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教授讲 中庸研讀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

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中庸第五集

各位同修,現在我們繼續研究中庸。現在就請各位看中庸的經文,上回講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今天接著下面,接著說了。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我們現在就先看這兩句話,中庸一開始就說「天命之謂性」,這個「性」字非常重要。那麼性字接著就講,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講到後來,就是剛才念的那一段,就是叫我們學中庸的人從哪裡開始學呢?就要學一個中、和。這個中和,就拿我們一般人會發生喜怒哀樂這些情緒來講。喜怒哀樂這些情緒沒有發出,沒有發起來的時候,我們心中是個,就是中庸的中。如果這個喜怒哀樂發起來以後,這個不算中了,這就是情緒了。在沒有發生這個情緒,我們心中是理性在那裡,就是天命之謂性,心裡不動,純粹是個理性。一發生喜怒哀樂,這些情緒的時候,那就是在起作用了。來起作用的時候,這個時候,理性就被壓伏下去,就不能夠起作用。這個時候,我們學中庸的人就應該知道,是情感,要不得的。當這個喜怒哀樂發動之後,我們就要把它節制下來,就是這個經文裡面講「發而皆中節」,能夠節制下來,就讓它不要繼續發展了,這就得了一個和。這個要明瞭,是天下之大本,是天下之達道。所謂達道,你學中庸,要把這個中道學好就必須從這方面來用功夫。和要做得很好,就能通達中庸之道。

接下來就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致中和」這個字,根據鄭康成的注解,他說:「致,行之至也」,所謂這個字,「行」就是來實行,實行這一椿事情。什麼事情呢?就是講用功夫來修養中和之道。我們在用功夫修養中和之道的時候,你實行這個功夫的時候,行到最好的一種程度,叫「行之至也」。「至」是行到了家了,最好的時候了,這叫至。我們拿普通最好懂的意思來講,那就是說我們「致中和」,就是盡力的、盡我們的力量,來學這個中和,叫「致中和」。果然,我們能夠盡上我們所有的力量,來學這個中和的話。比如說怎麼學中和呢?就拿這個字來講,和是通達的,和做好了就能夠得到這個中的──中庸之道,能夠得到中了。開始叫怎麼個用法子呢?比如說我們一個人,我們對任何人沒有任何利害衝突,我們也沒有跟任何人發生一個爭執的事情。可是就有些人,他無緣無故的來找你麻煩,無緣無故地來譭謗你。你做事情,你想把這個事情辦好,做一椿善事,他來破壞你。那麼這樣的遇到這種的情況,一般人來講,他不能說是不發怒,發怒了,喜怒哀樂這個怒。可是,發出這個怒氣來的時候,要知道你是在學中庸之道,在致中和,在用功的時候,用功什麼時候呢並不是說,我們在研究中庸的時候是在用功夫,不研究中庸的時候,在平常我們就不用這個功夫,那不是這麼說的。我們在研究中庸這個學術的時候,知道這個道理之後,在一般日常生活之中,跟人家來往這個時候,遇到任何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學習中和的一個機會。那麼平常遇到人,對你沒有理由的來譭謗你,來陷害你,破壞你所要做的事情。這個時候,你要發出怒氣出來了,有憤怒了,可是你馬上知道,我是要學致中和的人啊!因此,你就把你憤怒的這種心理,要發出來的時候,趕快把它節制下來,也就是把它阻止,不讓它繼續往外發,這就是和了,就得其和了。

