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一集

 


各位同修,現在我們開始研究《中庸》。《中庸》這一本書,原來是《禮記》裡面的一篇經文,它列在《禮記》第三十一篇,後來經過宋儒朱子把它編在《四書》裡面,在朱子之前,實際上很早就出了單行本了。據我學人的老師——雪盧老人,他老人家說:『大概在漢朝的時候,這一部《中庸》就有單行了。』在那個時候,劉歆在《七略》裡面,七略是,略是大略的略,有七種略,在《七略》裡面有關在禮這一方面,它曾經列出有《中庸》這一篇。同時在《漢書》藝文志裡面也提到有《中庸說》兩篇,可見得在漢朝那個時候,《中庸》就單獨地發行了。

從漢朝以後,六朝以及到唐朝的時候,歷代都有人注解,可惜這些注解到後來大部分都遺失了、找不到了。我們現在還可以從唐宋文裡面有一篇是李翱寫的一篇《復性書》,那個《復性書》就是以《中庸》這一篇做主要講解的一個依據,那一篇書是上中下三篇,可以我們在課外的時候作個參考。有關於《中庸》的作者,向來很多注解的都說是子思著作的,這個都是有依據的。那麼現在這裡我們可以,根據陸德明《經典文》裡面他引用漢儒鄭康成的三禮目錄,還有宋儒朱子在《中庸章句》裡面引用程子的講法,他們都說《中庸》是孔子他的孫子子思所作的。

再呢,我們就看《中庸》這一篇經文,中庸這兩個字的意義。根據鄭康成的解釋,他說中庸是「中和之為用也。」根據這個解釋,他這個中庸這兩個字這個字作為動詞用,他是用《中庸》這篇經文,重要的是作為解釋中和這個道理,有這個作用。朱子在《中庸章句》裡面引用他的老師程子的解釋,他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是程伊川的解釋,就是程子的解釋。

我們現在就根據一個是鄭康成的,一個是程子的,這兩家的解釋。我們稍微看看其中解釋的意義、內容。鄭康成的解釋「中和之為用」,要點他是根據《中庸》裡面所講的「致中和」這個意思。「致中和」在這個前面,《中庸》的經文就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因此他說:《中庸》這部書就是用來解釋『中和』,把中和這一個道理,它的作用,解釋明白了。那麼這是中庸最要的意義,中庸這兩個字。

為什麼中庸就是解釋『中和』呢?因為中和在經文裡面就講是天下之大本,一切學問的根本。那麼學道的人,你要學這個道,怎麼個學法啊!首先要找這個道的根本在哪裡,所以這個中就是一個根本。和呢?你求這個根本,怎麼能夠達到這個根本呢?那就在和上面用功夫,所以中和這兩個字就是學《中庸》的一個重要的作用。

我們再看程子的解釋,他說「不偏之謂中」,偏是什麼呢?偏是偏差的,中這個字沒有偏的,就是既不偏于左,也不偏於右,也不偏於前,也不偏於後,就是恰到好處,這個叫做中。庸是什麼呢?是不易,「不易之謂庸」。不易就是堅定不移的,不可以改變的,這叫做庸。

因此到後面再加兩句解釋,那麼中既是不偏了,所以它是天下之正道,中就是天下的正道。庸呢,就是天下之定理。所謂定理,就是前面解釋不易之謂庸,這個理不可以改變的,它是個真理,那麼這就不易。那麼這樣講法,拿前面鄭康成的解釋一對照,雖然在講的用辭方面有些不同。但是在裡面研究的話,意思還是相合的。比如說程子講:「中是天下之正道」,那麼鄭康成講這個『中和』,『中和』這個字,那就是經文裡面「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大本就是道的根本,這個與正道能夠融合起來。呢?經文裡面講「天下之達道也」,達道這跟定理,意思還是能夠圓融起來。那麼從這兩家的解釋,我們知道《中庸》這一篇經文的名稱,就從中庸這兩個字,我們就知道這是叫我們研究《中庸》,對於我們學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

