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四集

 


各位同修,現在繼續研究《中庸》。在上一回,《中庸》前面一段,研究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念到這裡為止,今天我們就從下面這一段開始研究。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天命之謂性」到剛才念到這裡,「萬物育焉」這一大段。《中庸》主要的是講,我們學《中庸》的話,必得要按照前面講的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一大段主要是講這個要義。後面剛才念這一段是辨別的不同,那麼喜怒哀樂這都是這一方面的,用功夫、修道就必須把這個先瞭解。

那麼現在就看了,喜、怒、哀、樂,在《中庸》裡面是舉出這四種,另外在《禮記》別的地方也講人有七種情,哪七種情呢?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這叫做七情。這裡的喜怒哀樂的四種,詳細的分開來也就是七情。實際上說七情還是很概略地說說,如果再講得很細的話,我們人的這個情太多太多了,可以說是計算也計算不清楚。不過在經典裡面,把它歸併歸併,歸併成七種,這裡是歸併為四種。四種也好,七種也好,就代表我們人所起的一切的情,這個我們首先要瞭解的。

那麼,為什麼要講這個情呢?必須瞭解情之後,才能夠辨別、認識前面所講的「天命之謂性」的那個。那麼有什麼辨別呢?古人他舉一個水和這個水起的波浪這兩種來做比喻,水就比喻,水所起的這個波浪比喻。水是平等的,我們一般講水準,所謂水平,水的性是平的。那麼由水起的波浪,這個波浪就是不平的了,它就是有高、有低。這就是比喻我們人,你要怎麼認識自己的性呢?性是平等的,就像海裡的水一樣,這個大海的水,哪裡都是海水,它是平的。那麼我們這個有喜、有怒、有哀、有樂,這就是不平的。有這些喜怒哀樂這些一出現的時候,我們這個心理就是不平了。這些不平的心理,在自己還沒有感受出來,假如說這個喜怒哀樂一發作出來。我們以這種情跟人家相處,對待人的話,立刻就顯示出來了。比如說我們對人家發怒,那你為什麼發怒啊?跟人家有了過節了,有過不去了,或者是人家沒有道理的來對不起我,或者是我做了一些過失得罪了人家。不管怎樣,與人家發生了這些意見不合,起了衝突,以至於自己發怒了,這就是起來了。情一起來,一般講就是情緒,一有了情緒的時候,這個理性就不起作用了,我們這個理性就被情緒掩蓋起來了。

那麼從這兩個例子,我們研究的話就知道是不同的,性是平等的,情是不平等的。再說,平等的與不平等的,又有什麼好又有什麼不好呢?平等好在哪裡?不平等又不好在哪裡呢?我們就舉我們自己日常的行為來講吧!我們這個心理,只要是很平靜的心,一個人在家裡也好,到外面跟人家來往、辦事情,和任何人相處,如果說我們自己以平靜的心對待一切人,這就是理性在那裡起作用,沒有不平等的心待人。如果說不是這個心理,心裡不平靜了,或者覺得人家不對,或者自己感覺自己有某種長處,有一種慠慢心,這個都是心裡不平等。這種不平等的心,待人就發生種種的問題,我們做事情,拿這個心待人的話,你就發生很多很多的那些障礙,事情就不會辦通的。

再講到修道這一方面,只要我們這個心理沒有那樣平衡的話,不論是跟人家相處,或者是一個人在家裡沒有事情的時候,只要我們的心裡有了情緒,想到這裡、想到那裡,心裡一會兒又歡喜,一會兒又是有一種情緒低落了,是苦悶了。這樣想想看,像這個心理,你要是前面講的「率性之謂道」,那個絕對不能夠率性了。率性是什麼呢?率性是順乎本性的,順乎本性怎麼順乎本性?本性是平等的,人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那麼我們起了喜怒哀樂,就是一個人在家裡,心裡的情緒在那裡變化,這就不能夠率性。因此我們知道,修道就必須要認識自己的,這是不好的東西。認識之後,怎麼樣把這個,把它破除掉,破除這個情以後,你才能夠:喔,這是我的性,我才能夠率性,率性才能夠修道,這些都講這個大前提要明瞭這個情。

