得到了。這就是解釋「治國必先齊其家」。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這個說完了以後呢,下面就舉出經書上,經典裡面來做例證,所以經書上講:「康誥曰:如保赤子。」這是《書經》裡面康誥這一篇講的。下面說:「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康誥這一篇說,「如保赤子」,你辦政治的時候,你把全國的人民就當作自己的小孩子一樣看待。你如果心誠求之的話,你雖然不中也不遠了。這下面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女子她沒有結婚之前,她不知道養小孩子,是怎麼個教小孩子法子,所以「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古時候出嫁之前沒有說怎樣學養子,她就出嫁。出嫁之後養了小孩子,她自自然然地知道怎麼樣教育小孩子,看護、養護自己的小孩子。她為什麼呢?「心誠求之」,誠心誠意來求,自然就中了,恰到好處,自然是能夠不思而中。說到這裡,這一節就到此結束,下面下次再繼續講。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筆記第十講发布于2024-05-13 16: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