這種和,我們說來容易,正式在實行的時候就不那麼容易。一般人講,尤其是學儒的來講,讀儒書的人,普通就是說,你這個人有沒有修養,所謂修養是什麼呢?就是指的致中和的時候。那就是說,你遇見任何人對於你沒有道理地來害你的時候,你都能夠忍下來,能夠忍得住,能夠忍下來,不要跟對方有所理論,那麼這就是致中和了,就是那個「發而皆中節」了。有這種修養,有這種忍耐的功夫,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要開始勉強的來學習,勉強,你這一次遇見人家對於你譭謗你不太嚴重,你能忍過去了,再過一個時候遇見另外一個人,他也許比原來的那個人譭謗你、破壞你的更厲害,那你所遇的,這個應該要發憤怒的這個心理,更難以克制了。但是,由於你前面已經有一種忍耐的功夫已經培養了,所以到後來,遇到更不好的這種,更沒有道理的這種境界來的時候,你也有能力,因為你以前已經培養這個忍耐的能力了。你這個時候也有能力把這種境界能夠克服過去。這様一步一步地培養你這種修養,也就是忍耐的功夫,培養到後來,不論你遇到任何一種無理的這些來陷害你的那些人,你都能不感覺有什麼勉強,自自然然地就能夠忍受下來,這個叫做「行之至也」,行到非常自然了,這就是致中和講這個和。「和」用到了這個程度的時候,那就是「中」,就是可以能夠慢慢地達到這個境界了。當然這個「中」的境界也不是一種,它也有淺的,也有深的。那麼你「和」做到那種程度,到了這個淺的「中」的程度,就可以見到那種境界。

「致中和,天地位焉」,怎麼叫「天地位焉」呢?「天地」就是中和,怎麼叫天地就是中和呢?研究中國的學術就知道,天有陰陽之氣的,這個陰陽之氣從哪兒出來的呢?就是《周易》講的太極,太極就是指的《中庸》講「天命之謂性」的這個性。性是一個靜態的,《周易》所講的那個太極也是靜態的。到了太極要發生作用的時候,就起現象,起了相以後,再由相來起作用的。那麼太極起什麼相呢?它要起作用的時候,就有陰陽兩種氣氛,一種是陰氣,一種是陽氣。陽氣是代表光明的,陰氣是代表陰暗的,這兩種氣。這兩種氣啊!它是在虛空之中循環不斷地在那裡流行,這是天的陰陽之氣。這個陰陽之氣在虛空之中流行得很正常,而沒有一下子流動得很快,一下子流得很緩慢,甚至於停止住了,那就是不正常。正常的是怎麼個表現出來呢?大家都知道這個風,風就是一種氣體在那裡流動。那個氣,陰陽這個氣體在那裡流行得很正常,這個風表現出來是一種和風、一種微風。如果這個氣在那裡流動得不正常,那就發生颱風了,或者是颶風。這就是不正常啊。那麼天這個要正常的話,就是陰陽二氣很正常的在那裡流行,這是講天。

地是什麼呢?地也是在那裡轉動。地在那裡轉動的時候,也是要正常的,不緩不慢,也不能停止。比如說我們這個地球吧,地球它都在那裡運轉啊,如果說這個地球運轉得,突然加快了;快的時候突然就止下來了,你這想想看,我們在地球上的人類,以及一切動物,甚至植物的這個樹木,當這個地球不正常動的時候,我們都受不了啊。所以這個地要是正常的話,它在運轉的時候,也要一定的速度,不快不慢地在那裡運行。所以這個「天地位焉」,天上的陰陽二氣,這個大地在那個運轉,都要很正常地在裡運行,那麼這就是「天地位焉」。

我們人在天地之間,要學這個中庸之道,要致中和的話,我們就要學天地這樣常態,正常的這個態度。我們正常的態度,就是當我們的情緒起來的時候,我們趕快就把它節制住了,這就養成一個和。那麼養成這個,就如同天地正常地在那裡運轉。「萬物育焉」呢?天地正常地在那裡運轉的話,在天地之間的這個,大地上的萬物,不只我們人類,一切的動物、植物、礦物,以至於大海裡的水,這個都在那裡各遂其生,各得其所。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是指我們一切有生命的——動植物來講。各得其所,就像無情的那些石頭啦,大海的、江河的那些水,它能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如果這個運轉得不正常呢,發生海嘯了,這個江河的水,或者是氾濫了,這個都是不能各得其所。

那麼這個「萬物育焉」,「育」根據鄭康成講,育是當生字講,當這個長字講,育就是生長。比如說,我們一個人由父母把我們身體生下來,生下來還要長,一個小孩子生下來,無知無識地,身體那麼小,不把他養育,他怎麼能長得大呢?所以這個字包括生與長這兩個意思在當中。那麼這個「萬物育焉」,有了這個中和的時候,就天地來講,天地得到中和。它就是天地在那裡,天的陰陽二氣在那裡運轉,大地也在那裡正常地運轉,這就是天地各得其位了,這個位子正了,位子一正,在天地之間的,動、植、礦物、一切一切,就是在那裡各遂其生、各得其所,都能夠得到生長,很正常地出生,很正常地往外成長,這就是「萬物育焉」。