這一段說過之後,我們就看這個經文了,經文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我們修道的人,既是前面說要率性、要修道,也知道是修道,不可須臾離也。你要知道「不可須臾離也」,你這個情緒一起來的時候,那個道就離開了。所以在這裡講,喜也好,喜是歡喜,怒是發脾氣,憤怒了;哀就是遇到一個痛苦的事情,就是哀傷了;樂是歡樂的事情。拿這四個字代表我們人所有的,這種情緒。這個情緒,一般人覺得喜與樂這是好的事情,怒與哀是不好的事情。但是我們真正研究學問要知道,無論是喜、是樂,或者是怒、或者是哀,這個都是我們修道的人很大很大的一個障礙。這個障礙說得更明顯一點,是我們每個人,人人都有的一種煩惱,煩惱啊!我們人有了這個煩惱,就是修道最大的障礙。修道你怎麼修道法子啊?就把這些煩惱破除掉了,你的道就成功了。換句話說,那個「天命之謂性」,性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本有的為什麼還要修呢?修為什麼呢?修就是把這個煩惱,把它破除掉了,煩惱就是喜怒哀樂

破除煩惱,用什麼方法來破除掉呢?儒家的方法,叫我們知道,這個喜怒哀樂未發的時候,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還沒有發出喜怒哀樂這個情緒的時候,這叫。中就是在我們心中,也就是我們講中庸的這個。中庸就是指的我們本性,在喜怒哀樂沒有發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是在那裡沒有發動情緒,我們的心就是守住那個本性,就是在的那個境界,這叫做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但是我們任何人,你說他不發這個情緒是辦不到的。沒有到聖人這個地位的時候,我們跟人家來往固然免不了有喜怒哀樂,就是沒有跟人來往,我們一個人在家裡的時候,我們的心裡也會想到這裡、想到那裡,回憶過去的事情或者設想未來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的心意。這個意思想前、想後,想到高興的事情就是歡喜了,歡喜得發了笑了,自己在一會兒有笑,發出笑聲出來了。想到過去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很痛苦的事情,感覺得心裡很不好受,這又是哀傷起來了。那就是說我們沒有人的時候一個人在家裡,心裡就是在想,想著想著就自動在那裡發出喜怒哀樂這些情緒出來。這些情緒一發出來,它就干擾我們的心理,使我們自己心裡不能夠平靜下來,這就是不好的現象。不能夠平靜下來,很多人修道,好啊!我修道我找一個很安靜的環境去修吧,或者跑到深山裡面去,不跟人家來往,但是你跑到深山裡去修,你這個心在那裡還是止不住,還在那裡想,想來想著自己也是平靜不下來,沒有人來干擾你,你自己心裡自己干擾,這就是喜怒哀樂發了。

那麼發什麼呢?「發而皆中節」,這就是說明我們一個人,你說要不發動這個喜怒哀樂是辦不到的,人人都要發。在一個人居在家裡,或者一個人跑到深山裡面,都免不了要發動這個喜怒哀樂了。何況我們在社會上跟人家相處,你在學校讀書也好,在學校教書也好,你做生意的各行各業,都是跟人家來往。跟人家來往,不是見到如意的事情,或者就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那就是非常容易發出喜怒哀樂這個情了,那就起了情緒化了。這個時候,照《中庸》講的道理,你發,發了之後,你必得要注意什麼呢?中節啦!這個是讀去聲,讀(重)。中了這個節,節是什麼呢?節有個節制的,你就到了一定的程度,你自己就要把它能夠節制下來,不要再繼續發了,那麼這個叫做

