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大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大學筆記

(根據徐醒民老先生大學二十講字幕整理,表解则根据李炳南老先生的大學表解)

    

第十三講·二00三年四月九日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在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

各位同修:我們現在繼續研究《大學》。今天從開始的地方,我先把這一段念幾句:「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從這裡開始研究,前面一大段講的就是治國,你要治國呢,必須先要齊家,從這裡開始就是要平天下了。

平天下那先要把這個國治得好,那麼治國這個方法、事情很多啊!這裡面所講的最重要的要做的事情,「所謂平天下」就是前面提到的在「古之欲」,先兩綱八目那個裡面提到的平天下,所以加「所謂」這兩個字。前面提到平天下那就先要治國,治國這裡就說了:「上老老,而民興孝。」「上」就是指治國的人、平天下的人,這個包括天子、諸侯都是上,上是在上位的人。老老呢?老老這兩個老字,上面這個老字做動詞用,下面這個老字是名詞,是個老者,就是老年人。上面的老字,就是要尊敬老年人,要奉養老年人。上,你是在上位的人要平天下先治國,治國你就注意這樣子:對於老年人,你必得要尊敬他,他所需要的你都要供給他。這樣的話,「而民興孝」,你在上位的人如此,可是一般的民眾呢?看到你這麼做的時候他就興孝了,興就是興起來了,跟你學,學孝、孝道啊!因為你在上位的人對於自己的老年人,家裡的老年人,這樣尊敬他、奉養他,你盡到這個孝道。

除了這個以外,老老這個老字,上面這個老字含義很多,這個在《孝經》裡面講得很詳細,包括養父母的心志,使父母的心能夠歡喜,做兒女的人,對於父母一則基本的是供給衣食所需,衣食奉養,再進一步的,奉養父母的心志。這個就是上面這個老字講。你在上位的人,不論你是做國君、是做天子,對於自己的父母都要盡到孝順之道。孝順,順是一切順從父母。我們中國古時候最足以有這個代表性的人物,那就是舜帝,舜帝就是以大孝在歷史上最受人家尊重,而且後代都以他做為仿效的一個對象。這個到後來,中國那些比如說漢家,漢朝那些皇帝,都要他在他自己皇帝的號上面,加上一個孝字,比如說孝文帝、孝武帝,每一個皇帝都在他的號上面加上一個孝字。這就是說,你治國平天下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在上位的人,能夠盡到孝道,而一般人民他自自然然跟著你學,而興起來,大家都來學孝道了。

「上長長,而民興弟」,你是在上位的人「長長」,上面一個長字也是當動詞用。下面長字是在家裡面是你的兄長,他的年齡比你大,那麼就是你的哥哥,你對於你家裡的哥哥,你要「長」,他是你對待的長輩的,比你年齡長的人你要恭敬他,那麼叫長長。這個長長就是悌道,你自己是弟弟,弟弟對於這個做哥哥的人,你事事要尊重他,那麼你這個就是盡了悌道了。這兩個老老、長長就是孝悌之道。這裡你在上位的人能夠長長的話,「而民興弟」,一般民眾看你國君,都是這樣尊敬自己的兄長,那他們也跟著來學了,學著每個人都尊重自己的兄長。

 

◎在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在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上要恤孤,孤呢?在過去中國經典裡面講,一個人就男子來講,在幼年喪了父親,幼兒無父曰孤,這是孤子;幼年的時候沒有母親,叫做哀,哀子;父母都不在了叫孤哀子。在這裡只是一個孤字,孤字是代表,代表那些幼年沒有父母的人,還有呢?不管在什麼年齡層次,只要是單身,他沒有自己謀生能力的人,這個都算是拿一個孤字做代表了。要分開來講,孤是幼年沒有父親;那麼在老年的時候,一個人的話,男子是鰥,鰥夫;女子就是寡了,鰥寡,就是在《禮記》裡面講:「鰥寡孤獨」。鰥寡孤獨這四種人都是國家要照顧他。這四種人,兩種是年紀幼的人,兩種是在年紀老的人,都是沒有自己謀生的能力的,所以在這個國家你是一個在位的,是一個明君的話,那都要照顧這些人。