那麼下面再向各位介紹,中庸既是這樣的意義,我們就瞭解,我們學《中庸》的要瞭解中庸的宗旨,它最重要的是在說明人,我們任何人都有這個本性。這個本性就是《中庸》一開頭就講,「天命之謂性」,這個天命之謂性,性是我們任何人本來就有,那叫做本性。本性可以說是它就是我們一般哲學所講的宇宙的、人生的本體,講本體就是我們的本性。那麼在儒家《易經》裡面,《易經》講的本體就是太極。太極是《易經》的本體,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本體,在《中庸》裡面講「天命之謂性」,性就是跟周易所講的太極是一個意義的,那麼我們研究人人都有這個性了,性是一個真理,它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具有的。那麼研究這個之後,明瞭有這個性之後,接著就要把這個性能夠開發出來。性開發出來以後,那麼要知道這個性,為什麼要開發這個呢?性是萬德萬能的,它的能力可以說是我們普通人雖然自己有,自己不認識。為什麼不認識自己的本性呢?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的欲望,也就是各人的物欲,被這個物欲所障礙了,我們對於自己本有的性就不明了。這個欲望在《中庸》裡面講的是什麼呢?就是喜、怒、哀、樂,這些個人人都有的這個人情,是不同的,有了這些就自然地我們日常所起的作用就是跟著來起用的,跟著來起作用的話,那一切就障礙了我們自己的理性了。障礙自己的理性,本來這個性是具備一切的能力,具備一切的真知,性可以說是無所不知,也無所不能的,一旦我們被自己的一障礙的時候,我們自己這個能力就是小得太多了,我們的智識也有限。學《中庸》的宗旨就是要把我們這個首先要認識它,然後不要動了自己的這些情緒,要把這個能夠控制住,進一步要把這個要把它回過頭來,不要用,回過頭來恢復我們本有的這個性,這是學《中庸》,重要的一個宗旨。

恢復到本性,把本性自己完全恢復過來,那就是成為聖人了。剛才提到唐朝李翱他作了這個《復性書》,一共有三篇。復性書上篇、中篇、下篇,它就是針對《中庸》,講的「天命之謂性」這個理,他加以擴充的來講解,那麼詳細的,說得非常詳細。它的最重要的一個要點就是說明我們如何把本有的性能夠恢復過來,所以它叫做《復性書》。那麼這個換句話說,我們把自己性恢復過來以後,這就是成為聖人了。那麼成為聖人之後,一方面自己,比如說像我們中國古代遠至伏羲氏,到後來的軒轅皇帝到唐堯、虞舜,以至於到孔子歷代聖人,他們都是自己的本性完全恢復過來的。他們這些聖人,在位的能夠替天下人來治理天下,一方面把天下人事情辦理得非常妥善,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各遂其生,各得其所。進一步地再用這個聖人的教化,讓他們得到心靈上的一種開發。所謂心靈的開發也就是讓他們恢復自己的本性,因為我們人在世間,做一個人要知道人生到人間來它的意義,人之所以不同於其它的一切動物,最重要的我們是能夠有學習的能力,我們能夠學做聖人。我們並不是說像一般動物一樣把自己的生命維持住,維持一個時期,這就算了。我們人的意義,除了維持這一生的生命的現象以外,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本性恢復過來。本性恢復過來的時候,那麼解決人生問題,宇宙的問題,生死的問題,全部都能解決,這是古代聖人,他一方面治國平天下;一方面也要教化天下蒼生都能夠這樣學習聖人之道。所以《中庸》這部書,跟前面我們研究《大學》,《大學》是教人家明明德,《中庸》是教人家恢復自己的本性,用的文辭雖然是不同,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叫我們學做為聖人。那麼這也是讓我們瞭解中國文化它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學做聖人。


那麼前面這一段介紹完了以後,往下我們就看《中庸》的經文了。《中庸》的經文,開頭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三句。接著下面解釋道是什麼?這個後來再說,我們先就看前面這三句話。「天命之謂性」,方才講《中庸》的宗旨就是敎我們學《中庸》的人要學著恢復自己的本性。那麼為什麼叫本性呢?這就是「天命之謂性」這一句話,這一句話的時候,這個天命這兩個字,我們看古人的注解,古人我們看漢儒鄭康成的注解,他說天命是什麼呢?天命就是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他說天命是「天所命生人」,「生」就是人生這兩個字把它倒過來講,「天所命生人」,這是天命兩個字。我們人從天命,所受這種命,這叫性命。那麼他為了解釋這個性命,實在來說,性命這個性字,天命這個性字,你怎麼解釋呢?說到真實的意思,沒辦法解釋。方才鄭康成講,天命就是說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這是解釋天命這兩個字,性還是沒辦法講的。因為這個性既是我們「本體」,本體真正說起來,你說是要問一般哲學講的「本體」,哲學「本體」怎麼講法子啊?他也講不出來。就如同《周易》裡面講的太極,太極怎麼講法子呢?所以太極沒辦法講,就太極是個「本體」,再由太極所起的作用,有作用之前,作用憑什麼起作用呢?必須由『體』,起了現象,有『現象』才談到作用,所以《周易》的這個太極「本體」沒有辦法講的時候,就講到,孔子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一個是陰,一個是陽,兩儀,儀就是儀表的儀,既是有儀表,那麼就有形象,有一個痕跡了,有一個形象可以追求了。有兩儀之後再有四象,四相之後才有八卦,然後有這些象才能夠發生各種作用。所以研究《周易》必須先了解體、相、用。體是無相的,既是無相的這沒辦法說,你要說的時候,只能夠從它的由體然後再起的現象,由現象所發生的作用。從它的相與它的用這一方面,往裡面去體驗它的本體。