為什麼「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呢?我們說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跟朋友相處也好,你是做生意,你跟人家顧客也好,或是你在工廠裡面,跟你工廠裡的同事也好。發生了意見不同,發生了爭執了,人家這個時候說這些話,得罪你了,叫你過不去了,這個時候你就發怒了。發怒是發怒,這個怒一發的時候,普通人發了怒的時候,臉上顏色就變了,說話的聲音也就是不正常了。比如說我們正常說話的聲音,它是很平和的,音調有高、有低,這是正常的聲音。我們心裡很平靜的時候,我們臉的面部的顏色,也是正常的。可是當你一發怒的時候,那種氣氛,你從心裡那種氣鼓上來了。一鼓上來那個氣一鼓上來你的臉就發了這個,不是發青了就是發紅了,顏色就變了。顏色變的時候,你不說話顏色就變了,再一說話,比如說人家說這些沒有道理的話,你要來反駁人家。反駁人家的時候,你聲音一發出來的時候,你這個音調就變了,就不正常了。再繼續往外發的時候,不但言語跟人家衝突,接著就要肢體衝突了,就是一發而不可止的話,後果就非常嚴重的。那麼你學《中庸》的話,你要知道,這個怒氣一發出來,發出來,你要準備跟人家辯駁的時候,或者是人家沒有道理,你要跟人家解釋這個道理的時候,你感覺這個聲音一出來就不正常,你就不必講了,也不用辯駁了。那麼這個顏色要變啊!變的時候這是隨著心理在轉變,你一制止住,你在心裡馬上把這個情緒,自己把它壓伏下去,一壓伏下去的時候,你剛剛出現這個臉色一變的時候,只要你心裡一回歸到平靜的時候,你面部的顏色自然也跟著又回復正常的面色了。你能做到這樣的功夫,就叫做中節,中了一定的節制,這個叫做和。這個為什麼和呢?你不至於進一步地給人家,跟人家吵架或者跟人家打架,那就是絕對談不上和了。你自己知道這個,馬上一個節制下來,你沒有跟人家過不去,自己受了再多的委屈,誰叫你修道呢?你是修道的人,你要知道這一發出來的時候,對人家還沒有把這個道理還沒有辨別清楚的話,自己就先受害了,自己情緒高漲張起來的時候,你這個理性早就失去作用了。

那你要率性、要修道,那這個「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早就離開這個道了。你知道這個問題這麼嚴重的話,你要是真正要想在那裡修道的話。你遇到這種喜怒哀樂要發的時候,你不論遇見對象是任何人,也不論是遇到任何事情,你都知道,你自己一定要能夠把自己節制下來,這叫發而皆中節。「皆」字,這個字重要,字什麼呢?跟上面講喜、怒、哀、樂。一般人說,你發怒要中節,這個哀傷可以中節,那個喜與樂這個好事情啊!可以讓它一直歡喜下去,有什麼不好呢?但是你要知道,喜與樂也是煩惱,也是情緒。它也是妨礙我們率性,所以這裡的字就是不但怒與哀要中節,喜與樂也要中節,所以叫做「皆中節」,這叫做。也就是說,不但是怒哀要中節,才得到人和,就是喜與樂的時候,雖然沒有得罪人,可是對於自己修道有妨礙,對於自己修道有妨礙的話,也是不和的,得不到一個和。因此這裡講,把上面那些所有的一切情緒都要中節,這才算是一個和字。這個和的含義非常廣,在經文裡面只舉出這四種而已,由這個四種我們真正,自己在修道的時候,以此類推,以這四種可以推想到一切的情緒。遇到任何情緒起來的時候,我們自己不管是對人也好,沒有任何人在場,我們一個人在那裡的時候,我們也要把它能夠中節,這就是和。

那麼一個中、一個和,中那種境界,聖人就可以辦得到。聖人是什麼呢?聖人是他自己單獨的在家裡也好,他是中;到外面教化眾生,或是辦一切有利於大眾的事情,無時而不中。中國古代這些聖人,遠的不說,就說這個唐堯、虞舜,以至三代的,夏商周三代的就是三王,禹王、成湯王、文王、周公,以至於孔子,這些聖人。孔子以外,以前的那都是有位——有聖人之位的,這都是做天子的,又有聖人之德,那當然不必說了。就是孔子他是聖人,他沒有做過天子,是有聖人之德,而沒有聖人之位。不論有位、無位,凡是聖人,他都是能夠得了這個「中」。拿堯、舜、禹、湯、文、武來講,他治理天下的時候,就像周公,周公他也是在位的聖人,他辦理一切的事情,我們看他事情那麼忙,歷史記載他,洗頭髮的時候,還沒有洗完,人家外面來拜訪他,他要把頭髮綰起來,去接見客人;這個客人走了,他又來洗頭髮,還沒有洗完成,又有人來求見他,他又來接;接了之後再洗頭髮。這一而再,再而三,洗一次頭髮有二、三位客人來求見于他。在吃飯的時候,一餐飯還沒有吃完的時候,也是有人來有事情要來跟他商量,好幾次來接見人家,他在吃飯,吃飯有人來求見,這一口飯還沒有嚼爛,不能夠吞下去啊,把這一口飯菜吐在碗裡面,等到客人走的時候,他再來吃。這個還沒有吃得飽的時候,下次又有客人來了。那麼忙啊!所以歷史上記載,「一沐三握髮」,洗一次頭髮叫沐,沐浴的沐,「一沐三握髮」,就把頭髮綰起來,用手把頭髮綰起來,三次握了自己的頭髮。「一飯三吐哺」,吃一餐飯的時候,三次把飯吐出來接見客人。他的事情那麼忙,要是我們普通人就發脾氣了,你看我正在吃飯的時候,你來干擾我。我正在洗頭髮,或者是在洗澡的時候,你早不來、遲不來,你這個時候來干擾我。免不了自己心裡有一種氣憤,但是周公,他絕對不發那種情緒,他這個心裡就是一個就是這個理性在那裡起作用啊!所以聖人無時無處而不是中。