因此,「上恤孤」,上恤孤這個孤就是代表所有沒有自己謀生能力的這些人民,你都要恤他,恤是體恤他,是為他感覺得憂愁,你既是為他憂愁的時候,你就是時時刻刻地要想辦法來照顧他,來替他解決種種的問題。在這一句是說:「上恤孤」你是一個國君,你能夠想到這些個孤獨的人,來替他解決很多生活上困難問題,那麼「而民不倍」,而一般民眾就不倍了,這個倍字,《說文解字》裡面:倍當反字講,就是反過來的意思,或是當背棄的意思。你在上位的人照顧這些孤獨的人,那麼一般民眾看在眼裡面覺得你這個人君,這就是一個仁君,是有仁德的人,那麼他就對於你有向心力,處處來擁護你,絕不會背棄你,這個倍字就是背棄了你。

自古以來,一個國君遭受他的國民背棄了他,或者是背叛了他,那都是他自己不愛護民眾,才招來那一個不好的結果。所以,在這裡說,你要是恤孤呢?而民不倍,你永久是得到民眾對於你的擁護,他的心都是向你。這三句講完了以後,「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謂絜矩之道呢?絜這個字,古人講當做一個結字講,結就是打一個結子。我們可以這樣把它引申的意思來解釋,這個絜是當做手提的一個東西來講,你手裡提著一個東西,你不要放棄了,或者是你要你拿著這個東西,你要一直保持它的話,你要抓得緊緊的,你要把握著它。把握,就是有把握,把握,你這個手把它握緊了。那麼你抓住這個什麼東西呢?這個矩,矩是一種工匠用的測量的一個器具。一個是圆規,一個是方矩,它這是方的。拿這個做一個比喻,比喻什麼呢?一個法度。

所謂一個法度,就是說你一個君子你做事情,在這裡這個君子,就指的是國家的一個在位的君主,你替國家做事情,治國以至於平天下,那麼你要把握一個原則、一個法則,這個法則就是個矩,就如同一個木匠、一個工匠,他拿一個方方的矩就等於現在畫一個圖,你怎麼呢?畫圓的有一個圆規,畫方的有一個矩尺,以這個做一個法度,你要掌握著一個法度,這個法度是什麼呢?指的就是前面講的三椿事情,你要能夠老老,要能盡到孝道;長長,要盡到悌道;再說對於那些孤苦的人,你要體恤他,為他來擔憂,為他要解決問題。那麼把握這三個重點來治國的話,你就是等於說把握那個法度了。你把握這個法度,治國的事情雖然是千頭萬緒,你根據這三個法度你掌握好了,不要放棄了,那你的國一定治得好了。國治得好,你進一步平天下,也是這個原理。

我們再說到為什麼這三椿事情是治國的一個重要的法度呢?因為這三者,一個是講孝,一個講悌,第三種是要憂恤那個孤苦的人。孝悌,《論語》裡面記載:「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就是仁德的一個根本。再說你這個恤孤,對於孤苦無依的人,你照顧他,你心就放在他的身上,這是什麼呢?這就是仁啊!有仁慈的人才是這樣。所以這三者都是說明了,你做個國君、做天子,這三件事做到了,你就是一個仁君。仁君的時候,他才是聖人,聖君在位,這是仁者,他一切都是實行仁政。這就是講絜矩之道。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下面「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這幾句就是解釋絜矩之道,前面講的絜矩之道,舉出前面三椿事情,下面這一段就是詳細的,你對於一般人你怎麼樣把這個絜矩之道落實了,那麼就舉這些你的上下前後左右,你跟這些人來相處的時候,你就絜矩之道來實行。「所惡於上」,惡是厭惡的,或者是憎惡的,自己不歡迎的,這叫惡啊!「於上」,就是在你上面的人。這個上是含義很廣,這裡就舉了一個例子,就做個例子來說,比如說你是國君,在你上面還有天子,天子拿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加給你,讓你來辦這個事情,你感覺得很憎惡,你自己受不了。下面說:「毋以使下」,在你下面的人,你朝廷裡面有臣——有大臣、有小臣,還有卿大夫,都是在你下面的人。既是天子交給你的事情,你很憎惡,你就不能同樣地把這種事情推給在你下面的人,交給他們去辦,你這樣的話,能夠這麼做的話,你就是絜矩之道。這是從上下的關係來講。