我們根據《周易》這個研究的方法,再回過頭來,我們看鄭康成的注解,他在講天命之後接著就講,用什麼呢?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解釋。五行是什麼呢?五行是在《周易》裡面就說了,由陰陽兩種氣,陰陽二氣運轉,運轉不停地,然後就生出這個五行。陰陽在《周易》裡面代表一個是天、一個是地,所以天地陰陽這樣運轉不停,最微細的物質就是金木水火土,因此有了金木水火土,這就是有宇宙萬有它基本的一個物質形態。因此,鄭康成在注解「天命之謂性」的時候就解釋了,木,他把這個五行就結合了,我們人身有一個仁、義、禮、智、信,五種品德,那麼合起來講,這個木金水火土,這個五行是物質,物質其中就含有精神。這個精神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這是合在一起講的。為什麼金木水火土就含有精神,也就是含有心靈呢?我們再從《周易》拿來看一看,《周易》那個本體講的太極,太極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本性,由太極起的陰陽兩儀的現象的話,那麼這個陰陽兩儀也就是大極,由陰陽兩儀,然後運行再衍生出來的金木水火土,那這個金木水火土不就是跟心,跟精神是一回事情嗎?所以在鄭康成他的解釋就是說了,「木神則仁」,木是五行之中的一個木,木神它是個仁。金呢,金神則義。火神呢,則禮。這個水神呢,則信。土神呢,則智。他把五行每一種都配合了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品德,再加上這個中間加上精神的神,把它結合起來,換句話說就從這個現象來讓我們瞭解性。

為什麼從這個現象可以瞭解性呢?拿這個五行再來配合,五行是宇宙萬有一個最基本的、最微細的五種形態。這五種形態的時候,配合起來,我們再把它拿方位來配合,木是在東方,東方是在春天,春天的東方,萬物在春天就會生長,這個天地有好生之德,春天是萬物生長,它就是合乎仁義禮智信的這個仁,所以木它的這個神,精神就是仁。這個金的神在西方的,金是在西方,西方在一年之中是秋天,秋天是萬物都成熟了,都成熟之後就應該收斂起來,收斂起來,這就合乎義,要收成了,合乎義,那麼就不能夠再繼續生長了。所謂義是等於是辦事情一樣,做到這個程度一定就止住,該做到這個時候就行了,這是西方的金,它合乎仁義禮智信的義。在這個北方呢,這是水,水神叫信,北方這個水,水是什麼呢,水它是信,有信用的水是非常實在的。比如說拿《周易》裡面來講,《周易》那個坎卦,坎卦當中的一橫是最實在的一爻,那麼這是北方。南方呢,南方是火,火神則是禮,火是什麼、禮是什麼呢?禮是火是有照明的作用,照得清清楚楚的,禮是叫我們明瞭一切事情很清楚,一切有規距,火呢,在南方這個火就講禮。至於中間這個土,土是在中央,它是叫做智,智是什麼呢?它這個就四季來講,前面是東西南北都配合了春夏秋冬,土在這個中間它屬於什麼呢?它與四方都有關係的,無論是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都缺少不了土,無論是春夏秋冬的話四季,都與這個土有相接的。那麼四方都有土是好懂了,至於春夏秋冬這個四季與中央這個土是怎麼銜接呢?在這個四季之間,比如說一年十二個月,十二個月是孟仲季,四季每一季有三個月,一年有孟春、孟夏、孟秋、孟冬,這個孟是一、四、七、十這四個月,四個孟月。這個仲呢,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它是二、五、八、十一這四個月。季呢,也是這個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它是有三、六、九、十二。土這個智這一方面,它就在季孟之間,在每一季的季孟之間,土和智與它們都有相關的,由它銜接。那麼這樣的時候,有方位、有四季。方位是代表空間,四季是代表時間。那麼這個五行的時候,把這個時間、空間,整體的都代表了。有這個空間,空間是無窮無盡的,時間也是無窮無盡的。就從這個時間與空間無窮無盡的,你可以瞭解這個天命之謂性的性。由這個五行,五行再配合我們這個人身的仁義禮智信這個五常,我們人的品德就要培養這個五常,一般要養這個五常,實際上這個五常仁義禮智信也是我們本有的,也都是從我們這個本性上起的作用。那麼金木水火土,它就是包含這個無盡的空間,無盡的時間,那麼我們人的仁義禮智信也是隨著這個空間,隨著這個時間,也是無窮無盡的。