那個「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呢?這個普通人也做不到。這個就是學《中庸》的人,你要學聖人嘛!學《中庸》的目標就是要學成為聖人,那麼學成聖人的時候,一般講《中庸》的人就忌諱講的話,他就是說,學聖人就是聖人了,學聖人有什麼好處呢,他就不講了。這個跟各位說,我們研究學問,按照這個事實講,按照真理講,儒家講成為聖人,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生死大問題要解決。我們人在世間最苦惱的就是生了有死,人人都有死;死還沒有了,死了之後又有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這個生死不能了的,這是最大的苦惱。儒家的學問講到最高的境界,就是解決這個最大苦惱的生死問題。這個生死問題,在古人那些文人、這些詩人都知道。王羲之在《蘭亭集序》的序文裡面講: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他也不忌諱啊!他講啊!李太白的時候,在他的詩文裡面講,「五花馬,千金裘」,他自己沒有那些好馬,也沒有千金裘,作詩的時候,他是一團富貴之氣就有了。他說我有這個五花馬那樣好的馬,有千金的裘,那個皮衣,「呼兒將出換美酒」,叫我的兒子拿去,把這個拿去,拿去賣掉,賣掉換美酒來。幹什麼呢?「與爾同銷萬古愁」,與你一同銷除萬古之愁啊!什麼叫做萬古之愁啊?一般講李太白的詩,萬古愁就是萬古愁,萬古以來人人所愁的,萬古以來人人所愁的是什麼愁啊?他就不講了。萬古愁就是人的生死不斷的這個愁啊!這些古人都是感受得最痛苦的事情。所以在學中庸之道,要學聖人,學聖人就是要解決萬古愁的。知道死生亦大矣!人人都感到悲痛的事情,就要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古代那些有天子之位,有聖人之德,像是堯舜禹湯,他們都是沒問題啦,生死都早就了了。他們在政治一方面治天下,一方面教化,辦教育。教化,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教人家學聖人,學聖人的目的就是了生死。孔子更不必說,孔子他整理的六經裡面,五經裡面,處處都有這個道理在當中。所以孔子主張,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人家學道,學道學成功就是成就聖人。

這樣看來,我們學《中庸》的人就是要學成聖人,學成聖人的時候,從哪裡開始學呢?就是從「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從這上面下手。我們時時刻刻地,跟人家相處或者單獨的自己在家裡,自己沒有事情的時候,心裡起了任何情緒的時候,自己馬上要知道,就把它能夠中節,自己節制起來。求其自心中一個啊!你時時刻刻能夠呢,這就把喜怒哀樂這個煩惱,把它平伏下去了,伏得往這個煩惱了。所以儒家學聖人的功夫,初步的功夫,你就是要學著伏得住自己這些煩惱。這一句,你正確的認識「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要學著伏住自己的煩惱。煩惱伏得住,永久伏住,讓它不起來的話,你就慢慢地就是能夠到了的這種境界。當然這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辦得到的,雖是辦不到,但是在開始做的時候,就在「發而皆中節」,就在中節這上面用功夫。