那麼天地是這樣,我們人在天地之間是萬物之靈。中國聖人教育,他是教我們成就聖人,是我們人類才能學成聖人。不是人類的話,比如說畜牲,還有鬼神,那麼他要學聖人的話,不是不可以,但是他要換換身分。他現在在畜牲這個身分,鬼神的這個身分,他沒有辦法學成聖人。他要想學聖人的話,必得牠去了牠畜牲的身份,去了鬼神的身分,到人世間來轉為人道的,轉為人的身分,那麼由我們人的身分,學為聖人。所以我們人是天地間的,萬物之中最能啟發靈性的一種高等的動物。那麼既是這樣的話,在天地之間,我們人要學聖人就要學天地的這個中和。天地的中和是什麼呢?比如說這個陰陽二氣,它在那裡正常的流行,不是為著這個地球哪一部分的人,來為他這樣正常的運行。而是為整個地球所有的人類,以及各類的動、植物,平等地、無私地在那裡運轉,在那裡流行,這是天地的中和。這個大地在那裡運轉,也不是說,比如說我們是中國人,它這個大地在那裡正常地運轉,並不是專門為我們中國人在這裡運轉。它同時也為美國人、英國人,這個澳洲人以至於非洲人,哪一個國家的人,它都是平等地來承載他,平等地為他而正常地運轉。這是天地,這樣平等地在那裡運行跟運轉,是它的中和,因此我們人類的話要學中和之道,要致中和。致中和,要問我們為什麼遇到任何人無理由地來破壞你,無理由地來譭謗你,你為什麼要對他不發脾氣。這個學術的理論在哪裡啊?這個不能不講啊。就是因為你學中庸之道,你知道「天命之謂性」這個性字,你學中庸之道的人,你有這個本性。那些來破壞你的人,來譭謗你的人,他們那些人,也有跟你一樣的本性。你從這一點來著想的話,那你就知道那些人是一時候地他糊塗了,不明了道理了,他才這樣對於你無理地來陷害你。而你是明瞭道理的人,你跟他是同樣的有這個「天命之謂性」,因此你要把你這個本性能夠完全開發出來,那你就要平等地,放棄自己私人的這種情緒,你要平等地對待他。這樣的話自自然然地,你不論遇見任何的那個,對於你不好,足以引起你的一種憤怒的這種氣氛的時候,你都能夠很自然地能夠把它節止住,不但能夠節止住,而且你到這個功夫,可以說你明瞭這個道理,你就能夠直接地通達這個中道了,通達這個中了。這就是你明瞭「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明瞭天地之道。你要學就要學天地的,天地的這個正位,那麼這樣它才能夠生長萬物。

你要致中和,致到這個「天地位焉」的話,那你就能夠像天地一樣,你也能夠生長萬物。你能夠生長萬物,就表示你的智慧就能夠包含一切人。這個在大學裡面講,「治國、平天下」。什麼樣的人能夠治國、平天下呢?就是你這個心胸,把它擴展,擴展到能夠包容天下所有的蒼生,到這種時候,你就能夠治天下了。那換句話說,你的心能夠包容天下人的話,你的智慧就是能夠替天下人辦一切的事情。你這樣來治天下,治國平天下,就很容易能夠使得天下太平,那麼這是到了聖人的境界,在中國古代那個帝王,像堯、舜、禹、湯,都是這個境界。孔子呢,也有這個境界,不過他沒有天子給他做,他有聖人之德,沒有聖人之位,所以他沒有機會來治天下,雖然沒有這個機會給他治國、平天下。然而要知道,他在學術這一方面,拿這個學術、拿這個道來教化天下人,他所得的這個成果,超過了歷代的有德、有位的聖人。