還有呢?「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這是就先後來講。在你之前的,生在你以前的,年齡比你長的,這個不是國家君臣上下的關係,就年齡的層次,或者是這些人際關係,在你的前後的。那麼前面的人交給你的事情,你覺得不好,是你所憎惡的,你就不應當把這個你所憎惡的事情,你留給在你後面的人,來辦這個事情。這個例子很多,比如說一個機關,一個機關的首長,你自己當了首長的時候,你在剛剛開始接的時候,你覺得前面那個首長交給你的時候,有很多交待得不好、交待得不清楚。你覺得這不好,是你所惡的。在你將來要不做這個首長的時候,你要把你的職務交給別人的話,你就不能夠犯了前面那個人的錯誤,你就要交待得清清楚楚的。

比如說,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到一個風景區,或者一座山上,我們去遊覽去。你到一個風景區,到一個地方去,你看見前面有人在那裏隨便的丟的那個什麼吃的,留下那個空罐頭,吃的東西那些,殘餘的那些垃圾丟在地上,你覺得人家不好,污染了風景區這個環境,那是前面的人,你是後來的人,你自己就不要這樣做了,最好你把他那個環境收拾起來,那些垃圾東西你把它撿起來,丟在路旁的垃圾桶裡面去,最低限度你自己也不能夠再隨便拋棄那些垃圾。這個例子很多,這就是「所惡於前,毋以先後」,先後是什麼呢?前面人做的事情。你覺得這個是不好,那麼你自己在做的時候,你不可以再,你現在是,自己說是前面的人了,不要把這些事情,再讓給後面的人,來承受這種厭惡的事情,就是毋以先後,就是再施給、加給後面的人。

再後面,「所惡於後,毋以從前」,你要是惡後面的話,「所惡於後」,後是什麼呢?比如說你的後輩,後輩的人他對於你這些沒有禮貌,說話也好、所做的事情也好,做事情也好,都是你覺得很憎惡,「毋以從前」,你不能再回過頭來,喔!他對我這樣,我後輩的人對我這樣,我也把這個用在在我之前面去吧!這個也可以举這個例子,在今日之下你看看,你是家裡的人三代的,父親,上有父母,中間是你自己,下有兒女,這個三代。後呢?是你的兒女,兒女對於你的話也不聽,處處是不聽你的教訓,他是很不好。你覺得你的兒女這樣待你不好,你要再回過頭來,對待你的父母也是這樣不好,父母的話也不聽了,不可以這麼做。儘管你的兒女在你後面的,你的兒女,你的後代,不知道怎麼樣,待你怎麼不好,可是你不能拿這樣的來對待你的父母,這就是「所惡於後,毋以從前」。

那麼上面這兩句也可以這麼說,也可以做家裡面家庭三代的關係講,你上一代的人,對待你不好,你感受不了了,你不能拿這個同樣的這種待人之道,來對待你的下一代。特別顯著的,在過去中國古時候那個社會裡面,婆媳之間這個關係很難相處的。婆媳之間相處得很好,有啊!當然也有。處得不好的話也很多。那麼就拿這個例子來講,你是個媳婦,你嫁給婆家來的話,你的婆婆待你很不好,處處挑剔你不好的地方,找你的麻煩。有一些不合理的管教。婆婆對於媳婦還是要管教的,但是管教得要合理,管教得不合理的話,你很憎惡的事情。那麼你是忍受了,將來你啊!你自己做了婆婆了,你養了兒子,你兒子娶了媳婦、娶了太大了,所以一句過去有古老的言語:「苦媳婦熬成婆了」,這個媳婦受了婆婆那樣待她不好,自己很困苦,這個苦媳婦,苦媳婦熬過來,自己熬成婆婆了,那就看你了,你要再以你以前你的婆婆那樣對待你,你來對待你自己的媳婦,這就不對了。你應該,你懂得絜矩之道的話,不管前面你的婆婆對待你怎麼不好,你現在對於你的兒媳婦,你要好好的合理的教導她、善待於她,這就是「所惡於前,毋以先後」。那麼「所惡於後,毋以從前」,這個你把兩個都是用上下關係來看,舉這個例子,這個例子可以廣泛的應用各種人事關係。