瞭解這個以後,下面經文就是講了這兩個,一個中、一個和的重要的意義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個「中」,「也者」是個語助詞,講好懂的話,也者。就是這個字是什麼呢?是「天下之大本也」,是天下所有的人,一切的動物,這個大本,本是根本。我們天下所有的人,包括所有一切的動物,以至於那個鬼神,要問這個大本,問他們,或者我們問我們自己,什麼是我們的大本啊?本,不是普通的本,這是大本。大本是什麼呢?在這裡說得很清楚,這就是中庸的這個字。在這裡講,「中」就是「天命之謂性」的那個「性」字。這個性就是我們的大本,我們學《中庸》,學成功了,把這個大本完全得到了,我們就成功了。我們自己本性完全是得到了,不能說是得到了,這個本性原來就有,不算是得。那就是說,這個大本完全出來之後,我們本性完全顯露出來了。那就是說,把那一切障礙,煩惱的一切障礙,全部破除以後,我們的性就顯示出來,我們聖人就成就了,成就自己聖人了。這就說明了「中」就是我們的大本。那麼就是前面,知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在儒經裡面講這個很簡要,只講「喜怒哀樂之未發」,喜怒哀樂未發的話,那個,就是一片本性在那裡,那個喜怒哀樂都不存在的。那麼為什麼發呢?發,就是我們自心裡面對於這個,一時候忽然自己蒙昧起來,自己不知道了,就發出這個喜怒哀樂了。本,這個大本,這個中是我們本來就是這個。因為我們不瞭解這個大本,也就是不瞭解這個中,然後才發出喜怒哀樂。所以這個天下的大本,這是我們本有的。喜怒哀樂這個是情不是本有的。就跟剛才我說的那個古人舉的比喻,海的水跟那個波浪,水本來這個本性是平的平等的,起了波浪,它就不平了。那麼這個波浪不是本有的,波浪是因為有空氣在那裡鼓動了,它才起了這個,空氣鼓動的力量大了,它這個浪就高,那個小一點,它的浪就是小。那個波浪無論是大也好,無論是小也好,那都不是水本有的。那麼由這裡我們可以由古人舉的那個比喻的話,我們就知道「本性」——這個大本是我們本有的,所以叫做本。喜怒哀樂不是我們本有的,就是因為不是本有的,它才可以破除掉。只要你看穿了這個喜怒哀樂不是本有的,它就如同海水那個水浪,因著風來吹起了那些浪,風完全一停止了,空氣鼓動的力量沒有、完全沒有了,它就歸入到一個絕對地靜止的狀態。你要問,這個波浪到哪裡去了?無影無蹤的沒有啦!為什麼沒有呢?它本來就沒有的。

那麼這個大本是本有的,這是我們人人都有。「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就講,你修道的方法了。你知道那個本有的時候,再知道這個和的話,和是天下之達道。天下人你要學中庸之道的話,你怎麼學啊?你下手的功夫就是從「發而皆中節」這裡用功。這個用功,你學《中庸》是這樣學的方法,他學《中庸》也是這個方法,任何人你要學《中庸》都是這個方法。所以人人學,人人都用這個方法,他就能夠「達」,「達」是通達,通達這個道,通達這個中庸之道。就是由這個和,也就是由你這個「發而皆中節」,把一切的煩惱都能把它制止住了,把它壓伏下去讓它不起來,久而久之,就不會起來了。你不論外面的任何境界,由你久久地在那裡鍛鍊的這個功夫,可以讓它不再往外發,那麼你就可以逐漸逐漸地,你的心就安住在這個中道上面,在這個中上面。安住在「中」上面,就是由「中節」這個和可以通達「中」的那個境界。所以說「和也」,你用功夫在和上面來修的話。那你就能夠通達到你本性上面去,這就是達道。人人這樣修,人人都能夠通達這個道。有學問的,沒有學問的,只要把這個道理明瞭了,他肯按照這樣做,就能夠達道,這叫「天下之達道也」。天下是涵蓋一切的,我們中國人學能夠達道,外國人,任何哪一個的人,就是星球以外,這個外星人來學的話,他也是能夠達這個中道,叫做「天下之達道也」。

那麼這一節就講到這裡為止,再休息幾分鐘,再繼續。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四集发布于2024-05-13 16: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