這個怎麼講呢?孔子在《中庸》裡面跟魯哀公講過,孔子說「人存政舉,人亡政息」。我們在歷史上看堯、舜、禹、湯,就拿堯、舜來講吧,他在位的時候,他把這個天下治得天下太平,那麼堯王不在位的時候,老了之後,堯王把天下讓給舜,這個還不錯,舜讓給禹也還不錯,禹傳給他兒子,兒子幾代傳下來,到後來,遇到亡國之君這個夏桀王,這就不行了。所以就是「人存政舉人,人亡政息」啊!這是講有位子,在天子之位來辦政治,雖然有功勞,有利於天下人,但是比不上孔子,孔子拿這個道,拿這個學術,教育當時他的學生,由他的學生然後一代一代地傳下來,一直傳到現在。由於孔子所傳的,學聖人的這個道,用在政治上面,歷代的君主用讀書人做宰相、做大臣,幫助他治理天下,這個都是由於孔子所傳的這個道。如果沒有孔子傳這個道,想想看,我們現在研究中國文化,研究什麼文化?談不上,那就沒有好研究的啊!所以孔子他雖然沒有做天子,也沒有做諸侯,可是他把聖人這個道傳下來,他超過了歷代的有德、有位的聖人。

那麼今天我們學《中庸》的話,在講「致中和」這一句經文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不論現在有沒有機會做天子、做諸侯。甚至於我們現在有沒有機會來從事政治,但是我們研究這個中庸之道,我們在盡力地來學這個中和。中和的時候,在今日之下來講,有研究這個中庸之道的人,他有志願把這個學術思想用在政治上面,那現在這個政治可以說,一定馬上就有效果顯現出來。那麼用在學術,把這個學術傳播出去,這樣更好,不但對於我們中國,對於世界,只要哪個地區的人,哪一個國家的人,它的學者能夠接受這個中庸之道,他願意研究這個中庸之道,他對於他們的國家,在教育方面、學術方面、政治方面,都能發生不可想像的那種好處。那麼要瞭解一個道理,前面講,致中和,到了聖人的境界,他就如同天地那樣,「萬物育焉」。

我們現在開始學的時候,還沒到聖人那種境界。但是只要我們有這個志向,我們有這個志向來學聖人。假如說你現在是從事政治的人,你有這個志向來學中庸之道,你最後的目的是要學聖人。既是學聖人的話,前面講過了,聖人他對待天下人是平等的,不但是對於我們自己的國家,要愛護自己國家所有的人,這個普天之下所有的人,你都要愛護他、要關心他。你有這樣的心胸,雖然你還沒有到達聖人的那種,那種能力、那種境界的時候,你只要有這個志向的時候,你絕對不敢拿這個政治來求取私人利益的。你一切的作為絕對就不敢為了自私,而是完全為了對所有的國民,對他來辦事的。你有這個心理的話,也可以說,雖然沒有到聖人的那種境界,那你的政治一定是美好的政治,也就是仁政、也是德政。施行仁政、施行德政,那你的國民就受你的真正的好處。你自己在學聖人這個路上,你是一直往前進步的,這就是說同時候你又利益天下人,你自己在這個學聖人之道方面,你一天一天地在那裡進步,你的修養也一天一天在那裡,功力一天一天地培得很深、很厚。