那麼我們就可以瞭解,從這些個可以體驗到天命之謂性自己的本性,它是這樣無邊的,無邊無際啊!無窮無盡的時間與空間,一旦把我們本有這個性開發出來,我們想想看我們自己本來是什麼一個狀況?我們一般人講所謂最不能解決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一個人有生有死的問題。所謂生死就是不瞭解自己本性,他才感受到生死是很嚴重的問題,對於生死,人人都感覺得這是無可奈何的,這個問題不能解決,因此有很多人既是不能解決,人人都有死嘛,反正是死就是死了,這個事不管它了,其實這是逃避現實的問題。真正你要學道就要針對現實的問題,就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法呢?把我們自己本性完全明瞭之後,然後按照中庸所講的這個修道的辦法,就把自己的本性完全開發出來。我們想想看這個本性上,時間是無窮無盡的,時間無窮無盡,就代表我們的壽命也是無窮無盡的,空間也是無窮無盡的,就代表我們這個生命也不是像我們現在這個身體這麼渺小,也是無窮無盡的。

那這樣看我們本性上有什麼生死啊?所謂生死,想想看一個人死了,只是我們這麼一個渺小的一個生命的現象,這個肉體,不能動了,他就死亡了,死亡只是肉體在死亡。這完全是我們不認識自己本性,只是瞭解這麼一個有生有死的這一個假像,才有這個生死。真正我們把自己本性完全開發出來以後,那就知道古人所講我們這個能力,我們的這個知識,可以說,絕對不是我們現在這個樣子,所以講萬德萬能,那是絲毫不是虛假的,那麼這是講天命之謂性

天命之謂性,我們就是從鄭康成的解釋,拿這個五行,就是從宇宙間最基本的物質現象,瞭解這個了。那麼還要瞭解什麼呢?雖然一般人只講這個五行是物質,實際上我們剛才看過鄭康成的注解。他就是五行每一個行都加一個神字,就是精神。物質、精神是合一的,加上我們人的這個五常整體來講,整體來講的時候,這就是從這裡面我們就是研究本性是它的本體是什麼一個情況了。這是一個理論的依據,就一般人要問了,你為什麼是金木水火土它能夠跟五常和精神結合在一起呢?這個我們就可以拿現在一般人我們所懂的,這個可以說一說。比如說,這個五行還可以跟五種味,五味我們吃的東西這個味道這個味,五味是合在一起講。比如說,舉一兩個來講吧,這個土是甘的味道;西方的這個金,金是辛的味道;南方這個火是苦的味道;北方這個水是鹹味道,這個東方木是酸味道。那麼這個甜酸苦辣,辣就是辛味道,你吃這個東西,我們就拿這個生薑來講,生薑你吃的時候,它有辣的味道,感覺很辛、很辣的你要找這個辣的,它的形狀是怎麼樣?你找吧!找不到。找這個酸的味道,你也找不到,但是你吃下去你就知道。吃這個鹹味道,那個鹽,鹽巴是由水裡製的,你吃這個鹽巴,你一吃了你就知道是鹹味道。但是你要找這個鹹的味道,你從哪裡找?它也沒有相的。

從這些現象,五個行,五行啊,它都有這些個仁義禮智信,也有這個五味,我們就從這個五味,五味是你找不到它的形狀出來,但是的確有,由這裡可以推想到,金木水火土五行它有它的神在那裡,有它的精神在那裡。同樣地有這個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也是抽象的,可是跟這個金木水火土也是融在一起的。

那麼這樣看的話,我們就好懂了,為什麼我們從這個現象可以推想到這個本體。這個古人又說比喻,比如說大海的這個水,那麼水算是本體,說是本性吧,水起了這些波浪,波浪就是現象,你說是把這個波浪不要了,波浪不要的話,水,本體也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波浪跟本體是一回事情,你不能說是,我只承認波浪這個象,你說波浪就是水,那我不相信,這個理則是說不過去的,所以我們從這個波浪上知道就是水的話,拿這個比喻來看,我們從這個金木水火土就可以知道這個上面就是有,從這裡可以推知道我們的天命之謂性。這是純粹從這個理上面來讓我們先瞭解,真正地要知道、證明我們都有這個本性,那的確要自己用功夫。這個是我們首先瞭解這個道理,道理瞭解之後,並不是說真的瞭解了,要真正瞭解那是真知,真知的話自己我們要入定,學定功,那就是《大學》所講「知止而後有定」,要學定功,然後再一步一步地來證明。

講到這裡,我們休息一下再繼續。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一集发布于2024-05-13 16:38: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