再下面說:「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注意這個中間有幾個字不同的,這裡是交字,交是朋友之交,平等的關係。前面你看「所惡於上,毋以使下」,使是在上的人使令在下的人,上下的關係。後面中間那個「所惡於前,毋以先後」,這是講先後的關係,在家庭裡面先後的關係。現在講的是交字,交是平等的朋友關係,你在社會上交朋友或是在機關裡同事,這個都是平等的。你在機關的同事有左右,你的朋友也有左右,這是拿跟你相處的人來講。

「所惡於右」,在你右邊的人對待你的事情,你感覺得很憎惡,那你不能夠拿這個右邊的人待你這樣的態度,你也同樣拿這個來對待你左邊的人。「毋以交於左」,這個交字,交朋友最重要一個信用的信字,我們就拿這個信字來做個比喻,舉一個例子,在右邊的,這是講這個關係,你所交的右邊的這一個朋友,朋友之間應該講究信用,說一句話實實在在的。右邊的朋友對待你言而無信,說的話也是不實在的,那你啊!好,我的朋友,右邊的朋友對待我也是這樣,說話也不算數,那我對待左邊的朋友,我也可以拿人家這樣對待我,我也可以這樣對待人家啦!我對於朋友承諾的事情,我也不必兌現囉!用不著兌現了。諾是諾言,答應人家的事情,有了諾言的話,你就要兌現,就要實踐,實踐諾言。在右邊的朋友,他對於你的諾言,他承諾你的話,他不能夠實踐,不能兌現了,那麼你如果說是在你左邊的這個人,這個朋友,你也認為:我也不必對於這個朋友,我也用不著實踐我的諾言,你這就不對了,你就沒有絜矩之道。所謂絜矩之道是什麼呢?你自己的感受是你自己所憎惡的,那你不能再讓人家來憎惡你。因此的話,你右邊的朋友答應你的事情,不能夠實踐的話,不能兌現的話,那你不能用這樣對待你在左邊的朋友。那你對於右邊的朋友,你認為你自己感受得很憎惡,那你對於你左邊的朋友的話,你應該要講究信用,答應辦的事情你就要辦得到,辦不到你就不必說啊!所以這是「所惡於右,毋以交以左」啊!這個很重要。

「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這個兩者左右都照顧著講,反過來說,在左邊的這個朋友所做的事情,對待你的這個是你所惡的,那你不能夠同樣地這樣地待人的這種態度,對待在你右邊的朋友。這個意思就是說,凡是你跟人家來往,比如說交往的時候,不論人家怎麼樣對待你,使你有所憎惡,而你對待別人的時候,絕不可以讓人家對待你,對你這樣憎惡。這就是我們一個人做人之道,承受別人的不好,我們就承受了,我們絕不可以把我們這樣的拿來感受痛苦的事情,我們再轉過來加給別人。你能夠注意到這一層的話,一切都是自己承受為止,你待人的話,一是要講究信用,這個叫做絜矩之道。