那麼這個,我們在研究致中和的時候,我們瞭解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從現在開始,不管你是不是從事政治,你無論做哪一個行業,你馬上就可以在這個上面實實在在地用功夫。實實在在用功夫,你要知道一個道理,這個道理你時時刻刻要記住,那就是說,開始在「發而皆中節」的時候,要使勉強,不感覺得很過於勉強。你要知道,「發而皆中節」在勉強的時候,各位你要實際上在修的時候,你自己會體驗出來,很難受的,這個境界一出現的時候,你應該要發脾氣的話,你忍住不發脾氣,這個很難受的。你要使得自己不過於難受的話,要忍受得不太勉強的話,那你就要懂得這個道理,懂得平等的這個道理。以這個平等心,你自己時時刻刻一提起來,我要學這個聖人之道,學《中庸》的話,我必得要發揮我的平等心,我這個中庸之道才能學得好。如果說沒有平等心的時候,起了念頭就是對待人不平等的話,你這個就是致中和,你的在那個節制的,這個「發而皆中節」,過於勉強的時候,很容易勉強勉強,長期地勉強,你身體會得毛病的,就會生病的。我們今日之下有很多很多的說不出來,找不出什麼原因在哪裡,那種奇奇怪怪那些病。怎麼來的?我們一般人不懂得、不知道。這個時候,你學中庸之道、你學致中和,我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你應該知道。就是過於勉強,你在用功夫的時候,遇到那些一切無理的在那裡害你的時候,你又不敢不節制,可是隨時節制,心裡實際上在那裡太勉強在那裡壓制自己。長期的這樣壓制自己,你就是身體、生理上,它不聽這一套的,它會受害的,所以很多病就出現了。你瞭解這個,對於自己有這種不利的這種結果的時候,你就想到你要提起平等心來。平等心一提起來的時候,你在講這個致中和的時候,你就很容易的。為什麼呢?我對待人,拿他對我自己一樣的看待。對待自己、對待別人是平等地、一樣地來對待人。那你這個平等心一起來的時候,很容易地就能把一切不講道理的那些人,你就能夠心裡很平和地就把這種境界把它化解過去了。你能夠這樣化解過去,心裡就養成一團和氣的。對人來講,你始終對一切人都是和諧的;對自己來講,你這個身體不受傷害。所以你在中庸之道、致中和,你懂得這個道理,你能應用這個道理,你存著平等心對待一切人,你不但這個心裡,一直能夠養成一種中和之氣,你這個身體也會沒有什麼嚴重的、大的疾病出現。雖然有時候免不了有一些受了風寒,受了一些熱氣的,天氣寒熱的影響,一些小毛病,小病沒有什麼大問題,調養調養就調養好了,不會有什麼重大的疾病出現的。這個怎麼來的呢?你就是學中庸之道,能夠懂得致中和的這種道理,你在這個「發而皆中節」,你能夠懂得那個理論,你這樣的很自然地這種用功夫,就能夠收到這樣好的一個效果。

所以這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出來之後,就是叫我們學《中庸》的人,就在這個上面下功夫,功夫用好了,就如同天地一樣的,我們能夠到達天地這一個境界的時候,功夫就成了。到這裡為止,就是從「天命之謂性」,一直到這個「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一段經文,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就在這裡這一大段。往下呢?就是解釋這一大段裡面的,這些經文的意義,那就是一段一段地分開來講解,分開來講解要知道有個重點,重點是什麼呢?重點就是講「天命之謂性」那一句。那一句,再把它簡化就是一個字,那就是個「性」字。那麼後面所有的解釋的,從理論上的解釋,從事實上面的解釋,從各種比喻上的解釋,無非就是叫我們明瞭這個字。字明瞭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個明白人了,那就是真正對於自我完全瞭解了,瞭解這個性就是了解真正的一個我了。真正我瞭解之後,在論語裡面,子路請問孔子,我們一個人的生死這個這個問題怎麼個解決?孔子告訴他,「未知生焉知死」。這個生死兩個字,生死兩個字,這個生死問題,我們一般世間研究學術的人,他避免講這個問題,認為一個人,生死很自然的,任何人都有死,死了就什麼事情沒有事了,一死就了了,就沒有問題了,這個都是糊塗的話。要是明白道理的話,正是這個生死問題要解決的。生死的問題怎麼解決,那歸結這個字,這個字,是真我。真我,這個明瞭之後,完全把它開發出來之後,生死就沒有了,生死是個假相。一個人所謂生、所謂死,就是說我們有這個身體,母親把我們生下來了,生下來以後又生長,長了以後有老,老了到最後,有死亡。有生有死,就是對於我們這個肉體來講的,這個肉體是假相啊!什麼是假的呢?我們一個人從出生下來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吃東西,小的時候要吃奶,長大的時候要吃任何的食物,你隨時在那裡從自然界吸收食物,然後又排泄出去。身體離開這個,這完全是個假東西。這個性上面,真我上面沒有這些假東西,沒有這些假東西,就沒有生死這個現象,所以我們學中庸之道,往下解釋就是教我們明瞭這個字,明瞭這個性就是明瞭一個真我。真我明瞭之後,生死問題就解決了。

講到這裡就是暫時休息,然後再繼續。




學人根據徐醒民教授論語研讀視頻字幕整理,如有錯誤,敬請各位老師指正,不勝感激。南無阿彌陀佛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庸第五集发布于2024-05-13 16:38:10