以上這幾句上下、前後、左右,可以說把我們一個人,從家庭到社會、國家,上下的關係、先後的關係、平等的關俦,都包含在裡面了。都包含在裡面的時候,為什麼《大學》裡面要分開這麼講呢?要知道我們不學中國文化,不學儒學,我們不知道,學了儒學我們才知道,這個《大學》開頭就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個明德我們每個人都有,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為什麼上面要加個明明德呢?就是因為我們雖然有,本來就有明德,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不瞭解自己有這個明德,就等於那個黃金,黃金在礦裡面,在礦裡面的黃金含有石頭、砂子,它雖是有金子,有這些石頭、砂子混合在一起,那個金子不能夠有用處,你要使這個金子有用處的話,做各種金屬的有用之器的話,那你要經過鍛煉,鍛煉是什麼呢?鍛煉就把摻合在金子那些裡面那些石頭、砂子通通把它鍛煉掉了,然後成為純金。這個是比喻的話,我們一切的人,我們明德都不能明瞭,為什麼不能明瞭呢?我們每個人都是迷迷糊糊啊!自己不認識自己,迷迷糊糊的、昏昏沉沉的這個,把我們的明德發不出明來,自己是昏暗的,因此《大學》開頭就講:「明明德」,上面那個明字就把我們心中,每個人的心中,糊里糊塗地不知道一切事實真相的這些,心裡這些昏暗這些東西把它破除掉。這些東西,它就是遮住了我們的明德。

這些遮住明德這些東西是什麼呢?拿好懂的話來講,就是人人都有一種自私的心,、一種私心。每個人,你不管是讀過書的人、沒有讀過書的人,讀書就是書讀得再多的人,沒有不自私的。自私的時候,他一切都要有求於有利於自己,對於自己有利的事情,他就要跟人家爭奪,對於自己有害的事情,他就把它推卸出去,不要。利害,這個利害就是自私。所以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話講:「利令智昏」,你這個自私自利的心,使得,就使令你自己,你的智慧就昏沉了。所以有昏沉的這個心,就使你的明德不能明了,就變成昏德了。這種昏德不管是在上、在下,一般人都有,上下、左右、前後人都有。既是都有的話,我們心裡有個準備,心裡怎麼準備呢?你不要期望人待你好,拿合理的這個,一切合理的事情來對待你,假如說人人都講究理性,都拿合理的事情對待你、對待一切人,那天下好了,那個聖人也不要到世間來,不要辦政治了。

就是因為人人在世間的人,辦事情也好,說話也好,待人也好,都不講理啊!不講理的人在世間上太多太多了。我們既是學聖人、學《大學》了,儘管人間所有的人,在你上,在你下的人,你前後的人,你左右的人都不講理,對於你都不講道理的話,你都要受了,你都要接受了,但是你既然學聖人的話,你對人家要講道理,你對於上下、前後、左右,你都要以理性,你對待一切人。你在這上面待人接物,表現在日常行為上面,你這就是修道,你學聖人從哪裏學起啊?就在這個上面學。不是說我學聖人,我就是關起門來在家裡學定功,前面講定靜安慮得,定靜安慮得,不是你在家裡學著打坐,你這個學定就是教你在家庭裡面、在社會、在人群之中,你磨煉自己。一方面你要接受人家,一切的人對待你的不合理,不講道理待你,你要是覺得這個不合理,你感覺得很憎惡,你就應該拿一切的待人都要合理,都要講究道理,你這個叫做絜矩之道。

所謂絜矩之道,你自己感受如何?自己覺得人家待你不好,你自己感受很憎惡的,你就千萬不可以拿這個待人之道來待人家,那就是絜矩之道,這是做人之道。你能夠這樣做的話,你就是學《大學》,你就是在做明明德,這就是在學做聖人。那麼你要是做國君的話,你這麼做的話,你就是做一個明君,也是個仁君。明君仁君做好了,你就有資格來做天子。你做天子你就能夠把天下治得天下太平。

你拿這個《大學》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你看看我們現在這個世間,你就知道,我在這裡不必說了,一舉那個例子的話,大家就說:你現在藉著講書,來批評現在世界上這些不合理的事情、現在這個世界不講道理的事情,我不用舉例子了,大家可以看得明白,現在連聯合國所講的公理,他都不遵照去做,他就一一的要侵伐、要攻打別的個國家,你這個什麼國君啊?所以這個是要懂得絜矩之道。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學筆記第十三講发布于2024-05-13 16:3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